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探求——岷县当归生产经营现状、前景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丽荣,乔德华[1](2022)在《甘肃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特色,将旅游引入农业,共同构筑休闲农业,是甘肃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态势强劲,规模效益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和市场间匹配度差、低层次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欠佳、配套设施落后、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科学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创意设计;培育地域公共品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探索利益连接机制,稳定提升农民收入等加快甘肃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肖婉君[2](2020)在《有机肥和减量化肥对当归成药栽培影响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是伞形科当归属草本药用植物,以根入药,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近年来,当归栽培过程中化肥用量大,施肥盲目性大,土壤调储能力下降,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探寻合理施肥是当归栽培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黑色地膜覆盖基础上,选择豆科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茬口,采用综合性试验方案,利用减半量原则,通过基施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的肥料处理,即纯有机肥O(2000 kg·hm-2)、纯化肥C(磷酸二铵,420 kg·hm-2)、减半化肥增施有机肥1/2(O+C),以不施肥为对照(CK),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当归成药栽培的影响,旨在探寻有机肥在当归成药栽培中的作用效应,集成当归生态有机栽培技术,促进当归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当归成药栽培期随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根围土壤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变化程度随施肥处理的不同而异,施用有机肥可增强当归根围土壤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增强的程度更为显着。有机肥栽培田土壤含水量更高,在生长旺盛期和采挖期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6%和29.4%,比CK分别提高19.8%及33.7%。施肥对当归栽培田土壤养分具有显着影响,纯有机肥田养分含量高且稳定,生长旺盛期及末期有机质含量分别比CK增加36.3%和30.7%,全氮含量分别比CK增加35.3%及19.9%。说明有机肥可改善农田土壤微生态环境,调控水分和养分状况,有利于根的生长发育。2.施肥栽培可促进当归地上部生长发育,有机肥栽培条件下当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花青苷及可溶性糖含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有机肥栽培可提高当归植株的生理抗逆性,奠定良好的抗逆生理生化基础。3.纯有机栽培条件下当归早期抽薹率,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最低,各处理依次为O<C<1/2(O+C)<CK,纯有机肥栽培当归早期抽薹率较CK下降71.0%,根病率及病情指数较CK分别降低16.1%和6.7%,有效提高了当归成药率。4.施肥对当归具有显着增产效应,纯有机肥栽培当归药材产量最高(614.7 kg),与化肥(602.6 kg)和1/2(O+C)(581.9 kg)栽培产量相当,三者分别较CK极显着增产88.3%、84.6%和78.2%。5.纯有机肥栽培当归粗多糖含量最高(2.3%),其次为1/2(O+C),分别较CK增加40.2%和24.9%,化肥栽培较CK降低58.0%。纯化肥栽培当归浸出物含量高(64.8%),有机肥次之(63.7%),较CK分别增加了4.9%和3.1%,说明纯有机肥栽培有利于当归多糖的积累,但纯化肥栽培更有利于浸出物含量的积累。综上所述,在甘肃省当归道地产区岷县现有农田土壤肥力条件下,在黄芪茬口当归采用有机肥栽培可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当归生长发育,降低早期抽薹率和根病率,提高成药率,改善药材品质,具有显着的增产提质作用。各施肥处理当归产量和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大小依次为O(0.9567)>C(0.5971)>1/2(O+C)(0.3670)>CK(0.2379),研究结果为当归生态有机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在适宜地区黄芪茬口条件下推行有机肥栽培。
彭杰[3](2019)在《甘肃省区域中药材产业效率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社会的健康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的医学模式正逐步从治疗型向预防型转变,占据主流的西方医学展露出日益明显的负面效应,安全廉价的天然药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正深入人心,从而为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机遇。甘肃省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中药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发展,甘肃省已形成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栽培区、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栽培区、甘肃中东部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栽培区和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栽培区为代表的四大优势产区,中药材加工规模不断壮大,仓储物流体系日趋完善,经销市场逐步形成。中药材产业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业,因此投入产出问题必然会存在于中药材产业的经营实践中,也就是效率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效率进行研究可以客观反映出资源利用状况,对于改善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使用2016年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效率评价模型,通过去除随机变量和环境因素的干扰,对甘肃省13个市州(嘉峪关市中药材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为零已剔除)的中药材产业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各市州的中药材产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各市州中药材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水平差异偏大,导致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整体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在于规模效率偏低。在去除随机变量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之后,通过比对发现随机变量和外部环境因素对甘肃省各市州中药材产业的效率水平影响较大;大部分市州是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同时,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作为临界值,将各市州中药材产业效率划分为4种类型,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各市州的效率。
