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是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用浓度为 0.20%、0.50%、1.00%、1.50%、2.00% 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进行诱导处理,结果表明:经诱导后黄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脲酶的活性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d 后各处理升高的幅度最大;两种细胞壁降解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低于对照,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0d 后降为最低值;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5 天后各处理达到最大值;诱导后叶绿素含量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诱导初期对照和各处理变化平缓,10d 后急剧升高,15d 达最大值,各处理均高于对照;单宁、阿魏酸、绿原酸的含量均高于对照,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单宁含量诱导后即开始升高,15d 达到峰值,阿魏酸含量前期变化平缓,15d 后急剧升高,20d 后达到峰值,绿原酸含量诱导后急剧升高,5d 后即达到最大值;木质素的含量各处理均高于对照。SOD、脲酶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叶绿素、阿魏酸、绿原酸、单宁、木质素含量与诱导后产生的对霜霉病的抗性呈正相关性,而羧甲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抗霜霉病呈负相关性。在诱导物浓度为 0.5%-1.5%的范围内,黄瓜叶片内各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差异最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如何识别与防治瓠瓜霜霉病?[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07)
- [2].霜霉病[J]. 吉林蔬菜 2017(04)
- [3].江油附子霜霉病防治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1)
- [4].几种药肥组合防治元胡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8(04)
- [5].小麦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3(08)
- [6].啤酒花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村科技 2010(10)
- [7].啤酒花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新疆农垦科技 2010(06)
- [8].正确辨识与防治辣椒白粉病与霜霉病[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0)
- [9].不同鲜食葡萄品种对霜霉病菌的抗性分析[J]. 北方园艺 2019(20)
- [10].水稻南黑与霜霉病的识别与防控[J]. 湖南农业 2015(04)
- [11].棚室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J]. 农业知识 2016(11)
- [12].外源壳聚糖对霜霉病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性指标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0(05)
- [13].75%驱霜防治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 上海蔬菜 2010(03)
- [14].黄瓜角斑病与霜霉病的识别与防治[J]. 农家参谋 2009(11)
- [15].不同药剂防治元胡霜霉病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5)
- [16].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技术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7)
- [17].油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7(16)
- [18].大棚黄瓜靶斑病和霜霉病的区分及防治方法[J]. 河北农业 2017(11)
- [19].蔬菜霜霉病[J]. 湖南农业 2014(07)
- [20].霜霉病如何防? 用好抗、避、阻、压这四招[J]. 农药市场信息 2018(27)
- [21].莴苣(笋)霜霉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J]. 长江蔬菜 2017(11)
- [22].蔬菜霜霉病的识别与防治[J]. 长江蔬菜 2013(01)
- [23].葡萄叶片表皮气孔与霜霉病的抗性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 2018(12)
- [24].葡萄抗霜霉病机制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18(04)
- [25].元胡霜霉病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及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 2018(09)
- [26].黄瓜抗霜霉病的分子标记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8)
- [27].2014年邢台县葱类霜霉病大发生的原因与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3)
- [28].黄瓜基因组中抗霜霉病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特异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9)
- [29].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霜霉病的区别与防治[J]. 河北农业 2009(11)
- [30].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