论工程伦理教育

论工程伦理教育

论文摘要

工程在当代社会占据着重要地位。正是一项项工程的谋划、建设和交付使用,构成了社会前进的脉搏和步伐。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为此全国各地都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许多工程项目。在我国兴建的众多工程中,有些工程是为人民造福的工程,但有些是造成不良后果的工程。工程建设事关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工程是人性和智慧的凝结。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就曾指出:“工程的设计与实践中充满了辩证法,卓越的工程师和卓越的科学家一样都是富于哲学智慧和‘身体力行’地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的。”李伯聪院士在他的《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一书中也认为:“工程的实践特征及其伦理旨向表明,现代工程必须是智慧和伦理的集合体。”这是因为:首先,现代工程是特殊的、具体的,具有实践性的“智慧”。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工程而言,虽然起核心的技术应用可能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个工程的不同的时空特性及其具体的事实背景,在其工程实施和建造的活动中,每一项工程都应该包含和体现工程设计师的独特智慧和个性。同时,就现代工程而言,它必须具有责任伦理特征的向度。换句话说,现代工程的设计者试图造福于人类幸福的同时,必须要肩负起巨大的社会责任。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从事工程活动的主体,应该树立正确的工程理念;应该从全球和全社会的视角理解工程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影响,理解工程师的职业职责和伦理责任;应该知道工程师的工作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应该知道本专业的伦理准则以及适用于本专业的法律和安全标准;应该具有基本的道德推理能力和选择;应该知道一些重大的工程实践案例,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案例。这些在传统的专业课程中很少涉及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通过工程伦理教育获得。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以工程伦理教育为主线,在借鉴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工程伦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工程伦理教育是什么、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国内工程伦理教育中若干问题分析以及面向和谐社会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途径等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概述工程伦理教育。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别介绍了工程的内涵、工程与道德的关系、工程伦理学学科界定、工程伦理教育以及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再介绍了工程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维度下的工程伦理教育以及工程伦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延伸这两方面进行阐述。其次,论述了工程伦理教育何以必要。先阐述了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一种现实的呼唤,包括目前我国创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以及现代人才观需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三个方面。接下来阐述了工程师独特的社会角色,包括技术主体发展的四个阶段和工程师在当代的社会责任。再阐述了工程师责任伦理的凸现,包括责任伦理的界定和责任伦理[0]的凸现,为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先分析了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忽视工程问题的跨学科本性,造成学生视野狭窄;缺乏整体思维训练,学生难以处理工程伦理和决策问题;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特色共三个培养模式的问题。再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缺失的深层体制原因,包括工程伦理教育缺乏制度的支持;工程伦理课程处于边缘化状态;道德教育成为专业教育的附属物共三个体制方面的问题。最后,展望面向和谐社会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途径。首先要求对工程伦理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将工程伦理课程列为理工科高校的必修课以及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然后要确立以“责任”为核心的工程伦理教育内容,包括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工程技术伦理、工程职业伦理以及工程社会伦理三方面的专业伦理教育。再次探讨了工程伦理教育方法的创新,包括从渗透教育到单独开课、从灌输教育到案例教育以及从知识伦理到实践智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创新。司马光曾经说过:“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我们的工程教育培养的应当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富有远见的科技人才。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工程伦理教育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为理工科高校培养有道德有智慧的工程主体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能够将工程师的责任伦理铭记于心,实现工程和伦理的良性互动,最终使工程活动建立在人类的健康、安全和福祉基础之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框架
  • 1.3.1 本文的目标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工程伦理教育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程是什么
  • 2.1.2 工程与道德
  • 2.1.3 工程伦理学学科界定
  • 2.1.4 工程伦理教育
  • 2.1.5 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 2.2 工程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2.2.1 工程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2.2 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延伸
