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女教师和专业人员妇科疾病普查数据分析

102例女教师和专业人员妇科疾病普查数据分析

一、102例师专女职工妇科病普查资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维[1](2018)在《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病分析及预防保健的措施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病发生情况、危险因素,总结预防保健经验。方法 2017年1-12月,医院门诊进行妇科疾病的筛查,共筛查患者1074例,确诊的妇科疾病患者184例纳入病例组,其余890例纳入对照组。结果各类妇科疾病检出情况显示,阴道炎102例、月经不调/痛经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子宫肌瘤31例、卵巢囊肿21例、其他25例。从疾病年龄来看,4049岁是高发时间段,月经不调、痛经这主要见于20岁对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阴道炎、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妇科疾病、健康人群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个人月收入≥5000元、已生育、阴道分娩史、日常清洗外阴、经期性生活史、伴侣同房前不清洗、每周性生活1次及以上、出现外阴症状立即就诊、个人免疫较差/经常反复呼吸道感染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病发生率较高,以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宫颈上皮内瘤变为主,影响因素较复杂;需要重视3050岁女性的管理,加强保健指导。

尚艳芳[2](2017)在《2011-2014年某煤矿女职工阴道炎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煤矿已婚女职工阴道炎的感染特征,探讨阴道炎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疾病早期预防措施、提高女职工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来自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煤矿2011-2014年接受健康体检的已婚女职工为研究对象,共1711人,收到有效问卷1564份。对煤矿已婚女职工阴道分泌物进行快速革兰氏染色后,在光电显微放大器下寻找病原微生物,进行感染特征分析。进一步根据阴道炎的患病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分析阴道炎的相关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计算OR及其可信区间(95%CI),衡量影响因素与疾病之间关联程度大小。选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564名煤矿已婚女职工中,阴道炎患病人数为572人,患病率为36.57%。2011-2014年阴道炎的患病率分别为27.18%、29.10%、32.78%、52.25%,呈逐年上升趋势。2.2011-2014年混合性阴道炎感染的人数最多,构成比分别为42.04%、37.86%、42.33%、41.80%。滴虫性阴道炎感染人数最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构成比逐年下降,分别为18.18%、27.18%、16.79%、15.98%。阴道炎的临床表现中有39.69%的患者有分泌物异味、24.30%的患者有阴道灼痛感,17.83%的患者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的患者有18.18%,可看出分泌物异味、阴道灼痛感、外阴瘙痒为阴道炎的常见临床症状。3.煤矿女工中31-40岁组患病率最高(42.18%),已生育人群、洗煤作业人群、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人群、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较低、集体宿舍居住人群患病率较高。4.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较低,岗位为洗煤作业,文化程度低,居住环境为集体宿舍,性行为前不清洗外阴为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每次性生活均用避孕套、使用妇科洗液每周≤3次是阴道炎的保护因素。结论:1.煤矿已婚女职工阴道炎患病率为36.57%,2011-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混合性阴道炎感染人数最多,滴虫性阴道炎感染人数最少。阴道分泌物异味、阴道灼痛感、外阴瘙痒为阴道炎的主要临床症状。3.31-40岁人群患病率最高,洗煤作业的人群较其他岗位的人群患病率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人群阴道炎的患病率高,居住家庭的人群较居住宿舍的人群患病率低。应重点加强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卫生保健意识。4.每次都用避孕套、使用妇科洗液每周≤3次是阴道炎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低于40岁,洗煤作业女工,文化程度低,居住环境为集体宿舍,性行为前不清洗外阴为阴道炎的危险因素。建议相关卫生部门尽可能地宣传正确的阴道炎防治知识,使得广大女职工能够提前预防,降低阴道炎患病率。

