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论文摘要

千里河西走廊,祁连山脉雄峙于南,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等)耸立于北,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克沙漠分布于周,年均降雨量约30-16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00-3000多毫米,绿洲的维系,全凭三大内陆河(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的滋润,在这里有水变绿洲,无水成荒漠。清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的水利开发,绿洲化和荒漠化频繁交替演变。本文主要研究水利开发与荒漠化各自的规律,及其互动的关系。一、通过研究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内主要支流的源头、流量、流程、流域面积、终闾湖、河道变迁,得出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河流变迁的四个规律:河道溯流收缩,统一水系分裂;天然水系逐渐演变为人工水系;尾闾湖泊逐渐萎缩甚至干涸;人工水库替代天然湖泊。二、通过研究清代河西水利管理的制度,总结水利管理的两大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通过研究水利技术,得出清代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小,可因地制宜;灌溉效率不高,水量流失严重;水利工程的兴办方式多样,利民惠民等结论。三、通过研究祁连山的森林和河流的关系,得出水源涵养林的茂盛与衰败,不但影响全年河流水量的大小,而且影响着河流暴涨暴退的结论。四、通过研究河西的水案,分析水案发生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总结今天应从清代的水案中汲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五、通过研究清代河西的屯田,得出兴水利、开屯田,不但解决了军需,而且有利于民生,水利开发的结果是绿洲化大于荒漠化。六、通过研究河西不合理的水利开发所造成的荒漠化区域、景观类型和发生原因,得出荒漠化的主要途径除李并成先生所论述的就地起沙、风蚀绿洲、流沙入侵、洪积物掩埋绿洲之外,还有水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和冻融荒漠化。其变迁规律:荒漠化和绿洲化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河流下游,河流的流量越大,荒漠化面积也越大;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缘洼地、湖盆周围、河流下游;荒漠化一旦发生很难逆转。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可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五、本课题的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研究的区域范围
  • 第二节 地貌特征
  • 第三节 气候和土壤特征
  • 第四节 清代河西走廊的行政建置
  • 第二章 河西水利开发史概述
  • 第一节 汉代河西水利开发出现高峰
  • 第二节 唐代河西水利开发的新高峰
  • 第三节 明代河西水利开发的复兴
  • 第三章 河西三大水系的变迁
  • 第一节 石羊河水系的变迁
  • 第二节 清代黑河水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清代疏勒河水系的变迁
  • 第四节 河西走廊河流的特点
  • 第五节 河西走廊河流变迁的规律
  • 第四章 清代河西走廊的水利制度和水利技术
  • 第一节 水利制度
  • 第二节 水利技术
  • 第五章 水利开发与屯田
  • 第一节 清代对兴水利、开屯田的认识
  • 第二节 屯田区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河西兴水利、开屯田的原因和动力
  • 第四节 河西兴水利、开屯田的成果
  • 第六章 水利开发与水源涵养林
  • 第一节 历史的盛况
  • 第二节 植树造林的经验
  • 第三节 森林、植被的破坏
  • 第七章 水利开发与水案
  • 第一节 石羊河流域的水案
  • 第二节 黑河流域水案
  • 第三节 疏勒河流域的水案
  • 第四节 河西水案频发的根本原因
  • 第五节 清代解决水案较成功的经验
  • 第八章 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恶化
  • 第一节 河西走廊荒漠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沙漠化发生的地域
  • 第三节 荒漠化的景观特征及发生途径
  • 第四节 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 第五节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特点
  • 第六节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变迁的规律
  • 结语
  • 清代河西水利大事记
  • 参考书目
  • 附图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西走廊[J]. 城市地理 2017(21)
    • [2].穿过河西走廊的风,与灵魂赛跑[J]. 北方作家 2018(03)
    • [3].河西走廊抒怀[J]. 歌曲 2018(09)
    • [4].河西走廊是种骨子的好地方(组诗)[J]. 五台山 2018(03)
    • [5].七律·河西走廊[J]. 北方文学 2017(31)
    • [6].河西走廊[J]. 西部 2016(09)
    • [7].河西走廊的山川[J]. 中国诗歌 2014(12)
    • [8].河西走廊[J]. 歌曲 2015(02)
    • [9].河西走廊风情[J]. 丝绸之路 2015(21)
    • [10].车过河西走廊[J]. 诗刊 2009(07)
    • [11].河西走廊[J]. 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 2011(03)
    • [12].河西走廊行吟(组诗)[J]. 诗林 2019(01)
    • [13].河西走廊(组诗)[J]. 青春 2019(10)
    • [14].河西走廊[J]. 歌曲 2012(09)
    • [15].河西走廊[J]. 民族音乐 2013(04)
    • [16].美丽的河西走廊风光[J]. 贵州农村金融 2011(01)
    • [17].河西走廊风光[J]. 贵州农村金融 2011(09)
    • [18].河西走廊的壮美音诗——听韩兰魁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有感[J].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9(11)
    • [19].诗歌中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诗歌研学活动侧记[J]. 高中生之友 2019(07)
    • [20].意象河西走廊(组诗)[J]. 绿风 2018(02)
    • [21].河西走廊[J]. 旅游纵览 2014(21)
    • [22].神奇的河西走廊[J]. 丝绸之路 2010(09)
    • [23].河西走廊红色旅游发展探析[J]. 河西学院学报 2018(06)
    • [24].从马铃梆看河西走廊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作用[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5].山地旅游对河西走廊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J]. 当代旅游 2019(03)
    • [26].河西走廊册页[J]. 上海文学 2019(10)
    • [27].在河西走廊[J]. 飞天 2013(08)
    • [28].河西走廊的烈性阳光[J]. 福建文学 2018(06)
    • [29].河西走廊抒情[J]. 诗歌月刊 2013(12)
    • [30].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2(20)

    标签:;  ;  ;  ;  

    清代以来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