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智能运输调度论文-李娜,李伟,许超

铁路智能运输调度论文-李娜,李伟,许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铁路智能运输调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冶金,铁路,智能运输

铁路智能运输调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李伟,许超[1](2018)在《冶金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调度系统已经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纵向、横向角度均实现了业务与技术结合的大型IT应用效果。本文首先对冶金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着重探讨了现代化调度指挥体系的设计和优化,以期促进冶金企业铁路运输调度管理工作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邓伟[2](2015)在《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的关键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以铁路交通为基础,铁路的运输调度安全、高效一直是铁路部门的追求,如何促进企业铁路运输调度的高可靠性和高效率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优化,本文将就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的关键流程进行相关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5年11期)

刘昌伟[3](2012)在《冶金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我国的大多数冶金企业铁路生产调度主要是靠人工作业方式完成,有的企业尽管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但各应用系统分散孤立、基础信息不完备、数据共享能力差,阻碍了物流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自备铁路运输生产指挥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进行冶金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应用。论文对冶金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总结了调度系统的特点并提出了开发方法。论文介绍了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站场型数据结构的进路搜索算法。这种方法既无往返搜索也不会搜索出错误迂回进路,能在接到进路操作命令后能迅速判断出目标节点的相对位置,若目标节点位置不可能与始端节点形成一条完整的进路,则程序只需搜索几个节点就能判断出错误,不需要将搜索进行到底。然后论述了平面无线调车作业系统的关键技术,如机车状态监测、无线作业计划传输等,以及车号与物流自动跟踪算法流程。基于上述基本理论,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对冶金企业铁路运输调度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需求分析和整体设计。最后,实现了系统的建立,搭建了硬件测试平台和软件测试平台,测试了部级车流子系统、站场调车作业管理、调度命令管理、现车/现货管理以及车号识别等模块;运行效果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2-04-01)

韩江洪,魏臻,陆阳,程运安,陆建民[4](2008)在《CRI2002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铁路一直以人工管理模式为主,近年来,尽管计算机联锁等一些独立系统在企业铁路得到了一定应用,但并没有改变既有管理与作业模式,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主要体现在各应用系统分散孤立、基础信息不完备、数据共享能力差、缺乏协同工作能力等,已经不能适应高层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阻碍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生产规摸的扩大和减员增效的深入,现有装备与人力资源难以支撑产能急剧增大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奖励》期刊2008年08期)

魏臻,鲍红杰,陆阳,陆长荣[5](2006)在《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的关键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主要由调度计划管理子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调度集中控制子系统、调度监督子系统、物流自动跟踪子系统、机车无线作业信息子系统以及车号识别子系统构成,并与企业ERP系统通过运调接口服务器相联。调度作业计划在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给计算机联锁子系统的同时,通过集群无线传输方式传送给机车信息平台,进而传输给司机、调车员和连接员。在计算机联锁的基础上,根据机车运行的起始与目标地点,由智能运输调度平台按照特定的规则自动确定机车的行驶路径,预排进路,并经人工确认后,实现自动调度机车到达目的地。基于轨道电路和车号识别技术建立企业铁路物流自动跟踪子系统,根据作业计划,及时准确掌握站场内的存车信息以及同步反映货车所装载的货物信息。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于2004年8月在宝钢集团上海梅山钢铁公司成功投入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06年04期)

魏臻[6](2005)在《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的获取、信息流的传输和信息的共享是现代企业铁路运输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因此,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构造现代企业铁路运输系统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全面开展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研究符合这一技术发展的要求。 本文的研究是在我国企业铁路面临运量激增、简员增效的巨大压力下,围绕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指挥调度模式这一思路开展工作的。论文介绍了企业铁路运调作业的特殊性,研究了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主要包括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子系统、调度集中子系统、调度监督子系统、机车无线作业信息子系统和物流信息子系统,详细描述了各子系统的功能。 针对铁路信号联锁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提出了动/静结合的安全逻辑表达形式和单界面联锁—复合冗余结构以实现系统故障---安全;通过对数字化轨道表示模块的误差分析和误差补偿,建立了一种有效的表示判定方法;从离散事件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平面调车系统中事件驱动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自然语言规则描述方式的缺陷,提出通过自动机模型描述平面调车系统,具体讨论了平面调车系统同时间自动机、下推自动机和通信有限状态机的关系,从状态划分、数据结构设计、状态转移流程等方面说明了基于自动机模型的平面调车软件的设计方法。 在机车无线作业信息系统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机车区域限速的方法以及检测算法;说明了机车状态数据和语音数据同步重演的重要性,在构建了一种语音记录的数据结构基础上,对快捷播放模式和连续播放模式下的同步播放处理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方案;为了减少机车作业背景下数字录音的数据量,在分析比较噪声和语音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滤波法、能量法与自相关函数法叁者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一种背景噪声抑制方案。 论文提出了企业铁路运输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和工作流程;阐明了企业铁路物流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联锁系统、调度监督系统、机车无线作业信息系统、车号识别系统、电子货票系统以及ERP系统的关系;建立了物流信息系统的UML建模方法,提出了车号与物流自动跟踪算法。论文还对调度作业计划编排的过程进行了描述,提出了企业调度作业计划智能编排的概念和一种设计方法的框架,介绍了任务计划解析模块和智能推理模块的设计思想。(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5-09-01)

铁路智能运输调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以铁路交通为基础,铁路的运输调度安全、高效一直是铁路部门的追求,如何促进企业铁路运输调度的高可靠性和高效率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优化,本文将就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的关键流程进行相关的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路智能运输调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李伟,许超.冶金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金属通报.2018

[2].邓伟.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的关键流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

[3].刘昌伟.冶金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2

[4].韩江洪,魏臻,陆阳,程运安,陆建民.CRI2002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J].中国科技奖励.2008

[5].魏臻,鲍红杰,陆阳,陆长荣.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的关键流程[J].中国铁道科学.2006

[6].魏臻.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

标签:;  ;  ;  

铁路智能运输调度论文-李娜,李伟,许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