马亚飞,张艳荣[4](2019)在《岷县当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当归是世界药材种植业之一,它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且当归产业的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岷县作为"中国当归之乡",不论是当归的产量还是质量都走在全国前列。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岷县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当归种植区域,当归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农民提高收入、脱离贫困的主要途径。但是,岷县当归产业现在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当归产业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岷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岷县当归具体发展现状,探索当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黄依依[5](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甘肃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材作为中国自古以来文化象征与传承,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重视,成为了关注焦点,如何将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如何让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更加专业化以及在生产加工中更加规范化,是摆在专家学者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中药材产业作为甘肃省优先培育发展的特色产业,同时也作为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发展当地中药材产业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脱贫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论文以甘肃岷县中药材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在研究国内外扶贫理论之外更是梳理了中药材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以作为文章的写作基础,并结合精准扶贫理论、产业扶贫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岷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进行分析,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市场不断扩大;多种路径实现产业脱贫。从而发现了该县中药材产业扶贫面临着种植、市场、政策多方面的发展困境,分析致贫原因与该县的扶贫基础,提出了加强政府关注力度,服务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培育力量,解决技术难题;实施专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互联网+”实现脱贫,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建议以便能够帮助该县达到改变当地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而带动脱贫这一目的。
李春青[6](2017)在《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甘肃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产品资源丰富,且品种多样,可是这些农产品好多仍然在采用传统的营销模式,而陇南市则是在甘肃省省内甚至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最偏僻、最贫困的区域之一,如何进行脱贫致富是所有百姓所关心的问题,陇南市从2013年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扶贫工作,从电商扶贫工作中所涉猎到的各环节、各中心内容入手进行积极探究,极力探索出一套适合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的电商扶贫体系。本论文首先通过文献法对农产品电商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和分析,并通过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分析陇南市发展电子商务的历程,以此找出共性的特征;其次运用SWOT分析法对陇南市开展农产品电商扶贫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陇南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优势条件为其发展电商扶贫提供了基础,可是其地理环境复杂、农户观念陈旧、电商专业人才缺乏等劣势条件也为电商扶贫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千县万村”、“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的碰撞等外界条件也为陇南电商扶贫的发展提供利好机会,但是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到农产品缺乏品牌化以及电商扶贫立法落后等带给我们的威胁。最后本文主要是对陇南市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的现状即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后,尝试找出了SO、WO、ST、WT四种发展战略。
李琼[7](2017)在《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应用已经遍布到各行各业。与之相对应的是近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作为第一的农业也从过去的“幕后”走到“台前”,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有人预测“农业将成为下一个房地产业”,世界级投资大师詹姆斯.罗杰斯在参加第四届中国期货(证券)资产管理大会时说: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不是房地产,而是做农民!在过去,中国最赚钱的是房地产、金融、电子信息等行业,农业备受投资商和年轻人的冷落。在国家对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对农民补贴不断加大,以及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引导下,农业行业大整合已经展开。2017年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贯彻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要任务之一。紧接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具体部署,主要是调整农产品供给机构增加有效供给。