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AutoCAD绘图中执行绘图国家标准

如何在AutoCAD绘图中执行绘图国家标准

一、如何在AutoCAD绘图中贯彻制图国标(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1](2021)在《论工程教育视野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文中指出随着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更新迭代,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所采取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不足以匹配工程教育发展的现状,导致学生的专业工程能力无法在毕业后与企业无缝接轨。从环境设计专业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才培养的碎片化等三个方面提出问题,以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构建思路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将工程教育融入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提出相关改善性策略,最终将工程教育视野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深入到教学实践中,满足当前产业行业、职业岗位的需求。

向思琳[2](2018)在《基于BIM的高层公寓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变的要求更加紧迫,BIM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建设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同时也给建设行业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带来庞大的动力。伴随着BIM技术理念的不断深化、范围的不断拓展、价值的不断彰显,传统的建设行业已经由设计阶段为主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为主扩展,从单一技术向多元化综合应用发展,从电脑应用向移动客户端转变。BIM技术的发展对建设行业的全过程管理是一次颠覆性的变革,从工作方式、工作思路、工作路径等对参与建设的各方,尤其是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因此开展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工程意义。本文从建筑工程BIM技术的概念和应用及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概念等几个方面着手,基于BIM技术在商业地产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和剖析了我国现有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等阶段性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了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基于REVIT BIM建模软件和广联达算量计价建模软件,建立了一种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将图纸上的构件转换成直观的立体实物图形,精准快速的进行构件信息运算,提高了算量工作效率,实现了工程造价的快速精确计算。通过BIM技术与其他通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系统等平台的集成,实现了各个阶段数据相互流通,多方协同工作,实现了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最后依托济南市文化东路绿城蓝悦商业综合体工程,运用BIM-REVEIT软件和广联达算量BIM软件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借助BIM技术,进行项目虚拟施工,对施工方案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检查出设计图纸中的错误、遗漏及各专业间的碰撞等问题,得到最优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减少返工、降低工程造价。基于统一的BIM信息模型,各方协同共享数据,为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造价管理提供依据。

周琦[3](2017)在《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文中提出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对其能否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学情分析,调整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整合、序化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了学生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钟予[4](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鲍文涵[5](2016)在《南极资源治理与中国参与 ——基于自主治理理论的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沉寂已久的南极地区再次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当前,由于《南极条约》冻结了南极地区的领土争端和资源开发活动,各国只能通过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方式参与到南极事务中来,但是南极资源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国参与南极事务的最终目的,也是各国实现南极国家利益绕不开的一环。作为人类共同继承的国际公共资源,南极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这意味着,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构建,南极资源一旦在未来被解冻,各国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会对南极资源进行瓜分并肆意无度的开发,南极资源将面临着“公地悲剧”的威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以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国际公共资源使用和供给中的“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为逻辑起点,以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应用制度分析来探讨解决南极资源治理制度构建和我国的参与策略问题。本文的理论分析工具——自主治理理论原本应用于国内公共资源治理中,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创造性地将这一理论推广至国际公共资源的治理中来,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国际公共资源的自主治理是指具有“政治人”属性的各个主权国家,在没有外部强制力影响的情况下通过相互平等地协调和互动,建立起一系列多层次的制度规范来实现集体选择的过程。在本文的语境中,各国可以在自主治理理论的指导下重启南极资源的议题,通过协商和对话,在南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贯彻自主治理理论的基本原则,建立起一系列多层次的南极资源治理的制度规范,从而有效避免南极资源基于一国私利的无序和无度开发,在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南极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南极资源治理进行制度构建并非凭空设想,而是需要在当前一定的制度环境下进行。当前南极治理的制度环境主要由南极价值观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和南极条约体系为代表的正式制度组成,其中正式制度还分为了三个层次,即宪法层次的制度、集体选择层次的制度和操作层次的制度,这些制度一方面奠定了五十余年来南极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的局面,同时为新的南极资源治理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经验和原则。我国的和平发展的政治理念、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以及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成为我国在南极政治舞台上重要的“软实力”,对于我国参与南极治理、实现我国在南极的资源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南极资源治理的本质是通过对南极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实现全球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南极事务的管理过程,其特征在于主权国家之间、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依托一定的治理机制对南极事务的合作管理。当前条件下,各国对南极的法律性质的认识还存在分歧,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南极行为违规惩罚机制还存在困难,实现南极资源的自主治理还任重道远。笔者依据奥斯特罗姆的结论,结合南极地区的具体实际,对南极资源治理提出五项制度安排:一是清晰界定南极资源的类型、边界与存量,编制南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二是建立严格的南极资源开发资格审核和准入机制,建立南极信用评级制度;三是改造现有的南极国际组织,强化国际组织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能力;四是构建民主参与的制度框架,保障南极资源的公平分配;五是建立南极违规行为的分级惩罚机制和冲突解决机制,为南极资源自主治理提供安全保障。为了保障我国在南极地区的合法资源权益,我国参与南极资源治理应当采取“两步走”的战略。我国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短期目标是:在遵守《南极条约》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保障我国的南极科考自由,积极参与对南极可再生性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大力发展南极环境保护事业,逐步加强我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为今后深层参与南极资源的利益分配奠定基础;我国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长期目标是:在国际法的框架下,有畅通的途径和充分的话语权积极参与南极资源制度的构建,促使南极资源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合理有序和有利于我国南极利益的方向发展,保障我国在南极的资源权益,实现对南极资源的全面、有序、科学地开发和利用。为了实现“两步走”的战略,我国应充分借鉴美国、英国、法国等南极大国的有益经验,不断强化自身制度供给能力,主动承担大国南极责任和履行南极国际义务,努力增进国家间政治互信,适时推动南极违规惩罚机制的出台。

