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风风雨雨的一年:2001年主流硬件回顾(下)

又是风风雨雨的一年:2001年主流硬件回顾(下)

一、风风雨雨又一年 2001年主流硬件回顾(下)(论文文献综述)

章军[1](2021)在《无果的革新:1950年代浙江双轮双铧犁推广运动研究》文中提出

邹维佳[2](2019)在《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以来,现代性与民族性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集合体,因而对中国绘画的民族性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汉族或主流绘画体现出的民族性,对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当代性与民族性的研究同样重要。本文对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分析研究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对研究对象本体发展及现象的研究,以美术史研究方法对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发展环境、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对象发展历史的梳理总结其各个时代的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结合作品产生年代的政治政策、文艺思想、美术思潮、美术教育、画家群体构成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发展的内、外动因做出较全面的解析。二是从绘画本体的角度出发,对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形式语言的分析研究,分别对工笔画和水墨画两种创作形式进行了造型、空间、色彩等方面的分析。三是对研究对象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进行分析。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在绘画内容上体现出了一定的共同性,这不仅是题材表现范围所致,更有着民族审美文化上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总结了其中几个较典型的审美意象,通过对这些审美意象的分析说明其内含的蒙古族审美取向,并通过分析审美意象所对应的具体绘画形象,阐明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当代性与民族性。正文部分共含五个章节,分别对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历史演进、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基础与影响因素、绘画形式语言、审美意象以及其文化价值与问题反思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第一章主要内容为概述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历史演进。首先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美术的历史溯源,概述了各历史时代北方草原民族的艺术样式,阐明了在历史更迭中草原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并逐渐吸收掌握了中原绘画技法的过程,并指出古代游牧民族美术与当代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在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区别,以及二者在民族文化上的内在联系。其次,在近现代内蒙古中国画发概述中,列举了清末民初的着名蒙古族文人画家、抗战时期在本土享有盛誉的蒙古族画家和外来画家,以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来内蒙古考察写生的内地画家。并介绍了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进入内蒙古写生的赵望云、沈逸千等画家。这些画家开辟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写生之先河,对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和中国画语言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在各时段的发展概况、代表画家及基本绘画语言特征。论文第二章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发展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基础;二是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美术环境。第一部分首先阐述内蒙古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俗为绘画提供了基本素材与创作内容;其次分析说明蒙古族宗教信仰与民族精神为画家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为绘画精神内涵的构建提供了方向;最后分析了在当代社会急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游牧生活在物质、精神两方面对现代化文明的吸收,对此,画家们选择了不同的视角与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思考。第二部分中,首先阐述了各时代影响研究对象形成与发展的文艺政策、美术思潮等因素。其次,就内蒙古本土美术的发展情况,阐述了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现状与国内美术教育、内蒙古本土美术教育的关联,并根据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画家的不同生活经历,将其分为外来画家、知青画家和本土画家三个类型,进而分析说明了三类画家在绘画中体现的思想情感差异。最后,以对比的方式,分析说明了在西方艺术的影响下内蒙古美术与内地主流美术发展的异同,以及在当代民族文化自觉的社会环境下二者所体现出的自觉性。论文第三章从影响因素和对绘画形式语言本体的分析两方面论述了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影响因素中,早期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形式语言与徐蒋体系艺术语言的密切关联,说明了在特殊历史时期中,“徐蒋体系”中国画因其利于战时美术宣传而在政府支持下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形成了早期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基本风格面貌。其次,按内蒙古中国画画家出生年代的不同将其大致分为三个代际,并分别分析说明了三代画家的绘画形象语言特彳正及成因。对绘画形式语言本体分析的部分分为工笔画和水墨画两部分,先后分别分析了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工笔画的线条与造型、色彩与空间,水墨画的多元笔墨样式、空间表现和以色写神的彩墨画。论文第四章为“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审美意象”,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蒙古族审美观及其形成,首先分析了民族审美观形成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其次阐述了蒙古族审美观的特征并与中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进行对比。最后分析了蒙古族传统审美在当代蒙古族题材绘画中的变异。第二部分析了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中的三种典型意象:马意象、蒙古族女性意象、英雄意象,详细分析了绘画中此三种审美意象所蕴含的当代性、民族性及其文化内涵。论文第五章主要对研究对象的文化价值以及当前所面临问题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绘画内容、形式语言和思想内涵三方面所体现的当代性与民族性。其次,阐述了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文化价值。最后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发展前景与困境。

