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日并非怀孕佳期(论文文献综述)
Harutyunyan Ani[1](2021)在《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亚美尼亚与中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古国,中华民族与亚美尼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众多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民俗事象时常表现于语言之中,语言本身是一种民俗的重要载体。本论文将研究视角集中在民俗文化上,聚焦亚美尼亚民族与中国汉民族的民俗文化词语,主要从两国民俗词语中探索两国文化各自具有的特质,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促进两国交流的目的。本文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中国与亚美尼亚两国民俗词语内涵比较分析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民俗词语概念界定、整体研究思路为框架入手,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体概述。第二章为民俗词语与民俗文化。对语言的概念及内涵、文化的概念及内涵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分别予以分析,进一步将民俗文化与民俗词语的关系进行探索。第三章到第六章为中国与亚美尼亚民俗词语比较分析,从中国与亚美尼亚两国间的婚姻民俗词语、生育民俗词语、丧葬民俗词语以及节日民俗词语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三、四、五、六章是本论文的主体,主要列举了亚美尼亚和中国在婚姻民俗、生育民俗、丧葬民俗、节日民俗四个方面的民俗词语。亚美尼亚的民俗词语是笔者调查得来的,尤其是婚俗部分调查比较深入细致,是笔者着力最勤的部分。在各章对比的部分,一是将两国的民俗词语及事例列表进行了对比,每章都将两国的民俗词语及其文化内涵呈现在表中,形成了一一对比;使其异同一目了然;再是各章均提取出最具特色、最能反映文化特色的民俗词语“祝福语”“颜色词语”“数字词语”“事象词语”等,进行比较。并在各章中归纳出了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七章为中国与亚美尼亚民俗词语差异的根源分析,从生存环境导致的差异、宗教信仰导致的差异、历史原因导致的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八章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整体梳理与汇总,为两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保障,同时在未来能成为促进亚美尼亚和中国文化交易的文献,而以期为后续的两国文化交流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滢[2](2021)在《闽北延平方言词语与民俗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平区隶属于闽北,踞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扼八闽之襟喉,是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延平方言又称延平土官话,是官话在福建省面积最大的一个方言岛,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论文以延平方言词语为考察对象,并从中选取了生育、婚嫁、丧葬、饮食方面的民俗词语,阐释延平方言词语与民俗文化的内在关系,挖掘词汇背后蕴藏着深厚而多彩的延平民俗文化,考察延平人民的文化心理,探究方言与民俗文化中蕴涵的初始人类的思维方式与情感表达,试图对延平方言的保护与优秀民俗的继承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论文由七个部分内容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延平概况及方言音系,包括地理位置与人口、历史沿革、人文环境、方言分区与归属。此外,引言部分还阐述了方言、民俗、文化三者的关系、延平方言和延平民俗文化的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研究对象、创新之处、意义和方法,并介绍了方言民俗的调查人。第一章为延平方言词语与生育文化,生育文化是围绕新生命萌发、孕育、诞生、养育等环节派生出的文化现象。论文介绍了祈子、孕期、取名、庆贺四个方面的民俗,体现了生殖崇拜、传宗接代、重视生命、男尊女卑等的传统思想。随着一些习俗的消失,相对应词语在生活中也不再使用,而产生了新的词语。第二章为延平方言词语与婚嫁文化,介绍了婚前、正婚和婚后的各项礼仪程序,体现了延平人对传统婚俗的继承性,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也融合了畲族的婚嫁礼仪成分,因此形成了富有特色而有趣的婚俗。第三章为延平方言词语与丧葬文化,将丧葬礼分为丧礼、殡礼、葬礼,每一礼俗都和宗教信仰、儒家的“孝”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浓厚的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轮回转世、风水信仰等观念,孝文化是整个丧葬文化的核心。第四章是延平方言词语与饮食文化,延平方言词语承载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俗,本文介绍了日常饮食和节令饮食,延平饮食文化有着浓厚的中原汉族文化与闽越习俗交融的特点、保留着古老的食物器具和制作工艺、食物的来源内涵丰富,饮食风格体现出当地人的性格特点。第五章为延平民俗词语中的文化特点,这一部分是对前文的总结与补充。一方面,延平的民俗词语反映了历史生活的文化痕迹,从丧葬礼、饮食、信仰方面看,延平至今仍有古越文化的遗风;另一方面延平的民俗词语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延平官话方言岛被闽方言包围,词汇系统受到闽方言的影响,社会习俗上也有了闽东、闽南等地的习俗;此外,任何一种民俗都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映和结果,延平民俗词语反映了男尊女卑、趋吉避凶、重道重孝、鬼神迷信的社会心理。结语部分从历时、共时、社会心理三个方面对延平的方言民俗文化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次研究的不足。
