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盆地群5井和曲1井原油的油源研究——脂肪酸及烷基环己烷系列化合物提供的新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李峰,朱光有,吕修祥,张志遥,吴郑辉,薛楠,贺涛,汪瑞[1](2021)在《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来源争议与寒武系主力烃源岩的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唯一一个发现大规模海相石油的盆地。虽然经历了近40年的勘探开发与科学研究,海相油气探明储量近30×108t,但盆地台盆区海相油气的来源问题(是来自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还是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硫同位素等不同地球化学指标指示油气具多源性,在学术界产生较大争议;另一方面,地质勘探的实际规律表明,油气富集分布与油源断裂密切相关,绝大多数勘探家认为寒武系是台盆区海相油气的主力烃源岩。通过系统总结和对比塔里木盆地油气源研究的历史、争议的焦点与依据,结合近年来模拟实验数据和勘探认识,发现烃源岩的热演化差异性和各类次生作用是导致油源对比结果出现争议的关键原因,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等指标的有效性是在限定的范围内。基于芳基类异戊二烯、硫同位素、单体碳同位素等建立了油源对比的新指标,揭示了台盆区油气的主要来源是寒武系烃源岩。目前奥陶系发现的油气主要通过断穿寒武系的断裂体系运移而来。
韩强[2](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张景坤[3](2020)在《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咸化湖盆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对于认识其大分子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烃机制及规律,进而指导油气及相关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至关重要,是有机地球化学领域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与前沿问题,但相关研究因大分子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而非常困难。但当前随咸化湖盆资源开发和油气勘探不断推进,这一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最近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相油气系统为例,开展了基于分子尺度的有机–无机地球化学综合探索研究,目的一方面是为咸化湖盆大分子有机质演化这一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实例,并探索研究技术方法,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区烃源岩生烃机制不清的难题提供新的参考消息,以加深对碱湖相烃源岩生烃规律和理论的认识,为生产部署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可望兼具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意义。首先,通过对风城组及相邻晚古生代冰期(LPIA)沉积有机质的杂原子地球化学组成开展负离子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分析,对比了不同环境有机质的演化途径,以初步明确极端碱湖环境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对比于石炭系(C)—下二叠统佳木河组(P1j)与下二叠统风城组风一段(P1f1)和风三段(P1f3)有机质的低盐度沉积古环境,风城组风二段(P1f2)碱类矿物富集的高盐度环境在成熟到高熟阶段对有机大分子化合物的聚合或芳香化过程起抑制作用,结果使得其在高成熟演化阶段依然存在大量的烷基化支链,为高成熟阶段原油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初步明确烃源岩生烃特征的基础上,考虑到原油能记录地史时期烃源岩不同阶段有机质的演化特征,进一步通过原油全组分地球化学分析以揭示其原油组成特征。结果显示碱湖相原油包含三个端元,分别对应于低熟油、成熟油和高熟油。碱湖相沉积有机质进入生油窗早(Ro≈0.7%),尔后随热成熟度增加进入成熟油生成阶段(Ro≈1.0%),当Ro>1.3%时,碱湖相烃源岩中的大量碱类矿物对原油的吸附作用及耐盐藻类(比如疑似杜氏藻)生烃使得其生油窗进一步延长,从而即使在高演化阶段也能生成原油,提高了生油效率。在与硫酸盐型咸化湖相(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有机质含氮杂原子化合物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因缺乏生物氮的前驱物,尤其是高等植物碎片,使得其氮循环效率降低,进而使得所生原油中杂原子含量相对降低,而以饱和烃和芳香烃为主的轻质组分相对增加,这使得碱湖相原油具有更高的品质,并更为清洁环保,这可能是这类烃源岩生烃的重要属性。在以上基于杂原子地球化学分析进而刻画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傅里叶红外官能团结构参数对有机质演化的相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本文定义的13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构参数,揭示了碱湖系统主要由中心碱湖相、过渡盐湖相和边缘咸水–淡水湖相组成。红外结构参数显示碱湖系统原油主要分为三类,端元第一类以高盐、缺氧和水生有机质输入为特征,来源于中心碱湖相富有机质泥质白云岩或白云质泥岩,端元第三类以低盐、缺氧和陆源有机质输入增加为特征,来源于咸水–淡水湖相富有机质泥岩,相比而言,端元第二类过渡相特征介于两者之间,来源于盐湖相富有机质的混积岩。烃源岩和原油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碱湖相系统烃源岩生排烃过程中无机元素的继承与差异性富集规律。结果表明,无机元素丰度由源到油急剧下降,这主要受元素分异效应和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相比而言,稀土元素与非氧化还原敏感元素主要受元素分异效应的影响,由源到油呈现规律性、系统性变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相关参数揭示油与源的变化区间与趋势一致,其差异富集主要受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相对而言沉积古环境的影响较小。由于碱性环境对有机大分子聚合的抑制,使得处于碱湖中心的原油样品在高成熟演化阶段的微量元素丰度依旧较高。综合上述,碱湖系统有机质的演化除了受生烃母质和成熟度影响外,发现有机相变化大且能影响有机质的演化,主要体现在碱性环境可抑制大分子化合物聚合而延长其生油窗,使其呈“多阶段长时间生油”特征。(-)ESI FT-ICR MS、FTIR和无机(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相结合为有机质演化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咸化湖盆,特别是碱性的咸化湖盆,其高演化阶段和深层,依然可能存在丰富的原油资源,改变了依经典Tissot模式认为以天然气赋存与聚集为主的认识,资源量也大为提高,具有重要的勘探指导意义。