戚冬瑾[6](2015)在《城乡规划视野下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合第一部《城市规划法》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创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前夜。2008年新的《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后,在总结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经验基础上,国家于2011年颁布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尽管新的分类标准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与现实,对旧的分类标准进行较大的调整,但是用地分类的封闭性和单一性特征没变,分类标准与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以致成为我国规划体系深层次矛盾所在,也是规划体系现实困境的根源之一。土地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对象,也是城市发展目标的载体,土地利用分类标准作为国家标准是规划编制的基础,同时土地用途管理和建筑功能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土地利用分类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土地利用分类的制度改革是推动城乡规划转型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对土地利用分类的历史研究和国际视野的比较研究发现,历史上以及当代所出现的土地利用分类与国家政治制度、历史发展背景、现实问题挑战、以及对规划思想的认识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分类既有基于经验总结也有源于理论创新。然而,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制定的基本思路是基于经验的和弥补现实问题的,缺少理论基础和前瞻性,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也难以推动规划体系的变革。本文的目的是试图超越土地利用分类的经验性研究,通过历史研究和国际视野的比较,借助语言学研究方法,厘清“土地利用”这个术语的基本概念,分析土地利用分类与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以及规划体系变革的关系,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构建一个具有普适性和系统性的土地利用分类理论框架。论文的研究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与理论研究。通过对地理学的研究析出并归纳了土地分类的科学描述模式,这是土地利用分类研究的起源以及后续规划工作的基础。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历史研究,在土地分类的描述模式基础上,归纳与概括出土地利用分类的评价模式与规范模式。由此基于科学研究的土地分类向应用研究的土地利用分类转变。第二部分为基于语言学分析的研究。参照规划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指出“规划”术语包含了指示和表达两个组成部分,其中表达可以区分为评价和规定两种类型,作为城乡规划基础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由此可区分为指示性、评价性和规定性三种分类模式。规划编制过程的三个关键环节“调查-分析-规划”为语言学的三种模式提供了前后递进的逻辑性对应关系。从逻辑学的角度指出,适应现实的土地利用分类应创设可扩充的平行维度的分类体系,或为规划实践留有创设土地利用新类型的弹性空间。结合土地利用分类的三种模式、分类的维度以及分类体系的结构和空间层级可构建出一个系统的多维土地利用分类理论框架,为解释当代各种土地利用的分类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阐述土地利用分类的趋势以及我国土地利用分类框架的建议。以多维土地利用分类理论解释分类方法的范式转变,揭示横断面规划的概念内涵,总结形态分区整合规划过程,解决城乡发展综合性问题的实践经验。运用多维土地利用分类理论,对我国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存在的困境进行深入剖析,采用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总结用地分类的地方性探索,为完善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改进规划设计中的分类方法提出切实建议。本文基于土地利用分类的历史与规划语言学的研究提出土地利用分类必须具有多维和开放的特征,而我国城市用地分类的根本问题是分类的单一性与封闭性,因此,建立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是规划变革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刘志红,涂晓斌[7](2012)在《基于GB/T 131—2006表面结构要求的自动标注》文中提出新标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GB/T 131—2006取代了旧的国家标准GB/T131—1993,本文分析了这两个标准的不同点,并针对新的国家标准,论述了如何在AutoCAD软件中通过定义属性块、形文件及定制菜单等多种方法实现零件图上表面结构要求的自动标注。