甘肃省有许多质量优良的特色农产品,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网络营销中发展的不尽如人意,网络营销对于甘肃省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特色农产品的销量和品牌以及农民的收入。本文作者通过分析甘肃省网络营销现状和环境,对比国内外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模式,试图构建适合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对促进甘肃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归纳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构划了文章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对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和营销模式分别定义,阐述了本文可能用到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理论、供应链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直复营销理论。第三部分是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现状,分为两个部分来介绍甘肃省的基本概况,甘肃省农产品发展现状、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和甘肃省网络营销模式的现状。第四部分是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现有模式的分析,包括模式介绍、模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国内外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主要模式及启示,分别介绍了三种国外和国内主要模式,总结出启示。第六部分是对甘肃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优化,根据国内外模式和省情,结合理论基础对目前甘肃省现存的网络营销模式进行优化,并对比了优化后的五种模式。第七部分是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保障体系建设,从安全体系、物流体系、配套体系和售后体系方面做出设想。第八部分是总结和展望。
刘煦[8](2016)在《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影响下的村庄空间演进研究 ——以岷县岳家湾村为例》文中指出村庄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单位,是乡土中国的基本载体。长久以来,人们对村庄空间的认识往往表现为:传统的、古朴的、田园的、步行尺度的、牛拉人耕的乡土意向........但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而空间本就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产物,随着城乡统筹的政策背景、乡村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乡村规划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又一热点,今天的村镇规划,忽略了农业生产方式对于空间的影响,村庄空间在应对生产方式方面存在错位,因此,本文要研究的课题是:通过对案例岳家湾村的详细田野调查研究,从农业生产方式入手,厘清不同时期村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与村庄空间演进之间的关联关系,去探寻二者之间的规律,进而寻求在今天岳家湾村农业生产方式面临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基于对农村生产方式的理解,拟构出符合农业生产方式的未来空间布局愿景。首先,选取岷县具有良好农业基础、且农业生产类型相对丰富的典型样本——岳家湾村。岳家湾村位于甘肃省岷县境内,多山川沟壑,干旱少雨,自然资源贫瘠,交通不便,经济社会水平贫困落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岷县境内农业乡村的基本情况;其次,对该村庄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历程进行简短的梳理,深入展示在人力畜力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时代、过度的国家意识形态阶段、种植结构变革的新时代及机械化加工为主的农业强村四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农民的根本需求及其现实生活状态分别是怎样的,岳家湾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时代的变迁中具体产生了哪些变化;然后,将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与乡村的物质实体空间相对比,按照与农业发展相对应的时间顺序,分别梳理岳家湾村的村庄空间是如何与当时的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在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情况下,当前的村庄空间又产生了哪些相应变化,而村庄空间的演进过程主要从宏观村域范围内大的人地关系、中观村庄空间及微观民居建筑空间三个角度论述其演进特征;最后,通过空间演进过程的梳理,归纳分析得出岳家湾村农业生产方式变迁的发展规律及空间发展的演进特征,总结了生产方式变迁对村庄空间发展的影响及规律探寻。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指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是促使岳家湾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直接因素,其变化行为背后的经济逻辑是造成空间改变的根本原因;同时,机械化加工生产方式的介入也有效推动了村庄建设用地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对空间发展的影响存在着两种表达路径,生产生活方式始终是村庄空间的营建基础与决定性因素。同时,本文在末尾立足于岳家湾村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拟构出了符合岳家湾村发展和遵守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村庄空间布局的展望愿景。
张建强,刘文华[9](2016)在《岷县当归产业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省岷县是中国当归之乡,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岷县经济的主导产业。该文在分析了岷县当归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归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大力增加科研投入,对当归生产关键技术进行突破;加快新产品开发,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刺激需求的转变;培植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提高品牌意识,提升品牌价值;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当归文化,以文化引领当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杨智[10](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提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二、甘肃省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探求——岷县当归生产经营现状、前景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探求——岷县当归生产经营现状、前景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1.1 发展态势强劲,规模效益不断增加 |
