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涡旋齿端圆弧类型线修正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丹,林江波[1](2021)在《贝塞尔曲线在涡旋型线齿端加强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涡旋压缩机涡旋型线齿端部分壁厚较小,强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型线加强方法,替代了传统的圆渐开线与直线和多段圆弧相连的齿端形式,对齿端圆弧部分和圆渐开线啮合部分的平滑过渡条件C0、C1、C2连续进行了分析,采用一条贝塞尔曲线连接圆渐开线与圆弧的新型齿端加强方法,此方法有效地改善了涡旋线齿端强度较低的问题,提高了涡旋压缩机的可靠性。
冯志国[2](2021)在《IHV变截面组合涡旋型线数学模型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与传统压缩机相比较,涡旋压缩机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低耗环保、可靠性高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交通运输、医疗器械、冷冻冷藏等领域。提高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比和工作效率不仅是占领和拓宽其市场的关键,也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增加等截面型线涡旋圈数虽然可以提高压缩比,但也增加了泄露线长度进而影响压缩机效率。而变截面涡旋型线可在不增加涡旋圈数和泄漏线长度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压缩比,因而成为了目前涡旋型线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涡旋型线啮合理论,建立新型IHV(Involute-High order curve-Variable radii involute)组合型线变截面涡旋齿数学模型,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分析,为变截面涡旋压缩机型线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1)IHV组合型线几何模型建立。依据渐开线平面几何理论,建立IHV(圆渐开线-高次曲线-变径基圆渐开线)组合型线方程母线方程,以法向等距线为指导建立IHV组合型线变截面涡旋齿内、外壁型线数学表达式,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在Auto CAD和Solid Works中建立了涡旋齿二维和三维模型。(2)IHV组合型线工作腔容积特性分析和力学模型建立。在IHV组合型线几何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型组合型线各工作腔容积理论,详细推导出各工作腔容积随曲轴转角变化的计算公式,并构建IHV组合型线力学模型。借助MATLAB软件分析容积特性和气体力变化规律。(3)IHV组合型线等效壁厚模型建立和几何性能比较研究。依据IHV组合型线的构造原理,建立IHV组合型线等效壁厚计算模型。依据该计算模型,定量研究不同几何参数(基圆半径、变径系数以及连接点位置)对等效壁厚的影响。基于IHV组合型线,定量研究了其几何性能,结果表明:在基圆半径、最终展角及涡旋齿高取值一定的条件下,IHV组合型线的径向泄露线长度较圆渐开线缩短了223mm,减小了26.80%;行程容积提高了5.82%,压缩比提高了6.95%。并研究比较变径系数K对IHV组合型线性能的影响。因此IHV组合型线可有效缩短涡旋型线,减少涡旋圈数,提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4)IHV组合型线涡旋齿有限元分析和数控加工。借助计算机仿真分析是一种有效可行低成本的方法。建立不同变径系数的IHV组合型线涡旋盘实体模型,研究其在气体压力载荷下的变形以及最大应力所在位置。结果表明:K取负值时,最大变形位置发生在涡旋末端齿顶处,K取正值时IHV组合型线涡旋齿最大变形位于齿头顶部;IHV组合型线涡旋齿最大等效应力分布在齿根位置,且随着变径系数K增大齿根位置等效应力也将增大。最后简要介绍了涡旋盘数控加工方法。
杨嘉威[3](2020)在《基于B样条的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型线设计优化》文中提出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原本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严重且依赖于紧缺石油能源驱动的传统燃油汽车已不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了响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号召,新能源电动汽车走入了诸多学者的视野并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焦点。为了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能耗,许多研究都着手于车内的制冷制热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低振动噪音和高能效的涡旋式压缩机脱颖而出,涡旋型线作为其根本制约因素,也就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的型线优化方法都存在着模型单一复杂、设计不灵活直观等通病,且往往将其优化问题看作单目标优化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和B样条原理的新能源汽车空调型线优化设计方法,旨在增加型线优化设计的设计柔度和直观性。由此方法得到的新型线也获得了更大的行程容积和吸气腔内容积比。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B样条描述下型线的判定问题,分析了涡旋型线的几何特性和啮合原理,重点研究了涡旋型线可行性和适用性的判定方法。为了通过编程对型线进行判定,对数值判定法进行了详尽的推导,得到了三次准均匀三次B样条表达下涡旋型线离散点列的判定方法及其性能指标计算公式。(2)为了将型线优化问题看作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构建了型线的优化模型和约束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针对基础粒子群算法在全局收敛和局部开发能力上难以平衡的痛点,引入了振荡惯性权重和变异因子。振荡惯性权重使每个粒子获得震荡能力,获得更大的搜索空间;变异因子在更新时通过变异避免了粒子在后期过早趋于同一化。两者都在保留局部开发能力的基础上增大了种群多样性。(3)以基圆渐开线作为初始形状,调整特征顶点得到大致的目标型线形状后,在MATLAB平台上,将调整后的特征顶点代入建立好的优化和约束模型,利用本文改进过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得到了满足约束条件的新型线。