赵建娅[3](2021)在《宋代女性诗人诗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虽然有众多女性进行了诗歌创作,但诗歌却面临着复杂苛刻的传播环境,女性诗歌在当前流传的数量庞大的宋诗中占比不高。宋代女性诗歌是纯乎性灵的产物,其发展特点与男性诗歌不尽相同,且基本上没有宋代男性诗歌所具有的议论化、哲理化倾向。北宋承平时期的女性诗歌具有非常明显的娱乐性和公共性特点,这与宋初诗歌为交流而创作的倾向密不可分。两宋之交的战乱与流离使女性被迫从既定生活空间中突破出来,这一时期很多女性诗歌依靠题壁的方式留存下来。汴梁宫人和李清照的诗歌呈现出通俗与庄典的相反特性。南宋中兴时期的诗歌表现出私人化的特点,强调自我情感的抒发。南宋末期的诗歌有着鲜明的道德感和贞洁意识,宋末遗民诗人的诗歌则呈现出悲观保守的特点。宋代女性诗歌艺术风格丰富,婉约细腻与悲壮激切、晓畅风趣与典雅庄重并存。她们的诗歌技巧成熟,长于造境和拟人化描写,既存在以文为诗,大量使用虚字的现象,也有一些诗作表现出典雅庄重、理性克制的美感。宋代女性诗人的形象在流传过程中受到的修改与重塑影响了人们对其诗歌的具体认知,她们的诗歌除了具有文学意义外,还是当前古代女性史和生活史研究的重要补充材料。
王姝[4](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指出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罗丽娜[5](2020)在《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着人们对某个民族的认识。文化词语作为语言系统中能够标记文化的词汇符号,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特性。敦煌歌辞是敦煌遗书中能够配合音乐咏唱的唱词,主要由曲子词、佛教歌曲、民间俗曲三部分组成,共计一千二百余首。其咏唱内容丰富,唱词中处处蕴含唐五代文化,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词语。歌辞大部分为底层民众所做,作者文化水平有限,抒情、说理之间尽显口语语言风格,基本反映了当时真实的语言风貌,是唐五代词汇研究的珍贵语料。本文考察了敦煌歌辞中出现的571个文化词语,通过较为详尽的1录、分类、释义和总结,意在揭示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总体面貌、语言特点以及文化内涵。本论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首先表明论文的选题缘由,其次阐明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研究的价值以及论文语料的选择,并梳理了敦煌歌辞的研究现状,然後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後总结论文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是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界定与分类。首先将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界定为:在汉语语言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或带有文化标记的词。然後以苏新春先生的观点为参考,将571个敦煌歌辞文化词语按内容分为三大类:物质文化词语、制度文化词语、精神文化词语。此外还对这些文化词语按音节、词性以及语法结构进行分类。第二章至第四章对敦煌歌辞文化词语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第二章是敦煌歌辞中的物质文化词语,244个物质文化词语可分六类,即建筑、饮食、服饰、器具、体貌、颜色。其中,在44个建筑类文化词语中出现贵族和贫民建筑两类特殊种属文化词语;在6个饮食类文化词语中出现与酒、肉、米、麪相关的词汇;在19个服饰类文化词语中出现女子和男子服饰两类特殊种属文化词语;在137个器具类文化词语中出现金、银、铜、玉材质以及域外器具五类特殊种属文化词语;在25个体貌类文化词语中出现女子妆容和人的形体两类特殊种属文化词语。第三章是敦煌歌辞中的制度文化词语,114个制度文化词语可分四类,即社会制度、亲属关系、风俗习惯、特殊称谓。其中,在60个社会制度类文化词语中出现古代职官和计时两类特殊种属文化词语;在11个风俗习惯类文化词语中出现方言和岁时节令两类特殊种属文化词语;在19个特殊称谓类文化词语中出现男子和女子美称两类特殊种属文化词语。第四章是敦煌歌辞中的精神文化词语,213精神文化词语可分两类,即思想和宗教。在30个思想类文化词语中出现少数民族和离别思念两类特殊种属文化词语。在183个宗教类文化词语中出现数字加名词的佛教类词汇和佛教名号与鬼怪两类特殊种属文化词语。论文分析考察三大类文化词语中出现的特殊种属类文化词语,并加以疏证,通过三章的分类描写,展现了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整体面貌,是本论文的主体。第五章是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词义分析。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词义构成可分为理性义和色彩义两方面,色彩义又包含感情色彩、形象色彩以及语体色彩。词义发展及演变主要有:意义扩大、意义缩小和意义转移三种形式,如敦煌歌辞文化词语中“男”从表“男人”“儿子”“爵位”等意义缩小到只保留本义;“连襟”从表“衣襟”意义转移为表“姊妹丈夫之互称或合称”。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词义构成或发展演变都是以类聚形式出现,由这些词语的所属类聚可窥探唐五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第六章是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特点。宗教文化词语出现同义异名、同义异素、缩略组合三种词义类聚;文化词语总体呈现出名物性;以及稳定性和变异性,这体现在敦煌歌辞文化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消亡情况。第七章是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相关问题研究。本章共分为两部分,一是从敦煌歌辞文化词语中选取部分描写女性的词汇,如“娇娥”“鬭争”“怀躬”等,进一步探究唐五代女性地位的变迁。二是订补《汉语大词典》:订补词语释义2条、订补词目设立9条、订补书证滞後6条。如“怀躬”一词《汉大》未收;“翁姑”在《汉大》中以清《聊斋志异?小翠》为例,书证滞後。第八章是结语。对全文所做的研究进行总结。