1.2 以示范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 |
1.3 以优势特色产业为抓手,新亮点不断涌现 |
1.3.1“中国第一古梨园”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 |
1.3.2 天水大樱桃产业园 |
1.3.3 全国第一个梯田县 |
1.4 以项目为载体,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
1.5 以节会为平台,产业活力展示比较充分 |
2 甘肃休闲农业的分布及特征 |
2.1 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 |
2.2 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区 |
2.3 民族风情体验区 |
2.4 陇南生态绿色度假区 |
2.5 黄河风情休闲区 |
3 影响甘肃省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因素 |
3.1 资源禀赋条件 |
3.2 交通区位 |
3.3 县域竞争力 |
3.4 客源市场 |
4 甘肃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设计不科学,规划引领作用不强 |
4.2 缺乏行业标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
4.3 低层次同质化严重,发展动力不足 |
4.4 配套设施落后,服务质量欠佳 |
4.5 注重“硬件”投入,模式创新不够 |
5 甘肃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
5.1 科学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
5.3 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创意设计 |
5.4 培育地域公共品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
5.5 探索利益连接机制,稳定提升农民收入 |
(2)有机肥和减量化肥对当归成药栽培影响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当归栽培研究进展 |
1.1.1 当归早期抽薹研究进展 |
1.1.2 当归施肥研究进展 |
1.1.3 地膜覆盖在当归栽培中的应用 |
1.1.4 化肥及有机肥使用现状 |
1.2 有机肥栽培研究进展 |
1.2.1 增施有机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3 增施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有机肥和减量化肥对当归栽培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设计 |
2.1.3 不同处理下当归根围土取样及分析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栽培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2.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栽培田土壤PH,电导率及TDS的影响 |
2.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栽培田土壤酶活的影响 |
2.2.4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栽培田土壤总养分的影响 |
2.2.5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栽培田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施肥处理可以调控当归栽培田土壤含水量 |
2.3.2 不同施肥处理可以引起当归栽培田土壤酶活的变化 |
2.3.3 不同施肥处理可以改善土壤养分及肥力 |
2.4 小结 |
第三章 有机肥和减量化肥对当归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来源及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取样与测定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生长动态的影响 |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早期抽薹率的影响 |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叶片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施肥处理可引起当归生长发育动态变化的差异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早期抽薹率具有调控作用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叶片抗氧化酶具有显着影响 |
3.3.4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叶片花青苷及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显着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有机肥和减量化肥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不同处理当归药材取样及测定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产量的影响 |
4.2.3 当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2.4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药材根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
4.2.5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品质的影响 |
4.2.6 不同施肥处理下当归品质与产量综合指数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产量有显着影响 |
4.3.2 纯施有机肥栽培可有效降低当归根病率及发病程度 |
4.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品质有显着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甘肃省区域中药材产业效率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药材产业相关研究 |
1.2.2 关于产业效率的研究 |
1.2.3 关于效率方法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药材 |
2.1.2 中药材产业 |
2.2 效率理论 |
2.2.1 产业效率理论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3 甘肃省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
3.1 甘肃省区域中药材产业规模 |
3.1.1 甘肃省区域中药材种植面积 |
3.1.2 甘肃省区域中药材企业规模 |
3.2 甘肃省区域中药材产业结构 |
3.2.1 甘肃省中药材种类 |
3.2.2 甘肃省区域中药材市场结构 |
3.3 甘肃省区域中药材产业效益 |
3.3.1 甘肃省区域中药材种植效益 |
3.3.2 甘肃省区域中药材企业效益 |
4 模型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
4.1 三阶段DEA模型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4.2.2 环境因素指标的选取 |
5 实证分析 |