新型线对比原型线行程容积增大了3.39%、吸气腔内容积比提升了12.56%,证明了此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孙笑[4](2020)在《汽车空调用变齿高涡旋压缩机结构优化》文中提出基于小型轻量化的考虑,现行涡旋压缩机的涡旋圈数较少导致内压力比较小,在夏季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排气欠压缩的现象,导致压缩机的等熵效率下降。变齿高涡旋压缩机通过改变涡旋盘的齿高尺寸,提高压缩机的内容积比以达到提高内压力比的目的。为了提高变齿高涡旋压缩机的运行寿命,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涡旋盘进行了温度场和压力场耦合作用下的热应力分析和疲劳寿命分析,并根据等效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涡旋齿高参数的优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变齿高涡旋压缩机的几何理论,通过计算得出各压缩腔容积以及气体压力,为后续进行热应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2)建立动涡旋盘的实体模型,导入到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温度载荷与气体压力载荷耦合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涡旋齿的根部产生了应力集中现象并且应力数值较大,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齿根台阶附近,最大变形则发生在齿头顶部;(3)根据热应力分析结果进行了涡旋齿高参数的优化,优化后的动涡旋盘最大等效应力降低了8.52%。采用名义应力法,根据涡旋盘材料的S-N曲线,国标试验工况下的载荷谱,对优化后的动涡旋盘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分析表明,动涡旋盘的最小寿命位置就是最大等效应力的发生位置,经过优化后的动涡旋盘疲劳寿命可达到393.25小时;(4)研制了变齿高涡旋压缩机样机,进行制冷性能实验、耐久性实验和噪声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变齿高涡旋压缩机经过结构优化其性能和寿命可以达到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钱月[5](2020)在《涡旋压缩机径向间隙柔性密封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涡旋压缩机由于其体积小、压缩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其他制冷、动力等领域中。涡旋压缩机的径向间隙所产生的切向泄漏是影响其容积效率和等熵效率的重要因素。涡旋压缩机的径向柔性密封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径向间隙实现较好的密封作用,分析径向柔性密封结构对径向间隙的影响,对减小切向泄漏,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压缩机性能实验,对径向间隙的润滑流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根据涡旋压缩机几何理论得出其基本结构参数,进行了三维建模,对工作腔气体力和泄漏模型进行了分析。基于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涡旋盘径向间隙润滑模型,对求解该数值模型所用的Reynolds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及有限元差分的方法离散化处理,确定了求解边界条件并给出了求解流程。(2)基于径向柔性密封结构和压缩机转速对径向间隙润滑流动的影响因素,对润滑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径向间隙上的油膜压力分布近似为连续的抛物面。径向间隙随着摆动相位角β的增大而增大,且柔性密封结构摆动相位角β在41~42°时,径向间隙达到最小值。最大油膜压力值随着压缩机转速增加而增大,径向间隙随压缩机转速增大而减小。动、静涡旋盘表面摩擦力会随着压缩机转速增大而增大,表明压缩机转速的增大引起会运行功耗的增加。(3)对不同柔性密封结构摆动相位角的涡旋压缩机进行了制冷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压缩机的制冷量和性能系数COP在摆动相位角约为41°时具有较大值,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4)不同转速工况下涡旋压缩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大,制冷剂流量及制冷量的值随之增大,压缩机耗功呈递增趋势。性能系数COP值在压缩机转速为5000r/min时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压缩机的转速高于5000r/min时,摩擦功耗剧烈增加。
刘彬,王旭阳,李夔宁,王幼铭,金广礴,谢翌,谢运成[6](2020)在《涡旋压缩机涡旋型线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涡旋压缩机作为第三代容积式压缩机,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噪声低、结构紧凑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与气体压缩等方面。由于涡旋压缩机的寿命、加工性能、效率和功耗等都受到涡旋型线的制约,所以涡旋型线的研究是开展涡旋压缩机其他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型线类型和型线修正两个方面出发,对现有涡旋型线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并对未来涡旋型线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对于今后涡旋压缩机型线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王建吉[7](2020)在《无油涡旋压缩机轴向间隙泄漏与齿顶密封研究》文中指出涡旋压缩机因其高效低噪、节能省材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等行业。随着无油涡旋压缩机的飞速发展,食品机械、医疗机械、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也与日俱增。由于涡旋压缩机是依靠两个涡旋盘啮合形成容积变化而实现气体压缩,因此两盘之间必然存在轴向和径向啮合间隙,由此引起的介质内部泄漏是影响涡旋压缩机效率和在大功率工况下应用的技术难题,特别是轴向间隙的泄漏问题一直是涡旋压缩机开发的瓶颈。本文以变截面无油涡旋压缩机为研究对象,从涡旋齿型线几何设计理论出发,分析了多场耦合下涡旋齿变形对轴向间隙的影响。