吉喆[6](2019)在《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技术催生了文学网站的兴起及发展,大量的网民于此平台展开文学创作。网络及网络文学凭借自身优势,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受众。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系目前网络文学、影视两种艺术类型发展的关键途径,许多的编导、制作人关注于网络文学,由其内汲取养分,丰富影视作品内容。本论文试图平衡小说与影视两种艺术形式,以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现象入手,把我国多元文化与文学格局相结合,搜集近些年关注度较高的网络文学所改编的影视作品,且由中挑选案例,分析我国网络文学吸引影视观众的元素以及当下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现象所传递出的问题,把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实施对比解析,解读网络文学吸引观影大众的重点元素。同时以后现代思潮里的互文性理论作为论述基础,以网络文学文本及其所改编的影视剧文本为例,深入地阐述改编艺术中的突破及创新,进而展现出两种不同艺术模式于互文转换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和特色。同时,亦采取SWOT分析法,分析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发展,梳理其这二十年里的发展历程,找出其发展所具有的内部优势(S)、劣势(W)以及外部面临的机遇(O)及挑战(T);论文试图梳理总结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不足与经验得失,以期为当代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给予借鉴及警醒,为拓展网络文学研究新维度进行努力及尝试。本论文的章节内容如下:绪论。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目前国内外业界研究现状、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网络文学综述。界定了网络文学概念;阐述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及发展;指明了网络文学所具有的自由性、互动性、民间性等特质;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对比发现存在传播载体差异、传播内容差异、传播主客体差异、传播效果差异。第二章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指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初步成熟期三个阶段;分别阐述了网络文学与电影、电视剧两者的联姻状况;指出了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传播内容、传受主体及传播效果。第三章网络文学吸引影视观众的要素。网络文学具有通俗化、娱乐性、接地气等优势;网络文学契合观众轻松观影、追求情感共鸣的心理;网络文学主流受众群体重叠、媒介传播内容相似的特点符合影视剧的传播规律;解读电影《失恋33天》的成功主要在于电影自身及其有效的营销。第四章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方式。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在主题传达上主要有忠实传递及融会贯通等;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内其人物形象亦会历经由文学性人物改编成影像化人物的一个复杂多样化的过程,其中涉及从虚构到“现实”的转换、次要人物改编处理、人物的增加与删减等;同时,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亦致力对网络文学中视角、修辞、时序以及节奏等叙事元素进行艺术转换,折射出编剧在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方面的“再叙事”内的改编智慧及艺术。第五章以热门影视剧《花千骨》为例,阐述其互文性的改编策略。对《花千骨》的原着小说及影视剧进行对比,从互文性理论入手,从两者之间的主题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依次分析,找寻其文字文本与影视文本之间转换的相似之处和相异之处。第六章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采取SWOT分析法确定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建议始终保持人文关怀;加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文学性”;致敬传统与时俱进;遵循原着的精神核心;与读者沟通,多方合力优化网改作品;网络写手亲自操刀,提高其参与度;拓展题材保证质量;打造国际品牌意识;通过打造IP产业链,增强产业融合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创作团队;设立专门机构,搭建对话平台,建立健全机制的具体措施。长期以来,我国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上多侧重于像与近似的“忠实原着”与“忠于史实”间的权衡及冲突,忽视了理论视角的介入。整体而言,由于缺乏理论视角下对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探究,制约了影视改编研究理论的良性发展。而后现代理论思潮中的互文性的一些看法,给我国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上的研究给予反省及思考的契机,具有启示意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以后现代思潮中的互文性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意在对我国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之后产生的影视文本在其“主题传递”、“形象再塑造”、“再叙事”等展开文本对比及理论探讨,以把握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上的独特面貌,总结出其改编特色及其意义取向,进而开启“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两者互文研究上的新篇章。此外,本论文亦试图归纳出我国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方面的经验及得失,为其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亦为拓展网络文学研究的新维度做出尝试。