于青[3](2018)在《边疆治理能力的帕累托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换,中国边疆的开发、建设和治理的地位被历史地凸显了出来,其意义愈显重大。政府作为边疆治理的核心主体之一,是边疆治理绩效的主要行政负责者。我国传统的边疆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主要体现为维护边疆稳定的能力及民族团结的能力。然而,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和边疆社会的转型,中国边疆地区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愈加凸显的后致型风险与一些原生型的风险相互叠加胶着,使得传统边疆政府治理出现困境。边疆问题的复合性、叠加性、跨国性和敏感性等特征,严酷地对边疆法治建设能力、边疆地区中华民族意识建构的能力以及边疆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历史性的要求。政府在应对边疆新型风险问题上出现了困境,倒逼边疆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构及边疆政府治理绩效的提升,集中体现为对边疆政府治理体系和边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要求上。因此,我们通过分析和提取了影响当代边疆治理的核心能力,探讨了当代的边疆治理能力“帕累托改进”的空间,其目的是通过对当代边疆治理的核心能力和水平的改进及调整,力求在不削减传统边疆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增进一项或是多项的治理价值,渐进地推进边疆政府治理体系的构建及治理能力的提升,以期增进当代边疆治理的有效性,从而推进边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边疆民族共同富裕。本文以探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心,以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匹配边疆风险治理需求为立论基点,以边疆治理能力提升为根本目标。在借鉴古今中国边疆治理政策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全面聚焦当代边疆的问题,期望通过深入剖析和探讨边疆风险的生成逻辑以及传播路径,挖掘和提炼边疆治理的核心能力,以此寻求当代边疆治理对策。

杜立芳[4](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认为“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徐玉松[5](2016)在《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对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它宣喻党的文学方针政策,统一文学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建构或调整文学体制,规定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理论方法,制定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活动框架,规划了当代文学生产的方向。范式(paradigm)理论经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提出,已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本文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文学范式是文学观、文学体制和文学范例的总和,指特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文学工作者所一致遵循的文学观念、理论原则、制度规范、话语类型和应用范例。本文认为:在共和国初期三十余年的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文代会的召开是构建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仪式,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当代文学的前四次文代会构建了三种形态的文学范式。第一次、第二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1949-1956)。在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这段期间,新生的国家展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想象,按照苏联模式和解放区文艺运动经验,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方向,整合文学共同体,达成反映论文学观共识,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原则,初步建立高度集中和组织化的文学体制,并以解放区文学为范例,工农兵美学由此崛起。第三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1956-1976)。1956年,国家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经由文学战线的斗争、摇摆,迟至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的召开,才完成文学范式的革命,由“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由于国内动荡的政治经济形势,直到“文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才走向常规文学阶段,工具论文学观成了共同信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取代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立了专制化的文学体制,“样板文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范例。第四次文代会构建了“新时期”文学范式(1976-1985)。随着专制文学时代的结束,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得到重新认识,审美论文学观得以确立,文学体制日渐松动,文学创作和批评获得了相对独立性,文学题材、文学方法、人物类型等禁区被打破,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与西方文学理论方法的引进并行不悖,文学范例日趋多元化,文学逐渐回归到自身的发展轨道。中国当代文学三种范式在文学观、文学体制、文学范例上存在明显差异,却又在文学资源、思想逻辑和活动框架上呈现了连续性。因为文学体制改革,1985年后,垄断地位的、统一的文学范式解体。不过,文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的文学知识、文学观念和审美取向,形成新的文学共同体,从而产生新的文学范式。

