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溶性聚酰胺酸为基体离子交换自组装法制备银、金纳米粒子

以水溶性聚酰胺酸为基体离子交换自组装法制备银、金纳米粒子

论文摘要

银、金纳米粒子以其优异的性能在电子、光学、生物、催化等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以水溶性聚酰胺酸(PAA)为基体,采用一种新颖的离子交换自组装法,分别在水溶液和固相超薄中制备银、金纳米粒子。本方法选用二苯醚四甲酸酐/4,4’-二胺基二苯醚(ODPA/ODA)体系的水溶性PAA和银、金离子,在水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大分子-金属离子络合物,随后分别在液相和固相超薄膜中对络合物进行热处理,得到银、金纳米粒子。在溶液中,90℃下对大分子-金属离子络合物加热2h,可制备得到银、金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X-射线能谱仪(EDX)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得到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银、金纳米粒子形状为球型、尺寸在10-20nm之间。温度对纳米粒子的制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纳米粒子的粒径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加热时间达24h时,纳米粒子的粒径增大到25nm;若将热处理温度提高到120℃,制备纳米粒子的时间将有所缩短。本课题为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体和一种有效、简单的合成方法。在固相超薄膜中制备纳米粒子,首先通过旋涂,将大分子-金属离子络合物分散到玻璃载体上,并形成超薄薄膜。随后对超薄膜进行高温加热,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离子在固相超薄膜中被还原成原子,并通过聚集、受限生长得到形状规整的立方型银、金纳米粒子。利用SEM和TEM观察到立方型银、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分别为110±10nm和140±10nm。考察了立方型银纳米粒子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相关的机理。结果表明,温度、Ag+浓度、薄膜厚度(或PAA浓度)以及氯离子的加入对立方型银纳米粒子的形状和尺寸都有较大影响。300℃是一个最低临界温度,低于该温度很难得到立方型银纳米粒子,高于该温度可制备具有更大粒径的立方型纳米粒子;对于立方型纳米粒子的制备,1%是一个较为理想的Ag+浓度;厚度适中的固相薄膜,有利于立方型纳米粒子的制备;氯离子的引入促进了晶核的形成,使得最终纳米粒子的尺寸有所减小。结合种子调控法和离子交换自组装法,在固相超薄膜中,还成功制备出具有棒状结构的银、金纳米粒子;并通过调节种子的加入量,实现了对银、金纳米粒子尺寸的精确控制。本方法首次实现了用PAA作为基体,制备形状规整的金属纳米粒子。同时,也是首次在固相中,制备出形状规则、尺寸可控的金属纳米粒子。这为大规模制备银、金纳米粒子提供了一种有效、新颖的固相合成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纳米粒子概述
  • 1.2.1 纳米粒子特殊效应
  • 1.2.2 纳米粒子的主要表征手段
  • 1.2.3 金、银纳米粒子
  • 1.3 金、银纳米粒子的性能
  • 1.3.1 金、银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能
  • 1.3.2 金、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
  • 1.3.3 金、银纳米粒子的电化学性能
  • 1.3.4 金、银纳米粒子的其他性能
  • 1.4 金、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 1.4.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1.4.2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 1.5 金、银纳米粒子的应用
  • 1.5.1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1.5.2 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 1.5.3 在表面增强拉曼方面的应用
  • 1.5.4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溶性聚酰胺酸的合成
  • 2.3.2 液相中合成银、金纳米粒子
  • 2.3.3 固相超薄薄膜中合成银、金纳米粒子
  • 2.3.4 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水溶液中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3.1.1 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原理
  • 3.1.2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 3.1.3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 固相超薄膜中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1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以水溶性聚酰胺酸为基体离子交换自组装法制备银、金纳米粒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