杨昊冉[7](2019)在《清代淫戏考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道德的国度,但就是这样一个以道德至上的国度,文学艺术上的“逾礼”之作却蔚为大观,艳情小说与春宫图就是典型代表,但这些为世人皆知的东西却往往不能正面示人,因为他们被扣上一顶“淫”的帽子,被视作“淫书”“淫画”“淫戏”。然而经过时代的发展进步,思想意识的逐渐解禁,人们对待性的态度不再是以往淫秽、下流或肮脏的,而是以一种客观、平和和欣赏的态度。作为一种艺术展现形态,以舞台表演为核心的戏剧艺术,尤其是中国戏曲的相关研究中,“淫戏”的观念依旧停留在人们的认知中,在各类戏剧史的撰写中也往往避而不谈,甚至连这个概念的界定和批评立场也模糊不清。本课题旨在以清代“淫戏”为对象,以史带论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客观、准确和真实地去把握清代“淫戏”的艺术特征——这一在戏剧史上存在却又避而不谈的戏剧现象。论文由正文四章和余论组成,正文部分从文化内涵、历史分期、剧目考证和个案分析等四个方面入手,对清代淫戏进行考察与分析。第一章论述“淫”的内涵本义,即男性话语权利为中心的道德批评,将它与性别文化联系在一起进行交叉研究,探讨淫戏与女性审美消费之间的关系,继而从泛戏剧观出发,考察关于“淫戏”一词的记载,“淫戏”一词虽见于宋代,但与清代淫戏的指涉内涵有着很大不同,其时所论“淫戏”其实是“今乐”观念的其他表述,而非成熟稳定的戏剧演出,但这种“今乐”观的历史因素,也成为了清代“淫戏”指涉的非戏剧因素体现。第二章概述清代淫戏的分期和特征,以审美特征和表现特点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将清代淫戏大致分为风化时代、声色时代和演剧时代等三个时期。第三章考察清代淫戏的剧目,对传奇杂剧中的“才子佳人”剧这一类型的剧作特点进行分析,又对“小本淫词唱片”“永禁淫戏单目”、晚清报刊所载剧目进行了详细考证,发现清代淫戏剧目在关于“淫戏”之名的指涉上有着流行性的特征,“雅”与“俗”的定位上呈现出更替的特点,进而得出清代淫戏的消亡主要还是戏剧审美本体上的内部消解,而非外部力量禁毁的观点。第四章详述清代淫戏代表性剧目进行个案分析,即《游园惊梦》一出的定型、水浒戏中潘金莲、潘巧云和阎惜娇三个“淫妇”故事的舞台演绎和《杀子报》中“杀子”行为,分别对情欲的聚焦、暴力的宣泄和真实的恐惧三种审美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清代淫戏之所以受众多、传播广的内在原因。最后的余论部分,考虑到我们当今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具有社会学和艺术学意义的禁毁戏剧的研究也应有着这样的视野,即处在同一历史时期下的不同地域的同一文化现象的考察。尤其是这种“淫戏”现象,当然,文化的语境不同,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必然有着其差异性,故而以表现淫秽色情内容的戏剧作为分析依据,简略地梳理了西方戏剧发展中的“淫戏”现象,试图说明“淫戏”这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戏曲独有,而是人类戏剧艺术发展过程所具有的普遍现象,并以此作为本论文最后之絮语。
翁午越[8](2019)在《中国传统祥瑞纹样“对鸟纹”研究及设计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对鸟纹”是中国传统祥瑞禽鸟纹样中常见的纹样之一,也是中国对偶式纹样的类别之一。本文中的中国传统祥瑞纹样“对鸟纹”专指,以各种对称结构形式出现的成双成对的祥瑞禽鸟纹样。“对鸟纹”文化底蕴深厚,经历不同朝代的传承与演化,逐步呈现了“无独有偶、相得益彰”的对称均衡之美、“成双成对、幸福美满”的对偶观念之美。本文从研究“对鸟纹”的相关定义开始,探析“对偶”、“对鸟纹”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分类,再依据“对鸟纹”绝对对称与相对对称两大显着格式,展开对“对鸟纹”纹样的对称结构形式与演变特征的分析,进而分析“对鸟纹”的元素的种种组合方式,并结合案例,探讨组合的目的,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笔者通过本文的研究,把中国传统祥瑞纹样观念中熟悉而又模糊的“对鸟纹”零散概念、碎片化知识进行收集和归纳;把历代发展中的对偶形式的传统祥瑞鸟纹样的肌理脉络,整理排序,透彻研究了有关“对鸟纹”核心构成的特征,发现了其中的构成规律,将这些认识建立起一个整体框架,并将相关规律特征应用于笔者的毕业设计创作中。同时,也希望本文的认知和实践能对当今祥瑞纹样的研究及活化设计,提供一份相对完整的探索参考。
陈清华[9](2018)在《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当诗词之美邂逅中药之香(下)》文中认为10.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修德而留意于名誉事功,必无实证。"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用在学术上,那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态度。这也许是对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兴亡有责等儒家精神因子的某种修正。用世俗一点的眼光来看,专精一技,不但能获利,也能出名,即袁宏道所说"凡艺到精极处,皆可成名"。
孟明娟[10](2018)在《明清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俗与戏剧同根同源,互相支撑和发展。在一定层面上讲,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及衰微都深受民俗文化的影响。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民俗文化繁荣发达,各类民俗事象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传统戏剧步入繁荣和成熟。戏剧由南戏到传奇,尤其昆曲的兴盛和折子戏的流行,江南戏剧引领主导了传统戏剧几百年,成就了中国戏剧的辉煌,戏剧的发展变化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重要影响。明清时期江南戏剧剧种的孕育、流布及声腔流源,都受到了民俗氛围和民俗事象的浸润,与戏剧活动相关的民俗事象为戏剧发展变化带来了重要影响。江南戏剧活动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诸多民俗事象,在神灵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及游艺宴集等民俗场合,戏剧演出遍及庙宇神祠、庭院厅堂、会馆茶楼、舟楫水畔等场所。不仅如此,在戏剧演出习俗中,诸如信仰与禁忌、开场与点戏、破台与扫台、送客与封箱等细节,也受到民间风俗的影响。本文通过勾勒戏剧演出的诸条民俗线索,深入考察戏剧演出活动的种种变化,阐述了戏剧对民俗事象多方面的应对和承接。傩仪体现了早期民俗与戏剧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揭示民俗与戏剧的同根同源关系及变迁,本文以江南傩仪为案例,考察江南傩的类型、发展及傩戏演出的民俗场景,在对江南地区几种主要的傩戏——淮扬香火戏、南通童子戏、溧阳傩舞等梳理辨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江南傩的变异,认为江南傩的变异主要存在主题多元化、时间机动化、傩神谱系复杂化、内容娱乐化等特征。