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君贵州省兴义中学562400
摘要:中学物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其原因在于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出现的不可逾越的台阶。本文将从初高中物理知识内容、学习方式、初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身心差异等方面进行比较讨论,针对性地提出怎样顺利完成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物理教学衔接措施
一、初高中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的差异
初中生的思维形式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逻辑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并且抽象逻辑思维占有相对的优势。但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少年学生整个思维活动中仍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在这一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较高的发展,思维特性更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但对于高中物理的难度高、较抽象的特点缺乏思想准备和心理接受能力。
二、初高中物理知识内容上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材编排编写形成上的差异。
从教材上看,初中物理以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初中教材的编写较多地依赖于形象思维的特点,以观察与思考、实验为主,配以具体而有趣的插图、阅读材料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高中教材则以叙述为主,兼以议论、实验等,形成相对抽象和逻辑严密的要求。对物理现象经常是做理想模型的抽象、定量分析、矢量以及较高函数等较深的描述。
2.初高中物理概念方面的差异。
在物理概念方面,初中对物理概念的引入一般比较直接形象,叙述简单,要求理解的程度低、思维能力要求也不高。
高中则相对抽象,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高,而且定义以数学描述为主,定义往往要反映一定的物理规律,尚有定义式和决定式之分。
3.初高中物理方法上的差异。
物理方法方面,初中的物理概念、规律的引入、总结一般是从某一现象、实际生活经验中得到,直接而简单,实验方法也简单。但高中物理较多的是利用逻辑推理,逻辑思维对客体、客观现象进行概括、归纳,抽象出概念、规律,抓住主要因素,近似反映客观规律。这些概念、规律不再是直接形象,有些甚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违背”。
4.初高中物理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的差异。
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等各种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的变化。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手段了。
5.初高中物理在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上的差异。
在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上,初中物理知识相对独立,综合性不强,这方面的要求也不高。高中物理在知识的综合和应用方面要求较高,各章节的综合性和连贯性很强。
三、初高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差异
1.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差异。
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看,初中阶段,由于教学内容的要求较低,教学中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传授的指导性。教学课堂密度小,进度较慢,有可能对重点概念、规律进行反复地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而且习题类型较少,变化也不多,多数是与教师课上讲的内容、例题相差无几,考试时往往只要记住公式,做好笔记,一般就能取得较好成绩,所以不少学生就不去动脑思考,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到了高中后,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对知识的要求也大大提高,需要学生自己多分析、思考、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习题类型更是复杂多变,单靠对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考试出现的题目灵活多样,与课堂习题或自己平时的练习并不完全相同。对此,刚进高中的学生会以初中时的习惯思考问题,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老师没有讲过,不会做。
2.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差异。
从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看,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的课外阅读及实验观察的习惯。而高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应处在主动进取的状态,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课上勤思考,课后多观察、细分析,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具有独创精神,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四、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合理过渡和衔接的办法和措施
1.宏观。
构建新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别让“分数、考试和升学率”阻碍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2.微观。
(1)制造物理好印象。(2)融入物理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抓好课前预习。(4)充分合理地运用案例、设置物理情景使物理形象化、生活化。(5)注意经常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信息。(6)加强教师自身的各个方面的修养。
参考文献
[1]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