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姜附饮治疗3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在我院妇科就诊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30例,均在行经前5天开始服用丹参姜附饮,直至月经来后的第3天停止用药,每日服用2次,每次1袋。每位患者都持续接受2个月经周期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VAS分、Cox痛经回顾性症状量表(RSS)分、痛经症状日记卡(DSS)分以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RI、PI、A/B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VAS分、RSS(频率)分、RSS(程度)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血流动力学指标RI、PI、A/B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丹参姜附饮进行治疗,综合疗效显著。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丹参姜附饮
【中图分类号】R2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337-01
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PD)是指女性由非生殖器官器质性改变因素而导致的规律性行经疼痛,本病通常在少女初次行经之后的24周至2年之内发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同时可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腰酸、周身乏力、腹泻、恶心等伴随症状。PD的主要发病人群是青春期少女以及未生育过的年轻女性,如果痛经严重而未进行有效治疗,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心理状态产生巨大影响,大大降低女性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充分发挥祖国医学在妇科领域治疗中的优势,拟丹参姜附饮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在常州市武进区中医医院妇科就诊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30例,西医学诊断参照我国《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以及加拿大妇产科医生协会制定的《原发性痛经共识指南》中的原发性痛经诊疗标准,中医学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第二版)中原发性痛经诊断及分型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西医学与中医学的诊断及分型标准;(2)年龄14~25岁,没有生育史;(3)半年内行经周期正常(28±7d);(4)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分在3~6分;(5)病程在6月以上;(6)在14d内未接受镇痛药物或者其他方法的痛经治疗;(7)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参加。
排除:(1)曾患有急慢性疼痛性疾病、曾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史者;(2)对本次试验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3)没有按照本次实验要求用药者。入组的30例PD患者,平均年龄(20.7±2.2)岁,平均病程(1.85±1.14)年。
1.2方法
丹参姜附饮方剂组成:丹参30g,醋香附15g,乌药12g,炮姜8g。采用煎药机制作成200ml药汤,包装成每袋100ml,服用前需用90℃以上的开水冲调均匀。患者在行经前5天开始服用,直至月经来后的第3天停止用药,每日服用2次,每次1袋。每位患者都持续接受2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中间无间隔。嘱病人在月经期间,多休息,包含要清淡,忌生冷、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以及疗程结束后,采用VAS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Cox痛经回顾性症状量表(RSS)以及痛经症状日记卡(DSS)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以及疗程结束后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RI、PI、A/B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0例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RSS评分变化比较见表1。
表130例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RSS评分变化比较
2.330例患者治疗后DSS痛经症状总评分趋势变化
30例患者治疗的第1、2个月经期的DSS总分分别为(10.25±4.52)分、(6.84±5.27)分,第2个月经期DSS总评分较第1个月经期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祖国医学对本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许多有名的医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与探索,总结出了非常丰富的、行之有效的妇女痛经治疗经验。中医不仅针对疾病症状实施对症治疗,而且还对病因进行辨证论治,达到标本兼治,疗效长远[2]。
本次研究运用丹参姜附饮治疗3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VAS分、RSS(频率)分、RSS(程度)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血流动力学指标RI、PI、A/B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表明了丹参姜附饮可以改善患者子宫内血流状况,从根本上改善痛经病情,减少病情的复发。
总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丹参姜附饮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程度及其他症状的发生程度,改善子宫血流状况,近期综合疗效显著,远期疗效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华克勤.实用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20.
[2]张璐,常惠.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4,23(8):1252-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