民俗与戏剧的关系盘根错节,江南民俗为戏剧的孕育、成熟和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撑。一般认为,在“纯戏剧”之前之后都普遍存在着“泛戏剧”现象,江南民俗中形态多样的“泛戏剧”交杂在民间文化生活之中,体现了民俗与戏剧水乳交融的关系,这不仅满足了民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对于江南诸多剧种的孕育、流布和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江南民俗中的泛戏剧现象为案例考察戏剧活动,可以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探讨民俗事象与戏剧演出的关系。本文将民俗与戏剧置于文化界面进行阐释,以获得民俗事象与戏剧活动的文化观照。从社会文化视角看,民俗与戏剧渊源、民俗氛围与戏剧演出、民俗事象与戏剧演出方式及戏剧形式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民俗对戏剧产生了多重影响;尤其是民俗氛围促进了折子戏的产生,引领了明清江南戏剧的发展。明清江南民俗与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戏剧的繁荣和成熟受到了民俗氛围的深刻影响,民俗与戏剧共同构成了江南社会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节日并非怀孕佳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日并非怀孕佳期(论文提纲范文)
(1)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 民俗词语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1 民俗词语的概念 |
1.3.2 民俗词语的特征 |
1.3.3 本文对于民俗词语的界定 |
1.3.4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5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化语言与民俗词语 |
2.1 文化与语言 |
2.1.1 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
2.1.2 语言的概念及内涵 |
2.1.3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
2.2 民俗文化滋养民俗词语 |
2.3 民俗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
2.3.1 实物表象的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
2.3.2 独特民族特色的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
2.3.3 非特定意义的民俗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
第三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婚姻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3.1 亚美尼亚婚姻民俗词语分析 |
3.1.1 婚前民俗词语 |
3.1.2 正婚民俗词语 |
3.1.3 婚后民俗词语 |
3.2 中国婚姻民俗词语分析 |
3.2.1 婚前民俗词语 |
3.2.2 正婚民俗词语 |
3.2.3 婚后民俗词语 |
3.3 亚中两国婚姻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3.3.1 婚姻民俗中祝福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3.3.2 婚姻民俗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3.3.3 婚姻民俗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3.3.4 婚姻民俗中事象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第四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生育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4.1 亚美尼亚生育民俗词语分析 |
4.1.1 出生庆贺民俗词语 |
4.1.2 出生四十天民俗词语 |
4.1.3 出牙时庆贺民俗词语 |
4.1.4 周岁庆贺民俗词语 |
4.2 中国生育民俗词语分析 |
4.2.1 出生前求子民俗词语 |
4.2.2 出生民俗词语 |
4.2.3 满月民俗词语 |
4.2.4 百天民俗词语 |
4.2.5 周岁民俗词语 |
4.2.6 十二周岁民俗词语 |
4.2.7 成人礼民俗词语 |
4.3 亚中两国生育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4.3.1 生育民俗中的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4.3.2 生育民俗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4.3.3 生育民俗中祝福词语的内涵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丧葬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5.1 亚美尼亚丧葬民俗词语分析 |
5.1.1 葬礼程序民俗词语 |
5.1.2 入殓民俗词语 |
5.1.3 出殡民俗词语 |
5.1.4 下葬民俗词语 |
5.1.5 服丧民俗词语 |
5.2 中国丧葬民俗词语分析 |
5.2.1 入殓民俗词语 |
5.2.2 丧礼民俗词语 |
5.2.3 出殡民俗词语 |
5.2.4 下葬民俗词语 |
5.2.5 服丧民俗词语 |
5.3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5.3.1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中哀悼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5.3.2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5.3.3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第六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6.1 亚美尼亚传统节日民俗词语分析 |
6.1.1 圣诞节民俗词语 |
6.1.2 复活节民俗词语 |
6.1.3 圣烛节民俗词语 |
6.1.4 大斋期民俗词语 |
6.1.5 情人节民俗词语 |
6.1.6 棕枝全日民俗词语 |