5.1 第一阶段:传统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 第二阶段:SFA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 第三阶段:调整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
5.4 调整后甘肃省区域中药材地区类型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因地制宜,提升中药材产业竞争力 |
6.2.2 建立中药农业科研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 |
6.2.3 完善灾害预警机制,保证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 |
6.2.4 建立中药材产业扶贫机制,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6.2.5 发挥政府职能,延长中药材产业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岷县当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岷县基本概况 |
二、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现状 |
(一) 岷县当归种植情况统计 |
(二) 岷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分析 |
(三) 岷县当归品牌建设情况 |
(四) 岷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三、岷县当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机械化水平低 |
(二) 生产经营分散且企业规模小,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
(三) 药农文化水平有限, 缺乏专业技能培训 |
(四) 当归文化宣传力度有限, 品牌建设有待提高 |
四、岷县当归产业发展对策 |
(一) 完善当归产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
(二) 鼓励招商引资,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
(三)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
(四) 打好品牌战略, 树立产业形象 |
五、结论 |
(5)精准扶贫背景下甘肃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1、关于贫困根源的研究 |
2、关于扶贫策略的研究 |
3、扶贫理论研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1、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 |
2、精准扶贫的主要研究 |
3、精准扶贫背景下中药材产业研究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调查法 |
第二章 产业扶贫相关理论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精准扶贫 |
(二) 产业扶贫 |
(三) 特色产业 |
(四) 农业产业化 |
二、扶贫理论 |
(一) 精准扶贫理论 |
(二) 产业扶贫理论 |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岷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分析 |
一、岷县概述 |
(一) 岷县地理概述 |
(二) 岷县经济发展现状 |
二、岷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 |
(一) 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
(二) 市场不断扩大 |
(三) 多种路径实现脱贫 |
三、岷县中药材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 |
(一) 致贫原因 |
(二) 种植问题 |
(三) 相关政策 |
(四) 市场发展 |
第四章 岷县中药材产业扶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一、岷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基础 |
(一) 药源基地提升标准化水平 |
(二) 龙头企业带动中药工业发展 |
(三) 品牌优势引领未来发展 |
二、岷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的思路及目标 |
(一) 扶贫思路 |
1、政府宏观调控市场 |
2、严格把控中药材质量 |
3、科学种植促进可持续发展 |
(二) 扶贫目标 |
1、政府目标 |
2、企业目标 |
3、科技发展目标 |
三、岷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具体措施 |
(一) 加强政府关注力度,服务产业发展 |
(二) 加强人才培育力量,解决技术难题 |
(三) 实施专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条 |
(四) 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
(五) “互联网+”实现脱贫,促进农民增收 |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概念界定 |
一、农产品及电子商务 |
(一)定义 |
(二)电子商务的模式 |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 |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 |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 |
三、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
四、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政策背景调研与分析 |
(一)国家经济政策背景 |
(二)甘肃省经济政策背景 |
(三)陇南市政策背景 |
(四)甘肃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
第三章 陇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发展历程研究 |
一、陇南市农产品生产现状 |
(一)陇南市农产品基本情况 |
(二)陇南市特色农产品情况 |
二、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纵向发展历程 |
三、陇南八县一区电子商务扶贫横向发展研究 |
第四章 陇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基于SWOT分析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
一、SWOT分析法 |
二、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机遇分析 |
(四)威胁分析 |
三、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发展战略 |
(一)SO战略(优势-机会战略) |
(二)WO战略(劣势-机会战略) |
(三)ST战略(优势-威胁战略) |
(四)WT战略(劣势-威胁战略) |
第五章 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的“陇南模式”及其特点 |
一、“陇南模式”的提出 |
二、“陇南模式”的特点 |
(一)政府推动,先托后扶再监管 |
(二)市场运作,注重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 |
(三)百姓万众创业,广泛动员齐参与 |
(四)协会服务,三商联动保品质 |
(五)微媒助力,农特产品传美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 |
1.2.2 国内文献研究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营销模式 |
2.1.2 特色农产品 |