邹伟超[6](2016)在《液晶显示公司市场创新战略的分析研究 ——以B集团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以中国大陆的液晶显示面板企业B集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市场创新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工具,对B集团总体的经营状况和环境进行分析,指出B集团现在所遇到的困境和威胁,并分析和说明B集团所进行的市场创新战略研究的选择和实施内容。本文对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做了一个梳理,从技术的迭代到液晶显示技术的繁荣,从美国的发源再到液晶显示三国四地的现状,阐述了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并对B集团的总体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的状况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从B集团的微观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从资源环境、市场需求、竞争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B集团现在对于自身所拥有的优势以及在现有市场环境里所面对的局势,以及应用五力模型判断现有竞争环境;另外,从政策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PEST模型说明B集团在现有的政策法律上拥有国家政府的支持和倾斜,宏观经济面向好总体利好产业经济,社会环境利于产业发展,技术环境尚未出现技术迭代威胁来说明B集团所处的宏观环境。因为消费类显示终端利润增长乏力,特殊细分市场高收益的驱使和特殊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明显,超越其他竞争者概率大的三个原因,促使B集团开始实施市场创新战略。B集团的创新战略就是开拓车载显示市场和商用显示市场两个新应用细分市场。在车载显示市场与细分市场里强有力的区域市场合作伙伴进行强有力的合作,互惠互利推进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赢得市场;商用显示则不同,行业内没有较大的合作伙伴,只能努力培育各个行业和区域的合作伙伴扩大市场份额,产品也要从基础开始稳扎稳打,从低到高逐渐提升细分市场对品牌的认知。通过对B集团两大市场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车载市场不应完全依赖Tierl的合作伙伴,这样在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受制于对方。应采用三方互动的模式这样有利于B集团更好的进行市场渗透和产品推广。商用市场则应当考虑延生性发展,由硬件导出,到服务至上的发展,提升综合性解决方案,获得更高营业收益。

王俊[7](2014)在《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京剧改良运动从清末开始,以社会改良与革命的内容介入戏曲戏剧改良。经过清末民初、五四运动时期,直到1930年代至1940年代延安解放区而最终趋向大众化和革命化。中国的戏曲戏剧改良道路也走过了从启蒙排满,推动民族民主革命到要推倒旧戏的形式,以一种全盘性的反传统的态度来对待旧戏,企图将其推倒重建,试图实现文化上革新的尝试。不过这种努力的成效并不明显,旧戏仍然还是按照自己既有的方向继续前进。真正使京剧改良出现重大转机的时期是1940年代延安时期,这时的文艺大众化推动了京剧改革。由于抗战的需要,反映抗战的主题成为京剧舞台的主要内容,而舞台上的主角这时也被工农兵所取代。戏剧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紧密程度在此时得到进一步加强。延安时期戏改的许多做法在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京剧改革中被继承。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之前,京剧现代戏已经成为京剧演出舞台最主要的形式。江青在大会上以《谈京剧革命》的讲话登上政治舞台,《谈京剧革命》也成为指导京剧革命的方针,这次观摩大会成为文革样板戏的前奏。从1964年直到文革开始的这一段时间,主要的样板戏剧目都已经基本成型。以上这些是本论文论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样板戏剧本改编现象的探讨是本论文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主要围绕从革命现代戏到样板戏修改和演变过程来展开讨论,对江青和样板戏命名之间的关系,样板戏各个剧本来源的艺术形式的探究,以及在样板戏的创作和改编中的“两结合”和“三突出”策略的运用和样板戏主题多角度考察都成为在研究样板戏改编的时候重要考察对象。此外,在文革期间,为了更广泛的传播样板戏,样板戏的改编不仅仅只限于的京剧的舞台,对于样板戏进行电影化的改编也是文革期间江青所着力推行的,样板戏电影的改编所遵循的“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各种电影语言,按照“三突出”的要求来处理样板戏中的各种人物。这种对样板戏的银幕化,使样板戏在传播的时候更加便捷和广泛,强化了样板戏中的一些理念,这成为文革结束之后样板戏某种程度上“回潮”的原因之一。文革结束之后的1980年代至今,样板戏虽然不再是戏剧戏曲舞台上的主角,但也没有消失于历史的幕后。样板戏在1980年代经过重新包装以后再次流行,以及新世纪之初,随着“红色经典”的兴起,样板戏被重新的影视化,都是“后样板戏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而此时的样板戏改编“热潮”的出现,更多的是大众消费文化推动的结果。可以说,在不同的时代,支配样板戏改编的力量都和时代政治文化变化紧密的联结在一起的。在本论文的写作中,笔者着力探究的是自晚清直到文革以来驱动京剧以及样板戏改良和革命内在的动力,尤其是文革时期样板戏的改编。另外本文所要关注的就是“后样板戏时代”对样板戏题材影视剧改编的文化思考。本文主要就是这两个方面,分五章进行探讨。在正文前的绪论中,主要从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具体的论文写作概要这三个方面来说明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戏曲形式,样板戏在中国戏曲改良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它的出现之于文革文艺的意义,以及它在改编的时候所突出的理念如何支配样板戏的改编。正文分为五章,主要阐述晚清开始的戏曲改良和样板戏的改编,其中样板戏的改编包括了样板戏剧本的改编、样板戏的电影化改编以及样板戏的电视化。其中样板戏的剧本改编是重点论述和分析的部分。其中,本文的第一章,论述了晚清开始的戏曲改良运动,延伸到五四运动时期,直至延安时期的京剧现代戏的改革。晚清的戏剧改良,关注的是戏曲内容方面,这种情况出现是因为戏曲改良者们试图以社会改良的内容进入戏曲,并借此进行启蒙,以便于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而延安时期的京剧改良运动则是走向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开展京剧现代戏演出的前奏,建国后戏曲工作的基本体制和改革方向在此时都已经基本确立。第二章,论文将重点讨论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到1964年间的京剧改革与实践。其中包括了新中国戏剧戏曲工作的体制化和组织化,以及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京剧革命的实践。对新中国戏剧戏曲工作的组织化的介绍为了说明新中国戏曲改革拥有组织上和体制上的保证,而京剧现代戏的演出是从实践上保证戏改的现代戏方向。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集中探讨从京剧现代戏到样板戏的修改和演变。本章先对样板戏命名进行了探究,并对其与江青的关系加以梳理。在对样板戏的剧本来源进行探究的时候,对于样板戏各类剧本进行了分类,梳理各自的改编情况,并指出样板戏剧本改编的意义。对于样板戏创作和改编的总策略,本文主要是从“两结合”和“三突出”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论述了这两个原则如何贯彻到样板戏的改编之中。而改编之后成型的样板戏如何体现文革的精神实质,在这一章里主要从阶级斗争、政治文学化和领袖崇拜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说明样板戏与文革的同质性。第四章涉及到的是对样板戏拍摄和改编成电影的探讨。样板戏电影的拍摄,依据的是江青提出的“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使用电影镜头语言对样板戏中的人物重新塑造。对不同类型的人物,不同的环境,在使用镜头的时候都判然有别。运用这些手法拍摄的样板戏电影,是对样板戏的再塑造,也是对文革的进一步强化,尤其是电影作为一种当时较为新式的传播手段,对于影像化的样板戏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文革结束之后人们对样板戏“怀旧”时的影像依据。本论文的第五章是关于文革结束之后的样板戏现象。比较多关注到的是样板戏在“红色经典”出现背景下样板戏被改编的情况,在样板戏和大众消费文化结合之后,样板戏如何再一次演变成为样板戏影视剧改编的热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何在?大众消费文化对于普通民众消费趣味的投合与引导,其价值与意义何在?都是现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金宜鸿[8](2012)在《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文中认为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中,电影一直是同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联,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电影发展,注定绕不开电影与新中国政治的关系。