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

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

论文题目: 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建筑学

作者: 夏林茂

导师: 詹庆旋,尹稚

关键词: 北京,控规调整,技术性因素,政治性因素

文献来源: 清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控规调整”。“控规调整”是自北京市中心区“控规”(1999)实施之后紧随出现的,针对原“控规”指标进行调整的现象。论文采用社会统计学方法,对2002年~2004年期间的230多个案例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从描述性分析、解释性分析和评价性讨论三个层面,对“控规调整”的内部规律和外部效果展开全面解析。“控规调整”是规划实施和管理当中的典型环节,集中了反映了编制、管理、申请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多因素的交叉影响,对它的研究有利于重新审视“控规”、规划管理以及城市规划本身。“控规”源于美国区划,而区划是一种作为“控制”的规划传统,转译成“控规”强加在作为“计划”的中国传统之上,带来实践矛盾和思想困惑。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控规”应遵循“控制”的规划传统走向法治,由此产生了其中的“技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控规调整”是研究这个关系的典型事件。“控规调整”的产生有区位、经济、政策、技术和制度上的原因,论文通过建立综合解析模型,得出结论认为:“控规调整”当中的“技术”和“政治”不是毫无规律的突变关系,而是一种有显著规律的协调博弈关系,而且“政治”的作用力要大得多。另外,从“控规调整”审查的总体运作规律来看,规划部门并没有违背公共利益准则,然而产生的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高度和容积率偏高)。由此反映出,在合法性、公共利益优先之外,还有很大的规划讨论空间,在这个空间之内,通常是“技术”和“政治”博弈的结果。而“技术”要与“政治”抗衡,最有力的形式是立法,然后是制定由多方利益人参与的管制程序。基于这样结论,我们给出的建议主要包括:(1)“控规调整”可以发展成为一般意义的“规划调整”,并逐步将规划调整的程序开放,允许听证、质询和公众的参与,才能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的公平。(2)“控规”要确立统一的规划文件形式,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建立“规划单元”的制度,构建“技术”与“政治”协调运作平台和框架。(3)城市规划实践要“技术”和“政治”双条腿走路,规划理论要研究政治;规划师要走入社会,承担公众教育、知识传播和推动公众参与的角色。

论文目录:

第1章 引言:为什么研究“控规调整”

1.1 体制转型、规划发展与管理改革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控规调整”

1.4 研究意义和目标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综述:“控规”及其理论问题

2.1 “控规”的发展历程

2.2 “控规”技术的解读

2.3 “控规调整”事件

2.4 研究问题的提出

2.5 研究步骤的设计

第3章 描述性分析:什么是“控规调整”

3.1 典型程序:一个“控规调整”案例的过程

3.2 申请单位——动力主体

3.3 论证单位——技术支持

3.4 为什么提出“控规调整”

3.5 “控规调整”的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解释性分析:各种因素如何作用

4.1 单个因素和“是否通过”的相关分析

4.2 各个环节对“是否通过”的影响

4.3 最后的综合解析模型

4.4 其他因素如何解释

4.5 总结:影响“控规调整”的三大要素

第5章 规范性讨论:什么是公共利益

5.1 公共利益的历史解析

5.2 公共利益的概念解析

5.3 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

5.4 对国内情况的分析

5.5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5.6 本章小结:公共利益原则

第6章 评价性讨论:“控规调整”的效果如何

6.1 政策效果评价

6.2 技术效果评价

6.3 政治效果评价

6.4 结论与建议:走向“规划调整”

第7章 拓展性讨论:城市规划的再思考

7.1 John Friedmann 的总结

7.2 城市规划的再思考

7.3 中国城市规划处境

7.4 城市规划与政治

7.5 一种设想——“技术·政治”的行动框架

结论

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2. 论文研究的几点创新

3. 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附录 A 本研究借鉴社会统计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附录 B “控规调整”数据的采集

附录 C 社会统计学中的LOGISTIC 回归分析法

附录 D 单个因素和“是否通过”的相关分析过程

附录 E 如何证明信息重复问题

附录 F 证明:目前审批效率还有没有提高的空间?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6-06-29

参考文献

  • [1].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环境保护机制建构研究[D]. 沈娜.大连理工大学2015
  • [2].结合城市控规的城市新区生态规划研究[D]. 刘利刚.清华大学2011
  • [3].分层控规中城市土地使用强度与交通容量协同优化研究[D]. 侯全华.长安大学2015
  • [4].寻找与守望[D]. 温宗勇.中央美术学院2012

相关论文

  • [1].城市建设管理中利益协调的制度平台设计探索[D]. 刘玉民.清华大学2009
  • [2].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 赵之枫.清华大学2001
  • [3].对当代建筑策划方法论的研析与思考[D]. 韩静.清华大学2005
  • [4].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D]. 郁枫.清华大学2006

标签:;  ;  ;  ;  

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