6.1.7 泼水节民俗词语 |
6.1.8 圣母升天节民俗词语 |
6.1.9 圣十字架节民俗词语 |
6.1.10 新年民俗词语 |
6.1.11 亚美尼亚春临节民俗词语 |
6.2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词语分析 |
6.2.1 春节民俗词语 |
6.2.2 元宵节民俗词语 |
6.2.3 寒食节民俗词语 |
6.2.4 清明节民俗词语 |
6.2.5 端午节民俗词语 |
6.2.6 七夕节民俗词语 |
6.2.7 中秋节民俗词语 |
6.2.8 重阳节民俗词语 |
6.3 亚中两国节日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6.3.1 节日民俗中祝福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
6.3.2 节日民俗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
6.3.3 节日民俗文化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
6.3.4 节日民俗文化中饮食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
第七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差异的根源分析 |
7.1 生存环境导致的差异 |
7.2 宗教信仰导致的差异 |
7.3 历史原因导致的差异 |
7.4 礼仪文化所导致的差异 |
第八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闽北延平方言词语与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延平方言词语与生育文化 |
(一)祈子 |
(二)孕期 |
(三)取名 |
(四)庆贺 |
(五)护婴 |
二、延平方言词语与婚俗文化 |
(一)婚前 |
(二)正婚 |
(三)婚后 |
三、延平方言词语与丧葬文化 |
(一)丧礼 |
(二)殡礼 |
(三)葬礼 |
四、延平方言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日常饮食 |
(二)节令饮食 |
五、延平民俗词语中的文化特点 |
(一)反映历史生活的文化痕迹 |
(二)反映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
(三)反映社会心理的文化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延平方言语音系统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宋代女性诗人诗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宋代女性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基本情况 |
1.1 宋代女性的生存状况 |
1.1.1 政治活动 |
1.1.2 经济活动 |
1.1.3 女性婚恋 |
1.2 宋代的女性教育与女性观 |
1.2.1 宋代的女性教育 |
1.2.2 宋代的女性观 |
1.3 宋代女性诗歌创作及流传概况 |
1.3.1 宋代女性诗人的创作情况 |
1.3.2 宋代女性诗作的流传状况 |
第二章 两宋女性诗歌创作的历史分期 |
2.1 北宋承平时期的女性诗歌创作 |
2.1.1 太平治世的女儿情思 |
2.1.2 对话意识与倾诉心态 |
2.1.3 强烈的存在自觉 |
2.2 两宋之交的女性诗歌创作 |
2.2.1 靖康之变与女性空间的被动突破 |
2.2.2 汴梁宫人的感伤书写 |
2.2.3 李清照的家国情怀 |
2.3 南宋中兴时期的女性诗歌创作 |
2.3.1 抒发隐微之情的朱淑真 |
2.3.2 创作题材的延展与拓宽 |
2.3.3 气象祥和的宫廷诗作 |
2.4 南宋末期及遗民女性诗人诗作 |
2.4.1 张玉娘的闺情诗和边塞诗 |
2.4.2 饱含女子义理的殉节殉国诗 |
2.4.3 遗民女诗人的诗作 |
第三章 宋代女性诗歌的艺术特色 |
3.1 婉约细腻,真挚自然 |
3.2 劲直激切,悲壮凄苦 |
3.3 语言浅近,晓畅风趣 |
3.4 典雅庄重,意味悠长 |
第四章 宋代女性诗人诗作的后世接受与贡献 |
4.1 男性接受主体下才女形象的争议与重构 |
4.2 对宋代社会史与文化史的补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
一、宫廷女性 |
二、仕宦女性 |
三、平民女性 |
四、青楼女性 |
五、其它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
一、娱乐需求 |
二、交际需求 |
三、服装展示 |
四、追星动机 |
五、其它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
一、看楼 |
二、看台、女台、子台 |
三、看棚 |
四、花场 |
五、女厂 |
六、女亭 |
七、其它 |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
二、照顾与限制 |
三、牟取经济利益 |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
第一节 定戏习俗 |
第二节 点戏习俗 |
一、点戏人的选择 |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
三、点戏物件类型 |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
第三节 看戏习俗 |
一、男女分观习俗 |
二、男女落座方位 |
第四节 赏赐习俗 |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
三、从赏赐品类看 |
第五节 禁忌习俗 |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
一、婚恋爱情剧 |
二、全本情节戏 |
三、家庭伦理戏 |
四、喜庆戏 |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
一、反对的方式 |
二、反对的人群 |
三、禁限效果评估 |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语料的选择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和目标 |
第六节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小结 |
第一章 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界定与分类 |
第一节 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界定 |
第二节 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敦煌歌辞中的物质文化词语 |
第一节 建筑类文化词语 |
第二节 饮食类文化词语 |
第三节 服饰类文化词语 |