而文艺政策正是这两者之间的重要纽带,由上,文艺政策能较为鲜明地体现政治意识形态的总体倾向,向下,文艺政策又直接指导电影的创作、生产与发展。但在现有的中国电影史的研究着述中,鲜见有相关研究成果的面世。本文要展现的正是受不同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环境影响而发生嬗变的新中国文艺政策之下,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通过分析文艺政策出台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梳理文艺政策的不同文本形态以及文艺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等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影响,来探讨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规律。除序论外,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对政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介绍。从现代政策学的角度来说,政策是政策主体为服务于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是与谋略、措施、办法、规定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行为。政策是政治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必然服从于和服务于政治主体所需要实现的意志、利益、任务和目标,政治性目的是政策最本质的特征。就政策的纵向关系而言,政策可以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之中,政策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协调功能和象征功能。价值取向是政策的灵魂和核心,对政策最终执行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取向是由复杂的历史、地理、宗教、心理、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同时,一种价值取向的产生往往源自于主体的某种需要。对于政策而言,其价值取向问题即为政策的着眼点问题,是为谁决策和如何决策才更科学合理的问题。政策主体的政治立场、政治需要和政治观点以及各种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都影响着政策价值取向的最终形成,而政策客体是政策的最终受益者或受损者。第二章分析了新中国文艺政策产生的文化渊源、理论背景和现实成因。任何一种价值观念,必定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关。新中国文艺政策价值取向的文化渊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源头的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随之被中国人所接受的还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他们的文艺思想,直接成为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思想资源,是新中国文艺政策的理论基础。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原因,整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层面受前苏联的影响,苏联的文艺模式也基本在中国被模仿和套用,它实际上成为新中国文艺政策产生的一个较为现实的模板。第三章从文本形态上对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了整体性的描述和梳理。文艺政策是政治的文化表现形态,体现的是一定阶级、国家、政党或社会集团的文化意志。文艺政策的文本形态主要是指文艺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新中国的文艺政策,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文艺政策主文本”、“文艺政策辅文本”和“文艺政策泛文本。”第四章对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从文本的形式演变,政策内核的传承及价值取向的嬗变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从新中国文艺政策之变与不变两方面对政策文本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文艺政策之变体现在从早期的政策以领导讲话为主演变到后来的以规范的条例、规定、办法、通知等规范性文本为主;政策对文艺创作从过去的控制演变为现在的调控和引导;政策对文艺的要求从高度的政治性演变为对艺术及其规律本身的尊重。文艺政策之不变体现在文艺政策始终对文艺功能的强调和重视;始终规定和强调文艺要为群众服务和一直关注文艺的民族性等方面。第五、六、七、八章以不同历史阶段文艺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为节点,梳理了新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在革命时代(1949-1978),随着政治运动的风起云涌,中国的文艺政策表现出强烈的“革命”色彩。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这一时期文艺政策的逻辑起点。这篇讲话不仅明确规定了“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方向,而且提出了在“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基础上,“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批评标准。此阶段的中国电影创作,在主题上以阶级斗争为主,运用“三突出”的原则来刻画“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文革”时期的电影,更是将阶级斗争主题推崇到了极致。概念化、公式化是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当中电影创作的痼疾。而这些问题的症结,是当时文艺政策价值取向有失偏颇的结果。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电影也借改革之势开始了多元化探索(1979-1992)。首先是重新认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提出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代替原来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或“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全盘否定了“文革”时期的左倾文艺政策,舍弃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新时期的文艺政策重新界定了文艺的职能,鼓励文艺创作的多元化。在此政策环境下,电影事业也重获新生,全国各地的制片厂迅速恢复电影的生产,并在发行放映上进行了改革,逐步现代化。在电影创作观念、电影语言方面都进行了开创性的革新,中国电影开始与世界进行对话。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实施阶段,中国电影也随之开始了市场化转型(1993-200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已经逐步确立了文艺具有特殊的商品属性的观念,一系列旨在处理文艺规律与市场规律的文艺政策出台,发起了电影体制的改革,开放了电影市场,疲软的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复苏,中国电影出现了显着的市场化特点。2000年10月,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继而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标志着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除了物质生产力,电影这一文艺形式也日益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承载体。