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80后”及其话语的涌现是一种文化现象,而“80后”文学的飞扬,就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学现象。然而,“80后”文学自诞生之际,就一直缠绕着一个悖论。一方面,“80后”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图书消费上,打下了半壁江山,在接受群体里,尤其是初高中学生中,更是炙手可热;而另一方面,“80后”文学,不仅长期被文坛所摒弃,而且被主流文学批评所漠视。即便偶尔有对“80后”文学研究的硕士论文面世,但也往往多从“外部研究”入手,以“文学产业”,“消费语境”,“通俗文学”,“偶像写作”,“青春文学”等批评向度来对其解读。可以说,这些解读,大多是误读,因为他们遗忘了“80后”文学的本真面目在于文学文本,而非其它。缘于此,本文紧紧依托“80后”的大量文学文本,先是策略性在源头上将“文学产业”,“消费语境”,“通俗文学”,“偶像写作”,“青春文学”等批评方法加上括号,加以悬置;尔后在具体的文本研究的过程中,再次还原与增殖,渐次渗透进对“80后”的文化思考与文学批判中。这种由欣赏而批判,从作品到理论的研究路径,或许更契合在路上的“80后”。从“80后”的文学文本中,发掘出或抽绎出的话语主要包括“青春”“游魂”“游戏”“忧伤”“悲伤”“死亡”“同性恋”“恋父与弑父”“性别伦理”“生态伦理”等。这些话语断片,无一不铭写着“青春”的元叙事与一神教的痕迹,而这,却也在逻辑上埋伏了“80后”文学的终结之根。这,是另一种宿命的悖论。正是这两个悖论的在场,既宣告了“80后”文学的“一根悬在深谷上的软索”的隐喻化命运,也表征着“80后”文学的合法性及合法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