利用流体力学和密封技术的知识研究轴向间隙泄漏机理及其控制方法,基于工程应用需求设计涡旋盘轴向间隙密封结构和研制高性能密封材料。为研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效无油涡旋压缩机提供了理论参考。论文具体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变截面型线生成理论的间隙泄漏线计算模型研究。根据型线啮合理论,建立组合型线方程,确立各工作腔瞬时容积计算方法。基于工作腔瞬时型线组成理论,建立组合型线轴向间隙的径向泄漏线长度关于主轴转角的函数,拓展出径向泄漏线的通用计算模型。分析了型线参数对泄漏线长度的影响。基于泄漏线计算方法进行涡旋齿气体力的计算。为准确计算轴向间隙泄漏量、选择型线最佳参数、涡旋齿受力变形分析等研究奠定基础。(2)基于动网格技术的涡旋压缩腔内流场计算。为了研究涡旋齿受力变形对轴向间隙的影响,必须准确计算涡旋齿所承受的温度载荷和压力载荷。利用动网格局部重构的方法,对泄漏间隙局部加密处理,完成变截面涡旋压缩机三维瞬态模拟,得到温度场、压力场、气体流速瞬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即将排气时刻,气体压力最大,当中心腔刚和排气孔连通后,中心腔压力迅速和排气腔压力相等。由于热量随着气流顺着排气孔流处,使得排气孔附近温度最高。并且排气前后气体压差较大,气流速度最快。(3)耦合场作用下变截面涡旋齿变形与轴向间隙变化关系研究。将流场分析结果将作为边界载荷,分析涡旋齿在单场和多场耦合作用下涡旋齿的应力和变形,得到涡旋齿在多场耦合作用下应力分布和轴向变形规律,得出涡旋齿变形对轴向间隙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涡旋齿变形的影响大于气体力的影响;变截面涡旋齿由于壁厚随展角变化而变化,相对于等截面涡旋齿抗变形的能力明显增强;模拟动、静涡旋盘装配后,在耦合场作用下分析发现动、静涡旋齿变形会存在干涉,涡旋盘轴向变形直接影响轴向间隙大小。通过研究涡旋盘的变形机理,发现涡旋齿安装间隙控制在0.025mm以内较合理。并且得到轴向间隙随着涡旋齿型线展角的变化规律。(4)考虑变间隙变齿厚的涡旋齿轴向间隙泄漏机理研究。基于轴向间隙变化规律以及齿厚变化规律,推导出考虑倾覆力矩的变截面涡旋齿轴向间隙的计算公式,结合涡旋齿变形,得出变截面涡旋齿齿厚随展角的表达式。基于范诺流和湍流理论,全面考虑转速、粘度、轴向间隙值、齿厚等参数建立变截面涡旋压缩机轴向间隙泄漏模型,分析了基圆半径、轴向间隙、动涡旋盘转速分别对轴向间隙泄漏的影响,并通过模拟泄漏量测试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转速下,利用湍流流动计算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涡旋压缩机轴向间隙的泄漏,基于范诺流理论的计算模型更适用于中低速;合理控制轴向间隙以减小间隙泄漏量,进而提高涡旋压缩机工作效率;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可以用来预测轴向间隙的泄漏,对设计轴向间隙密封结构提供依据。(5)基于泄漏量控制方法的变截面涡旋齿轴向间隙密封结构的研究。根据涡旋齿变形机理和所建立的轴向间隙泄漏量计算模型,搭建基于涡旋压缩机实际工况的试验测试平台。对迷宫密封、光滑密封、密封槽密封结构的泄漏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对比三种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结果表明试验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变化趋势相似,证明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并且发现迷宫密封泄漏量实测值为光滑密封实测值的80%左右,密封槽密封泄漏量实测值为光滑密封实测值的63%左右。证明了密封槽密封的优势。但当改变试验工况条件时,密封槽结构和密封条材料摩擦性能缺陷凸显,造成密封过早失效。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了提升密封性能和可靠性,设计了新型轴向间隙密封槽结构。采用槽底开孔将高压腔气体引入密封条底部,实现轴向间隙补偿,并通过泄漏量测试平台验证了该密封结构的泄漏量比原结构减少50%以上。(6)变截面涡旋压缩机实际工况下间隙密封材料研究。密封槽结构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密封材料的性能。当前密封条材料摩擦学性能差、寿命短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涡旋压缩机密封的使用要求。以变截面涡旋压缩机实际工况为边界条件,以聚四氟乙烯为基体将聚酰亚胺和石墨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填充聚四氟乙烯制成复合材料,通过模拟试验,确定最佳配比,研制出满足摩擦因数低、磨损率小、耐高温的密封材料。即25%聚酰亚胺和5%石墨,以及微量铜粉混合填充聚四氟乙烯制成复合材料。为了验证该材料在涡旋压缩机齿顶密封中的应用,将其制成密封条,在模拟试验台上进行测试并和现有密封材料对比。结果表明填充聚四氟乙烯材料摩擦因数降低近一倍,磨损率减少近30倍,承受极限温度提高近2倍。
蒋龙[8](2020)在《变壁厚涡旋膨胀机型线参数的优化分析》文中提出有机朗肯循环对余热的利用是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方法之一。本文对用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变壁厚涡旋膨胀机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了平面曲线啮合理论,得到了涡旋型线实现啮合需满足的条件。对构成涡旋型线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涡旋型线的基本结构参数。构造了双圆弧修正和双圆弧加直线修正两种齿头修正方法,推导出两种齿头修正各自的修正齿面积。(2)分别建立了圆渐开线‐高次曲线组合型线、圆渐开线‐圆弧组合型线和变基圆半径涡旋型线的几何模型。构建了高次曲线组合型线、圆弧组合型线的占积比模型进行了;推导了变基圆半径涡旋型线的容积计算公式。同时建立了泄漏的数学模型。(3)根据已建立的各变壁厚涡旋型线的几何模型、数学模型,得到了构成变壁厚型线的初始参数。分析了相应初始参数对两种齿头修正的修正齿面积和修正面积系数的影响,得出了两修正的修正齿面积与渐开线发生角、修正角、基圆半径成正比,修正面积系数与渐开线发生角成反比,与修正角成正比;通过分析初始参数对高次曲线组合型线和圆弧组合型线的占积比的影响,得出了二者型线面积与基圆半径和终端渐开角成正比,占积比与基圆半径成反比,与终端渐开角成正比;分析得出了变基圆半径涡旋型线的容积随基圆控制系数的增加而变小,泄漏随基圆控制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为之后的优化分析提供参考。(4)运用遗传算法对两种齿头修正的修正齿面积、修正面积系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对高次曲线组合型线和圆弧组合型线的型线面积、占积比进行了优化分析。运用粒子群算法对变基圆半径涡旋型线的盘径、膨胀比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单目标优化下各优化目标极值时的初始参数取值,以及多目标优化下各优化目标的非劣解集对应的初始参数取值。(5)通过搭建涡旋膨胀机测试平台,对基于采用圆渐开线涡旋型线和高次曲线膨胀机的性能进行了试验。测量了两类膨胀机的电压、电流、功率随进气压力的变化,对比得出了高次曲线涡旋膨胀机在较高进气压力下性能提升较为明显;高次曲线组合型线的排气压力、质量流量、转速随进气压力成正比关系。
