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

论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

论文摘要

共同犯罪问题和犯罪中止问题都是刑法理论和实践中比较重要的难点问题,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则是涵盖共同犯罪和犯罪中止形态的一个交点性理论。我国学者虽然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并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在实践运用中仍然问题重重。本文力图通过对国内外立法与理论的比较研究,完善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理论,统一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避免司法中的困惑。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立法与理论对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都展开过详细的研究,尤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德国刑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日本刑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提出了共犯脱离理论来解决此问题。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中止没有明确的规定,理论的通说一般是采用单独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但是通说没有考虑到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这是对中止成立标准的机械性理解,并不足取。为了弥补立法及理论的不足,我国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如“个别中止论”、“主犯例外说”、“切断因果关系说”、“行为解体说”和“原因力标准说”等。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立法与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从因果共犯论的角度出发对此展开研究。认为共同犯罪的中止须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认定:主观上基于自己的意志,彻底的放弃犯罪行为;客观上必须切断自己的先前行为同此后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结果之间的物理和心理上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提出了因果关系的切断标准,物理因果关系的切断是指中止人切断已经实施的物理支持行为与此后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标准是必须使其他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无法利用其先前创造的物理条件。心理因果关系的切断是指切断中止人与其他共同犯罪人之间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系,在引起犯意的场合,还必须消除此犯意。判断标准是一般情况下应以其他共同犯罪人认识到中止人已放弃犯罪行为、中止犯罪即可,如果中止者对其他共同犯罪人存在引起犯意关系时,则必须要消除此犯意或阻止因该犯意而引起的犯罪行为或犯罪结果。本文以此为标准对不同共同犯罪人的中止形态进行分类解析,并对中止行为对其他共同犯罪人构成犯罪的情形进行了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共同犯罪中止的立法与理论的比较考察
  • 第一节 德国及日本的立法及理论
  • 一、德国的立法及理论
  • 二、日本的立法及理论
  • 三、理论评析
  • 第二节 国内立法及理论
  • 一、澳门地区的立法及理论
  • 二、台湾地区的立法及理论
  • 三、大陆地区研究现状
  • 四、理论评析
  • 第二章 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 第三章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的分类解析
  • 第一节 组织犯的犯罪中止
  • 第二节 共同正犯的犯罪中止
  • 一、对“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理解
  • 二、共同正犯犯罪中止的具体认定
  • 第三节 教唆犯的犯罪中止
  • 一、教唆犯犯罪中止的认定
  • 二、教唆犯犯罪中止的种类
  • 三、一种疑难情形的思考
  • 第四节 帮助犯的犯罪中止
  • 一、预备阶段的帮助犯
  • 二、事前帮助的场合
  • 三、事中帮助的场合
  • 四、事后帮助的场合
  • 第四章 中止行为对其他共同犯罪人构成犯罪情形的认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共同犯罪人致同伙伤亡之刑法分析[J]. 法制博览 2018(11)
    • [2].共同犯罪人的认识错误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18)
    • [3].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中共同犯罪人分类比较研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06)
    • [4].犯罪时自己没动手就不会成为主犯吗?[J]. 法律与生活 2019(23)
    • [5].从刑法修正案(八)看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人的责任问题[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2(03)
    • [6].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J]. 行政与法 2009(10)
    • [7].共犯脱离相关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36)
    • [8].共同故意的基础问题检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7(04)
    • [9].略论废除胁从犯[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S2)
    • [10].主犯认定中两个问题的探讨[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07)
    • [11].教唆共同犯罪人包揽罪责的行为定性——评王某某故意伤害、妨害作证案[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04)
    • [12].共同犯罪违法所得处理研究——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负连带责任为焦点[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3].共同犯罪归责基础的规范理解[J]. 中外法学 2020(02)
    • [14].共同犯罪停止形态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17)
    • [15].浅析我国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及共同犯罪人的分类[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0)
    • [16].浅析个人责任原则在对共同犯罪人的量刑中的体现[J]. 法制博览 2019(18)
    • [17].共同犯罪的正犯、帮助犯理论的反思与批评[J]. 法治研究 2012(08)
    • [18].论正犯的理论根基——对我国共同犯罪人分类之反思[J]. 法治论坛 2010(03)
    • [19].共同犯罪中立功之探究——以共同犯罪中揭发型立功的认定为视角[J]. 法学评论 2008(01)
    • [20].功能单一正犯体系的理论脉络及其检讨[J]. 中外法学 2019(01)
    • [21].论中国共同犯罪认定和处罚中的几个问题[J]. 社科纵横 2011(10)
    • [22].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如何确定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J]. 人民检察 2009(13)
    • [23].多退赃的共同犯罪人能否提起民事诉讼向其他共犯追偿[J]. 人民司法 2008(22)
    • [24].被迫参与盗窃也算共犯[J]. 新疆人大(汉文) 2015(07)
    • [25].共同犯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S1)
    • [26].唐律中的共同犯罪分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 [2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共犯问题的实证研究[J]. 中国检察官 2010(20)
    • [28].共同犯罪的过失过限[J].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1)
    • [29].共同犯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问题研究——以诉讼客体单一性原理解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5)
    • [30].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分类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J]. 法制与社会 2011(33)

    标签:;  ;  ;  

    论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