余海宁[8](2012)在《推广先进教育模式 建筑工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以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CDIO这一先进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下,通过对《建筑CAD》这门建筑各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以工程设计规律为主线、突出实用以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较为完整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丁乔,韩丽艳,张孟玫[9](2012)在《以制图大赛为契机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近三年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情况,并以此为契机,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运用重点突出、方法多样的教学及集中强化训练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识图和绘图以及综合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靳小如[10](2011)在《玻璃器皿压机夹模机构CAD系统的开发及冲压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夹模机构是玻璃器皿开模压机实现制品成型的关键子机构,本文结合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智能化异形玻璃器皿开模压机的研制”,在深入研究机械产品参数化设计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玻璃器皿压机夹模机构参数化设计的思想,并对Pro/ENGINEER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了玻璃器皿压机夹模机构的CAD系统,实现了夹模机构的快速设计,大大降低了夹模机构的设计周期。系统是以参数化设计思想为理论基础,依托Pro/ENGINEER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和Visual C++6.0的MFC资源,结合玻璃器皿压机夹模机构本身的特点而构建的。系统首先为Pro/ENGINEER环境下建立的三维模型和装配体设置参数和关系,将全部参数写入Access数据表中建立参数数据库,利用ODBC实现Access与MFC的连接,通过动态连接库完成MFC与Pro/TOOLKIT之间的通信,然后编写应用程序实现夹模参数化设计的功能。玻璃成型过程中的对玻璃温度的控制,对制品的最终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而且模具因各部位温度分布不同而产生的热应力对模具的寿命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玻璃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场以及冲压过程中冲头所产生的应力进行模拟,一方面有利于更好的设计夹模机构,另一方面对模具的设计以及成形时间的合理分配都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以铰链式两开模机构成形玻璃制品为研究对象,在POLYFLOW软件平台下对冲压过程中冲头所产生的应力及其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在了解玻璃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对有限元分析中所用到的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最后利用Pro/ENGINEER建立几何模型,运用GAMBIT划分网格,在PLOYFLOW中进行仿真模拟,得出玻璃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及温度场,并对其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二、如何在AutoCAD绘图中贯彻制图国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在AutoCAD绘图中贯彻制图国标(论文提纲范文)

(1)论工程教育视野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市场就业需求的匹配度不足
    1.2 实践教学过程中流于表面形式的倾向突出
    1.3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碎片化现象严重
2 工程教育视野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构建思路
    2.1 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需求相匹配
    2.2 大力平衡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培养
    2.3 全面构建以项目岗位为核心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3 工程教育视野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 以工程教育为理念重构专业课程
    3.2 以工程实践为特色推进专业实践教学
    3.3 以工程能力为导向优化课内外教学活动,完善其评价体系
    3.4 以专业教学和工程实践为基准打造“双师型”队伍新模式
        第一,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专职双师团队。
        第二,围绕实践教学需求,引进驻校工程师团队。
        第三,围绕企业一线实际,构建外聘双师团队。
4 结语