侯才生[9](2019)在《基于Frenet标架的涡旋压缩机型线设计理论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借助容积变化来实现气体压缩的流体机械,由于具有结构紧凑、微振低噪、可靠性高和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医疗器械、电力、化工等众多重要领域,并且在医疗无油润滑压缩机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特殊用途的需求下,涡旋压缩机以优于传统压缩机的独特优势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关于涡旋压缩机设计的核心技术问题—涡旋齿型线设计,对其开展的研究还局限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中,这给新型高效且满足不同性能需求的涡旋齿型线设计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从涡旋齿型线创新设计视角出发,利用微分几何中的Frenet活动标架,系统研究了不同齿廓的涡旋齿型线设计问题,为设计研制新型高效的涡旋压缩机提供了理论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微分几何的共轭涡旋型线啮合理论。定义曲线光滑连续相切接触条件,提出共轭涡旋型线的概念;建立共轭涡旋型线的基本啮合理论,并对其进行数学描述,推导出共轭涡旋型线坐标系之间的数量转换关系,采用单参数曲线族包络法深入研究了涡旋型线的啮合特性;从运动学的角度对共轭涡旋型线啮合的充要条件进行论证。(2)基于Frenet活动标架的涡旋齿型线的归一化数学模型。针对涡旋齿型线设计中缺乏简洁有效的统一数学模型问题,提出一种利用Frenet活动标架构建涡旋齿型线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涡旋齿齿廓曲线构成,将型线分为等壁厚型线、渐变壁厚型线和变壁厚型线三大类;然后,在这三类涡旋齿型线上依附一个Frenet活动标架,以取代固定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最后,利用平面曲线的曲率和Frenet活动标架来表示涡旋齿型线的内在特征,建立以曲率和Frenet活动标架为参数的涡旋齿型线的归一化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不但涵盖不同齿廓的涡旋齿型线,而且还能按照预期的几何性能对型线进行优化组合及样条重构,从而设计出具有良好性能的涡旋齿型线,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自由度。(3)等壁厚和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几何特性与优选策略研究。为使设计出的1涡旋齿型线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对涡旋齿型线归一化数学模型中等壁厚涡旋齿型线的前两项控制系数与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的前三项控制系数分别进行研究。分析各个控制系数单独变化对涡旋齿型线几何性能的影响,从而建立等壁厚和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控制系数的优选策略,并利用该优选策略构造出众多综合性能优良且符合工程需求的等壁厚涡旋齿型线和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优选策略能够以考虑涡旋压缩机的实际需求和设计倾向性来构建等壁厚涡旋齿型线和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突破了涡旋齿型线设计中只注重压缩比或面积利用系数等条件的限制。(4)基于Frenet标架的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构建方法与几何理论。针对等壁厚涡旋齿型线和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难以达到最佳压缩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renet标架的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构建方法。利用该方法构建Ⅰ型、Ⅱ型和Ⅲ型三种新型的变壁厚涡旋齿型线,并建立这三种型线的基本几何理论,推导出工作腔容积的计算公式;分析型线参数对这三种涡旋齿型线几何性能(行程容积、压缩比和面积利用系数)的影响,得出型线参数的优选策略,并从几何性能与动力性能(轴向气体力和切向气体力)两方面对三种变壁厚涡旋齿型线进行对比;对Ⅰ型和Ⅱ型变壁厚涡旋齿型线中的高次曲线进行组合编码,分析不同编码序列的高次曲线对Ⅰ型和Ⅱ型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性能的影响。(5)变壁厚涡旋齿的齿厚数学模型与变化规律研究。为定量研究变壁厚涡旋齿的齿厚变化规律,建立了一种计算变壁厚涡旋齿齿厚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此数学模型的求解,系统分析了各型线参数对Ⅰ型、Ⅱ型以及Ⅲ型变壁厚涡旋齿齿厚的影响,研究了型线参数变化与涡旋齿齿厚变化之间的规律,分析了组合编码后的曲线对Ⅱ型变壁厚涡旋齿齿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准确描述三种变壁厚涡旋齿的齿厚变化规律,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对齿厚的大小以及变齿厚的起始位置进行定量设计,更加准确灵活地设计出任意齿厚需求下的变壁厚涡旋齿。该模型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组合曲线的齿厚计算。(6)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涡旋压缩机性能试验研究。根据前述设计理论和优选策略选取综合性能优良的Ⅲ型变壁厚涡旋齿型线为研究对象,采用等分切向角变步长双圆弧插补算法对其进行插补运算处理,并对插补误差进行分析;利用插补得出的数据对Ⅲ型变壁厚涡旋齿进行铣削加工;最后,将铣削加工出的涡旋盘在涡旋压缩机样机上进行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主轴转速下涡旋压缩机样机功率、排气量、容积效率和排气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Ⅲ型变壁厚涡旋齿型线综合性能优良,本文提出的基于Frenet标架的涡旋压缩机型线设计理论为变壁厚涡旋齿涡旋压缩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彭斌[10](2019)在《涡旋膨胀机齿头修正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圆渐开线涡旋型线的齿头修正展开了研究。