因此,2001年以来,中国电影积极进行产业化改革和产业化建设。突破了体制的束缚,全新的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投资主体、生产主体、院线经营日益实现多元化,逐步形成了符合新时代市场规律的电影生产、传播、运营体系,电影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电影正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品牌,也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着自己不可或缺的力量。最后在余论部分,本文提出了对新中国文艺政策和电影发展的几点思考。六十多年来中国电影所取得的得失,是文艺政策直接指导电影事业发展的结果。六十多年的实践不难看出,当文艺政策符合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时,政策才能对电影发展进行正确引导,电影创作就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反之,电影艺术也必然遭受挫折和损失。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政策应该如何才能更加有利于电影的发展?本文认为,正确认识电影的功能是制定正确的电影政策的基本前提,而尊重电影艺术的生产规律是电影能够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基本保障。在构建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及现实要求下,电影政策的制定者需要以这两点为基础,解放思想,转变角色,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政府间接调控引导,平衡发展电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电影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天蓉[9](2013)在《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绕“问题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我与我的团队已经历了十个年头的风风雨雨。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拓展研究视角、改进研究框架,并尝试以大量实践应用作为支撑做进一步探索。在我们看来,理想的课堂学生带着问题才能进教室,学生的问题是起点却不是终点;教师的价值是基于学生的起点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核心问题;基于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构建问题系统;基于问题系统,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通路。课堂所要经历的,就是源源不断的自由、热情、智慧与能量所迸发的激动人心的过程。而教学设计,就是尽可能地为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而服务。更具体的说,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教学设计,就是为致力于探索在问题系统的形成与架构的规律上进行教学设计,在问题系统优化学习的过程上进行教学设计,在问题系统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科思维与认知图式的目的上进行教学设计。我们的研究主要包括了:问题系统的理论基础;问题系统的类型与教学功能;定义问题的目标属性;问题系统建构——以学为中心的过程设计;学科思维培养——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学科教学实践;基于设计的研究——实践共同体下循环改进的设计案例;评估设计与实验研究——基于问题系统优化学生认知图式与经典问题解决研究所不同的是,“问题系统”这个概念,更关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用更宏观的视野研究问题解决;其次,问题系统的优化体现的是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过程设计;再次,问题系统优化体现了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教学价值;最后,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形成的问题系统,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更为优化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框架,并尝试通过实验验证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学习对学习效能提升的作用,研究后开发的代表各学科不同学习规律的典型案例与实践模式,可以指导高效能的学科学习。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在此间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媒介,更多的是思维与认知的工具。而基于设计的研究则初步实现了发展理论和改进实践的双重目的。

王金伟[10](2013)在《近十年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电影业就一直在进行或大或小、或急或缓的改革。从八十年代在计划体制框架内的修补式改良,到九十年代的全面改革、机制转换,再到新世纪的规范、有序、开放,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业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期。新世纪,在确立了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之后,中国电影业从2003年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电影市场实现了电影票房、观影人次、影院与银幕数等全方位的复苏。2012年,城市影院票房总额达到170.73亿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在前二十多年改革的基础上,中国电影业确立了电影产业化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并据此展开了新一轮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从国家、主管部门到地方政府,围绕电影产业化这一总体目标,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比如院线制、影视集团公司制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农村电影“2131”工程和“电影走出去”工程等。正是在这一系列、全方位的政策措施的指引和扶持下,中国电影业强势复苏,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与我国电影业的改革相伴随的,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电影数字化浪潮兴起。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电影业改革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管理体制从原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管理服务型体制;二是指导方针从“为工农兵服务”转变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三是行业定位从电影事业转变为电影产业。本文首先对我国电影业管理机构改革和党的文艺政策演变做了简单梳理,并简要回顾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业改革,然后结合市场发展与政策成效全面分析了2003年以来出台的各个方面的电影产业政策,最后总结了我国电影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风风雨雨又一年 2001年主流硬件回顾(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风雨雨又一年 2001年主流硬件回顾(下)(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第一章 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古代北方草原民族题材绘画的历史追溯