(2)基于BIM的高层公寓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应用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2.1 BIM概述
        2.1.1 BIM技术的起源
        2.1.2 BIM技术的关键要素
        2.1.3 BIM的特点
    2.2 BIM模型元素概述
        2.2.1 BIM模型元素概念
        2.2.2 BIM模型标准
        2.2.3 BIM模型创建
        2.2.4 BIM模型应用部署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IM与全过程造价管理
    3.1 BIM与云技术的应用
        3.1.1 云技术
        3.1.2 互联网+大数据
    3.2 全过程造价管理
        3.2.1 全过程管理概念
        3.2.2 BIM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关系
        3.2.3 BIM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应用
        3.2.4 BIM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上的优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BIM的造价管理案例
    4.1 案例背景材料
    4.2 BIM技术在该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4.2.1 BIM技术在模拟施工上的应用
        4.2.2 BIM技术在质量安全上的应用
        4.2.3 BIM技术在过程设计上的应用
        4.2.4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上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分析
    1.1 学情分析
    1.2 课程教学目标
2 课程体系改革
    2.1 课程设计理念
        2.1.1 职业体验激兴趣
        2.1.2 模型制作促提高
        2.1.3 强化软件讲实用
        2.1.4 注着重识图强应用
    2.2 课程内容整合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
3 课程改革实践
4 结束语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1.1.1 癸卯学制,1903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小结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小结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1.3.1.1 院系调整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1.3.2.1 时局的影响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小结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1.4.2.1 画法几何
        1.4.2.2 建筑数学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小结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2.1.1.2 社会责任
        2.1.2 研究:升学深造
        2.1.2.1 教师的期待
        2.1.2.2 学生的需求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2.1.3.1 艺术
        2.1.3.2 统筹管理
        小结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小结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2.1 理论蓝图
        3.1.2.2 实践探索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小结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1.1 入学要求
        3.2.1.2 教学计划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2.1 入学要求
        3.2.2.2 教学计划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小结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4.1.1 数学的"新"或"旧"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4.1.2 数学的"实"与"用"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4.1.3 数学的"爱"或"恨"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小结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4.2.3.1 理论探讨
        4.2.3.2 实践探索
        小结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5.1 教学的目标
        小结
    5.2 教学的原则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5.2.2 模型化原则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5.2.4 素质教育原则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小结
    5.3 教学的内容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5.3.1.1 数
        5.3.1.2 函数与集合
        5.3.1.3 几何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5.3.2.3 概率统计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5.3.3.2 拓扑几何
        5.3.3.3 分形几何
        小结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小结
    5.5 教学的计划
        5.5.1 开课时段
        5.5.2 课时分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A 教学档案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附录B 教学资料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鸣谢