首先从圆渐开线几何学出发,叙述了涡旋膨胀机的几何模型,探讨了涡旋齿齿头修正方法。为了提高涡旋机械的综合性能,着重分析了型线修正问题,研究了双圆弧修正与双圆弧加直线修正的修正参数的变化规律和修正面积系数的变化规律,为涡旋膨胀机的几何模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涡旋齿端圆弧类型线修正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涡旋齿端圆弧类型线修正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贝塞尔曲线在涡旋型线齿端加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齿端形式问题分析 |
2 连续性条件 |
2.1 位置连续(C0连续) |
2.2 斜率连续(C1连续) |
2.3 曲率连续(C2连续) |
3 贝塞尔曲线 |
4 贝塞尔曲线齿端加强方法 |
4.1 圆渐开线一阶导数和曲率表达式 |
4.2 圆弧一阶导数和曲率表达式 |
4.3 贝塞尔曲线加强方法 |
5 涡旋齿端加强实例与有限元验证 |
6 结束语 |
(2)IHV变截面组合涡旋型线数学模型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涡旋压缩机概述 |
1.2.1 涡旋压缩机基本结构 |
1.2.2 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
1.2.3 涡旋压缩机特点 |
1.3 涡旋压缩机发展历程 |
1.4 涡旋压缩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涡旋型线研究 |
1.4.2 涡旋压缩机性能研究 |
1.4.3 涡旋盘变形与加工研究 |
1.5 涡旋压缩机发展趋势 |
1.6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IHV变截面组合涡旋型线理论 |
2.1 涡旋型线理论 |
2.1.1 平面曲线啮合原理 |
2.1.2 共轭型线啮合条件 |
2.2 传统单一涡旋型线 |
2.3 组合型线特点 |
2.4 变截面IHV组合型线母线 |
2.4.1 变截面IHV型线母线方程 |
2.4.2 连接点约束条件 |
2.5 变截面IHV组合型线涡旋齿构建 |
2.5.1 法向等距线法原理 |
2.5.2 型线齿头修正 |
2.6 变截面涡旋盘几何参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截面IHV组合型线容积理论与力学模型 |
3.1 工作腔容积计算 |
3.1.1 母线法计算腔体容积原理 |
3.1.2 IHV组合型线工作腔容积计算 |
3.2 工作腔压力计算 |
3.3 IHV组合型线气体力分析 |
3.3.1 轴向气体力 |
3.3.2 切向气体力 |
3.3.3 气体力数值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HV组合型线等效壁厚计算模型与性能分析 |
4.1 IHV组合型线等效壁厚计算模型 |
4.2 几何参数对等效壁厚影响 |
4.2.1 基圆半径R_1的影响 |
4.2.2 变径系数K的影响 |
4.2.3 连接点_1φ的影响 |
4.2.4 连接点_2φ的影响 |
4.3 IHV组合型线性能评估 |
4.3.1 行程容积和排气容积 |
4.3.2 压缩比 |
4.3.3 泄露线长度 |
4.3.4 IHV组合型线与圆渐开线性能比较 |
4.3.5 变径系数K对IHV组合型线性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IHV组合型线涡旋盘有限元分析与加工方法 |
5.1 有限元方法与软件简介 |
5.2 涡旋齿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
5.2.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2.2 位移约束 |
5.2.3 加载和求解 |
5.2.4 仿真结果分析 |
5.3 涡旋盘数控技术 |
5.3.1 涡旋盘加工方法 |
5.3.2 涡旋盘数控加工 |
5.3.3 涡旋盘检测 |
5.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B样条的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型线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本文研究目的 |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单一型线 |
1.2.2 修正型线 |
1.2.3 组合型线 |
1.2.4 通用型线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涡旋型线几何特性与啮合条件分析 |
2.1 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2.2 涡旋型线的啮合条件 |
2.2.1 涡旋型线的基本构成原则 |
2.2.2 涡旋型线啮合条件与转角特性 |
2.3 涡旋型线啮合判定方法 |
2.4 涡旋压缩机性能评价指标计算 |
2.4.1 行程容积 |
2.4.2 压缩比 |
2.4.3 能效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样条表达的涡旋型线设计 |
3.1 B样条表示 |
3.1.1 B样条曲线的定义 |
3.1.2 B样条的性质 |
3.2 三次准均匀B样条 |
3.3 涡旋型线的B样条表示 |
3.3.1 特征顶点反算 |
3.3.2 曲线的离散与误差评定 |
3.4 B样条描述的涡旋型线啮合条件表征 |
3.4.1 B样条描述的涡旋型线三大啮合条件 |
3.4.2 B样条表达下涡旋型线的渐开约束 |
3.5 基于B样条的涡旋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准描述 |
3.5.1 行程容积 |
3.5.2 压缩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涡旋型线性能优化 |
4.1 涡旋型线性能优化模型 |
4.1.1 优化变量 |
4.1.2 优化函数 |
4.2 涡旋型线啮合约束模型 |
4.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3.1 粒子群算法原理 |
4.3.2 算法实现步骤 |
4.4 粒子群算法改进 |
4.4.1 惯性权重调整策略 |
4.4.2 基于变异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4.4.3 算法改进措施效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软件平台介绍 |
