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秸秆还田用量对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粉碎秸秆还田用量对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室内模拟,研究粉碎秸秆还田不同用量不同时段内土壤结构、水分、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变化规律,阐明粉碎秸秆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土壤结构改良、地力提升提供新的方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施入粉碎秸秆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秸秆高施入量处理与秸秆低施入量处理容重降低最多,施入同量粉末状秸秆处理比长秸秆效果更显著;施入粉碎秸秆可显著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和孔隙分形维数值,粉末状秸秆可改善土壤的孔隙状况,使土壤孔隙均匀分布,增强连通性;同时,粉碎秸秆处理可提高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且粉末状秸秆比长秸秆处理更有利于田间持水量的增加。(2)粉碎秸秆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持水率,并随秸秆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入粉碎秸秆可显著提高土壤的比水容量值,增强土壤的耐旱性。60d时,秸秆高施入量与中施入量处理耐旱性最好,施入同量长秸秆与粉末状秸秆处理相比,耐旱性较差。粉碎秸秆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的总有效水分,施入同量长秸秆和粉末状秸秆处理相比,60d时,粉末状秸秆比长秸秆处理的有效水分值大,120d和180d时,长秸秆处理的有效水分值较大。随着培养期的延长,长秸秆处理的蒸发速率大于粉末状秸秆处理,说明粉末状秸秆可显著抑制土壤蒸发。60d时,施入高量秸秆和中量秸秆处理的蒸发速度比低量秸秆的处理要大,在120d和180d时相反。(3)施入粉碎秸秆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随秸秆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长秸秆处理与同量粉末状秸秆处理相比,碱解氮含量较小;60d时,各秸秆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对照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均有提高;长秸秆处理与同量粉末状秸秆处理速效钾差异不显著。(4)粉碎秸秆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苗期植株的鲜重,秸秆高施入量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达到显著差异,同量长秸秆和粉末状秸秆处理相比,长秸秆处理下植株鲜重较高;粉碎秸秆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苗期植株的干重,地上部分干重与鲜重呈现的规律相似,但是根部干重出现波动,秸秆高施入量处理主要促进地上部分干重,秸秆中施入量和秸秆低施入量处理主要促进根系干重。(5)施入秸秆的处理可降低玉米苗期的萎蔫系数。60d时,秸秆低施入量处理可显著降低萎蔫系数,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秸秆高施入量处理对土壤萎蔫系数的影响更持久。同量长秸秆比粉末状秸秆处理的萎蔫系数要大。施入粉碎秸秆后可显著提高玉米苗期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尤其是在60d的培养期,其中秸秆高施入量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秸秆低施入量处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 1.2.2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试验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1.1 粉碎秸秆不同用量对土壤基本物理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2.1.2 粉碎秸秆不同用量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 2.1.3 粉碎秸秆不同还田时段对土壤基本物理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2.1.4 粉碎秸秆不同还田时段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 2.1.5 粉碎秸秆不同还田用量对盆栽玉米苗期干物质积累及萎蔫系数的影响
  • 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设计
  • 2.3.3 测定项目、方法及试验过程
  • 2.3.4 试验数据处理工具
  • 第三章 不同秸秆还田用量及还田时期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1 土壤容重
  • 3.2 土壤总孔隙度
  • 3.3 田间持水量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秸秆还田用量及还田时期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 4.1 土壤持水释水能力
  • 4.1.1 土壤持水能力
  • 4.1.2 各处理不同培养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参数分析
  • 4.2 土壤释水能力
  • 4.3 土壤水分有效性
  • 4.4 土壤蒸发性能
  • 4.5 不同培养阶段的土壤孔隙结构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秸秆还田用量及还田时期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有机质
  • 5.2 碱解氮
  • 5.3 有效磷
  • 5.4 速效钾
  • 5.5 小结
  • 第六章不同秸秆还田用量及还田时期对玉米苗期的影响
  • 6.1 玉米苗期鲜干重
  • 6.2 玉米苗期萎蔫系数
  • 6.3 水分利用效率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苗生长期和成熟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1)
    • [2].破解牡丹江秸秆还田难题的建议[J]. 农机科技推广 2019(11)
    • [3].秸秆还田量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产量及干物质转运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1)
    • [4].浅谈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 南方农机 2020(05)
    • [5].玉米秸秆还田的利与弊[J]. 农业与技术 2020(05)
    • [6].实现秸秆还田 采取合理措施[J]. 河南农业 2020(04)
    • [7].秸秆还田水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新农业 2020(09)
    • [8].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模式应用探索[J]. 江西农业 2020(08)
    • [9].秸秆还田过量对重金属超标土壤不利[J]. 种业导刊 2020(03)
    • [10].分析秸秆还田及肥料化利用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04)
    • [11].秸秆还田过量对重金属铬超标土壤不利[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7)
    • [12].秸秆还田后效对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20)
    • [1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机化 2020(16)
    • [14].中国地区小麦产量及产量要素对秸秆还田响应的整合分析[J]. 核农学报 2019(01)
    • [15].稻麦轮作下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稻田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3)
    • [16].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9(05)
    • [17].机械化秸秆还田离田技术验证分析[J]. 农机科技推广 2019(02)
    • [18].秸秆还田面临问题的化解之策[J]. 山东农机化 2019(02)
    • [19].秸秆还田方法及注意事项[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3)
    • [20].果园秸秆还田技术[J]. 山西果树 2019(04)
    • [21].秸秆还田的作用、方法及效益分析[J]. 乡村科技 2019(16)
    • [22].秸秆还田的土壤环境效应及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19(17)
    • [23].秸秆还田效益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喀斯特区的应用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6)
    • [24].秸秆还田新技术市场前景广阔[J]. 农机市场 2019(09)
    • [25].农作物秸秆还田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 2019(06)
    • [26].秸秆还田对玉米田病虫害影响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0)
    • [27].农机补贴对农户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影响[J]. 农家参谋 2019(22)
    • [28].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褐土磷素组分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9(11)
    • [29].秸秆还田的温室气体排放随年增加逐年降低[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21)
    • [30].浅析青海地区的秸秆还田[J]. 青海农林科技 2017(04)

    标签:;  ;  ;  ;  ;  

    粉碎秸秆还田用量对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