肖洪[4](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刘秀琪[5](2020)在《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濮凹陷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业已进入中后期,其勘探难度日趋增大。多年的勘探开发研究业已展示其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数量众多且交错分布,储层砂体非均质性强,造成各层段油气分布特征各异,这极大增加了后续油气勘探工用的难度。针对研究区的这种情况,我们拟选择东濮凹陷的文留地区和濮卫地区为主要研究靶区,充分吸收前人有关石油地质的研究成果,系统剖析靶区各层段原油分子组成、特别是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以期揭示原油不同成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成熟度变化规律。进而深入探讨研究区油气富聚规律,为油气的深入勘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1)研究区油样的保存条件较好,无明显微生物次生蚀变作用。油源沉积环境具有还原性较强的特征,为水体分层、高盐度的咸湖相沉积。总体来看最高演化成熟度尚未达到生油主峰阶段。(2)基于原油类型及成熟度分布来看,濮卫-文留地区致少汇聚了两期次原油:Ⅰ类为早期原油,成熟度相对较低,分布在文留及户部寨地区;Ⅱ类为晚期原油,成熟度相对较高,分布在濮城和卫城地区。晚期成熟度较高原油有向南运移的特征,且与早期原油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而文留东部地区缺乏晚期较高成熟度原油的汇入。其中卫城地区卫79-7井的原油成熟度最高,附近应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可以作为未来的一个的勘探方向。(3)濮卫、文留地区储层横向连通性较好,钻井沿线应该均有油气分布。文留地区储层纵向连通性较好,盖层位于沙二下亚段之上;濮卫地区存在两个区域性盖层,分别在沙二下亚段之上、沙二下与沙三下亚段之间,阻挡了沙二下与沙三下亚段之间的油气运移,盖层下方的油气最为富集,是很好的勘探方向。(4)通过对文留地区文101井区附近的文古2井进行地化特征的研究,明确文古2井的油源与研究区原油的油源都不相同,未对附近文101井区的油气产生影响,说明文古2井的油气充注量不足或是与文101井区间存在构造遮挡不宜作为一个很好的油气勘探方向。
孔丽姝[6](2020)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油的成因类型判识已成为深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近期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7300~8000m埋深奥陶系鹰山组以及一间房组轻质油藏的发现为开展该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本文系统分析了顺北地区深层原油轻烃分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以及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地区深层原油的成因特征,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顺北地区深层原油为轻质油-凝析油阶段成烃产物,生物标志化合物总体分布面貌与塔河原油具有可比性,二者可能具有一致的烃源。(2)顺北地区深层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未受热裂解作用的寒武系生源端元油相比偏重2~4‰,系热成熟作用导致的碳同位素分馏,揭示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可能源自寒武系烃源岩。(3)构建了基于烷基苯和烷基萘的源与成熟度判识图版。虽然顺北1井区和顺北5井区已发现油气藏具有统一的源,但不同断裂带之间、甚至在顺北1号断裂带内部原油成熟度都存在显着差异。(4)系统分析了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及邻区原油苯系物分布特征及甲基环己烷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根据C2-B/nC8和C3-B/nC9比值以及C3-B/nC9 v.s.δ13CMCH判识图版,提出顺北地区不同井区的原油在后生成因上存在一定差异性。顺北1井区、顺北2井以及顺北5井区原油属于正常干酪根热降解成烃产物,未受显着热裂解作用影响;顺北3井原油可能受轻微热裂解作用影响;顺北7井原油甲基环己烷具有重碳同位素,同时具有低的芳构化特征,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朱信旭[7](2019)在《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普遍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可溶有机质含量较低,容易受到后期运移烃的影响。盆地海相深层原油成熟度高且遭受二次作用的影响,生物标志物检测难度大。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主力烃源和混合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结合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可以进一步限定原油热演化趋势。已有研究主要利用传统的抽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进行了游离态可溶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研究,缺乏自由态与干酪根键合态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以及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联合分析。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四套烃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抽提方法获取四套烃源岩游离烃并测定其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进一步采用高压催化加氢热解技术提取了干酪根键合态正构烷烃并测定了其碳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塔中地区部分奥陶系海相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分析,探讨了高-过成熟阶段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对油-源对比和主力烃源的意义。通过这些工作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塔里木盆地塔中轻质油与下寒武统及中-上奥陶统剖面烃源岩中的正构烷烃普遍具有单峰型的分布特征,但寒武-奥陶系钻井样品抽提与氢解产物在nC14nC20间大多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特征,明显区别于下寒武统与中-上奥陶统剖面样品以及塔中轻质油。