唐英[3](2017)在《从MyD88正向调控TNF-α、IL-6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价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中药内服、中药灌肠及艾灸)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从MyD88免疫通路调控TNF-α、IL-6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盆腔炎反复发作(气虚血瘀夹湿证)诊断标准的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中药盆炎康复汤口服+妇科灌肠液灌肠+艾灸治疗,连续用药12周(中药经期不停药;灌肠从经净后开始连续14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艾灸神阙、足三里、关元、中脘四穴,每周3次,经期停用)。健康对照组25例,不予干预。试验组随机选择15例行安全性评价。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MyD88,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IL-6的水平。观察试验组治疗前后各症状体征积分、安全性指标和两组相关探索性指标变化。结果:1.临床观察结果:(1)单项症状、体征疗效:下腹疼痛或坠痛,或腰骶疼痛,经行或劳累后加重、带下量多,色白或黄、体倦乏力、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经血淡暗或有块、脘闷纳呆、口腻、子宫活动受限及压痛、左附件压痛、右附件压痛、左附件增厚及包块、右附件增厚及包块、宫骶韧带增粗及触痛等单项指标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止痛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24.00%,显效率36.00%,有效率34.00%,总有效率94.00%,治疗前试验组盆腔疼痛评分4.80±1.40,治疗后为1.68±1.10,较治疗前下降3.12±1.62,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体征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2.00%,显效率56.00%,有效率38.00%,总有效率96.00%,治疗前试验组体征疗效评分9.02±1.99,治疗后为3.60±1.83,较治疗前下降5.42±2.52,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0.00%,显效率74.00%,有效率22.00%,总有效率96.00%,试验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疗效评分9.96±3.74,治疗后为4.52±2.21,较治疗前下降5.44±1.53,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率:45例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中,盆腔疼痛痊愈和显效的30例患者经治疗停药3月后进行病情评估,其中复发2例,未复发28例,复发率为6.67%。(6)试验组安全性评价:试验过程中发生3例不良事件,其中与研究有关的轻度不良反应2例;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2.探索性指标观察结果:(1)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MyD88的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外周血清MyD88表达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TNF-α、IL-6的表达水平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TNF-α、IL-6表达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yD88与TNF-α、IL-6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各指标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气虚血瘀夹湿证),可以明显改善盆腔疼痛症状、体征以及中医证候等方面,且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有效。2.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其下调外周血清MyD88及TNF-α、IL-6的表达有关。MyD88与TNF-α、IL-6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可能主要通过下调血清MyD88进而抑制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3.IL-6比TNF-α可能更适合作为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的诊断检测指标。

张书峰[4](2016)在《当代中国佤族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女性形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出社会的观念意识、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以及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社会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在社会和家庭领域中的形象不断改变,女性参与社会生活所产生的作用,逐步得到民众不同程度的认可,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不断提升,利用实用技术技能提高其经济地位。经济独立的女性是立体的、多层面的,有能力追求家庭婚姻生活的高质量、高标准,追求高层次的教育,随之产生新的生育观念。本文选取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少数民族佤族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用民族学和女性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对佤族女性历史与现实的考察,探讨佤族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全文共分为:绪论、寻觅佤族女性的历史踪迹、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佤族女性、佤族女性婚育新形象、佤族女性技能形象、教育事业中的佤族女性形象、结语7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与意义;相关研究要素的界定;基本资料;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其中选题缘由主要是想通过本研究改变媒体宣传形成的佤族女性的刻板印象。研究思路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进行的梳理分析,研究方法则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民族学和女性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佤族女性不同时期的不同形象,相关研究要素的界定,对女性、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界定。第一章,历史上的佤族女性形象,主要探讨历史上佤族女性的步履。第一节,佤族的社会历史与生存空间,从神话传说中的佤族社会、古籍记载的佤族先民、民国时期的佤族、建国后的佤族识别等方面来简单了解佤族的历史演变。佤族的生存环境从传统的聚居、山居、构筑防范严密的寨子,建国后佤族逐步迁移到交通便利、便于生活、适宜发展的公路沿线。第二节,汉文史籍中的佤族女性形象,对不同历史时期有关佤族的记载进行透析,发现其棉花种植的普遍性及纺织、缝纫、印染技术的进步性。第二章,佤族女性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佤族女性的参政的政策、环境,参政能力的提高。第一节,佤族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地位,重男轻女,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男主女从的社会;第二节,佤族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通过人魂之性别归属、人名之身份地位体现出男女有别的文化,塑造男女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第三节,新中国佤族女性参与社会公众生活,佤族女性的解放成长,从畏惧新生事物到参加社会生产,到改革开放后佤族女性在各行各业的大展身手,直至其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有辉煌,有挫折,经过风雨磨砺才现铿锵玫瑰。第三章,佤族女性婚育新形象,探讨了佤族女性逐渐形成的婚育新风。第一节,佤族熟语中蕴含的婚育观,通过对熟语中恋爱、聘礼及分法、嫁妆、通婚、寡妇再婚、严惩不正当的性关系、生育的解读,窥见佤族的传统婚姻和生育习俗;第二节,科学文明进步的婚俗,初婚年龄不断推后,通婚地域、族别扩大,符合法律的同姓通婚为人们所接受;第三节,优生优育的生育观,男女都一样的生育和养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第四章,佤族女性技能形象,叙述了建国以来佤族女性积极学习各种生产生活技能,努力改变落后面貌。第一节,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的佤族女性,探讨佤族女性打破旧观念学习掌握先进的耕作技术,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第二节,佤族女性积极学习实用技术,增加经济收入;第三节,佤族女性积极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改善生活水平,应对各种生活状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身心健康快乐。第五章,教育事业中的佤族女性形象,探讨了建国后佤族女性接受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从而在各行各业出现了佤族女性的身影。第一节,佤族地区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演变,无文字传承时代、寺庙教育、学堂教育,佤族女性靠边站;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适龄女童接受学校教育,佤族成年女性可接受扫盲教育,佤族女教师逐渐增多,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目前,佤族青壮年女性基本脱盲。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进行的总结。