2.1.3 网络营销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供应链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直复营销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的现状分析 |
3.1 甘肃省基本概况 |
3.2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
3.2.1 品种多样优势明显 |
3.2.2 龙头企业布局不均匀 |
3.2.3 市场规模效益未显现 |
3.2.4 农产品产销模式过于传统 |
3.3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 |
3.3.0 发展新模式不断涌现 |
3.3.1 知名度不断提高 |
3.3.2 网络销售存在购销逆差 |
3.3.3 特色不足网销产品同质化 |
4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模式现状分析 |
4.1 门户网站营销模式 |
4.1.1 模式介绍 |
4.1.2 模式现状分析 |
4.1.3 存在的问题 |
4.2 限时团购模式 |
4.2.1 模式介绍 |
4.2.2 模式现状分析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自媒体营销模式 |
4.3.1 模式介绍 |
4.3.2 模式现状分析 |
4.3.3 存在的问题 |
4.4 电商网店分众模式 |
4.4.1 模式介绍 |
4.4.2 电商网店分类 |
4.4.3 模式现状分析 |
4.4.4 模式存在的问题 |
4.5 地方性垂直网站营销模式 |
4.5.1 模式介绍 |
4.5.2 模式现状分析 |
4.5.3 模式存在的问题 |
5 国内外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模式及启示 |
5.1 国外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
5.1.1 全国联合拍卖制 |
5.1.2 网络直销型 |
5.1.3 品牌专卖模式 |
5.2 中国的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
5.2.1 网络团购 |
5.2.2 电子商务平台营销模式 |
5.2.3 网络广告营销模式 |
6 甘肃省现有的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优化 |
6.1 门户网站营销模式的优化 |
6.1.1 “门户网站+企业网站”模式 |
6.1.2 “门户网站+企业网站”模式下交易成本 |
6.2 限时团购模式的优化 |
6.2.1 “限时团购+集中配送”模式 |
6.2.2 限时团购+集中配送”模式下供应链管理 |
6.3 自媒体营销模式的优化 |
6.3.1 “自媒体+品牌专卖”模式 |
6.3.2 “自媒体+品牌专卖”模式的优势 |
6.4 对电商网店分众模式的优化 |
6.4.1 “电商网店+O2O”模式 |
6.4.2 “电商网店+O2O”模式的优势 |
6.5 垂直网站营销模式的优化 |
6.5.1 “垂直行业网站+大数据精准推送”模式 |
6.5.2 “垂直行业网站+大数据精准推送”模式下直复营销 |
6.6 六种优化模式的对比 |
7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的实施保障 |
7.1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7.1.1 特色农产品品牌保障 |
7.1.2 银行技术及个人信用安全 |
7.2 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
7.2.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 |
7.2.2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
7.2.3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
7.3 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配套体系建设 |
7.3.1 网络配套体系和数据库建设 |
7.3.2 网络营销的法律保障 |
7.3.3 网络推广人才体系建设 |
7.4 特色农产品售后体系建设 |
8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8)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影响下的村庄空间演进研究 ——以岷县岳家湾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背景一:乡村空间经历变迁,新的时期理应重视 |
1.1.2 背景二:伴随城镇化高速发展,乡村地区呈现新的变化与矛盾 |
1.1.3 背景三:如今的村镇规划在应对生产方式方面存在错位 |
1.1.4 课题缘起:村庄空间演进研究的典型个案——岳家湾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庄空间 |
1.3.2 农业生产方式及变迁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于村庄空间演进的研究 |
2.1.1 乡村聚落地理学视角下的村庄空间演进研究 |
2.1.2 城乡规划学科视角下的村庄空间演进研究 |
2.1.3 基于宏观视角的村庄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2.1.4 基于中观视角的村庄公共空间的研究 |
2.1.5 基于微观视角的村庄建筑空间的研究 |
2.1.6 小结 |
2.2 关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研究 |
2.2.1 关于农业生产的研究 |
2.2.2 关于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研究 |
2.2.3 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
2.2.4 小结 |
3 岳家湾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变迁调查 |
3.1 调查区域的介绍 |
3.2 第一阶段:人力畜力耕作为主的传统时代(1949—1953 年) |
3.2.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农业发展背景 |
3.2.2 岳家湾村以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维生型经济 |
3.2.3 岳家湾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特征 |
3.3 第二阶段:过度的国家意识形态阶段(1953—1978 年) |
3.3.1 宏观政治经济制度的集体化改造 |
3.3.2 岳家湾村以粮为主的集体化经济(主导产业) |
3.3.3 国家意识建构下岳家湾村农业生产方式的被动改变 |
3.4 第三阶段:种植结构变革的新时代(1978—2003 年) |
3.4.1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革 |
3.4.2 岳家湾村以中药材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转型经济(主导产业) |
3.4.3 市场经济冲击下岳家湾村农业生产方式的全方位重构 |
3.5 第四阶段:机械化加工为主的农业强村(2003—至今) |
3.5.1 惠农政策的颁布、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
3.5.2 岳家湾村以经济作物机械化加工为主的多样型经济 |
3.5.3 城镇化推动下岳家湾村农业生产方式的多元化拓展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影响下的村庄空间演进 |
4.1 影响岷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动因 |
4.1.1 自然环境 |
4.1.2 历史人文 |
4.1.3 生产方式 |
4.1.4 政策制度 |
4.2 传统人力畜力农业生产方式影响下的乡村空间特征(1949—1953 年) 52村域用地的布局逻辑 |
4.2.1 传统村庄空间的特征 |
4.2.2 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特征 |