部分钻井烃源岩抽提产物的Pr/nC17与Ph/nC18相关参数分布特征与成熟度演化程度不一致,对烃源特征的指示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2)塔里木盆地寒武统-奥陶系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呈现奥陶系样品>寒武系钻井样品>下寒武统剖面样品的分布特征,并且下寒武统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变化,反映了母源生物输入类型和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3)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剖面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有最轻的δ13C值,在-34‰-31‰间,氢解产物δ13C值也在这一范围内;寒武-奥陶系盆地内钻井烃源岩抽提产物δ13C值整体在-32‰-29‰之间,氢解产物变化范围相对较大,整体比抽提产物偏重,范围在-31‰-28‰之间;中-上奥陶统萨尔干与印干组样品抽提产物δ13C值在-33‰-30‰之间,氢解产物范围也较为一致;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δ13C值在-35‰-31‰之间。(4)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剖面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δD值偏重,范围在-90‰-60‰之间;萨尔干组与印干组剖面样品δD值在-110‰-80‰间,略轻于下寒武剖面样品;盆地内钻井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有最轻的δD值,在-125‰-95‰之间,其中英东2井中寒武统样品明显偏轻。塔中轻质油的δD值在-110‰-60‰间。(5)烃源岩抽提产物与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氢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塔中轻质油有较轻的碳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氢同位素组成,与下寒武统剖面以及中-上奥陶统剖面烃源岩较为接近。结合成熟度对碳-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评价,推测塔中轻质油主要来自下寒武统斜坡相烃源岩,中-上奥陶统盆地相烃源岩也可能有一定贡献。
康弘男[8](2019)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地球化学及油气成藏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能够在勘探上取得新的成果、深化顺北地区奥陶系深层油气成藏机理、预测有利的油气勘探靶区和提高勘探成功率。对顺北地区及其周边油气田进行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评价油气成熟度、研究原油族群和油源和厘定油气藏成藏期次等工作。本论文主要围绕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上的奥陶系油气藏,针对奥陶系挥发性油、轻质油和天然气进行分析。通过宏观地质和微观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油气物性、轻烃、饱和烃、芳烃、碳同位素等参数研究原油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开展油气源对比,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和热史分析,确定顺北地区奥陶系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期次。研究表明,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的奥陶系原油和天然气的生烃母质均为海相Ⅰ-Ⅱ1型干酪根,生烃母质为海相藻类为主。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奥陶系油气成熟度从东向西逐渐减小,1号断裂带中不同井的成熟度相似,基本属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顺北7号断裂带上的顺北7井基本属于成熟阶段。研究区油气与寒武系育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可比性。顺北地区可能存在至少两期油气充注或成藏,早期充注的原油成熟度较低,晚期油气充注以成熟度较高的轻质油和伴生气为主。顺北地区奥陶系深层油气藏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柴程玉[9](2018)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认为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11个原油样品馏分进行GC-MS分析,将这些样品进行分类,并推测其可能的油源。探究得出全球寒武系奥陶系碳同位素特点是寒武系碳同位素比值轻于奥陶系同位素比值,而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碳同位素比值具有相反的趋势,因为僵化应用碳同位素比值进行分析结果并不可靠。根据甾烷、藿烷、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的色谱峰特点,将原油进行分类。应用n-C17/Pr与n-C18/Ph的关系图、C29甾烷异构体参数20S/(20S+20R)和ββ/(αα+ββ)的关系图、金刚烷参数MAI和MDI的关系图、烷基萘比值参数DNR与MNR的关系图、甲基菲与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的关系图得出,SN1、ST1的成熟度异常高,其他样品成熟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对11个样品进行了次生变化影响分析,从生物降解、运移分馏、异常热事件、热化学硫酸盐还原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样品中化合物的成分变化,进而可以得出更加可靠的分析成果。同时,本文还探究了新型地球化学分析参数,利用无环类异戊二烯、烷基环己烷、单甲基烷烃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探究,最终,将SX1、SX101及S7原油可归为一类,该类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烃含量低,单甲基烷烃相对较高,单甲基烷烃中2-甲基取代远高于3-甲基取代,C19三环萜烷高于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含量高,这类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含宏观藻类残片的烃源岩有关,其有机质类型偏腐殖型;顺北和跃进原油可归为一类,这类原油与塔中和塔北隆起上绝大多数原油相类似,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烃含量明显高于单甲基烷烃,单甲基烷烃中2-甲基取代与3-甲基取代含量相当,三环萜中C19三环萜烷远低于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含量较低,这类原油主要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正常海相沉积中藻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
