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用航空企业的竞争力评价研究

我国民用航空企业的竞争力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出门旅行以及新增的商务旅客大幅度增加。居民消费结构的全面升级,使得居民收入中用于交通的费用相应的增长,居民支付能力的逐渐增强,也使得综合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升级,而民航运输作为中长距离运输中最好的运输方式,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内航空旅游市场的逐渐扩大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对于国内的航空企业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巨大的机遇面前,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自从2005年国家打破了我国民营航空传统的垄断局面后,各种民营资本航空便纷纷在国内落地开花,虽然其规模尚小,但是其灵活的反应机制和决策机制已经对传统的航空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一些实力较小的地方性航空企业通过股权转移的方式或者被国有航空企业间接控股,或者转而成为民营航空企业,与此同时,国外实力雄厚的航空企业的不断进入也在加速国内航空业的整合。由于我国国内的航空企业长期处于国家垄断政策的保护下,所以较少的参与市场竞争,这就使得我国的航空企业具有较少的市场竞争意识,在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我国航空运输市场上,国内的各航空企业只有对影响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从而正确地评价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机会和优势来应对外界存在的威胁和弥补自身的劣势,并以此来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地位甚至击败竞争对手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我国航空运输市场中做的更大更强。因此,本文以我国民用航空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年各航空企业的表现作了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并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了其应该改进的方向和建议。在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方法上,本文采用了综合指标评价法从企业规模、运营类、财务运作、人力资源和市场表现等5大类共28个指标建立了本文对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在SPSS12.0软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航空企业的总体评价模型和分类评价模型,分类评价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总体评价的模型从而弥补主成分分析法的不足。在数据的选取上,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形式,对上市的五家航空企业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选取了从2003年到2006年4年的经营业绩,样本容量为20,数据来源于各企业的年报。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角度引领全文,并简要的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关于企业竞争力相关研究的理论分析。本文首先根据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相对能力角度、商业化能力角度、持续能力角度、综合能力角度、内部能力角度和盈利能力角度等方面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本文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又从环境、资源和能力三方面来对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来分别对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探讨。第三章是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总结了目前理论界中对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并提出了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航空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总体思路。接着在国内外较权威的有关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建立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原则,并从企业规模、运营类、财务运作、人力资源和市场表现等5大类共28个指标建立了本文对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后面的实证部分做出了分析的框架。第四章是我国民用航空企业现状分析。为了对我国民航目前的现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民航的概况。我国民航从1949年创建至今共经历了4个阶段,发展至今形成了国有、地方和民营航空企业共存的局面,并从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和全球化因素对航空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我国现有的航空企业分为国有、地方和民营资本三大类进行了简要分析。接着本文从上文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影响航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企业规模、运营、财务运作、人力资源、市场表现等五大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实证的结果与分析。第一节本文首先就选择的主要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从其原理、步骤和评价等方面做了介绍。第二节是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在采用SPSS12.0软件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了总体和分类两种情况的主成分,并对提取的结果建立了主成分总体和分类的表达关系式。第三节是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结果。根据总体评价,本文得出了在所选取的样本中竞争力的排名依次为中国国际航空、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海南航空和上海航空的结论,并根据分类评价,也分别得出了在五种竞争力因素中各航空企业的竞争力得分。第四节是对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的分析。根据其总体得分情况,应用分类得分中所获取的信息对总体竞争力情况进行了说明,并针对各航空企业的弱势给出了其应该改进的方向和提高竞争力的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数量,但是本文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探索性研究:1、研究内容:航空运输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其企业的竞争力的评价必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所以针对航空企业进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更有其研究的价值性;其次,由于国家在2005年前对航空业实行垄断管制政策,所以常常忽略了对航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评价,因此相应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竞争力的评价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其现实的意义。2、研究设计:在变量设计方面,本文针对航空企业的特殊性采取了5大类28个指标对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并力图从竞争力表现的不同方面运用客观的评判标准对竞争力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时间为4年,而一般的实证研究只有1年或3年。3、评价方法: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一般的研究只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总体分析,而本文则采用了总体分析和分类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其进行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分类评价模型得出的结果用来解释总体评价模型。本文的局限:通过对国内的民用航空企业的分析,本文建立了航空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且对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作者受时间和能力所限,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适用性:1、模型中的数据基本上是从各航空企业的年报中获取的,但是有些运营类数据等无法从年报中获得,所以本文暂用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替代,因此有可能会对评价的结果有所偏颇。