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

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

论文摘要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军事冲击,拉开了中国近代化路程的序幕,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由此而生。其中,“中学”与“西学”的冲突问题以及如何调整二者关系的问题,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课题。自魏源、龚自珍、林则徐等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进士大夫以来,顽固派、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等人对此皆有过不同的阐述。相比较而言,“中体西用”论似乎是其中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种选择,而张之洞的《劝学篇》正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一方面,他批评了顽固派的固步自封与盲目排外,另一方面,又否认了维新派的激进主张,在顽固派和维新派之间寻找到了第三条道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张之洞作为“身系朝局疆寄之重者四十年”的资深政治家,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商务大臣、军机大臣等要职,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重要的是,张之洞所生活的这一时段,恰是中国历史上由“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型期——“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过程中,张之洞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颇深,在改革政治、振兴实业、发展教育、编练军队以及改变外交策略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潮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劝学篇》一书,正是其大半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衍生出的思想结晶之载体。职是之故,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张之洞的《劝学篇》进行研究。在第一章中,本文从张之洞的家世与其时代背景、张之洞的求学及科举历程和张之洞的早期仕宦历程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张之洞的传统士大夫形象。从张之洞的生卒年来看,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这一期间几乎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绝大部分时段,而且,其间的重大活动皆有张之洞的间接和直接参与,这一历史背景为张之洞“中体西用”形成的重要前提。在第二章中,着重探讨了张之洞的“中学”与“西学”的思想渊源。在他的仕宦历程中,经历了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身份转型,而这一身份的转变,恰是张之洞的政治思想由“中学”转向“西学”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张之洞长期的科举经历,其“中学”的学术取向构成了他的“中体西用”思想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在他转入洋务派之后的实践中,写成了《劝学篇》一书。在第三章中,论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在《劝学篇》中的逻辑脉络。由于“中体西用”的思想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的历史脉络下不断发展形成的。其中,《劝学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围绕着如何保国、保教、保种等问题,阐述“中学为体”的具体作法。《劝学篇》“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从教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规划了“西学为用”的蓝图,从而构成了“中体西用”完整脉络。在第四章中,重点研究了《劝学篇》思想在晚清新政中的外在应用。从新政的纲领性文件“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开始,到其具体内容的方方面面,都烙下了《劝学篇》思想的影子,尤为关键的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局的变化不断损益,从他对君主立宪制的态度中,就可看出他对《劝学篇》的发展与超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 四、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张之洞的传统士大夫形象
  • 第一节 张之洞的家世与其所处之时代
  • 第二节 张之洞的求学及科举历程
  • 第三节 张之洞的仕宦历程
  • 第二章 《劝学篇》的思想渊源与成书过程
  • 第一节 西学渊源:张之洞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身份转型
  • 第二节 中学渊源:张之洞的传统学术取向
  • 第三节 《劝学篇》的成书与问世
  • 第三章 “中体西用”:《劝学篇》的内在逻辑脉络
  • 第一节 “中体西用”论
  • 第二节 《劝学篇》内篇:“中学为体”
  • 第三节 《劝学篇》外篇:“西学为用”
  • 第四章 晚清新政:《劝学篇》思想的外在应用
  • 第一节 《劝学篇》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 第二节 《劝学篇》与晚清新政的教育改革
  • 第三节 《劝学篇》与君主立宪
  • 结语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