陈莎莎[10](2017)在《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受多套烃源岩发育、多期次生烃和构造活动的影响,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已有研究主要依据可溶低分子部分的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但低分子的地球化学特征受原油物性以及二次过程的影响大,需要针对高分子有机质建立新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以深化对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成因认识。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建立了用于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测定的热解方法,优化了地质大分子组成研究的两阶段热化学降解条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原油饱和烃与沥青质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对比分析并重点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这些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建立了用于沥青质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测定的热解方法:首先,采用混合溶剂热萃取和氢氟酸溶解-溶剂萃取两种方式洗脱5?分子筛吸附的不同类型样品的正构烷烃,证明混合溶剂热萃取方式简便、快速,可以用于分离、纯化正构烷烃进行氢同位素测定。其次,利用低温封闭体系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热解温度。最后对不同来源的原油沥青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键合态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差异显着,可以用来进行油源特征和油-油对比研究。(2)优化了地质大分子的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首先,以沥青质为实验对象,建立了用于研究地质大分子组成的封闭体系高温快速热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干酪根和沥青质开展了高温瞬间热解、离线热化学降解和两阶段热化学降解分析,证明本次工作建立的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能够区分吸附-包裹态和键合态分子的组成差异,并且可以指示不同类型地质大分子组成的差异。(3)塔里木盆地多数海相原油与储层沥青质中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几乎不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指示了早期充注原油的同位素特征。塔东2井原油沥青质中正构烷烃具有显着偏轻的氢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原油低分子可溶部分的同位素组成差异明显,指示其与盆地多数海相原油具有不同的母源。(4)综合利用元素分析、谱学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温瞬间热解和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的不溶固态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生物降解型和热蚀变型两类固态有机质具有不同的芳碳率且结合到缩合芳环体系上的结构单元明显不同,沥青质是不溶固态有机质的主要物质来源,非烃和部分芳烃也有一定的贡献,可溶低分子和不溶固态有机质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性反映了多期次充注和生物降解改造的共同贡献。
二、塔里木盆地群5井和曲1井原油的油源研究——脂肪酸及烷基环己烷系列化合物提供的新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群5井和曲1井原油的油源研究——脂肪酸及烷基环己烷系列化合物提供的新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来源争议与寒武系主力烃源岩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塔里木盆地油气源研究历史及主要观点 |
2.1 油源初步认识阶段 |
2.2 “石炭系”与“寒武系—奥陶系”油源之争 |
2.3 “寒武系(寒武系—下奥陶统)”与“奥陶系(中—上奥陶统)”油源之争 |
2.3.1 塔东2井典型寒武系端元油的确定 |
(1) 台盆区原油来自奥陶系(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观点及证据 |
(2)台盆区原油来自寒武系(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观点及证据 |
(3)台盆区原油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烃源岩混合来源的观点及证据 |
2.3.2 中深1井寒武系油源之争 |
3 深层油气勘探进展与油源观点的分歧 |
3.1 深层寒武系勘探发现与奥陶系油源指标的矛盾 |
3.2 塔中、塔北大型油气区油气沿断裂带富集,寒武系油源断裂控藏明显 |
3.3 塔中、塔北钻穿奥陶系800口井,均未发现奥陶系优质烃源岩 |
4 传统油源对比指标的失灵与影响因素 |
4.1 生物标志化合物 |
4.2 碳同位素 |
5 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的新证据 |
5.1 芳基类异戊二烯及其单体碳同位素证据 |
5.2 原油与干酪根硫同位素证据 |
5.3 寒武系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
6 结 论 |
(2)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基础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工作量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
2.2.1 南天山造山带 |
2.2.2 库车坳陷 |
2.2.3 沙雅隆起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
2.4 烃源条件 |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沉积岩特征 |
3.1.3 变质岩特征 |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
4.2 断裂构造特征 |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
4.2.2 断裂平面展布 |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
4.2.4 断裂形成机制 |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
4.3.2 平衡剖面恢复 |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5.1.1 震旦系储层 |
5.1.2 下寒武统储层 |
5.1.3 上寒武统储层 |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
5.4 潜山盖层条件 |
5.4.1 盖层分布特征 |
5.4.2 盖层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基础工作量 |
1.5 主要进展与创新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和构造 |
2.2 地层 |
2.3 生储盖组合基本特征 |
第三章 碱湖相烃源岩杂原子地球化学与分子结构演化 |
3.1 样品与方法 |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 烃源岩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演化 |
3.4 烃源岩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意义 |
3.5 石油地质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湖相原油杂原子地球化学与多阶生烃及运移 |