陈少兰,林汉楚[5](2015)在《B超在农村妇科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B超检查,掌握九龙镇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病的患病情况,总结和分析B超在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愿参加普查的2775名2059岁九龙镇育龄妇女进行子宫、附件的常规B超检查,对检出的妇科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普查中检出多种妇科疾病,前三位的是子宫肌瘤、宫颈囊肿及附件包块;年龄段分布情况中,4049岁居首位、3039岁次之。结论定期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B超普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妇科病最简便、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石建伟,唐智柳,蔡美玉,薛迪[6](2014)在《20082012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流行状况的系统性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2008年2012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状况,为中国女性乳腺癌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最终入选的37篇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并绘制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森林图"。结果:中国不同地区20岁以上女性的乳腺癌粗发病率在16.68/10万154.04/10万之间;粗死亡率在5.37/10万41.06/10万之间;粗患病率在7.23/10万263.81/10万之间。4059岁、华中地区和城市地区的20岁以上女性的乳腺癌粗患病率相对较高。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呈继续增长趋势,应进一步关注女性乳腺癌的防治,重视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付常青[7](2013)在《沛县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沛县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女职工的妇科疾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3月沛县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的953名女职工妇科疾病普查结果按照外阴阴道炎、宫颈疾病、盆腔内疾病、乳腺疾病及其它妇科疾病等疾病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在953名受检女职工中923例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患病率96.85%;宫颈疾病的发病率最高为35.15%,阴道炎发病率27.76%,居第二位。按照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盆腔内疾病、乳腺疾病和其它疾病。结论沛县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应定期进行普查,并根据普查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疾病的防治,确保女职工的身心健康。

李丽,魏红光,于素莲,张西茜[8](2013)在《肃州区7402例城镇35~59岁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肃州区城镇35~59岁妇女开展"两癌"筛查,分析城镇妇女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情形。方法:根据《肃州区城镇妇女"两癌"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进行问卷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妇科及宫颈刮片检查,对宫颈巴氏染色Ⅲ级以上的患者转诊到酒泉市医院继续进行阴道镜、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追踪随访。结果:通过对7 402例妇科检查和7 278例宫颈刮片结果进行分析,患一种或一种以上疾病5 016例,其中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宫颈管炎等)3 537例,患病率47.78%,阴道炎916例,患病率12.38%。宫颈刮片巴氏染色Ⅲ级以上117例,宫颈刮片异常率1.61%,经过追踪随访,宫颈上皮内瘤变41例,患病率为0.56%;宫颈癌5例,患病率为0.07%。结论:加大妇女健康保健宣教,定期进行妇女病检查,降低宫颈癌患病率,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提升妇女健康水平。

帅平,刘玉萍,王林,程幼夫,肖光春,陈军,罗涛,肖仙[9](2012)在《某单位女职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及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成都市某事业单位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以及她们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认知状况,为开展相应的防治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386名女职工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初善仪子宫颈癌筛查,必要时行TCT检查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活检;女职工自愿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该单位女职工宫颈炎总患病率为52.7%,新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患者3例。听说过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为88.4%和71.4%,但实际做过宫颈癌筛查的仅占29.5%。对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和宫颈癌筛查主要方法的知晓率均低于50.0%,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均有影响。结论:应加强对女职工妇科疾病知识的教育,对宫颈癌致病因素、宫颈癌筛查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尤其是对有性生活史的年轻未婚女性。

