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诸病源候论》为隋朝大业年间太医博士、太医令巢元方所撰,是中医史上第一本专门叙述疾病分类、病因病机和证候的中医学典籍。该书共50卷,记载了67大类、1739种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预后转归,涉及内外妇儿等诸科疾病。《诸病源候论》未载一方一药,唯附287条导引法,作为各种疾病的治疗手段,这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绝无仅有,故该书也是现存最完整的医学气功典籍著作,这一点长期为研究者所忽视。在巢元方看来,导引是一种可以与针灸、中药、砭石、推拿相提并论的中医特色疗法,因其书中有云“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可见作者谙熟导引疗法,并富有临床经验。这一点在书中也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如同一条病候下,罗列出若干条导引疗法;同一条导引方法出现于若干种病候条目下。因此,整理挖掘《诸病源候论》导引法,对于中医气功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中医理论的丰富充实都有重要的意义。导引疗法是一种天然疗法,它强调调动人体自然的抗病能力而却病延年,自古就为养生家所重视。因此,整理挖掘《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疗法也能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添砖加瓦,这也符合现代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要求。另外,医学气功典籍著作虽然不能用“汗牛充栋”形容,但也称得上林林总总,可惜鲜有人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仅有古本集成流传,对于《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的深入研究,也可算是投石问路,为进一步开展气功古典文献研究打下基础。直到清末民初,《诸病源候论》导引法才被人单独辑录成书,此后至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陆陆续续对其展开研究探讨,但是成果并不丰富,这也体献出了气功在近现代的发展轨迹。对于气功的内涵的探讨,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形成共识,认为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身心锻炼技能”,其本质特点是“三调合一”,是一种技能性训练,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诸病源候论》导引法已经流转一千多年,文字的漫灭、流转、错简不可避免,要整理、继承并发扬这些导引方法,并非易事,首先需要最大程度忠实书中导引法原貌,还原书中所载的导引法操作,然后才能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尽量忠实还原这些导引法操作并加以明确的说明,在此基础上,还对其中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所谓可操作性,指的是对于习练者而言的明确指导性,这需要研究者自身具备丰富的练功体会。落实可操作性可从三调的内容和操作的直观化入手,可以分列调身、调息、调心的操作要领,并运用影像资料的演示加以表达。所谓实用性,要求导引法的临床使用范围和理论阐释清晰而具体。落实实用性可从具体疾病、养生保健等入手,详细说明导引法的适应范围,并运用合理的理论体系加以阐发。文字是抽象的表达,要从《诸病源候论》的文字记述中落实其所代表的导引法的可操作性,必须搞清楚书中表征导引操作的关键性文字究竟代表的是何种“象”。因此继承和发扬《诸病源候论》的导引法,需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尽量符合《诸病源候论》本义的导引操作的还原;第二,还原过程中,对于导引法“三调合一”特点的贯彻;第三,导引法临床指导价值的体现,包括其应用范围和功理功法的中医理论阐释。基于此,要还原《诸病源候论》中导引法的操作,首先要借助版本校勘,还原为最确实的文字;然后,在尊重文字原本含义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其所描述的导引法的“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导引法的操作特点,并尝试给予合理的中医理论上的解释;最后,可以再借助研究者的临床经验和书中所记载的主治病候与还原的导引法进行相互印证。根据这个研究思路,本文提炼出书中常用的标志导引特点的词汇17组,共计46个从整体上对其操作含义进行具体分析、描述;然后以此为依据,回到每一条导引条文中,对导引法进行还原,这样既把握了导引法的专业性和时代性,也体现了整本书导引法特色的前后一致性,能够比较忠实的反映出《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的原貌。考虑到直观明确的原则,所有还原出的导引法操作都以图片、影像或者动画的形式加以展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导引法的特色进行了总结,并尝试运用意-气-力的气功理论体系对这些导引法进行解释说明,在说明过程中,本文借鉴了现代解剖学和运动科学的一些内容,尝试借助肌肉的状态对一些导引法进行了分析。肌肉运动仅仅是三调中调身部分的内容,并不能真实反映气功所有特色,却能较直观反映,并容易理解导引产生效果的机理。本文认为,《诸病源候论》导引法是理法方用完备的医学气功体系,有鲜明的气功操作特色——三调具备并强调三调合一;以坐、蹲、踞、跪为主要起始姿势;导引动作古朴简单易学,针对性强;书中导引法调身动作居多,并强调吸气或者吸气后的屏气操作;调身动作表现出静力性拮抗特征,重视操作方向和力度的最大化,但是不追求操作速度等。文章最后提出意-气-力理论系统,并对导引法进行了分析。所谓“意”,指神对于事物所有属性主观映像的总和的提取。所谓“气”,是具有极强活力,不断运动着的,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有两个根本属性——不可见性和本源性。不可见,是强调其的功能性;本源性是强调“气”是维持并体现人体生命活动的纽带作用,向上联系到“神”,向下转化为“血、津”充盈于“五体”。所谓“力”,用于描述可见状态的总和。“可见”指的是能感知,它既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诸病源候论》导引法集中表现于调“气”。根据意、力方法组合的不同,而出现主动紧张、主动放松、被动紧张、被动放松四种状态。所谓主动紧张,指某个部位主动运动收缩;所谓主动放松,指某个部位主动充分放松;所谓被动紧张,指某个部位的被动性拉伸;所谓被动放松,指某个部位因为两端因为被牵拉而放松。主动紧张,气聚而不行;主动放松,气缓而不行;被动紧张,气均匀分布;被动放松,气聚而欲行。在《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的调身操作中,更多采用了“被动紧张”和“被动放松”的形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天人合一理论的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法研究[J]. 中医药学报 2019(06)
- [2].普通高校民间舞课堂“民俗情境导引法”教学构想[J]. 北方音乐 2017(12)
- [3].服务百姓健康 落实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培养中医导引法人才的思考与实践[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04)
- [4].《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虚劳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6(12)
- [5].《家庭中医药》2016年第23卷总目次[J]. 家庭中医药 2016(12)
- [6].《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虚劳赢瘦候”“虚劳寒冷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7(01)
- [7].《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虚劳体痛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7(02)
- [8].《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 “虚劳膝冷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7(04)
- [9].《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虚劳阴下痒湿候”“风虚劳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7(05)
- [10].《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胁痛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7(08)
- [11].《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 “病热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7(10)
- [12].问题导引法调控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 新课程(下) 2013(09)
- [13].《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鼻生疮候”“鼻息肉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9(11)
- [14].浅谈“迁移导引法”在学困生解困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7)
- [15].中医导引法调治亚健康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2(04)
- [16].老人导引法[J]. 健身科学 2010(03)
- [17].从“急”“极势”分析《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特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12)
- [18].《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1)
- [19].《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结气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8(01)
- [20].中医导引法治疗亚健康41例疗效观察[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2(06)
- [21].《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诸痞候”“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9(04)
- [22].《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风头眩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6(11)
- [23].一种基于分步过渡的再入段组合导引法[J]. 航天电子对抗 2014(04)
- [24].论《概论》课中阅读导引法的运用[J]. 科技信息 2010(23)
- [25].八段导引法[J]. 少林与太极 2010(02)
- [26].《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二 “绞丹田”“仙人存气开关”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20(09)
- [27].《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心腹痛候”“心腹胀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8(11)
- [28].汉竹简《引书》中健康导引法的复原及特征研究[J]. 体育科学 2008(12)
- [29].汉代竹简《引书》中徒手治疗导引法的复原及特征研究[J]. 体育科学 2010(09)
- [30].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J]. 家庭中医药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