第四节 器具类文化词语 |
第五节 体貌类文化词语 |
小结 |
第三章 敦煌歌辞中的制度文化词语 |
第一节 社会制度类文化词语 |
第二节 风俗习惯类文化词语 |
第三节 特殊称谓类文化词语 |
小结 |
第四章 敦煌歌辞中的精神文化词语 |
第一节 思想类文化词语 |
第二节 宗教类文化词语 |
小结 |
第五章 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词义分析 |
第一节 文化词语的词义构成 |
第二节 文化词语词义的发展演变 |
小结 |
第六章 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的特点 |
第一节 文化词语中宗教文化词语词义类聚 |
第二节 在现代汉语中消亡的文化词语 |
第三节 文化词语中的类义词语 |
第四节 文化词语的名物性 |
小结 |
第七章 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从扮演角色看唐五代女性地位的变迁 |
第二节 敦煌歌辞文化词语与《汉语大词典》相关词目订补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列) |
致谢 |
(6)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文学综述 |
第一节 网络文学 |
一、网络文学的界定 |
二、中国文学网站的兴起 |
第二节 网络文学的特质 |
一、网络文学的自由性 |
二、网络文学的互动性 |
三、网络文学的民间性 |
第三节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 |
一、传播平台的差异 |
二、传播主客体的差异 |
三、传播内容的差异 |
四、传播效果的差异 |
第二章 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 |
第一节 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的历史进程 |
一、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起步期 |
二、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发展期 |
三、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初步成熟期 |
第二节 网络文学与影视剧的联姻 |
一、网络文学、电视剧的“联姻” |
二、网络文学、电影的“联姻” |
第三节 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特点 |
一、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传播内容 |
二、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传播与受众 |
三、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传播效果 |
第三章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优势要素解读 |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内容优势 |
一、通俗化 |
二、娱乐性 |
三、接地气 |
第二节 网络文学契合影视受众的观影需求 |
一、契合受众轻松观影需求 |
二、契合受众情感共鸣需求 |
第三节 网络文学符合影视剧的传播规律 |
一、主流受众群体的重合 |
二、媒介传播内容的相似 |
第四节 解读电影《失恋33天》大火的原因 |
一、制造奇迹 |
二、文化符号 |
三、成功营销战略 |
第四章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方式 |
第一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与“主题传递” |
一、主题的“忠实”传递 |
二、融会贯通升华主题 |
第二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与“形象再塑造” |
一、人物:从虚构到“现实” |
二、次要人物的改编设置 |
三、人物的增加与删减 |
第三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再叙事” |
一、改编的叙事视角 |
二、改编的叙事时序 |
三、改编的叙事修辞 |
四、改编的叙事节奏 |
第五章 热门影视剧《花千骨》中的互文性改编策略 |
第一节 共同主题 |
第二节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
第三节 文字文本与影视文本之间转换的相似之处 |
一、还原法 |
二、取意法 |
第四节 文字文本与影视文本之间转换的相异之处 |
一、人物形象的变化 |
二、情节结构的变化 |
三、叙事结构的变化 |
第六章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现状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遇 |
四、挑战 |
第二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发展策略 |
一、始终保持人文关怀是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必须呈现的人文景观 |
二、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文学性”策略 |
三、致敬传统,与时俱进 |
四、尽量遵循原着的精神核心 |
五、与读者勤沟通,多方合力优化网改作品 |
六、网络写手亲自操刀,提高其参与度 |
七、拓展题材保证质量 |
八、要有打造国际品牌的意识 |
九、通过打造IP产业链,增强产业融合能力 |
十、建设高素质专业创作团队 |
十一、设立专门机构,搭建对话平台,建立健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清代淫戏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阐述 |
三、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淫戏的发生与本质 |
第一节 “淫”字的内涵 |
第二节 淫与性别之关系 |
第三节 “淫戏”概念的使用 |
第四节 “淫戏”的非戏剧因素 |
第二章 清代淫戏的分期与特征 |
第一节 风化时代 |
第二节 声色时代 |
第三节 演剧时代 |
第三章 淫戏剧目考论 |
第一节 “才子佳人”剧 |
第二节 “小本淫词唱片”管窥 |
第三节 永禁淫戏目单考 |
第四节 晚清报刊所载“淫戏”考 |
小结 |
第四章 场上与接受:清代淫戏代表性个案分析 |
第一节 情欲的聚焦:《游园惊梦》演出体制的形成 |
第二节 暴力的宣泄:水浒戏中的“淫妇”与三杀” |
第三节 真实的恐惧:《杀子报》中的“杀子”行为 |