俞琪萍[10](2012)在《6603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女职工的生殖健康状况,有效地控制妇女常见病,制定早期宫颈癌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2011年4月对本街道某企业内6603例女性进行妇科疾病普查分析结果。结果:妇科病患病率达31.99%,一人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达18.23%,TCT检查人数达5502例,TCT报告有异常需进一步复查达73例。早期宫颈癌1例。结论:妇科病特别是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重大意义,也可以提高妇女生存率。

二、102例师专女职工妇科病普查资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2例师专女职工妇科病普查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病分析及预防保健的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疾病检出以及年龄分布
    2.2 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发生情况、危险因素
    3.2 保健指导
    3.3 小结

(2)2011-2014年某煤矿女职工阴道炎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选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3 资料收集
    1.4 实验室检测
        1.4.1 样本采集方法
        1.4.2 仪器及材料
        1.4.3 检测方法
        1.4.4 阴道炎诊断标准
    1.5 质量控制
    1.6 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煤矿已婚女职工2011-2014年阴道炎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2.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3 煤矿已婚女职工2011-2014年阴道炎种类分析
    2.4 阴道炎临床特征分析
    2.5 煤矿已婚女职工阴道炎感染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5.1 一般人口学特征与阴道炎感染的关系分析
        2.5.2 社会卫生经济状况与阴道炎感染的关系分析
        2.5.3 阴道炎病史与阴道炎感染的关系分析
        2.5.4 生活卫生习惯与阴道炎感染的关系分析
    2.6 阴道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2011-2014年阴道炎的患病情况
    3.2 阴道炎的种类及临床表现分析
    3.3 阴道炎与年龄的关系
    3.4 阴道炎与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的关系
    3.5 阴道炎与工作岗位的关系
    3.6 阴道炎与生活卫生习惯的关系
4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2 细菌性阴道病(BV)
    3 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vaginitis)
    4 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vaginitis,AV)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从MyD88正向调控TNF-α、IL-6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断标准
        1.2.2 气虚血瘀夹湿证辨证标准
        1.2.3 中医症状、盆腔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1.2.3.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1.2.3.2 盆腔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3.1 试验组纳入标准
        1.3.2 对照组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1.6 中止试验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试验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样本含量
        2.2 治疗方案
        2.2.1 试验组
        2.2.2 对照组
        2.2.3 随访
        2.2.4 合并用药
        2.2.5 标本采集
        2.3 材料及方法
        2.3.1 ELISA法检测血清MyD88的水平
        2.3.2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NF-α、IL-6的水平
        2.4 观测项目指标
        2.4.1 生物学指标
        2.4.2 安全性评价指标(随机15例)
        2.4.3 探索性检测指标
        2.4.4 疗效性评价指标
        2.4.5 观测时点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依从性评价标准
        2.7 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分析
    3.统计分析
        3.1 分析数据集
        3.1.1 全分析集(FullAnalysisSet,FAS)
        3.1.2 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Set,PPS)
        3.1.3 安全性数据集(SafetySet,SS)
        3.2 统计分析内容
        3.3 统计分析方法
        3.3.1 统计描述
        3.3.2 统计表达
    4.试验结果
        4.1 病例分布
        4.2 可比性分析
        4.2.1 人口学特征
        4.2.2 生命体征
        4.3 患者一般情况
        4.3.1 年龄情况
        4.3.2 病程情况
        4.4 疗效性评价
        4.4.1 单项症状、体征疗效
        4.4.2 止痛疗效
        4.4.3 体征疗效
        4.4.4 中医证候疗效
        4.4.5 疗效评定结果小结
        4.5 复发评价
        4.6 安全性分析
        4.6.1 生命体征
        4.6.2 实验室检查
        4.6.3 安全性评价总结
        4.7 探索性指标的检测
        4.7.1 MyD88的检测
        4.7.1.1 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MyD88表达水平
        4.7.1.2 试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MyD88表达水平
        4.7.2 TNF-α、IL-6的检测
        4.7.2.1 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
        4.7.2.2 试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
        4.8 MyD88/TNF-α、IL-6通路及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研究结果分析
        5.1 临床观察结果
        5.2 探索性指标观察结果
    6.结论
    7.讨论
        7.1 西医学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的认识
        7.2 中医学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病因病机的认识
        7.3 盆炎康复汤的方药分析及临床加减
        7.3.1 盆炎康复汤的方药分析
        7.3.2 临床加减
        7.4 盆炎康复汤的现代药理学探讨
        7.5 妇科灌肠液的疗效机制探讨
        7.6 艾灸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疗效机制探讨
        7.7 MyD88对炎性因子TNF-α、IL-6的正向调控
    8.主要工作与创新
        8.1 主要工作
        8.1.1 临床观察
        8.1.2 实验研究
        8.2 创新点
    9.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献综述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三:在校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4)当代中国佤族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要素的界定
    三、基本资料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佤族女性形象
    第一节 佤族的社会历史及生存空间
        一、佤族的历史演变
        二、佤族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 汉文史籍中的佤族女性形象
        一、唐代佤族先民及妇人的特征
        二、明代佤族先民的两性特征及禁忌
        三、清代佤族先民两性特征的变化及生活习俗
        四、佤族的纺织、缝纫与印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佤族女性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形象
    第一节 佤族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政治地位
        一、男主女从的佤族传统社会
        二、没有独立人格的佤族女性
    第二节 佤族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佤族男女有别的文化
        二、佤族社会性别角色之塑造
    第三节 新中国佤族女性参与社会公众生活
        一、佤族女性的解放成长
        二、佤族女性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佤族女性婚育新形象
    第一节 佤族熟语中蕴含的婚育观
        一、佤族熟语中的婚俗
        二、佤族熟语中的生育观
    第二节 佤族女性的婚姻观的发展演变
        一、建国后沧源佤族自治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宣传实施
        二、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婚姻观
    第三节 佤族女性的新生育观
        一、生育观念的变化
        二、养育方式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佤族女性技能形象
    第一节 生产技能提高的佤族女性
        一、佤族妇女提高耕作技术
        二、积极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的佤族女性
    第二节 学习生活技能的佤族女性
        一、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
        二、具有时代性、阶段性的生活技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佤族女性在教育事业中的形象
    第一节 佤族地区语言文字的演变及教育
        一、无文字的历史传承
        二、寺庙教育
        三、教会撒拉文教育
        四、现行佤文
    第二节 佤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演变
        一、建国前佤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状况
        二、建国后佤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建国后佤族地区女性教育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佤族关于女性读书的旧观念
        二、新中国佤族女性教育事业的兴起和发展
        三、建国后佤族成年女性的扫盲教育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B超在农村妇科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6)20082012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流行状况的系统性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沛县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收集
        1.2.2 诊断方法
        1.2.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发病率
    2.2 具体疾病情况
3 讨论

