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三农”问题关系亿万农民福祉,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想解决“三农”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是关键,只有将农业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传播给农民,使之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才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各种传播媒介,尤其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传播媒介品种多样化,而且使媒介的传播功能更强大,传播效率更高。传播媒介的变化必然会给农业科技传播带来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就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媒介该如何促进农业科技传播效果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徐州市丰县几个乡镇的农业科技传播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运行规律,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科技传播中。经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农业信息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农业科技传播中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还是传统媒介,网络媒介、移动通信媒介的利用率还不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在整合利用已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并构建了农业科技传播中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体系,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整个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各个传播阶段的支持服务作用,并分析阐述了一些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科技传播的实例。最后针对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应用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农业科技传播研究概述1.2.1 国外农业科技传播研究概述1.2.2 国内农业科技传播研究概述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 研究思路1.3.2 研究方法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农业科技传播2.1 农业科技传播2.1.1 农业科技传播基本构成要素2.1.2 农业科技传播体系2.1.3 农业科技传播途径2.2 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信息技术2.2.1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媒介2.2.2 农业科技传播中可应用的新技术2.3 信息技术对农业科技传播的促进作用2.3.1 信息技术缩短了农业科技传播时间2.3.2 信息技术拓展了农业科技传播空间第三章 农业科技传播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分析3.1 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实施3.1.1 调查样本的选择3.1.2 问卷的设计3.1.3 问卷调查的实施情况3.1.4 访谈调查的实施情况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3.2.1 农户媒介利用情况3.2.2 农民信息素养现状3.2.3 当前传播的农技知识的特点3.2.4 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3.3 农民运用信息技术影响因素3.3.1 农户收入水平3.3.2 农民的文化程度3.3.3 农民的思想观念3.3.4 农民信息素养水平3.3.5 农技知识的实际效益3.3.6 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3.4 调查地农业科技传播中信息媒介应用特点3.4.1 传统媒介依然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3.4.2 网络媒介的应用初见成效3.4.3 移动通信媒介利用率低第四章 农业科技传播中信息技术支持体系模型构建4.1 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流程4.1.1 农业科技知识形成4.1.2 农业科技知识推广4.1.3 农业科技知识应用4.1.4 农业科技知识扩散4.2 农业科技传播中信息技术支持体系模型4.2.1 设计思路4.2.2 模型构成4.3 信息技术在各传播阶段的主要作用形式4.3.1 视频表达技术4.3.2 多媒体表达技术4.3.3 数字化表达技术4.3.4 电视类媒介4.3.5 网络媒介4.3.6 手机类媒介4.3.7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4.4 信息技术在各个传播阶段的支持作用4.4.1 将农技知识转化为数字化资源4.4.2 拓展了农业科技推广渠道4.4.3 促进了农业生产现代化4.4.4 促使农技知识向更广范围扩散第五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实例5.1 天津市农业远程教育网5.1.1 天津市农业远程教育网的内容构成5.1.2 天津市农业远程教育网的农技知识呈现方式5.1.3 天津市农业远程教育网的传播模型5.2 中国移动农信通5.2.1 “农信通”信息传播途径5.2.2 “农信通”应用效果实例5.3 山西科技手机报5.3.1 科技手机报信息传播构成5.3.2 科技手机报服务特点5.3.3 科技手机报应用实例5.4 其他可支持农业科技传播的实例5.4.1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5.4.2 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程第六章 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应用的相关措施建议6.1 统筹规划,加强政府引导作用6.1.1 健全领导体系,增强信息意识6.1.2 强化组织管理,协调部门分工6.1.3 注重统筹规划,加强互通合作6.2 多渠道融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6.2.1 政府财政补贴6.2.2 社会各界支援6.3 精心选材,确保传播内容实用有效6.3.1 增强传播内容实用性6.3.2 提高信息的真实可靠性6.3.3 加强信息内容针对性6.4 协调配合,提高各种媒介利用效率6.4.1 发挥传统媒介经济实惠、普及率高的优势6.4.2 利用网络媒介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的长处6.4.3 结合移动媒介交互性强、携带方便的特性6.5 注重教育培训,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才6.5.1 学校开设农业信息技术课程6.5.2 加强对各类涉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第七章 总结参考文献附录1: 调查问卷附录2: 访谈大纲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传播媒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