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牢笼与破开之间 ——试论陈染小说创作

在牢笼与破开之间 ——试论陈染小说创作

论文摘要

陈染的创作在文学史上展示了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八十年代早期作品的喷薄式书写,到九十年代后以一种怀旧式的回忆对日常生活焦虑的表述,其小说文本内在的创作模式也体现了主体的成长印记。在创作中,她将目光投向了更为普遍的人类精神困境,在作品中透射着对现实精神处境的深切忧虑和关怀。她与主流话语自觉疏离、固守于文学一隅的姿态,成为其文学创作及文本研究的意义所在,从早期忧惧状态中对牢笼空间的建构,到创作中期走出牢笼对生存意义的追问与探寻,陈染的创作始终在牢笼与破开之间的诗性言说中进行哲学思辨,并对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进行了诗性守望。陈染的小说创作中,系列化的空间意象独具诗学内蕴,封闭性空间的建构也折射出作家强烈的内省特点,家宅内的自我反省和对生存个体的审视成为其创作的主要来源。文本中“牢笼”在作品中象征了忧惧这一整体性的生存之痛,运用空间诗学的理论建构,对陈染小说文本中空间的存在意义进行解读,通过空间意象的对抗与兼容,以及家宅之内的孤独寄语,来体现主体对抗忧惧的自我塑造过程。作家从女性视角出发,并未局限于女性视域内,而是将主体经验扩散到更为广阔的人类生存困境及历史文化图景中,陈染小说的文本世界,关于存在价值的探讨与追寻不止是纯粹形而上和哲学化的,它有着立体的、多重的丰富层面和表现形态,他者的言说中对于父权的反抗与渴求,历史话语的遮蔽与彰显以及超性别意识的存在悖论均从不同的层面对存在的价值进行了解读并以此得出走出牢笼的现实意义,在创作中以融入文本表象的叙事痕迹阐释了以身份的自我认同为基础的历史观。陈染作品的语词资源中,音乐性的语言特质以及诗性叙述的深层意蕴使其文本产生了内在的互助性,作家个体对纯文学话语的执着坚守以及存在价值的追寻与探求,表达着主体在牢笼与破开之间寻求着乌托邦式的精神寄予。在创作中她自觉地承担了形而上的精神超越,探索着人类存在的精神价值,寻觅着人类精神史上永恒的栖居地。新时期以来,有关陈染小说的研究多集中于私人化写作的时代标签、女性主义的身份认同、超性别意识的话语平台等方面进行探讨。在众语喧哗中,鲜有对陈染文本内质的深入解析,本论文将以叙事学和小说文体学为基本理论,分别从空间建构的美学意蕴、存在价值的意义探寻以及诗学建构的文体形式等角度对陈染小说创作中的文本特质进行总体上的把握与探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牢笼:“忧惧”的空间言说
  • 一 忧惧与不安的存在形式
  • 二 牢笼产生的心理探源
  • 三 牢笼内的矛盾性存在
  • 四 走出牢笼的主体性倾向
  • 第二章 破开牢笼:存在价值的追问与探寻
  • 一 他者的言说:父权的叛离与回归
  • 二 历史话语的遮蔽与彰显
  • 三 超性别意识的存在悖论
  • 第三章 在牢笼与破开之间的诗性言说
  • 一 诗化语言的表意方式
  • 二 诗意栖居的精神飞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在牢笼与破开之间 ——试论陈染小说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