(8)肃州区7402例城镇35~59岁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筛查流程
        1.2.1 对参加筛查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
        1.2.2 宣传
        1.2.3 问卷调查
    1.3 筛查方法
2 结果
    2.1 宫颈癌筛查情况
    2.2 各类疾病的年龄构成
    2.3 宫颈刮片与年龄的构成情况
3 讨论

(9)某单位女职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及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妇科检查结果
    2.3 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情况
    2.4 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与宫颈癌及其筛查知晓率的关系
3 讨论

(10)6603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诊断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四、102例师专女职工妇科病普查资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病分析及预防保健的措施分析[J]. 陈维.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8(06)
  • [2]2011-2014年某煤矿女职工阴道炎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尚艳芳.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3]从MyD88正向调控TNF-α、IL-6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D]. 唐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4]当代中国佤族女性形象研究[D]. 张书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5]B超在农村妇科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J]. 陈少兰,林汉楚. 广州医药, 2015(01)
  • [6]20082012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流行状况的系统性综述[J]. 石建伟,唐智柳,蔡美玉,薛迪. 中国妇幼保健, 2014(10)
  • [7]沛县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J]. 付常青. 当代医学, 2013(34)
  • [8]肃州区7402例城镇35~59岁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分析[J]. 李丽,魏红光,于素莲,张西茜. 中国妇幼保健, 2013(05)
  • [9]某单位女职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及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调查[J]. 帅平,刘玉萍,王林,程幼夫,肖光春,陈军,罗涛,肖仙. 中国妇幼保健, 2012(32)
  • [10]6603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 俞琪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2(16)

标签:;  ;  ;  

102例女教师和专业人员妇科疾病普查数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