    第二节 近现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概况
    第三节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发展的环境基础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发展的地理人文环境
        一、地理环境与人文风俗
        二、宗教信仰与民族精神
        三、游牧生活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第二节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发展的时代因素
        二、内蒙古美术教育
        三、画家群体构成
        四、当代内蒙古中国画与内地中国画发展的异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形式语言的影响因素
        一、受“徐蒋体系”影响的早期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
        二、内蒙古中国画画家的代际与形式语言
    第二节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工笔画的形式语言
        一、工笔画的线条与造型
        二、工笔画的色彩与空间
        三、工笔画的肌理表现
    第三节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水墨画的形式语言
        一、笔墨的抽象性与写实性
        二、水墨画的空间表现
        三、以色写神的彩墨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审美意象
    第一节 蒙古族审美观的特征与形成
        一、民族审美观形成的条件
        二、蒙古族“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统一”的审美观
        三、蒙古族审美观与中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异同
        四、蒙古族传统审美观在当代蒙古族题材绘画中的变异
    第二节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中的主要审美意象
        一、审美意象与绘画中的艺术形象
        二、马意象
        三、蒙古族女性意象
        四、英雄意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价值与问题反思
    第一节 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价值
        一、绘画内容与形式上的当代性与民族性
        二、绘画思想内涵上的当代性与民族性
    第二节 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困境与反思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困境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资源的消逝
        三、全球化时代中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画家访谈记录
附录2 内蒙古中国画画家代际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边疆治理能力的帕累托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传统边疆治理能力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王朝国家边疆治理能力的回顾与评析
        一、王朝国家边疆治理的行政目标
        二、王朝国家边疆治理的行政手段
        三、王朝国家边疆治理机制的缺陷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时期边疆治理能力的回顾与思考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治理的行政责任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治理的行政政策与手法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反思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边疆治理能力的回顾与评析
        一、改革开放之后边疆治理的行政宗旨
        二、改革开放之后边疆治理的主要行政决策表现
        三、改革开放之后边疆治理能力与行政绩效的思考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与边疆治理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边疆治理风险
        一、社会转型理论的阐释
        二、社会转型对边疆治理能力的挑战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与边疆治理困境
        一、风险社会的概述
        二、风险社会视角下边疆治理能力的困境
    第三节 地缘政治变迁与边疆治理难题
        一、地缘政治涵义
        二、地缘政治问题与边疆治理难题
        三、“一带一路”与边疆治理的诉求
第三章 边疆治理能力帕累托改进之路径(上)
    第一节 边疆治理能力改进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能力构建
        一、国家认同: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现实困境
        三、政府驱动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多重路径
    第二节 边疆治理能力改进之二:民族团结能力构建
        一、民族团结:边疆民族工作的关键
        二、当前阻碍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
        三、政府何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实践路径
第四章 边疆治理能力帕累托改进之路径(下)
    第一节 边疆治理能力改进之三:边疆法治能力构建
        一、法治边疆:边疆治理战略的基本选择
        二、民族事务法治缺陷与困境
        三、依法行政:边疆治理应崇尚的模式
    第二节 边疆治理能力改进之四:边疆跨越发展能力构建
        一、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区域二元结构固化与边疆治理的风险
        三、边疆发展观念的转向与公共政策供给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文代会研究现状
        二、当代文学范式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范式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二、范式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文学范式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研究思路、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
    第一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塑
        一、文学观的统一
        二、文学体制的建构
        三、文学范例的塑造
    第二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态
        一、重新认识当代文学史分期
        二、当代文学范式的延宕特征
        三、当代文学范式的三种形态
    第三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革命
        一、革命的原因:反常现象和危机