5.2 结果对比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汽车空调用变齿高涡旋压缩机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涡旋压缩机的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涡旋齿型线研究 |
1.3.2 工作过程特性研究 |
1.3.3 涡旋齿应力变形研究 |
1.4 涡旋压缩机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齿高涡旋压缩机的几何理论 |
2.1 变齿高涡旋压缩机涡旋盘的结构 |
2.2 涡旋型线的啮合原理 |
2.3 涡旋齿的几何理论 |
2.3.1 圆渐开线的型线方程 |
2.3.2 圆渐开线的几何理论 |
2.3.3 涡旋齿几何参数 |
2.3.4 压缩腔划分与容积计算 |
2.3.5 吸气角与排气开始角 |
2.3.6 压缩腔内气体压力 |
2.4 动涡旋盘受力分析 |
2.4.1 切向气体作用力 |
2.4.2 径向气体作用力 |
2.4.3 轴向气体作用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涡旋盘热应力分析 |
3.1 有限元分析 |
3.1.1 有限元基础 |
3.1.2 涡旋盘有限元分析 |
3.2 有限元软件 |
3.3 前处理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材料选取 |
3.3.3 网格划分 |
3.3.4 加载载荷 |
3.3.5 位移约束条件 |
3.4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3.4.1 温度载荷引起的应力与变形 |
3.4.2 气体压力载荷引起的应力与变形 |
3.4.3 耦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 |
3.4.4 结果分析 |
3.4.5 可靠性分析 |
3.5 结构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涡旋盘疲劳寿命分析 |
4.1 疲劳理论 |
4.1.1 疲劳破坏 |
4.1.2 疲劳强度与疲劳寿命 |
4.1.3 疲劳载荷 |
4.1.4 S-N曲线 |
4.1.5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
4.2 疲劳设计方法 |
4.2.1 名义应力法 |
4.2.2 损伤容限设计法 |
4.2.3 耐久性设计法 |
4.2.4 概率疲劳设计法 |
4.3 疲劳寿命计算 |
4.3.1 有限元疲劳分析软件 |
4.3.2 疲劳算法简介 |
4.3.3 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齿高涡旋压缩机实验研究 |
5.1 样机研制 |
5.1.1 热应力分析结果验证 |
5.1.2 样机结构 |
5.2 实验方案 |
5.2.1 实验器材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制冷性能实验 |
5.3.2 耐久性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涡旋压缩机径向间隙柔性密封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涡旋压缩机的发展进程 |
1.3 涡旋压缩机国内外研究方向及现状 |
1.3.1 涡旋型线理论研究 |
1.3.2 机构动力特性研究 |
1.3.3 热力特性研究 |
1.3.4 泄漏研究 |
1.3.5 摩擦与润滑研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涡旋压缩机几何理论及数学建模 |
2.1 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
2.2 涡旋型线几何设计理论 |
2.2.1 涡旋型线方程 |
2.2.2 涡旋参数计算 |
2.2.3 涡旋型线修正 |
2.2.4 涡旋体数学建模 |
2.3 各工作腔容积计算 |
2.3.1 各工作腔投影面积计算 |
2.3.2 各工作腔容积计算 |
2.4 涡旋式压缩机气体力计算 |
2.4.1 轴向气体作用力 |
2.4.2 径向气体作用力 |
2.4.3 切向气体作用力 |
2.5 泄漏模型 |
2.5.1 径向泄漏 |
2.5.2 切向泄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径向间隙润滑数值求解模型 |
3.1 流体动力润滑基本理论 |
3.2 径向间隙的润滑数值模型的建立 |
3.3 径向间隙润滑模型的流动方程 |
3.3.1 Reynolds方程 |
3.3.2 润滑剂粘温方程 |
3.4 Reynolds方程的数值求解 |
3.4.1 方程的无量纲化 |
3.4.2 Reynolds方程的差分方法 |
3.4.3 求解边界条件 |
3.4.4 超松弛迭代法解离散方程 |
3.4.5 性能参数数值求解 |
3.5 求解计算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涡旋盘径向间隙流体动力润滑数值分析 |
4.1 径向柔性密封结构的影响 |
4.1.1 径向柔性密封结构的调节原理 |
4.1.2 数值分析模型 |
4.2 油膜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1 油膜压力分布情况 |
4.2.2 油膜合力及端泄流量 |
4.2.3 最大油膜压力 |
4.3 变转速工况影响下径向间隙润滑分析 |
4.3.1 数值模型及计算参数 |
4.3.2 变转速工况下油膜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5.1 实验方法介绍 |
5.2 实验台搭建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涡旋压缩机涡旋型线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型线类型 |
1.1 单一型线 |
1.2 组合型线 |
1.3 通用型线 |
2 型线修正 |
2.1 双圆弧修正 |
2.2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 |
2.3 其他修正方法 |
3 结束语 |
(7)无油涡旋压缩机轴向间隙泄漏与齿顶密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课题总技术路线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涡旋压缩机几何理论及径向泄漏线计算 |
2.1 涡旋齿型线理论 |
2.1.1 型线啮合理论 |
2.1.2 通用型线控制方程 |
2.1.3 通用型线的基本形式 |
2.1.4 型线的修正 |
2.1.5 涡旋型线方程 |
2.2 变截面涡旋齿工作腔容积计算 |
2.2.1 封闭腔容积计算方法 |
2.2.2 各段封闭压缩腔容积计算 |
2.3 变截面涡旋压缩机泄漏线长度计算 |
2.3.1 径向泄漏线计算模型 |
2.3.2 型线参数对泄漏线长度的影响 |
2.4 涡旋压缩机气体力的计算 |
2.4.1 径向气体力 |
2.4.2 周向气体力 |
2.4.3 轴向气体力计算 |
