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居住模式发展与居住空间实态研究

湘潭居住模式发展与居住空间实态研究

论文摘要

居住改变城市,也映衬着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身处中部地区的湘潭市,作为典型的中小城市(三线城市),拥有优良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建国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一定工业城市的特征,在当前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中,成为“两型”社会创建试验区。研究湘潭城市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对于探析中部中小型城市居民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的演变和发展,受自然、经济发展、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中国城市居住模式的演变和发展可分为封闭的“里坊模式”、开放的“街巷模式”、分化混杂的“舶来品模式”、同质融合的“单位院落模式”、多样化的“居住小区模式”五个阶段。伴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和生态意识的觉醒,居住模式也朝多元化、生态化、适宜化的方向不断优化发展,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重构居住空间的新格局日显重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文献、实景拍摄等方法,对湘潭城市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并从物质形态、演变发展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对各类城市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进行解析。本文将湘潭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居住模式分为三类:沿江而居的传统城区街坊式居住模式;建国后盛行的福利制度居住模式;市场经济下的居住模式。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湘潭城市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的形成过程及演化规律,并探寻了其演变的意义与内涵,提出居住模式的演变与生活方式、城市肌理、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既具有一段时期连续变化和积累的动态性过程,又具有一段时期相对的稳定性,呈现出对当时社会需求和居住行为的暂时适应的静态性过程,具有适应性和合理性。在对居住模式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环境与行为观察、访谈等手段,对湘潭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实态进行调研。本文着重研究了在社会转型时期湘潭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分析了湘潭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状况、职工生活区的居住生活空间、地缘化与业缘化的居住生活空间,并从城市居住实体空间、邻里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商业空间等方面阐述了湘潭市城市居民居住实态。全文以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其依附的空间为切入视角,考察人们的居住模式、形态与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历时性上,将居住空间发展放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社会结构演变的历史背景之中,对各种居住空间的起源进行探析,力求切实把握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的内在根源和历史脉络,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在共时性上,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环境等因素对居住空间的影响与互动进行剖析,以较全面深刻地把握居住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本文针对湘潭河西旧城区和老工业区居住空间现状、河东新区居住空间建设指出现存问题,思考如何改变现有欠合理居住空间状况,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改善对策。从居住空间的角度,探求城市居住空间的场所结构与场所精神,构想出湘潭“两型”城市居住模式的发展方向、居住空间营造的原则和策略,建立和谐人本健康的城市居住模式,提出城市居住空间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居住空间重构的要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居住模式
  • 1.3.2 居住空间
  • 1.4 研究的目标、方法、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调研工作与方法
  • 1.5.1 调研对象
  • 1.5.2 调查内容
  • 1.5.3 调查方法
  • 第2章 城市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居住的主导模式——居住小区模式理论
  • 2.1.1 居住小区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 2.1.2 居住小区模式的弊端
  • 2.2 城市规划学相关理论
  • 2.3 建筑学领域相关理论
  • 2.4 景观设计学领域相关理论
  • 2.5 和谐社会——和谐人居相关理论
  • 2.5.1 和谐社会
  • 2.5.2 和谐人居
  • 2.6 长株潭融城
  • 2.6.1 长株潭的城市化
  • 2.6.2 长株潭一体化下的城市化发展理论建构
  • 第3章 国内外居住模式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3.1 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模式
  • 3.1.1 工业革命早期西方国家城市居住空间的主要特征
  • 3.1.2 工业革命早期西方国家城市居住空间环境与市民的生活质量
  • 3.1.3 工业革命早期西方国家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模式
  • 3.1.4 工业革命成熟期西方工业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模式
  • 3.2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模式
  • 3.3 后工业时期西方国家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特征与模式
  • 3.4 传统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特征与模式
  • 3.4.1 “城”“郭”关系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分化
  • 3.4.2 《考工记》与城市居住空间分布
  • 3.4.3 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中国古代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 3.4.4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特征
  • 3.5 中国现代城市居住空间结构与模式述评
  • 3.6 城市居住模式发展方向研究述评
  • 第4章 湘潭市居住模式的演变历程及特征
  • 4.1 湘潭概况
  • 4.1.1 自然概况
  • 4.1.2 历史沿革
  • 4.1.3 湘潭在长株潭城市群中的地位与作用
  • 4.2 沿江而居的传统城区街坊式居住模式
  • 4.2.1 湘潭传统城区的形成
  • 4.2.2 湘潭传统城区城市肌理——连续和细密
  • 4.2.3 湘潭传统城区沿江居住空间构成形态
  • 4.2.4 湘潭传统城区的构成要素——河流、民居、街道的空间关系
  • 4.3 福利制度下的居住模式
  • 4.3.1 建国后工业厂矿企业盛行的居住模式
  • 4.3.2 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居住模式
  • 4.3.3 福利制度下居住模式的主要特征
  • 4.4 市场经济下的居住模式
  • 4.5 演变的意义及内涵
  • 4.5.1 居住模式演变与生活方式
  • 4.5.2 居住模式演变与城市肌理
  • 4.5.3 居住模式演变与政治经济
  • 4.5.4 居住模式的动态与静态
  • 4.6 湘潭市居住模式的特征
  • 4.6.1 居住模式相对单一
  • 4.6.2 居住模式的过渡性
  • 4.6.3 居住空间发展与工业项目密切相关
  • 4.6.4 居住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 第5章 湘潭市居住空间实态及案例调查
  • 5.1 社会转型时期湘潭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
  • 5.1.1 湘潭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状况
  • 5.1.2 职工生活区的居住生活空间
  • 5.1.3 地缘化与业缘化的居住生活空间
  • 5.2 居民居住空间实态
  • 5.2.1 居住实体空间
  • 5.2.2 邻里空间
  • 5.2.3 休闲娱乐空间
  • 5.2.4 商业空间
  • 5.3 湘潭居住空间案例调查
  • 5.3.1 河西码头沿线居住空间
  • 5.3.2 河西中心区沿街商住空间
  • 5.3.3 建设路及周边次干道居住空间
  • 5.3.4 河东新城区居住空间
  • 5.3.5 江麓机械厂“单位”式职工居住空间
  • 第6章 湘潭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 6.1 湘潭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存在问题
  • 6.1.1 城市居住空间均质化
  • 6.1.2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 6.1.3 居住建筑风格缺少特色
  • 6.1.4 居住空间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 6.1.5 更新与保护的矛盾
  • 6.1.6 城市旧区更新改造存在弊端
  • 6.1.7 居住空间的生活与管理
  • 6.2 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的发展原则
  • 6.3 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的发展建设目标
  • 6.4 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的发展策略
  • 6.4.1 和谐居住——住宅产业发展方向
  • 6.4.2 生态居住——人居舒适性的突围
  • 6.4.3 居住街区——湘潭河东新城居住街区的建设模式探索
  • 6.5 湘潭城市居住空间的重构
  • 6.5.1 物质空间营造
  • 6.5.2 社会空间营造
  • 6.5.3 湘潭城市居住空间营造实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湘潭市居民居住倾向问卷调查表
  • 附录C 问卷调查统计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湘潭居住模式发展与居住空间实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