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暴露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也使得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已经日趋凸显,然而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研究我国行政机构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可以进一步挖掘我国行政机构存在的问题的根源,提出更为适合的解决路径。除引言之外,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在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与本文相关的概念进行解读。首先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对“内部人控制”概念进行了论述,然后对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概念进行了的界定,该定义由对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和行政机构的“内部人控制”的定义三部分组成,并简要得分析了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三大性质。在第二部分进而分析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现状。首先是从决策行为、执行行为和监督行为论述了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表现形式。然后从三方面说明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危害,第一是对公民权利的损害,包括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第二是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造成“官本位”的不良社会风气;第三是对行政机构的危害,主要是容易孳生腐败和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在第三部分就对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成因探讨。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从民主政治理论、管理学的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中选取了社会契约论理论、代议制政府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来解释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成因探讨方面,从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原因、内部原因和外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提出了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几条解决的路径,分别理念层面、体制层面、机制层面和操作层面四个层面对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治理。在理念层面,本文认为需要在行政机构内部树立服务理念、职业理念、阳光政府理念和效率政府理念。在体制层面,本文提出两个方面的解决途径:第一是扩大基层民主;第二是实行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三分离。在机制层面,本文拟从建立预防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方面进行治理。在操作层面,本文选取了四个方面的治理途径,即行政机构的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电子政府的建设和行政审批制度的重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 选题背景1.1.2 选题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国外国内文献综述1.2.2 代表性观点评述1.3 本文的基本框架1.4 研究方法1.5 研究的重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2 概念解读2.1 "内部人控制"的含义2.1.1 狭义的"内部人控制"的定义2.1.2 广义的内部人控制的定义2.2 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含义2.2.1 行政机构的范围界定2.2.2 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含义3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现状分析3.1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表现形式3.1.1 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下的决策行为3.1.2 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下的执行行为3.1.3 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下的监督行为3.2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危害3.2.1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对公民权利的损害3.2.2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对社会的影响3.2.3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对行政机构的危害4 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机理4.1 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产生的理论分析4.1.1 民主政治理论与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4.1.2 委托代理理论与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4.1.3 公共选择理论与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4.2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4.2.1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产生的根本原因:两权分离4.2.2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所有者的虚位4.2.3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产生的重要原因:信息的不对称4.2.4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内在原因:代理人(行政机构的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4.2.5 我国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外在原因:契约的不完备性5 我国行政机构的"内部人控制"的治理5.1 我国行政机构在理念层面对"内部人控制"的治理5.1.1 服务理念5.1.2 职业理念5.1.3 阳光政府理念5.1.4 效率政府理念5.2 我国行政机构在体制层面对"内部人控制"的治理5.2.1 扩大基层民主5.2.2 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三分离5.3 我国行政机构在机制层面对"内部人控制"的治理5.3.1 建立对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预防机制5.3.2 建立对"内部人控制"的激励机制5.3.3 建立对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的约束机制5.4 我国行政机构在操作层面对"内部人控制"的治理5.4.1 行政机构的财务管理5.4.2 行政机构的绩效考核5.4.3 电子政府的建设5.4.4 行政审批制度的重构参考文献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内部人控制论文; 行政机构内部人控制论文; 激励机制论文; 约束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