2.4.4 倾覆力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场耦合作用下涡旋齿变形对轴向间隙的影响 |
3.1 压缩腔流场数学模型 |
3.1.1 控制方程 |
3.1.2 湍流模型 |
3.2 控制方程的离散 |
3.3 SIMPLE算法 |
3.4 内部流场分析 |
3.4.1 仿真模型 |
3.4.2 网格划分 |
3.4.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4.4 自定义函数 |
3.4.5 边界条件和流体参数 |
3.4.6 计算结果和分析讨论 |
3.4.7 主轴转速对压缩腔流场的影响 |
3.5 基于流场载荷作用下涡旋齿的变形 |
3.5.1 网格划分及参数设置 |
3.5.2 约束条件及载荷加载方法 |
3.5.3 应力应变分析 |
3.5.4 结果分析 |
3.6 涡旋齿变形对涡旋压缩机轴向间隙的影响分析 |
3.7 不同安装间隙时涡旋齿变形对机轴向间隙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轴向间隙变化的变截面涡旋压缩机泄漏模型 |
4.1 间隙泄漏量数学模型概述 |
4.1.1 层流流动理论 |
4.1.2 湍流流动理论 |
4.1.3 N-S方程模型理论 |
4.1.4 喷管泄漏模型 |
4.1.5 范诺流理论 |
4.1.6 平行板流动理论 |
4.2 涡旋压缩机几何模型和工作参数 |
4.2.1 几何模型 |
4.2.2 工作参数 |
4.3 轴向间隙泄漏模型 |
4.3.1 基于喷管理论的考虑倾覆力矩时轴向间隙泄漏模型 |
4.3.2 基于层流流动的变截面涡旋压缩机轴向间隙泄漏量计算模型 |
4.3.3 基于范诺流模型和湍流流动模型的轴向间隙泄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涡旋压缩机轴向间隙密封结构设计和密封材料研制 |
5.1 涡旋压缩机轴向间隙密封结构设计 |
5.1.1 光滑间隙密封结构 |
5.1.2 齿顶迷宫密封结构及泄漏量计算 |
5.1.3 密封条密封结构设计及泄漏量计算 |
5.2 密封结构试验分析 |
5.2.1 试验条件 |
5.2.2 结果分析 |
5.3 密封条材料的研制 |
5.3.1 聚酰亚胺/石墨改性PTFE材料制备 |
5.3.2 聚酰亚胺/石墨改性PTFE的摩擦学性能 |
5.3.3 不同工况下PI和石墨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
5.3.4 与现有涡旋齿密封条材料性能的对比 |
5.3.5 涡旋压缩机极限工况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主持的科研项目 |
(8)变壁厚涡旋膨胀机型线参数的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涡旋型线的研究 |
1.2.2 涡旋膨胀机的研究 |
1.2.3 ORC系统的研究 |
1.3 涡旋膨胀机 |
1.3.1 涡旋膨胀机的主要结构 |
1.3.2 涡旋膨胀机的工作过程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涡旋型线几何理论 |
2.1 涡旋型线啮合理论 |
2.1.1 平面曲线啮合理论 |
2.1.2 涡旋型线的构成 |
2.1.3 涡旋型线基本结构参数 |
2.2 涡旋型线齿头修正介绍 |
2.2.1 双圆弧修正 |
2.2.2 双圆弧加直线修正 |
2.2.3 其他类型齿头修正 |
2.2.4 修正面积系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壁厚涡旋型线及模型的建立 |
3.1 圆渐开线‐高次曲线组合的型线建立 |
3.1.1 型线的建立 |
3.1.2 齿面积计算 |
3.1.3 型线的占积比模型建立 |
3.2 圆渐开线‐圆弧组合的型线建立 |
3.2.1 型线的建立 |
3.2.2 齿面积计算 |
3.3 变基圆半径涡旋型线的建立 |
3.3.1 型线的建立 |
3.3.2 容积的计算 |
3.4 泄漏模型 |
3.4.1 切向泄漏及计算 |
3.4.2 径向泄漏及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壁厚涡旋型线参数的影响分析 |
4.1 齿头修正参数的影响分析 |
4.1.1 双圆弧修正 |
4.1.2 双圆弧加直线修正 |
4.1.3 修正面积及修正面积系数 |
4.2 高次曲线和圆弧组合型线参数的影响分析 |
4.2.1 基圆半径对占积比的影响 |
4.2.2 终端渐开角对涡旋型线的影响 |
4.3 变基圆半径涡旋型线参数的影响分析 |
4.3.1 控制系数对盘径的影响 |
4.3.2 终端渐开角与盘径的关系 |
4.3.3 盘径一定时,控制系数与容积的关系 |
4.3.4 盘径一定时,控制系数对切向泄漏线的影响 |
4.3.5 盘径一定时,控制系数对径向泄漏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优化算法理论及参数优化选取 |
5.1 优化算法理论 |
5.1.1 单目标优化理论 |
5.1.2 多目标优化理论 |
5.1.3 遗传算法理论 |
5.1.4 粒子群算法理论 |
5.2 遗传算法对齿头修正的参数优化选取 |
5.2.1 单优化目标‐多初始参数的优化选取 |
5.2.2 多优化目标下渐开线发生角的优化选取 |
5.2.3 多优化目标‐多初始参数优化选取 |
5.3 遗传算法对高次曲线、圆弧组合型线的参数优化选取 |
5.3.1 高次曲线‐圆渐开线组合型线的优化 |
5.3.2 圆弧‐圆渐开线组合型线的优化 |
5.4 粒子群算法对变基圆半径涡旋型线的参数优化选取 |
5.4.1 单目标多参数优化 |
5.4.2 多目标单参数优化 |
5.4.3 多目标多参数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试验分析 |
6.1 试验系统及设备 |
6.2 测试基本方法步骤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3.1 电压、电流随进气压力的变化 |
6.3.2 功率随进气压力的变化 |
6.3.3 排气压力、质量流量、转速随进气压力的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全文总结 |
2.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基于Frenet标架的涡旋压缩机型线设计理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涡旋压缩机的发展回顾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涡旋齿型线理论研究 |
1.2.1.1 单一型线 |
1.2.1.2 组合型线 |
1.2.1.3 通用型线 |
1.2.1.4 修正型线 |
1.2.1.5 涡旋型线的优化 |
1.2.2 工作过程特性研究 |
1.2.3 动力特性研究 |
1.2.4 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 |
1.2.5 高性能样机研究 |
1.2.6 涡旋齿型线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微分几何的共轭涡旋型线啮合理论 |
2.1 引言 |
2.2 共轭涡旋型线的定义 |
2.2.1 共轭曲线的定义 |
