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内容是用微乳凝胶法所制备的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在气态环己烷选择性催化氧化制环氧环己烷反应中催化性能的研究。从气固相催化反应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的活化、催化剂的表征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对目标反应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制各方法、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均有较大影响。 微乳凝胶法是一种制备纳米复合催化剂的新方法,微乳凝胶体系的形成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可制得均一稳定的反相微乳液;催化剂前驱体在非微乳体系中能形成效果良好的凝胶。经系统考察微乳凝胶体系中不同参量的改变对纳米复合催化剂形貌的影响,获得了微乳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方案为:水相含量:13.5wt%;陈化时间:40—60h;微乳凝胶后处理方法:加适量丙酮洗涤离心(8000rpm,15min)三次,然后于—60℃冻结、真空干燥后在300℃焙烧3h。 借助DSC—TG、TEM、XRD和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纳米复合催化剂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表面结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由微乳凝胶法制备的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粒径分布均匀,基本在8—10nm之间,形貌和活性组分分散情况明显优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 由表征结果构建了纳米复合催化剂表面结构模型,根据表面结构模型,分析了纳米复合催化剂表面的供氧活性位,并推导出纳米复合催化剂的供氧能力随着催化剂颗粒粒径减小而增大的变化规律。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Mo的阈值分布在15、wt%左右,由微乳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Mo的阈值分布在20.5wt%左右,可通过改进制备方法来提高催化剂中的Mo含量,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环己烷转化率和环氧环己烷选择性为催化剂性能评价标准,由微乳凝胶法制备的纳米复合催化剂,其环己烷转化率为85%,环氧环己烷选择性为52%,催化性能明显优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复合催化剂。 在运用微乳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基础上,对反相微乳法制备纳米CaCO3的工业开发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有价值的结果。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插图索引附表索引第1章 绪论1.1 纳米催化技术简介1.2 气固相催化反应研究方法1.2.1 气固相催化反应研究内容1.2.2 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1.2.3 纳米催化剂的表征1.3 烷烃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机理1.3.1 反应底物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机理1.3.2 分子氧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机理1.4 课题选择1.5 论文纵览第2章 课题研究方法2.1 纳米复合催化剂制备2.1.1 催化剂组分的选择2.1.2 纳米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选择2.1.3 催化剂阈值的确定及催化剂的优化2.2 催化剂的活化2.3 催化剂的表征2.3.1 催化剂的DSC—TG表征及其参数2.3.2 催化剂的XRD表征及其参数2.3.3 催化剂的TEM表征及其参数2.3.4 催化剂的FT—IR表征及其参数2.4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数据处理2.4.1 仪器与设备2.4.2 催化性能评价装置2.4.3 催化性能评价实验2.4.4 实验数据处理2.5 本章小结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形貌控制研究'>第3章 微乳凝胶体系中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形貌控制研究3.1 仪器与试剂3.1.1 仪器与设备3.1.2 药品与试剂3.2 拟定反相微乳液制备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基本方法3.3 反相微乳液形成条件考察3.3.1 反相微乳体系的选择3.3.2 反相微乳体系中各物质的配比考察3.4 考察溶胶—凝胶体系中催化剂前驱体凝胶形成条件3.5 微乳凝胶体系对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形貌控制3.5.1 不同后处理方式对纳米复合催化剂形貌的影响3.5.2 不同陈化时间对纳米复合催化剂形貌的影响3.5.3 不同水相含量对纳米复合催化剂形貌的影响3.6 本章小结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表征'>第4章 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表征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表征'>4.1 