4.1 样品与方法 |
4.2 原油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 油源对比 |
4.4 碱湖相白云质烃源岩多阶段生烃 |
4.5 多阶段油气充注 |
4.6 原油生成和运移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碱湖系统生物氮循环 |
5.1 样品与方法 |
5.2 原油地球化学与含氮化合物组成 |
5.3 湖相生物氮的富集特征 |
5.4 湖相生物氮的富集机制 |
5.5 湖相生物氮循环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碱湖相原油傅里叶红外地球化学与成因模式 |
6.1 样品与方法 |
6.2 原油FTIR官能团组成及参数 |
6.3 原油FTIR参数的地球化学意义 |
6.4 原油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模式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碱湖相原油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行为 |
7.1 样品与方法 |
7.2 原油与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 |
7.3 元素在原油与烃源岩间的分异 |
7.4 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
7.5 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富集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认识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简况 |
(4)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烃源岩评价 |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
1.6.2 技术路线 |
1.7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
2.3 地层划分 |
2.3.1 下马岭组 |
2.3.2 高于庄组 |
2.3.3 金州系 |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
2.3.6 骆驼岭组 |
2.3.7 地层划分方案 |
2.4 构造演化 |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
2.5 地层层序 |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
2.6 古生物化石 |
2.6.1 高于庄组 |
2.6.2 团山子组 |
2.6.3 串岭沟组 |
2.6.4 常州沟组 |
2.7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
3.2 样品分布 |
3.3 有机质丰度 |
3.3.1 高于庄组 |
3.3.2 洪水庄组 |
3.3.3 下马岭组 |
3.3.4 其它地层 |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
3.4.1 干酪根元素 |
3.4.2 镜质体反射率 |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
3.5.1 高于庄组 |
3.5.2 洪水庄组 |
3.5.3 下马岭组 |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
4.2 正构烷烃 |
4.2.1 分布特征 |
4.2.2 “UCM”鼓包 |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
4.3.1 化合物鉴定 |
4.3.2 分布特征 |
4.3.3 生物来源 |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
4.6 二环倍半萜 |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
4.7.2 C_(24)四环萜烷 |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
4.8.1 化合物鉴定 |
4.8.2 化合物分布 |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
4.8.4 结构特征 |
4.8.5 水体盐度影响 |
4.8.6 藻类生源 |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
4.9.1 规则藿烷 |
4.9.2 重排藿烷 |
4.9.3 伽马蜡烷 |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
4.10.1 分布特征 |
4.10.2 甾烷的探讨 |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2 甲基菲参数 |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
4.15.1 样品类型 |
4.15.2 样品丰度 |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
4.16 烃类的原生性 |
4.16.1 空白实验 |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
5.1.1 油苗的分布 |
5.1.2 油苗类型 |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
5.2.3 XL1井雾迷山组 |
5.2.4 JQ1井铁岭组 |
5.2.5 H1井骆驼岭组 |
5.3 油源分析 |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
6.1 地层埋藏史 |
6.1.1 地层特征 |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
6.2 热历史重建 |
6.2.1 古温标参数 |
6.2.2 热流演化史 |
6.3 生烃史模拟 |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
7.1 储层特征 |
7.1.1 岩石学特征 |
7.1.2 储层物性 |
7.1.3 填隙物特征 |
7.1.4 储层含油性 |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
7.2.2 激光拉曼光谱 |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
7.2.4 成藏时间厘定 |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
7.3.2 重排藿烷系列 |
7.3.3 规则甾烷系列 |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7.3.5 油源对比结果 |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
2.4 断裂发育情况 |
第3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的基本应用 |
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布特征 |
3.3 萜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3.4 甾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3.5 长链烷基苯与长链烷基环己烷的分布特征 |
3.6 芳烃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第4章 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 |