2.2.2 共轭涡旋型线 |
2.3 涡旋型线啮合基本原理 |
2.3.1 坐标系及坐标变换 |
2.3.2 单参数曲线族包络法求解型线啮合问题 |
2.3.3 共轭型线啮合的充要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renet标架的涡旋齿型线的归一化数学模型 |
3.1 引言 |
3.2 现有构成涡旋齿型线的曲线形式 |
3.3 各种曲线的性能分析 |
3.4 涡旋齿型线的归一化数学模型 |
3.4.1 Frenet标架在涡旋齿型线中的应用 |
3.4.2 典型曲线与归一化方程的转换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等壁厚和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几何特性与优选策略 |
4.1 引言 |
4.2 等壁厚涡旋齿型线 |
4.2.1 等壁厚涡旋齿型线的几何模型 |
4.2.2 等壁厚涡旋齿型线构成的腔体容积计算 |
4.3 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 |
4.3.1 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的几何模型 |
4.3.2 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构成的腔体容积计算 |
4.4 涡旋齿型线的几何性能指标 |
4.4.1 行程容积 |
4.4.2 压缩比 |
4.4.3 涡盘圆周大径 |
4.4.4 面积利用系数 |
4.4.5 涡旋齿齿厚 |
4.5 等壁厚涡旋齿型线控制系数的优选策略 |
4.6 等壁厚涡旋齿型线的优选 |
4.7 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控制系数的优选策略 |
4.8 渐变壁厚涡旋齿型线的优选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构建方法与几何理论 |
5.1 引言 |
5.2 Ⅰ型变壁厚涡旋齿型线 |
5.2.1 Ⅰ型型线母线方程的建立 |
5.2.2 Ⅰ型型线构成的腔体容积计算 |
5.3 Ⅱ型变壁厚涡旋齿型线 |
5.3.1 Ⅱ型型线母线方程的建立 |
5.3.2 Ⅱ型型线构成的腔体容积计算 |
5.4 Ⅲ型变壁厚涡旋齿型线 |
5.4.1 Ⅲ型型线母线方程的建立 |
5.4.2 Ⅲ型型线构成的腔体容积计算 |
5.5 型线参数对变壁厚涡旋齿型线几何性能的影响 |
5.5.1 几何性能指标 |
5.5.2 型线参数对Ⅰ型型线几何性能的影响 |
5.5.3 型线参数对Ⅱ型型线几何性能的影响 |
5.5.4 型线参数对Ⅲ型型线几何性能的影响 |
5.6 三种变壁厚涡旋齿型线的性能评价 |
5.6.1 动力性能指标 |
5.6.2 性能对比 |
5.7 高次曲线的组合编码 |
5.7.1 组合编码后的曲线对Ⅰ型型线性能的影响 |
5.7.2 组合编码后的曲线对Ⅱ型型线性能的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变壁厚涡旋齿的齿厚数学模型与变化规律 |
6.1 引言 |
6.2 变壁厚涡旋齿的齿厚计算模型 |
6.3 Ⅰ型变壁厚涡旋齿的齿厚变化规律 |
6.3.1 Ⅰ型型线参数中基圆半径对齿厚的影响 |
6.3.2 Ⅰ型型线参数中回转半径对齿厚的影响 |
6.3.3 Ⅰ型型线参数中连接点对齿厚的影响 |
6.4 Ⅱ型变壁厚涡旋齿的齿厚变化规律 |
6.4.1 Ⅱ型型线参数中基圆半径对齿厚的影响 |
6.4.2 Ⅱ型型线参数中回转半径对齿厚的影响 |
6.4.3 Ⅱ型型线参数中齿厚控制系数对齿厚的影响 |
6.4.4 Ⅱ型型线参数中最大展弦对齿厚的影响 |
6.4.5 Ⅱ型型线参数中连接点对齿厚的影响 |
6.5 Ⅲ型变壁厚涡旋齿的齿厚变化规律 |
6.5.1 Ⅲ型型线参数中首末段基圆半径对齿厚的影响 |
6.5.2 Ⅲ型型线参数中中间段基圆半径对齿厚的影响 |
6.5.3 Ⅲ型型线参数中回转半径对齿厚的影响 |
6.5.4 Ⅲ型型线参数中连接点对齿厚的影响 |
6.6 组合编码后的曲线对Ⅱ型涡旋齿齿厚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涡旋压缩机性能试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等分切向角变步长双圆弧插补算法模型 |
7.2.1 插补算法 |
7.2.2 插补误差 |
7.3 Ⅲ型变壁厚涡旋齿的加工 |
7.4 变壁厚涡旋齿型线涡旋压缩机样机性能测试 |
7.4.1 性能测试条件与试验检测 |
7.4.2 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10)涡旋膨胀机齿头修正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几何模型 |
2 双圆弧修正 |
2.1 修正齿型的内在几何关系 |
2.2 双圆弧修正后的齿头面积 |
3 双圆弧加直线修正 |
3.1 双圆弧加直线修正齿型的内在几何关系 |
3.2 双圆弧加直线修正后的齿头面积 |
4 面积系数计算 |
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1 双圆弧修正的参数变化 |
5.2 面积系数变化 |
5.3 修正对比分析 |
6 结论 |
四、涡旋齿端圆弧类型线修正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贝塞尔曲线在涡旋型线齿端加强中的应用[J]. 刘丹丹,林江波. 制冷与空调, 2021(10)
- [2]IHV变截面组合涡旋型线数学模型与性能研究[D]. 冯志国.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B样条的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型线设计优化[D]. 杨嘉威.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7)
- [4]汽车空调用变齿高涡旋压缩机结构优化[D]. 孙笑.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涡旋压缩机径向间隙柔性密封机构研究[D]. 钱月.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涡旋压缩机涡旋型线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刘彬,王旭阳,李夔宁,王幼铭,金广礴,谢翌,谢运成. 制冷与空调, 2020(03)
- [7]无油涡旋压缩机轴向间隙泄漏与齿顶密封研究[D]. 王建吉.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8]变壁厚涡旋膨胀机型线参数的优化分析[D]. 蒋龙.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9]基于Frenet标架的涡旋压缩机型线设计理论与性能研究[D]. 侯才生.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10]涡旋膨胀机齿头修正的理论研究[J]. 彭斌. 流体机械,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