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2基因对化疗药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Bcl-2基因对化疗药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丝裂霉素C(MMC)因副作用相对较少、价格低廉、抗肿瘤效果确切,在我国以至世界范围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往认为MMC发挥抗肿瘤作用是因为它在组织中经酶活化后,可以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合成,并可使单股DNA断裂,对RNA及蛋白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近年研究表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MMC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虽然目前已有大量关于MMC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研究,但由于细胞凋亡调控十分复杂,MMC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确切机制仍不明了。近年研究发现,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线粒体在MMC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应用MMC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对以细胞色素C为代表的线粒体促凋亡因子在细胞内的定位变化进行检测,为明确MMC的抗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Bcl-2(B cell lymphoma leukemia-2)基因是一类重要的原癌基因,其表达产物为分子量26KD的糖蛋白,可以抑制细胞调亡和延长细胞存活。近年研究发现,化疗药物耐药的膀胱癌细胞Bcl-2基因呈高水平表达状态。但是,Bcl-2基因高表达通过哪些途径最终导致膀胱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目前还不甚清楚。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改变与多种因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抗凋亡基因Bcl-2可以通过对线粒体功能状态的调节,抑制促细胞凋亡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发生凋亡。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多种借助于细胞凋亡线粒体通路来诱导凋亡的刺激因素,其促凋亡作用却不受Bcl-2基因的调节。即使在完全相同的凋亡刺激因素作用下,在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中Bcl-2基因是否可以发挥抗凋亡作用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在化疗药物诱导膀胱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如何发挥作用,以及Bcl-2基因是否可以通过对线粒体功能状态的调节来抑制化疗药物诱导的膀胱癌细胞凋亡,都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人Bcl-2基因转染膀胱癌BIU-87细胞,观察其对化疗药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从线粒体促凋亡因子在细胞内迁移的角度,探讨Bcl-2基因的抗凋亡作用。材料与方法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cl-2的构建人Bcl-2cDNA全长847bp,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并做测序分析。2.基因转染按照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转染试剂说明书操作。分别将pcD-NA3.1(+)及重组载体peDNA3.1(+)/Bcl-2转染人膀胱癌BIU-87细胞,将转染pcDNA3.1(+)和pcDNA3.1(+)/Bcl-2的细胞分别命名为BIU-87/neo和BIU-87/Bel-2。3.RT-PCR检测Bcl-2基因表达水平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供的步骤进行RT-PCR。Bcl-2上游引物:5’-GCAGAGGGGCTACGAGTGG-3’;下游引物:5’-TCA.AACAGAGGCCGCATG-3’,预计扩增片段561bp。内参照β-ac-tin上游引物:5’-GAGCTACGAGCTGCCTGACG-3’;下游引物:5’-CTC-CTGCTrGCTGATCCACAT-3’,预计扩增片段370bp。产物经Genefinder染色,2%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成像。4.实验分组实验分为3组:(1)BIU-87组;(2)BIU-87/neo组;(3)BIU-87/Bel-2组。5.细胞生长抑制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BIU-87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个/mL,以100μL/孔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24 h后弃原培养液,分别加入含有终浓度16、32、64、128μg/mL MMC的无血清培养液,每孔培养液量均为100μL,每个药物浓度设4个平行孔,以加入不含有MMC的无血清培养液作为对照。继续培养24 h后,每孔加入5g/L的MTT溶液10μL,37℃孵育4h。吸去上清,加入二甲基亚砜100μL,振荡10min使结晶完全溶解,自动酶联检测仪测定490nm波长的吸光度(A490)值,计算细胞存活率,计算公式:存活率=(加药组A490值/对照组A490值)×100%。6.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对数生长期的BIU-87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24 h后更换含有终浓度0、16、32、64、12μg/mL的无血清培养液,处理24 h,离心收集,75%冷乙醇悬浮后4℃固定过夜,PI染液4℃避光染色30min,流式细胞仪于FL2-A参数下检测。以G0/G1峰前出现的亚二倍体细胞数量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表示凋亡率。7.AO荧光染色对细胞凋亡形态学的观察对数生长期的BIU-87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浓度64μg/mL MMC处理24h,制成细胞浓度为1×107个/mL的单细胞悬液,AO染液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8.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色素C亚细胞分布变化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线粒体/细胞浆蛋白,考马斯亮蓝法对提取的蛋白样品进行定量。以40μg蛋白上样量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至硝酸纤维素膜,抗体孵育,显色。对条带进行灰度扫描,以目的条带和和内参照灰度的比值表示蛋白含量。9.Caspase-3活性检测收集MMC处理的细胞各1×106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05nm波长检测A405值,以A405值大小表示Caspase-3活性。10.统计学分析t检验或q检验。实验结果随着MMC浓度增加,BIU-87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BIU-87细胞存活率与MMC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97,P<0.05)(图1)。BIU-87细胞自然凋亡率很低。随着MMC浓度增加,FCM检测BIU-87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图2)。AO荧光染色对照细胞形态饱满,细胞质呈均匀弥散黄绿色荧光,或因RNA染色而出现部分橘红色荧光,细胞核形态规则,可见黄绿色核仁。MMC处理组可见部分细胞出现核染色质边集、固缩、断裂成数个黄绿色强荧光颗粒等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图3)。MMC处理后,BIU-87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含量下降。而原本细胞色素C表达阴性的细胞浆内出现细胞色素C(图4)。