4.3 国家意识建构下的乡村空间迷失(1953—1978 年) |
4.3.1 村域人地关系的渐变 |
4.3.2 集体化村庄空间的形成 |
4.3.3 民居建筑空间的萧条 |
4.4 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引起的乡村空间发展(1978—2003 年) |
4.4.1 村域人地关系空间特征的转变 |
4.4.2 村庄空间的发展 |
4.4.3 民居建筑空间的多元 |
4.5 机械化加工为主带来的乡村空间骤变(2003—至今) |
4.5.1 村域人地关系秩序的改变 |
4.5.2 村庄空间发展的骤变 |
4.5.3 民居建筑空间的重构 |
4.6 本章小结 |
5 生产方式变迁对村庄空间形态影响的规律研究 |
5.1 岳家湾村生产方式变迁的发展规律梳理 |
5.1.1 社会政策的变化是生产方式演变的外在驱动力 |
5.1.2 现代性社会心理的生成是生产方式演变的社会文化因素 |
5.1.3 生产方式由单一型向多元化拓展 |
5.1.4 生产方式由生产自给型向经济效益商品型过渡 |
5.2 岳家湾村空间发展的演进特征 |
5.2.1 村域人地关系空间特征趋于规律化、明确化 |
5.2.2 村庄街巷空间向系统化、现代化转变 |
5.2.3 村庄休闲空间由单点向多点式、由泛政治化到个体化转变 |
5.2.4 村庄生产空间在演变中得到继承发扬 |
5.2.5 民居建筑空间的演进具有时代性特征 |
5.3 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对村庄空间发展的影响 |
5.3.1 生产方式变迁是影响村庄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 |
5.3.2 生产方式变迁是村庄空间多样性异变的直接原因 |
5.3.3 生产方式变化行为背后的经济逻辑是空间演变的根本动力 |
5.3.4 生产方式的变迁对村庄空间的演进存在两种表达路径 |
5.3.5 生产生活方式是村庄空间的营建基础 |
5.3.6 机械化加工农业生产方式的介入推动了建设用地的快速发展 |
5.4 未来的岳家湾村村庄空间发展趋势 |
5.4.1 岳家湾村农业的未来推理——生产方式转型加快 |
5.4.2 岳家湾村未来城镇化生活能力趋势判断 |
5.4.3 对岳家湾村未来空间布局的展望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6.2.1 创新点 |
6.2.2 不足与展望 |
附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 1:调查问卷 |
附录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项目实践 |
(9)岷县当归产业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的现状 |
1.1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
1.2 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 品牌效应显着 |
1.3 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 拓宽了销售渠道 |
1.4 产业环境不断完善 |
2 当归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当归生产方面的关键技术尚未突破, 产业后续发展受阻 |
2.2 当归种管规范化水平低, 集约化经营份额偏低 |
2.3 产业加工层次低, 终端产品种类少 |
2.4 当归特色文化建设落后 |
3 当归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
3.1 加快建立当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
3.2增加科研投入, 对当归生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
3.3 加快新产品开发, 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刺激需求的转变 |
3.4 培植龙头企业,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
3.5 提高品牌意识, 提升品牌价值 |
3.6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3.7 开发当归文化, 以文化引领当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
(10)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
一、小康社会 |
二、全面小康 |
三、农村小康 |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
一、贫困 |
二、贫困线 |
三、反贫困 |
四、扶贫开发 |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
一、农村建设思想 |
二、城乡关系思想 |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
三、深化农村改革 |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
二、区域开发战略 |
三、小额信用贷款 |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三、产业培育 |
四、移民搬迁 |
五、劳务输出 |
六、能力提升 |
七、金融扶贫 |
八、组织化扶贫 |
九、社会帮扶 |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方式制约 |
二、自然条件制约 |
三、历史基础制约 |
四、体制机制制约 |
五、主导产业制约 |
六、人口因素制约 |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
一、地理区位条件 |
二、自然资源条件 |
三、文化资源优势 |
四、发展基础条件 |
五、政策叠加机遇 |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甘肃省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探求——岷县当归生产经营现状、前景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马丽荣,乔德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22(01)
- [2]有机肥和减量化肥对当归成药栽培影响机理的研究[D]. 肖婉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3]甘肃省区域中药材产业效率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D]. 彭杰. 兰州财经大学, 2019(08)
- [4]岷县当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马亚飞,张艳荣.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1)
- [5]精准扶贫背景下甘肃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黄依依.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1)
- [6]陇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研究[D]. 李春青.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7]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D]. 李琼. 重庆师范大学, 2017(11)
- [8]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影响下的村庄空间演进研究 ——以岷县岳家湾村为例[D]. 刘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3)
- [9]岷县当归产业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张建强,刘文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6(21)
- [10]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