4.1 油气成藏过程及机理 |
4.2 东濮凹陷油气藏特征及分布 |
4.3 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富集规律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与烃类热稳定性 |
1.1.1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 |
1.1.2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烃类热稳定性 |
1.2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现状 |
1.2.2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部油气藏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1.3.1 储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特征 |
1.3.2 圈闭及油气藏特征 |
1.3.3 断裂带分布特征 |
1.3.4 油源研究 |
1.3.5 存在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样品基本特征与实验 |
2.1 原油基本物性特征 |
2.2 原油分离与仪器测试 |
2.2.1 族组成分离 |
2.2.2 全油轻烃、饱和烃及芳香烃气相色谱分析 |
2.2.3 全油轻烃、饱和烃及芳香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2.2.4 全油轻烃及正构烷烃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 |
3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1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烃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2 萜烷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3 甾烷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2 原油轻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 原油芳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1 烷基苯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2 烷基萘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3 烷基菲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4 烷基二苯并噻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4 小结 |
4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1 原油轻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1.1 轻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1.2 轻烃分子组成与单体碳同位素指示意义 |
4.2 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3 小结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源对比工作动态 |
1.2.2 催化加氢热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3 单体氢同位素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2.1 样品与方法 |
2.1.1 样品 |
2.1.2 实验方法 |
2.2 抽提产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2.2.1 链烷烃分布特征 |
2.2.2 萜烷类分布特征 |
2.2.3 甾烷类分布特征 |
2.3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2.3.1 可靠性分析 |
2.3.2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
2.4 碳-氢同位素特征 |
2.4.1 碳同位素特征 |
2.4.2 氢同位素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与方法 |
3.1.1 样品 |
3.1.2 实验方法 |
3.2 抽提产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2.1 链烷烃分布特征 |
3.2.2 萜烷类分布特征 |
3.2.3 甾烷类分布特征 |
3.3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
3.4 碳-氢同位素特征 |
3.4.1 碳同位素 |
3.4.2 氢同位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塔中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4.1样品与实验 |
4.2 轻烃组成特征 |
4.2.1 成熟度评价 |
4.2.2 运移分馏作用评价 |
4.2.3 生物降解作用评价 |
4.3 饱和烃与芳烃组成特征 |
4.4 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 |
4.4.1 碳同位素 |
4.4.2 氢同位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源对比综合讨论 |
5.1 链烷烃分布特征讨论 |
5.2 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 |
5.3 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
5.3.1 中-下寒武统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
5.3.2 奥陶系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
5.3.3 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
5.4 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联合分析 |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地球化学及油气成藏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2 塔里木盆地烃源岩研究 |
1.2.3 塔里木盆地成藏期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1 加里东期 |
2.2.2 海西期 |
2.2.3 印支—燕山期 |
2.2.4 喜马拉雅期 |
2.3 地层和沉积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第3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3.1 原油物性特征 |
3.2 原油轻烃组成 |
3.2.1 C5-7脂烃族组成三角图 |
3.2.2 C7化合物组成 |
3.2.3 庚烷值和异庚烷值 |
3.3 原油饱和烃特征 |
3.3.1 正构烷烃系列 |
3.3.2 类异戊间二烯烷烃 |
3.3.3 甾烷系列 |
3.3.4 萜烷化合物 |
3.4 原油芳烃化合物特征 |
3.4.1 萘系列 |
3.4.2 菲系列 |