        二、革命的表征:文代会的召开
        三、革命的完成:嬗变与进步
第二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
    第一节 新想象:国家文学的设计
        一、建国前的文学观论争
        二、反映论文学观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倡
        四、文学共同体的构成
    第二节 新体制:文学体制的初建
        一、文学机构的建立
        二、文学期刊的管理
        三、文学批评的法则
    第三节 新美学:工农兵文学的崛起
        一、工农兵文学的范例培植
        二、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编码
        三、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类型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
    第一节 新道路:社会主义文学道路的探索
        一、工具论文学观的形成
        二、走向常规文学的曲折历程
        三、工农兵创作主体的涌现
    第二节 新机制:文学体制的专制化
        一、文学机构的专制
        二、文学期刊的专制
        三、文学批评的专制
    第三节 新风格:样板文学的突起
        一、样板文学的范例变迁
        二、样板文学的话语编码
        三、样板文学的话语类型
第四章“新时期”文学范式
    第一节 新认识:改革时期的文学想象
        一、文学思潮解放的潮汐
        二、审美论文学观的形成
        三、革命现实主义的提倡
        四、文学共同体的分裂
    第二节 新状态:文学体制的重建
        一、文学机构的民主管理
        二、文学期刊的自主管理
        三、文学批评的审美转换
    第三节 新征程:走向多元的新时期文学
        一、新时期文学的多元范例
        二、新时期文学的话语原则
        三、新时期文学的话语类型
第五章 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辨识
    第一节 范式的边界与阻抗
        一、范式的边界
        二、短暂的反复
        三、主流与支流
    第二节 范式的断裂与承续
        一、范式的区隔
        二、范式的承续
        三、革命与进步
    第三节 范式的解体与新生
        一、解体的原因
        二、危机的呈现
        三、范式的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液晶显示公司市场创新战略的分析研究 ——以B集团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论文结构
    第三节 市场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 小结
第二章 液晶面板显示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显示技术发展概述
    第二节 液晶面板产业概述
第三章 B集团概述和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B集团概述
        一、 B集团基本状况
        二、 B集团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B集团微观环境状况分析
        一、 企业内部资源分析
        二、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 竞争者分析
    第三节 B集团宏观环境状况分析
        一、 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二、 经济环境的分析
        三、 社会环境的分析
        四、 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B集团的市场创新战略
    第一节 B集团实施市场创新战略的原因分析
        一、 消费类显示终端利润增长乏力
        二、 特殊细分市场高收益的驱使
        三、 特殊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第二节 B集团的市场创新战略
        一、 B集团SWOT战略矩阵分析
第五章 B集团的市场创新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B集团车载显示市场创新战略的实施
        一、 集团车载显示市场创新战略实施的组织设计
        二、 B集团的车载市场创新占率实施的营销策略
    第二节 B集团商用显示市场创新战略的实施
        一、 基于商用显示市场特点的组织创新
        二、 B集团市场进入策略
第六章 B集团的市场创新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第一节 B集团车载市场实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一、 车载显示市场创新实施的问题
        二、 车载显示市场创新实施问题的解决建议
    第二节 B集团商用显示市场实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一、 B集团商用显示市场实施存在的问题
        二、 B集团商用显示市场问题的解决建议
第七章 B集团的市场创新战略分析研究的总结和启示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启示
注释及参考文献
致谢

(7)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三、章节安排与写作概要
第一章 清末民初至延安时期京剧改良与改革
    第一节 晚清民初及五四时期京剧改良运动
        一、清末民初的戏剧改良运动
        二、五四时期的戏剧改良运动
    第二节 延安时期平剧(京剧)现代戏演出和改革
        一、边区群众性的平剧(京剧)演出活动
        二、延安时期戏剧革命理论
第二章 1949—1964年间京剧改革和实践
    第一节 新中国戏剧工作的体制化与组织化
        一、戏曲机构的体制化与组织化
        二、戏曲改革方针的确立与意义
    第二节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京剧革命实践
第三章 从京剧现代戏到革命样板戏的修改与演变
    第一节 样板戏命名探源
        一、样板戏名称的缘起
        二、江青与样板戏的命名
        三、样板戏名称的正式出笼与推广
    第二节 样板戏剧本来源的艺术形式探究
        一、首批样板戏中战争题材剧本改编概况
        二、首批样板戏中工农题材剧本改编概况
        三、一部同名移植剧本
        四、第二批样板戏剧本改编情况
        五、样板戏剧本改编的意义
    第三节 样板戏创作与改编总策略
        “两结合”
        一、“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提出
        二、样板戏与“革命浪漫主义”
        三、样板戏与“革命现实主义”
        四、“革命浪漫主义”优先性辨析
        “三突出”
        一、“三突出”创作原则的提出
        二、“三突出”在样板戏剧本改编中的运用
    第四节 样板戏剧本主题的多维考察
        一、阶级与阶级斗争
        二、高层政治斗争
        三、领袖崇拜
第四章 样板戏的电影化改编
    第一节 样板戏电影化的取舍与依据
    第二节 电影对样板戏的再塑造
第五章 “后样板戏时代”的样板戏现象研究
    第一节 1980年代样板戏的流行
    第二节 作为“红色经典”的样板戏现象
    第三节 围绕样板戏改编所产生的争议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8)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上篇:新中国文艺政策的产生与文本形态
    1 政策与政策的价值取向
        1.1 关于政策
        1.1.1 政策的本质特征
        1.1.2 政策的层次
        1.1.3 政策的功能
        1.2 关于政策的价值取向
        1.2.1 政策主体的价值取向决定政策的价值取向
        1.2.2 政策的价值取向引导政策客体的行为
    2 新中国文艺政策产生的文化、理论背景和现实成因