  • 第三章 工程伦理教育何以必要
  • 3.1 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一种现实的呼唤
  • 3.1.1 目前我国创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
  • 3.1.2 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
  • 3.1.3 现代人才观需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
  • 3.2 工程师独特的社会角色
  • 3.2.1 技术主体发展的四个阶段
  • 3.2.2 工程师在当代的社会责任
  • 3.3 工程师责任伦理的凸现
  • 3.3.1 责任伦理的界定
  • 3.3.2 责任伦理的凸现
  • 第四章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中若干问题分析
  • 4.1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培养模式问题一:忽视工程问题的跨学科本性,造成学生视野狭窄
  • 4.1.2 培养模式问题二:缺乏整体思维训练,学生难以处理工程伦理和决策问题
  • 4.1.3 培养模式问题三: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特色
  • 4.1.4 后果:高等工程人才缺乏伦理品质
  • 4.2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缺失的深层体制原因
  • 4.2.1 体制问题一:工程伦理教育缺乏制度的支持
  • 4.2.2 体制问题二:工程伦理课程处于边缘化状态
  • 4.2.3 体制问题三:道德教育成为专业教育的附属物
  • 第五章 塑造未来:面向和谐社会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途径
  • 5.1 理念决定行动:工程伦理教育观念的转变
  • 5.1.1 从边缘走向中心:现实的考量
  • 5.1.2 从道德教育走向专业伦理教育,实现两者的结合
  • 5.2 “我造物故我在”:确立以“责任”为核心的工程伦理教育内容
  • 5.2.1 工程技术伦理
  • 5.2.2 工程职业伦理
  • 5.2.3 工程社会伦理
  • 5.3 塑造未来:工程伦理教育方法的创新
  • 5.3.1 从渗透教育到单独开课
  • 5.3.2 从灌输教育到案例教育
  • 5.3.3 从知识伦理到实践智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工程伦理问题研究[J]. 居舍 2020(05)
    •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4)
    • [3].石油类高校“工程伦理”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06)
    • [4].工程认证视角下“新工科”人才工程伦理教育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20(06)
    • [5].关于工程伦理课程的几个问题[J]. 阴山学刊 2018(06)
    • [6].工程伦理的道德哲学依据——责任、正义与美德[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7].张家口“11.28”爆燃事故工程伦理诱因分析与防范策略研究[J]. 安全 2019(10)
    • [8].基于综合实验周的工程伦理教育新模式研究[J]. 高分子通报 2017(09)
    • [9].另一种视角:西方工程伦理的形态类别及成因[J]. 伦理学研究 2017(06)
    • [10].一种新视角:西方工程伦理的形态演变及其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03)
    • [11].美国工程伦理教学模式探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11)
    • [12].第六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赛博伦理学研讨会征文通知[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07)
    • [13].工程伦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探讨[J]. 科技视界 2014(36)
    • [14].自主管理模式下的工程伦理探讨[J]. 中国建材科技 2015(01)
    • [15].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工程伦理教育核心要素甄选[J]. 价值工程 2015(14)
    • [16].面向工程伦理风险的工程师伦理责任与行动策略[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7].第十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04)
    • [18].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简介[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9)
    • [19].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师的工程伦理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2)
    • [20].从人类文明史的视野看西南地质条件与水电工程合理性问题[J]. 城市地理 2016(24)
    • [21].关于理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探讨[J]. 赤子(下旬) 2016(04)
    • [22].关于城乡规划的工程伦理道德教学体系探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6)
    • [23].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精神培育探索[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4].微信交往背景下的“工程伦理”课教学组织方式研究[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20(01)
    • [25].浅谈安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责任问题[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9)
    • [26].化工事故中的工程伦理责任分析——以盛华化工爆炸事故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07)
    • [27].构建面向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J]. 教育现代化 2019(15)
    • [28].伯恩工程伦理思想探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9].《工程伦理》教学改革探讨[J]. 云南化工 2019(05)
    • [30].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开设初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9(09)

    标签:;  ;  ;  

    论工程伦理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