(5)南极资源治理与中国参与 ——基于自主治理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南极资源治理的现实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公共资源治理的文献回顾和述评
        二、南极资源治理研究的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创新点
        一、本文的结构安排
        二、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分析的路径:分析单位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分析单位:具有“政治人”属性的国家
        一、“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涵
        二、“政治人”假设:利己与利他的结合
        三、国家的基本行为特点
    第二节 公共资源的经济学分析
        一、公共资源的基本内涵与性质
        二、“公地悲剧”理论阐释
        三、“公地悲剧”的解决路径
    第三节 自主治理的情境分析
        一、资源的占用者及其行为影响因素
        二、占用者之间集体行动的难题
        三、自主治理情境中规则与制度
    第四节 自主治理理论在南极资源治理中的适用性
        一、各主权国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二、南极资源治理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外部权力管制
        三、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国家数量有限
第三章 南极资源及其性质
    第一节 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南极的自然资源概述
        一、生物资源
        二、能源和矿产资源
        三、淡水资源
    第三节 南极自然资源的性质
        一、南极“主权”说
        二、全球公域说
第四章 南极资源治理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制度环境与南极资源治理的关系
    第二节 南极资源治理的国际非正式制度环境
        一、南极治理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二、资源治理导向——南极治理价值取向的未来转型
    第三节 南极资源治理的国际正式制度环境
        一、宪法层次的制度
        二、集体选择层次的制度
        三、操作层次的制度
        四、南极条约体系对我国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南极资源治理的国内制度环境
        一、国内非正式制度环境
        二、国内正式制度环境
第五章 南极资源自主治理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南极资源自主治理的本质及基本要素
    第二节 南极资源自主治理的动力机制
        一、内生动力
        二、外生动力
    第三节 南极资源治理现状及目标
        一、南极资源治理的现状
        二、南极资源治理的目标
    第四节 实现南极资源自主治理的挑战
        一、来自对南极法律性质认识的分歧上的挑战
        二、来自利益分配制度构建的挑战
        三、来自建立违规制裁制度的挑战
    第五节 实现南极资源自主治理的基本路径
        一、界定南极资源的边界与存量,编制南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二、建立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准入机制,建立南极信用评级制度
        三、改造南极国际组织,强化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权威和能力
        四、构建民主参与的制度框架,保障南极资源的公平分配
        五、建立违规行为的分级惩罚机制和冲突解决机制
第六章 中国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中国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政策目标
        一、中国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短期目标
        二、中国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远期目标
    第二节 南极资源治理的国外经验借鉴
        一、南极立法的国外经验借鉴
        二、南极科学考察的国外经验借鉴
        三、南极环境保护的经验借鉴——来自英国的实践
    第三节 我国参与南极资源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开辟多元渠道,凝聚各方力量,强化我国南极资源制度供给能力
        二、主动加强沟通,传递中国理念,积累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可信承诺
        三、履行南极义务,强化相互监督,推动南极违规惩罚机制不断创新
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本文结论
    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城乡规划视野下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分类是城乡规划的基础
        1.1.2 土地利用分类的方法与规划目标密切相关
        1.1.3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难以应对城乡发展需求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境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与历史研究
        1.5.2 语言学研究
        1.5.3 比较研究
        1.5.4 实证分析研究
第二章 土地分类的角度和土地利用分类的历史
    2.1 土地的概念
        2.1.1 从物的维度研究土地的自然属性
        2.1.2 从人的维度研究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
    2.2 土地分类的维度和目的
        2.2.1 描述性的土地分级与土地类型
        2.2.2 评价性和规定性的土地利用分类
    2.3 20 世纪早期地理学在规划中的应用
        2.3.1 地理学在农业规划中的应用
        2.3.2 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2.4 20 世纪早期区划中的用途分类
    2.5 20 世纪中期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类
        2.5.1 土地用途分类主导
        2.5.2 土地用途分类以外的分类维度出现
    2.6 20 世纪后期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类
        2.6.1 土地利用分类多元化发展
        2.6.2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呈现多维角度
        2.6.3 横断面分区渐成新趋势
        2.6.4 土地利用分类需要理论框架解释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理论构建
    3.1 语言学的视角
    3.2 土地利用分类的三种模式
        3.2.1 指示模式
        3.2.2 评价模式
        3.2.3 规定模式
    3.3 土地利用分类的多重维度
        3.3.1 场地开发状态
        3.3.2 建筑类型
        3.3.3 活动
        3.3.4 开发强度
        3.3.5 功能(土地的经济效益)
        3.3.6 所有权
    3.4 土地利用分类的结构与空间层级
        3.4.1 构建平行维度的分类结构
        3.4.2 辨析分类的尺度与层级
    3.5 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理论框架
    3.6 多维理论在规划实践的应用
        3.6.1 指示模式的应用
        3.6.2 评价模式的应用
        3.6.3 规定模式的应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分类的范式转变
    4.1 环境伦理的提出改变对土地的观念
    4.2 分类方法的范式转变
    4.3 横断面规划的产生背景及概念内涵
        4.3.1 横断面规划的产生背景
        4.3.2. 横断面规划的概念内涵
    4.4 横断面规划的制定过程
        4.4.1 记录整理归纳现状断面列表
        4.4.2 愿景设计图示断面分区
        4.4.3 基于断面分区编制形态条例
    4.5 横断面规划的实例
        4.5.1 城镇、村庄和乡村——佛罗里达州圣路西县综合规划修订
        4.5.2 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娜市区复兴详细规划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的困境与地方性的探索
    5.1 土地利用分类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5.1.1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
        5.1.2 以规定模式的分类要求强化自上而下的管控
    5.2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主要问题
        5.2.1 混合维度的树状结构存在用地类别的局限性
        5.2.2 封闭固定的分类标准限制多样化的分类需求
    5.3 城市用地分类的地方性探索
        5.3.1 总体规划编制层面的探索
        5.3.2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规划管理层面的探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建议
    6.1 转型时期的规划制度背景
        6.1.1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土地调控上的博弈
        6.1.2 土地制度亟需创新
        6.1.3 规划制度面临价值观和方法的转型挑战
    6.2 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构建原则
        6.2.1 适应城乡规划全过程的要求
        6.2.2 适应规划类型多样性与规划编制创新要求
        6.2.3 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3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的改进建议
        6.3.1 建立开放性的多维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6.3.2 结合多维理论改进规划实践中的土地利用分类
        6.3.3 引入基于地方尺度的综合性横断面分区方法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创新与特色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推广先进教育模式 建筑工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以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建筑CAD》课程与CDIO模式
    1. 建筑CAD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2. CDIO模式为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CDIO模式下的建筑CAD课程创新教学模式要点
    1. 按照“工程设计规律”设计课程结构更贴近工作更富操作性
    2. 在“案例式教学”中重点突出“建筑标准和规范”的贯彻执行
    3. 自编上机指导书,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4. 突出“实用性”以培养工程应用能力
    5. 独创“三维立体”习题答案库, 教学效果明显
四、结论