3.4.3 二苯并噻吩系列 |
3.5 原油碳同位素 |
3.5.1 组分碳同位素 |
3.5.2 饱和烃单体碳同位素 |
3.6 次生改造作用 |
3.6.1 原油蒸发分馏作用 |
3.6.2 原油热蚀变作用 |
3.6.3 生物降解程度 |
3.6.4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
3.7 油源对比研究 |
第4章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4.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4.2 天然气轻烃特征 |
4.3 天然气同位素组成 |
4.4 气源对比 |
第5章 顺北地区油气成藏期研究 |
5.1 顺北1号断裂带顺北2井油气成藏时间 |
5.1.1 流体包裹体产状 |
5.1.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
5.1.3 单井埋藏史—热史重建 |
5.2 顺北5号断裂带顺北5井油气成藏时间 |
5.2.1 流体包裹体产状 |
5.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
5.2.3 单井埋藏史—热史重建 |
5.3 顺北7号断裂带顺北7井油气成藏时间 |
5.3.1 流体包裹体产状 |
5.3.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
5.3.3 单井埋藏史—热史重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地质背景及样品分析 |
1.1 盆地地质背景 |
1.2 样品及实验 |
第二章 原油分子组成及分布特征 |
2.1 正构烷烃 |
2.2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
2.3 单甲基烷烃 |
2.4 萜烷类化合物 |
2.5 甾烷系列化合物 |
2.6 烷基苯 |
2.7 烷基萘系列 |
2.8 烷基菲系列 |
2.9 烷基噻吩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
2.10 烷基环己烷系列 |
第三章 原油成熟度评价 |
3.1 正烷烃/类异戊二烯 |
3.2 生物标志物参数 |
3.3 金刚烷 |
3.4 烷基萘 |
3.5 烷基菲/烷基二苯并噻吩 |
第四章 油藏次生改造作用 |
4.1 热裂解 |
4.2 生物降解 |
4.3 运移分馏 |
4.4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 |
4.5 异常热事件 |
第五章 油源对比指标选取中存在问题 |
第六章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新指标探索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模拟实验 |
1.2.2 有机大分子的结构单元 |
1.2.3 生物标志化合物 |
1.2.4 同位素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的测定方法 |
2.1 两种洗脱 5? 分子筛吸附正构烷烃方法的对比研究 |
2.1.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2.1.2 样品与实验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小结 |
2.2 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 |
2.2.1 样品和实验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小结 |
第3章 不同类型有机质的离线两阶段热化学降解 |
3.1 封闭体系快速高温热解方法的研究 |
3.1.1 样品和实验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小结 |
3.2 有机质的离线两阶段热化学降解 |
3.2.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3.2.2 样品和实验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研究 |
4.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4.2 样品和实验 |
4.2.1 样品和预处理过程 |
4.2.2 仪器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全油色谱 |
4.3.2 饱和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4.3.3 芳烃化合物的组成分布 |
4.3.4 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氢同位素 |
4.3.5 沥青质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氢同位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志留系沥青砂中不溶固体有机质的结构特征与成因 |
5.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5.2 样品和实验 |
5.2.1 样品信息和预处理实验 |
5.2.2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分离与纯化 |
5.2.3 离线封闭体系下的热化学降解 |
5.2.4 仪器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含量、元素与同位素组成特征 |
5.3.2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结构表征 |
5.3.3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热解产物 |
5.3.4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成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塔里木盆地群5井和曲1井原油的油源研究——脂肪酸及烷基环己烷系列化合物提供的新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来源争议与寒武系主力烃源岩的确定[J]. 李峰,朱光有,吕修祥,张志遥,吴郑辉,薛楠,贺涛,汪瑞. 石油学报, 2021(11)
- [2]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3]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D]. 张景坤. 南京大学, 2020(10)
- [4]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刘秀琪. 长江大学, 2020(02)
- [6]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 孔丽姝. 浙江大学, 2020(02)
- [7]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D]. 朱信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8]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地球化学及油气成藏期研究[D]. 康弘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D]. 柴程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10]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D]. 陈莎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