余论:全球化传播视野下的“淫戏”现象考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8)中国传统祥瑞纹样“对鸟纹”研究及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研究路径 |
1.5 课题研究方法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2 “对鸟纹”概述 |
2.1 “对鸟纹”相关概念与范畴 |
2.1.1 “对鸟纹”之“纹样” |
2.1.2 “对鸟纹”之“祥瑞” |
2.1.3 “对鸟纹”中的“对”、“对偶”、“对鸟” |
2.1.4 “对鸟纹”的界定 |
2.1.5 “对鸟纹”的题材类型 |
2.2 “对鸟纹”的构成 |
2.2.1 对称结构 |
2.2.2 纹样内容和组合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3 “对鸟纹”结构样式和流变 |
3.1 “对鸟纹”主要结构――对称结构的划分 |
3.2 “对鸟纹”绝对对称式结构 |
3.2.1 中轴对称式 |
3.2.2 中心旋转对称式 |
3.3 “对鸟纹”相对对称式结构 |
3.3.1 中轴对称类 |
3.3.2 中心旋转类 |
3.3.3 绘画类 |
3.4 “对鸟纹”对称结构在具体造型中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对鸟纹”元素组合分析 |
4.1 “对鸟纹”元素组合类别 |
4.2 “对鸟纹”元素组合意蕴 |
4.2.1 寓意崇拜自然的组合意蕴 |
4.2.2 寓意人生主题的组合意蕴 |
4.3 “对鸟纹”元素组合源流 |
4.4 本章小结 |
5 “对鸟纹”的活化设计初探与毕业设计 |
5.1 设计思路阐述 |
5.1.1 活化设计方向 |
5.1.2 活化设计创新点 |
5.2 设计定位及设计案例 |
5.2.1 人群定位 |
5.2.2 设计案例及载体选择 |
5.3 “对鸟纹”活化设计过程 |
5.3.1 纹样的活化设计 |
5.3.2 纹样的载体应用 |
5.4 反思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业能力展示 |
毕业设计线稿 1 |
毕业设计线稿 2 |
毕业设计线稿 3 |
毕业设计线稿 4 |
毕业设计线稿 5 |
毕业设计线稿 6 |
毕业设计线稿 7 |
毕业设计彩稿 1 |
毕业设计彩稿 2 |
毕业设计彩稿 3 |
毕业设计彩稿 4 |
毕业设计彩稿 5 |
毕业设计彩稿 6 |
毕业设计彩稿 7 |
毕业设计应用效果图 1 |
毕业设计应用效果图 2 |
毕业设计实物展示图 1 |
毕业设计实物展示图 2 |
毕业设计实物展示图 3 |
毕业设计实物展示图 4 |
毕业设计展览现场图片 1 |
毕业设计展览现场图片 2 |
毕业设计展览现场图片 3 |
毕业设计展览现场图片 4 |
致谢 |
(10)明清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江南民俗与戏剧概说 |
第一节 江南戏剧概述 |
一、声腔源流 |
二、剧种的孕育和流布 |
第二节 江南民俗事象概论 |
一、古代文献中关于“民俗”一词的表述 |
二、江南民俗事象的类别 |
第三节 与戏剧相关的江南民俗概说 |
一、江南民俗与演艺的伴随关系 |
二、与戏剧相关的民俗事象类说 |
小结 |
第二章 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考察 |
第一节 民俗场合与戏剧演出 |
一、神灵信仰与戏剧演出 |
二、岁时节令与戏剧演出 |
三、人生礼俗与戏剧演出 |
四、游艺宴集与戏剧演出 |
第二节 民俗活动中的戏剧演出主体 |
一、堂名 |
二、家班与职业戏班 |
三、曲社 |
第三节 戏剧演出地点与民俗场合 |
一、庙宇神祠与神灵信仰 |
二、庭院厅堂与宴饮雅集 |
三、会馆茶楼与商贸交际 |
四、舟楫水畔与游艺竞技 |
第四节 江南戏班演出习俗 |
一、信仰与禁忌 |
二、开场戏与点戏习俗 |
三、破台与扫台 |
四、送客与封箱 |
小结 |
第三章 案例研究之一:江南民俗与江南傩仪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傩的溯源与江南傩的类型 |
一、傩的起源与传说 |
二、江南傩的发展与类型 |
第二节 傩与江南民俗中的仪式戏剧 |
一、淮扬香火戏 |
二、南通童子戏 |
三、溧阳傩舞 |
第三节 江南傩的变异 |
一、主题多元化 |
二、时间机动化 |
三、神灵谱系复杂化 |
四、内容娱乐化 |
小结 |
第四章 案例研究之二:江南民俗中的泛戏剧活动考察 |
第一节 泛戏剧渊源与娱神、娱人民俗 |
一、泛戏剧的类型与渊源 |
二、泛戏剧与娱神、娱人民俗 |
第二节 泛戏剧的实用功能 |
一、满足神灵信仰的心理需求 |
二、承应岁时节令的时间表达 |
三、抒发人生礼俗的仪式情结 |
第三节 泛戏剧活动的特征及其审美指向 |
一、简单易行,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
二、关切现实,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三、丰富精彩,符合群众审美情趣 |
四、扎根民俗,汲取农耕文明养分 |
小结 |
第五章 江南民俗与戏剧关系辨析 |
第一节 民俗与戏剧的文化审视 |
一、文化视角下的民俗 |
二、文化视角下的戏剧 |
第二节 江南民俗与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
一、民俗与戏剧的关系 |
二、戏剧发展的民俗契机 |
第三节 江南民俗与明清戏剧的演变 |
一、民俗事象与戏剧的类型化、匹配化 |
二、民俗对戏剧形式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四、节日并非怀孕佳期(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D]. Harutyunyan Ani. 山西大学, 2021
- [2]闽北延平方言词语与民俗文化研究[D]. 王滢. 延安大学, 2021(02)
- [3]宋代女性诗人诗作研究[D]. 赵建娅. 河北大学, 2021(02)
- [4]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敦煌歌辞文化词语研究[D]. 罗丽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研究[D]. 吉喆. 吉林大学, 2019(02)
- [7]清代淫戏考述[D]. 杨昊冉.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8]中国传统祥瑞纹样“对鸟纹”研究及设计初探[D]. 翁午越.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9]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当诗词之美邂逅中药之香(下)[J].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18(06)
- [10]明清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研究[D]. 孟明娟. 苏州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