溶胶—凝胶法制备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表征1—S5的制备'>4.1.1 催化剂S1—S5的制备1—S5的DSC—TG表征'>4.1.2 催化剂S1—S5的DSC—TG表征1—S5的TEM表征'>4.1.3 催化剂S1—S5的TEM表征1—S5的XRD表征'>4.1.4 催化剂S1—S5的XRD表征6—S20的制备'>4.1.5 催化剂S6—S20的制备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表征'>4.2 微乳凝胶法制备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表征4.2.1 微乳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催化剂1—M5的TEM表征'>4.2.2 催化剂M1—M5的TEM表征1—M5的XRD表征'>4.2.3 催化剂M1—M5的XRD表征4的FT—IR表征'>4.3 催化剂M4的FT—IR表征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表面结构模型构建'>4.4 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表面结构模型构建4.5 本章小结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研究'>第5章 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研究5.1 催化剂活化5.2 催化反应条件5.3 催化剂中不同组分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5.3.1 不同Mo含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5.3.2 不同Ti含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5.3.3 不同K含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3含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5.3.4 不同CaCO3含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5.4 催化剂组分以及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5.5 本章小结3'>第6章 反相微乳法制备纳米CaCO33研究概述'>6.1 纳米CaCO3研究概述6.1.1 扩展式研究的动机与目的3的用途'>6.1.2 纳米CaCO3的用途3的生产制备方法'>6.1.3 纳米CaCO3的生产制备方法2—CO2体系与Ca(HCO3)2体系制备纳米CaCO3'>6.2 Ca(OH)2—CO2体系与Ca(HCO3)2体系制备纳米CaCO32—CO2体系制备纳米CaCO3'>6.2.1 Ca(OH)2—CO2体系制备纳米CaCO33)2体系制备纳米CaCO3'>6.2.2 Ca(HCO3)2体系制备纳米CaCO33的表征及性能评价'>6.2.3 纳米CaCO3的表征及性能评价2微乳+NH4HCO3反应体系制备纳米CaCO3'>6.3 CaCl2微乳+NH4HCO3反应体系制备纳米CaCO32微乳+NH4HCO3溶液制备纳米CaCO3'>6.3.1 CaCl2微乳+NH4HCO3溶液制备纳米CaCO32微乳+NH4HCO3微乳制备纳米CaCO3'>6.3.2 不同水相CaCl2微乳+NH4HCO3微乳制备纳米CaCO32微乳+NH4HCO3微乳制纳米CaCO3'>6.3.3 不同水相浓度CaCl2微乳+NH4HCO3微乳制纳米CaCO32微乳+NH4HCO3溶液体系所制纳米CaCO3粒径分析'>6.3.4 CaCl2微乳+NH4HCO3溶液体系所制纳米CaCO3粒径分析2微乳+NH4HCO3微乳体系所制纳米CaCO3的TEM表征'>6.3.5 CaCl2微乳+NH4HCO3微乳体系所制纳米CaCO3的TEM表征6.3.6 最佳反应方案的工业模拟实验6.4 本章小结第7章 课题研究展望7.1 反相微乳体系的物料关系研究7.2 微乳凝胶体系形成条件与机理探讨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在多相催化反应中作用机理研究'>7.3 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在多相催化反应中作用机理研究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MoO_3/SiO_2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J]. 化学工程师 2010(10)
- [2].MoO_3/SiO_2催化甘油脱水氢转移还原制备烯丙醇[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03)
- [3].负载型MoO_3/SiO_2催化碳酸二甲酯和乙酸苯酯合成碳酸二苯酯[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4(05)
- [4].负载型MoO_3/SiO_2催化合成乙酸乙酯[J]. 广东化工 2010(02)
- [5].MoO_3/SiO_2催化合成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J]. 化学试剂 2020(06)
- [6].MoO_3/SiO_2固体酸催化合成苯甲醛甘油缩醛[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9(03)
- [7].MoO_3/SiO_2催化下N_2O_5对甲苯的选择性硝化[J]. 化工中间体 2012(07)
- [8].热扩散法制备MoO_3/SiO_2催化草酸二甲酯和苯酚酯交换反应[J]. 催化学报 2014(07)
- [9].MoO_3/SiO_2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 2012(09)
- [10].溶胶-凝胶法制备MoO_3/SiO_2催化草酸二甲酯和苯酚酯交换反应[J]. 分子催化 2018(04)
标签:环己烷论文; 远择性催化氧化论文; 微乳凝胶法论文; 纳米复合催化剂论文; 制备与表征论文; 活性评价论文; 纳米论文;
微乳凝胶法制备MoO3/SiO2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