正常情况下,BIU-87细胞Caspase-3活性水平较低,在MMC作用下,Caspase-3活性增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cl-2的构建成功,酶切鉴定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图5),基因测序Bcl-2序列与Genebank(登陆号:179370)记载一致(图6)。BIU-87/Bcl-2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IU-87和BIU-87/neo,分别是后两者的2.2倍和2.1倍。在16-128μg/ml的MMC作用下,BIU-87/Bcl-2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BIU-87和BIU-87/neo细胞(图8)。MMC对BIU-87/Bcl-2细胞的IC50是BIU-87和BIU-87/neo细胞的15倍。MMC处理后,3组均可见凋亡细胞(图9)。与BIU-87和BIU-87/neo相比,BIU-87/Bcl-2,的凋亡率显著降低。正常情况下,BIU-87、BIU-87/neo和BIU-87/Bcl-2细胞间Caspase-3活性无显著差别。MMC处理后,Caspase-3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BIU-87/Bcl-2细胞的Caspase-3激活受限。正常情况下,BIU-87、BIU-87/neo和BIU-87/Bcl-2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浓度无显著差别,细胞浆内均未检测到细胞色素C。MMC处理后,线粒体细胞色素C向胞浆释放,3种细胞浆内细胞色素C浓度均有所上升。BIU-87/Bcl-2细胞浆内细胞色素C浓度显著低于BIU-87和BIU-87/neo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浓度显著高于BIU-87和BIU-87/neo(图10)。结论。1.化疗药物MMC通过促进膀胱癌细胞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激活Caspase-3,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2.线粒体是MMC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和Bcl-2抑制膀胱癌细胞凋亡的交汇点。3.Bcl-2基因高表达通过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降低Caspase-3活化水平,使膀胱癌细胞对MMC诱导的凋亡产生抗性,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1. 中文论著摘要
  • 2. 英文论著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论文一 丝裂霉素C对人膀胱癌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二 Bcl-2基因高表达抑制丝裂霉素C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论文图片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1. 综述
  • 2.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3. 致谢
  • 4.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外泌体应用于膀胱癌诊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 2019(01)
    • [2].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6)
    • [3].长链非编码RNA:膀胱癌研究的新热点[J]. 上海医学 2018(01)
    • [4].缺氧下膀胱癌细胞黏附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变化[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5)
    • [5].膀胱癌研究的新进展[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7(04)
    • [6].膀胱癌液体活检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学 2019(04)
    • [7].外泌体在膀胱癌中的现状与展望[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02)
    • [8].外泌体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03)
    • [9].外泌体在膀胱癌中的研究前景周万明综述,鲁雄兵校审[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9(09)
    • [10].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膀胱癌患者尿液实现“膀胱癌精准治疗”[J]. 微创医学 2019(04)
    • [11].膀胱癌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31)
    • [12].黏蛋白-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03)
    • [13].膀胱癌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11)
    • [14].膀胱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在分子标记物诊断中的应用[J].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02)
    • [15].雷帕霉素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J]. 现代肿瘤医学 2012(03)
    • [16].槲皮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J]. 科技资讯 2012(17)
    • [17].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35)
    • [18].膀胱癌细胞在尿液中适应性生存的研究[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06)
    • [19].膀胱癌中巨噬细胞浸润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33)
    • [20].膀胱癌治疗的研究现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A5)
    • [21].趋化因子在膀胱癌诊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02)
    • [22].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01)
    • [23].尿液标志物诊断膀胱癌的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 2018(08)
    • [24].吡柔比星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及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J]. 北方药学 2016(03)
    • [25].下调X连锁调亡抑制蛋白基因表达增强多西他赛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03)
    • [26].核因子κB靶向性圈套策略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03)
    • [27].膀胱癌靶向治疗的现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9(05)
    • [28].肌动蛋白γ2对膀胱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以及甲基化对其表达的调控作用[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4)
    • [29].小鼠膀胱癌正位模型的建立及纳米载药体系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08)
    • [30].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激活剂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05)

    标签:;  ;  ;  ;  

    Bcl-2基因对化疗药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