(9)以制图大赛为契机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制图大赛内容
2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设计
    2.1 在图学理论的学习中加强视图表达方案的讲解和练习增强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
    2.2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贯彻新国标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
    2.3 计算机二维绘图集中教学快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2.4 计算机三维建模的初步引导穿插在制图课程之中进一步学习设置在选修课里
    2.5 在实体测绘中进行制图的综合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 效果

(10)玻璃器皿压机夹模机构CAD系统的开发及冲压过程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2.1 CAD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玻璃成形CAE技术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章小结
2 夹模机构CAD系统的开发
    2.1 玻璃器皿压机概述
    2.2 夹模机构的结构分析
        2.2.1 夹模机构工作原理
        2.2.2 夹模机构受力分析
    2.3 CAD系统开发介绍
        2.3.1 CAD系统的开发平台
        2.3.2 CAD系统的开发工具
        2.3.3 CAD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2.4 夹模机构CAD系统的开发
        2.4.1 参数化设计思想
        2.4.2 夹模机构的参数化设计思路
        2.4.3 夹模机构CAD系统设计方案
        2.4.4 夹模机构参数化模型库的建立
        2.4.5 夹模机构设计参数数据库的建立
        2.4.6 夹模机构CAD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
        2.4.7 夹模机构CAD系统应用实例
    2.5 本章小结
3 玻璃器皿成型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3.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3.2 POLYFLOW软件简介
    3.3 器皿玻璃材料的性能
        3.3.1 玻璃态的特性
        3.3.2 玻璃的热历史
        3.3.3 玻璃的黏度
        3.3.4 玻璃的表面张力
        3.3.5 玻璃的热学性能
        3.3.6 玻璃的力学性能
    3.4 玻璃成型的有限元基本理论
        3.4.1 熔融玻璃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3.4.2 有限元模拟的理论模型
    3.5 玻璃器皿成型的有限元分析
        3.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5.2 建立求解模型
        3.5.3 求解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发表情况
8 致谢

四、如何在AutoCAD绘图中贯彻制图国标(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工程教育视野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 张慧.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04)
  • [2]基于BIM的高层公寓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 向思琳. 山东大学, 2018(02)
  • [3]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J]. 周琦.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07)
  •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5]南极资源治理与中国参与 ——基于自主治理理论的分析[D]. 鲍文涵. 武汉大学, 2016(08)
  • [6]城乡规划视野下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研究[D]. 戚冬瑾.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7]基于GB/T 131—2006表面结构要求的自动标注[J]. 刘志红,涂晓斌.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8]推广先进教育模式 建筑工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以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 余海宁. 江西教育, 2012(Z6)
  • [9]以制图大赛为契机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J]. 丁乔,韩丽艳,张孟玫. 机械管理开发, 2012(02)
  • [10]玻璃器皿压机夹模机构CAD系统的开发及冲压过程的有限元分析[D]. 靳小如. 天津科技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如何在AutoCAD绘图中执行绘图国家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