        2.1 中国传统文化:新中国文艺政策价值取向的文化渊源
        2.2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新中国文艺政策产生的理论背景
        2.3 苏联文艺模式:新中国文艺政策的现实成因
    3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本形态
        3.1 文艺政策主文本
        3.2 文艺政策辅文本
        3.3 文艺政策泛文本
    4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本演变
        4.1 新中国文艺政策之“变”
        4.1.1 从“讲话”到“条例”
        4.1.2 从控制到引导
        4.1.3 从政治到艺术
        4.2 新中国文艺政策之“不变”
        4.2.1 坚持“为群众服务”
        4.2.2 对文艺功能的重视
        4.2.3 对文艺民族性的关注
下篇:新中国文艺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
    5 政治挂帅,电影对意识形态的着力张扬
        5.1 激进、激昂的社会历史主潮
        5.2 服务、服膺的工具论文艺观
        5.3 激烈、激宕的电影银幕图景
        5.3.1 激烈的斗争主题
        5.3.2 激情的英雄形象
        5.3.3 激荡的电影事件
    6 多元探索,电影的现代化改革
        6.1 文艺政策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
        6.2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化改革
        6.2.1 电影产业的恢复与改革
        6.2.2 电影观念的更新与变化
        6.2.3 电影语言的探索与革新
        6.2.4 电影视野的开放与拓展
    7 市场化转型,电影的商业性突显
        7.1 政策导向的转变
        7.2 电影体制的改革
        7.2.1 电影制片与发行机制改革
        7.2.2 电影商品市场潜力初显
        7.2.3 电影美学特征的丰富
    8 产业化建设,中国电影构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8.1 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建设
        8.2 中国电影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8.2.1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8.2.2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建设
        8.2.3 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努力
        8.2.4 中国电影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
余论
附录1 新中国文艺政策年表(主要关涉电影的部分)
附录2 广播影视机构沿革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总体框架
    第六节 核心概念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问题系统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系统
    第二节 系统的问题观
    第三节 问题系统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问题系统形成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问题系统的类型与教学功能
    第一节 问题的类型
    第二节 问题集——整体认知的问题学习集合
    第三节 问题链——循环往复的问题化学习链
    第四节 问题网——纵横交错的问题化学习网
    第五节 多维矩阵问题系统
    第六节 树状结构问题系统
    第七节 问题域
第四章 定义问题的目标属性
    第一节 目标的分类学依据
    第二节 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
    第三节 目标与问题的系统设计
第五章 问题系统建构:以学为中心的过程设计
    第一节 如何让学生提出系列问题
    第二节 如何培养学生捕捉核心问题
    第三节 自构问题系统的三个教学阶段
第六章 学科思维培养: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学科教学实践
    第一节 问题系统与学科思维
    第二节 语文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第三节 数学学科中的教学实践
    第四节 科学领域的教学实践
第七章 基于设计的研究:实践共同体下循环改进的设计案例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教学设计改进
    第三节 循环改进的教学设计案例
第八章 评估设计与实验研究:基于问题系统优化学生认知图式
    第一节 实验设计
    第二节 实验研究的行动纪实
    第三节 实验研究结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近十年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电影体制改革回顾
    第一节 电影管理机构改革
    第二节 从文艺政策到产业政策
    第三节 80年代电影业改革回顾
    第四节 1993-2002年的电影体制改革
第二章 制片、发行放映政策分析
    第一节 政策走向分析
    第二节 重要政策文件分析
    第三节 制片行业政策分析
    第四节 发行放映行业政策
    第五节 数字电影、电影院政策
第三章 进出口、合拍与国产片扶持政策
    第一节 进口电影政策
    第二节 出口促进政策
    第三节 中外合拍电影政策
    第四节 国产影片扶持政策
第四章 其他电影政策
    第一节 农村与少儿电影政策
    第二节 内容审查、版权保护与行业规范
    第三节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风风雨雨又一年 2001年主流硬件回顾(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果的革新:1950年代浙江双轮双铧犁推广运动研究[D]. 章军. 浙江大学, 2021
  • [2]当代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研究[D]. 邹维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2)
  • [3]边疆治理能力的帕累托改进研究[D]. 于青.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4]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5]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D]. 徐玉松. 苏州大学, 2016(08)
  • [6]液晶显示公司市场创新战略的分析研究 ——以B集团公司为例[D]. 邹伟超.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7]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D]. 王俊. 南京大学, 2014(05)
  • [8]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D]. 金宜鸿. 武汉大学, 2012(12)
  • [9]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教学设计[D]. 王天蓉.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10]近十年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研究[D]. 王金伟. 山东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又是风风雨雨的一年:2001年主流硬件回顾(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