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索孤啡肽(OFQ)联合阿霉素(ADM)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及与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MTT检测OFQ、ADM细胞毒性及两者联合后对K562/ADM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DR1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检测P-g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K562/ADM细胞经不同浓度ADM(5-40μg/mL)及OFQ(10-5-10-9mol/l)单独作用后,出现不同程度抑制,依据浓度-抑制率曲线,本实验选用非细胞毒性剂量的OFQ(10-7mol/l)及72小时IC50为21μg/ml ADM(15μg/ml)作为最佳作用浓度。2、OFQ联合ADM后对耐药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较ADM单独作用更为显著,与ADM组比较,48小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M单独用药时12、24、48、72小时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率(IR)分别为17.2%、19.5%、22.4%、32.3%,OFQ联合ADM后IR分别为18.7%、22.4%、34.1%、35.8%,耐药逆转倍数(RI)分别为1.09、1.15、1.52、1.11倍,48小时内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r=0.97),48小时耐药逆转作用达到最强;3、FCM结果显示OFQ联合ADM后,K562/ADM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提高(P<0.01)。12、24、48、72小时细胞R1分别为:18.91、10.84、6.76和1.61;4、RT-qPCR结果显示,与ADM单独用药组比较,ADM联合OFQ后K562/ADM细胞的MDR1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48小时内OFQ+ADM组K562/ADM细胞的MDR1mRNA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r=0.91),48小时达到最低;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FQ联合ADM后P-g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与ADM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FQ联合ADM逆转K562/ADM细胞耐药性的逆转倍数(RI)分别为:1.261、1.517、3.382、2.103,48小时内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r=0.98)。结论:1、OFQ联合ADM可时间依赖性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性,48小时为最佳逆转时间。2、OFQ联合ADM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机制与下调MDR1mRNA和P-gp表达相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血孤啡肽与脑梗死病情进展及脑梗死后抑郁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16)
- [2].孤啡肽受体的功能可塑性决定其激动剂的镇痛性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05)
- [3].孤啡肽受体信号转导及功能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 2017(03)
- [4].心理应激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黏膜孤啡肽受体表达的影响[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7(05)
- [5].孤啡肽及其受体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09(14)
- [6].正常人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孤啡肽受体的表达[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7].滋水清肝饮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孤啡肽和5-羟色胺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2)
- [8].鞘内孤啡肽对大鼠心血管活性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5(07)
- [9].脾虚证大鼠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对脾T淋巴细胞表达IL-2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08(10)
- [10].单纯性肥胖伴暴食症患者胃排空与孤啡肽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荟萃 2009(08)
- [11].禁食对小鼠孤啡肽及其受体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1(02)
- [12].孤啡肽受体对痛觉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0(03)
- [13].滋水清肝饮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孤啡肽和5-羟色胺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20)
- [14].拮抗内源性孤啡肽可通过下调microRNA-1途径抑制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04)
- [15].内源性孤啡肽通过调节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 天津医药 2019(03)
- [16].孤啡肽在癫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生命的化学 2016(03)
- [17].地塞米松对小鼠脂肪组织中孤啡肽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03)
- [18].产后抑郁患者血清COR、E2、5-HT、血浆孤啡肽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03)
- [19].电针对神经痛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05)
- [20].血清孤啡肽、瘦素水平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04)
- [21].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前后孤啡肽及5-羟色胺变化的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07)
- [22].高龄产妇的体重指数、孕期增重及血清生化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10)
- [23].孤啡肽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0(06)
- [24].电针镇痛的累积效应与脑内孤啡肽前体和前阿黑皮素基因表达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3)
- [25].中枢注射孤啡肽通过孤儿受体可抑制去卵巢大鼠正中隆起GnRH释放(英文)[J].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09(01)
- [26].乌灵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观察及对体内雌、孕激素和孤啡肽的影响[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3)
- [27].PKC在孤啡肽抑制大鼠皮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离子电流中的作用[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01)
- [28].孤啡肽联合阿霉素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分子机制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2(03)
- [29].阻断孤啡肽受体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03)
- [30].M_1受体参与孤啡肽抑制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延迟整流钾电流[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1(08)
标签:多药耐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