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区经济增长进程中的生产率角色研究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进程中的生产率角色研究

论文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省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呈持续扩大趋势,其中,我国东、中、西部三类地区之间的差距表现比较突出。我国省区差距的问题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在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原因上,现有研究主要从总量分析角度,考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等几个变量的影响。但在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省际发展水平的差异上,现有研究从不同的层面对此进行了解释,得出的结论有的支持是物质资本因素起主要作用,有的认为是人力资本的贡献更大,有的认为是政策或全球化等因素起决定作用,少数学者还认为是包含较为广泛内容的全要素生产率所起的作用更大。显然,在此问题的研究上国内并没有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通过国外对此的研究,本文提出一个待验证的假设,即中国省际发展差异的决定力量不是要素的积累差异而是生产率差异。在此角度上,显然生产率的变化决定着地区增长水平的趋同或趋异。那么各省生产率的增长在地区间又呈现哪些特点?又是什么力量造成了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差异?现有文献缺乏对此深入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试图弥补国内同类研究的缺陷,从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省区发展差异的关系出发,经验论证生产率在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中的角色和地位,为解决区域发展差异提供一个实证支撑。 论文在回顾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和生产率理论的基础上,以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简称“生产率”)为研究对象,以其在中国地区发展差异中的重要地位为研究起点,从总量分析角度考察地区发展差异是源于要素禀赋的差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还是源于生产率的差异。在确定生产率及增长的差异是导致地区收入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生产率增长的两个基本部分: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判断两者在生产率增长中的主导力量。接下来以生产率收敛理论为基础,考察中国生产率地各地区的收敛或发散状况并与省区收入(劳动力人均GDP)差异的变动趋势作对比分析,研究生产率的收敛或发散是多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地区收入的差异及变化态势。最后从地区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外国直接投资、地区发展战略、R&D以及投资和储蓄等方面检验它们对中国省区生产率增长及构成

论文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结构框架
  • 1.2.1 主要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结构框架
  • 1.3 工作假说
  •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 2.1.1 古典经济增长思想及演变
  • 2.1.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 生产率理论的发展与度量
  • 2.2.1 生产率的概念及早期发展
  • 2.2.2 SOLOW模型与生产率测度
  • 2.2.3 Griliches—Jorgenson与Denision对生产率问题的争论
  • 2.2.4 Denision对生产率的度量
  • 2.2.5 Jorgenson对生产率的度量
  • 2.2.6 生产率度量的主要方法与研究进展
  • 2.3 经济增长的源泉、地区差距与生产率的角色
  • 2.3.1 经济增长的动力:要素积累还是生产率的争论
  • 2.3.2 地区收入差距与生产率的角色
  • 2.4 中国生产率的研究及争论
  • 2.5 总结和述评
  • 3 生产率增长的非参数分解与数据选取
  • 3.1 生产率拆分的方法选择
  • 3.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分解
  • 3.2.1 距离函数
  • 3.2.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几何意义
  • 3.2.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
  • 3.2.4 DEA的基本模型—CCR和BCC
  • 3.2.5 传统DEA模型的缺陷与SBM模型
  • 3.2.6 非径向SBM超效率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3.3 数据的处理与选取
  • 3.3.1 样本省份的选择
  • 3.3.2 变量选择与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生产率水平与省区经济增长的差异
  • 4.1 地区差距:要素积累与生产率两分法的意义
  • 4.2 中国省区发展差异的统计分析
  • 4.2.1 地区生产总值水平的差距分析
  • 4.2.2 劳动力人均GDP的差距分析
  • 4.3 估计模型的选择
  • 4.4 实证分析及解释
  • 4.4.1 地区差距的简单统计
  • 4.4.2 劳均产出的方差分解(不含人力资本)
  • 4.4.3 劳均产出的方差分解(含人力资本)
  • 4.4.4 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结论
  • 5 生产率增长及构成与省区经济增长的差异
  • 5.1 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及时间趋势分析
  • 5.2 生产率的变化及构成分析
  • 5.3 中国省区生产率的增长及差异
  • 5.3.1 生产效率的增长及地区差异
  • 4.3.2 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6 生产率的收敛性及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
  • 6.1 收入收敛和生产率收敛的研究文献简述
  • 6.1.1 收敛的概念与类型
  • 6.1.2 收入收敛的主要研究文献简述
  • 6.1.3 生产率收敛的文献简述
  • 6.2 中国省区生产率收敛的实证分析
  • 6.2.1 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的检验
  • 6.2.2 条件收敛的检验
  • 6.3 生产率的收敛对收入收敛的贡献
  • 6.3.1 劳均产出增长的分解
  • 6.3.2 生产率的收敛对地区收入收敛的影响
  • 6.4 本章结论
  • 7 省区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主要影响因素及数据选取
  • 7.1.1 主要影响变量及原因
  • 7.1.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7.2 估计结果与解释
  • 7.2.1 估计结果与解释(不含R&D)
  • 7.2.2 估计结果与解释(含R&D)
  • 7.3 本章结论
  • 8 结论与政策含义
  • 8.1 全文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含义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全文主要数据附表
  • 第四章主要计算结果附表
  • 第七章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资本能否促进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J]. 管理评论 2019(12)
    • [2].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再检验[J]. 宏观经济研究 2019(11)
    • [3].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浅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2)
    • [4].空间视角下城镇化对农业碳生产率的直接作用与间接溢出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11)
    • [5].深圳市提升碳生产率的策略——基于与北上广的比较[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1)
    • [6].中国火电行业碳生产率评价及俱乐部收敛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19(11)
    • [7].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粮食生产率提升影响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12)
    • [8].资产专用性、融资模式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9].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3)
    • [10].生产率困境的形成与治理机制:一个新的理论框架[J]. 管理世界 2020(01)
    • [11].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经济纵横 2019(12)
    • [12].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J]. 统计与咨询 2019(06)
    • [13].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机制——基于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实证[J]. 华东经济管理 2020(03)
    • [14].我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述评[J]. 农业经济 2020(01)
    • [15].企业家精神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了吗?[J]. 经济评论 2020(01)
    • [16].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J]. 财经论丛 2020(03)
    • [17].全球价值链参与、生产率提升与城乡收入差距[J]. 财经论丛 2020(03)
    • [18].“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 2020(03)
    • [19].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数据的分析[J]. 商业研究 2020(02)
    • [20].中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比较[J]. 亚太经济 2020(01)
    • [21].“短贷长投”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J]. 亚太经济 2020(01)
    • [22].城市收缩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J]. 现代经济探讨 2020(04)
    • [23].结构性减速视角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 南方经济 2020(03)
    • [24].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20(07)
    • [25].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0(03)
    • [26].跨喜马拉雅地区国家碳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27].全球制造业传统与环境生产率变化及收敛性的比较论证[J]. 南方经济 2020(01)
    • [28].中国建筑业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20(01)
    • [29].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05)
    • [30].预期生产率:女性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的一个方法[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标签:;  ;  ;  ;  ;  ;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进程中的生产率角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