2、由于作者资源的限制,能够获取的数据比较少,所以有些本可以考虑在模型中的指标没有引入,如市场表现类方面对各航空企业名誉、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指标数据等无法获取较完备的数据以及研发能力等方面数据的较难获取性而不得不放弃。因此本模型只能是从方法上对模型进行探讨,对模型计算出的各航空企业竞争力的大小持保留的态度。3、本文所分析的背景是我国本土民用航空市场,因此分析的也仅仅是国内的民用航空企业,而国外的航空企业由于和国内的市场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国外企业的很多全球运营数据也并不适合我国国内的评价模型,所以本文没有引入国外比较有实力的航空企业和国内的一起进行评价,这也是本文的限制之一。4、由于我国的航空业刚刚于2005年才开放,所以无法获取这些新成立的航空企业的资料而将其排除在了模型之外,但是可以随着其运营年限的增多再把其数据引入到模型中,从而使模型更加完善。此外,在现有的地方性航空企业中,有些企业被较大的航空企业所控股,而另有些地方性航空企业由于没有上市而得不到其公开的年报数据不得不放弃,所以最后本文只是选取了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家民用航空企业进行分析,使本模型不能全面反映国内航空企业的竞争力,这也是本模型的遗憾之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企业竞争力的界定
  • 2.1.1 福利经济学角度
  • 2.1.2 相对能力角度
  • 2.1.3 商业化能力角度
  • 2.1.4 持续能力角度
  • 2.1.5 综合能力角度
  • 2.1.6 内部能力角度
  • 2.1.7 盈利能力角度
  • 2.2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
  • 2.2.1 基于环境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2 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3 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 2.3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 2.3.1 国外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3.2 国内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3. 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1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3.1.1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 3.1.2 本文所采用的方法
  • 3.2 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 3.2.1 国内外企业竞争力主要评价指标体系
  • 3.2.2 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
  • 3.2.3 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 我国民用航空企业现状分析
  • 4.1 我国民用航空现状介绍
  • 4.1.1 我国民用航空行业现状介绍
  • 4.1.2 我国民用航空竞争环境现状分析
  • 4.1.3 我国民用航空企业现状介绍
  • 4.2 影响民用航空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4.2.1 企业规模类
  • 4.2.2 运营类
  • 4.2.3 财务运作类
  • 4.2.4 人力资源类
  • 4.2.5 市场表现类
  •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主成分分析法
  • 5.1.1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 5.1.2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 5.1.3 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
  • 5.2 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的假设
  • 5.2.2 数据的选取
  • 5.2.3 提取主成分
  • 5.2.4 主成分总体表达关系式
  • 5.2.5 主成分分类表达关系式
  • 5.3 民用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结果
  • 5.3.1 总体竞争力得分
  • 5.3.2 分类竞争力得分
  • 5.4 民用航空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的分析
  • 5.4.1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5.4.2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5.4.3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5.4.4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5.4.5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航空企业常旅客项目营销战略的探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01)
    • [2].论监督是提升国有航空企业治理能力的内在要素[J]. 民航管理 2020(05)
    • [3].基于伯特兰德模型的航空企业与高铁的博弈分析[J]. 系统工程学报 2020(03)
    • [4].模糊神经网络在航空企业能效评价的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3)
    • [5].航空企业过程管理[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8)
    • [6].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7(02)
    • [7].航空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17)
    • [8].如何用新工艺修理改造老旧设备[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30)
    • [9].航空企业廉政建设工作创新及其思考[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11)
    • [10].环境约束下的中国航空企业环境效率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7(03)
    • [11].中小航空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 金融经济 2014(10)
    • [12].加强中小型航空企业质量管理分析[J]. 中国外资 2013(03)
    • [13].航空企业“协同管理知多少”[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1(14)
    • [14].关于加强中小型航空企业质量管理的思考[J].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11(04)
    • [15].跨国航空企业对华投资战略研究[J]. 现代商业 2018(30)
    • [16].航空企业科技成果目标管理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30)
    • [17].航空企业组织公民行为与企业服务质量关系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2)
    • [18].加强中国航空企业的品牌信仰建设[J]. 中国民用航空 2010(12)
    • [19].穿越过程迷雾——航空企业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和控制[J]. 中国质量 2020(07)
    • [20].航空公司销售费用管控研究[J]. 财会学习 2017(03)
    • [21].人民币贬值对航空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03)
    • [22].航空企业供方质量管理要求的认识与问题浅析[J].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16(02)
    • [23].有一种落地叫飞翔——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航空企业馆总体方案公开征集活动说明交流会侧记[J]. 中国会展 2008(11)
    • [24].八个促进航空企业市场销售的宣传策略[J]. 空运商务 2013(07)
    • [25].论危机发生后旅游航空企业形象的修复与重构[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13)
    • [26].市场全球化背景下国内航空企业市场风险与相应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2)
    • [27].2010航空工业优秀供应商用户巡访活动 走进航空企业 促进共同发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0(07)
    • [28].航空企业构建两地统一信息安全体系的实践[J]. 网络空间安全 2017(Z3)
    • [29].全面“营改增”对航空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 商 2016(19)
    • [30].并行工程在航空企业中的应用[J]. 机电一体化 2014(02)

    标签:;  ;  ;  ;  

    我国民用航空企业的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