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1.观察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of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患者回盲部粘膜肥大细胞数目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的可能现代医学机制;2.探讨肥大细胞与D-IBS的关系;3.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选择符合肝郁脾虚型D-IBS诊断标准的病例30例,设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并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前后根据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进行评分;2.选择健康体检者均无IBS样症状及其他器质性疾病者3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3.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通过结肠镜取回盲部粘膜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肥大细胞阳性数目的变化。结果:1.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治疗后、正常对照组分别与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治疗前比较,回盲部粘膜肥大细胞数目均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2.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肠鸣、排便不净感、粘液便等主要症状积分与回盲部粘膜肥大细胞数目均呈正相关性;3.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症状总积分与回盲部粘膜肥大细胞数目呈正相关性;4.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主要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5.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愈显率(治愈率+显效率)达83.33%,总有效率达93.33%。结论:1.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回盲部粘膜肥大细胞数目明显高于正常人;2.调节回盲部粘膜肥大细胞数目,可能是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的作用机制之一;3.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回盲部粘膜肥大细胞数目可作为反映病情轻重的一个参考指标;4.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疗效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19(03)
- [2].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36)
- [3].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02)
- [4].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5例[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07)
- [5].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加味痛泻要方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31)
- [6].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3例疗效分析[J]. 现代医院 2012(S1)
- [7].加味痛泻要方合黄连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0(12)
- [8].氟西汀联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难治性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11)
- [9].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0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01)
- [10].自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1)
- [11].加味痛泻要方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06)
- [12].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06)
- [13].加味痛泻要方合中药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0例[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8(03)
- [14].加味痛泻要方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肠道损伤的防护作用[J]. 中国医药导刊 2009(02)
- [15].加味痛泻要方配合中药蒸脐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7)
- [16].加味痛泻要方治疗临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12)
- [17].田耀洲教授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J]. 吉林中医药 2011(11)
- [18].加味痛泻要方治疗D-IBS伴焦虑状态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2)
- [19].加味痛泻要方预防急性放射性肠炎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07)
- [20].加味痛泻要方治疗D-IBS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5)
- [21].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1)
- [22].加味痛泻要方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06)
- [23].加味痛泻要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结直肠癌28例临床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10)
- [24].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慢性功能性腹痛48例[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08)
- [25].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10)
- [26].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38例[J]. 现代中医药 2014(03)
- [27].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观察[J]. 中医药信息 2011(03)
- [2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加味痛泻要方黄酮-多酚-皂苷-多糖[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12)
- [29].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9(05)
- [30].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 2017(20)
标签:肠易激综合征论文; 中药疗法论文; 肥大细胞论文; 药物作用论文; 腹泻论文; 肝郁脾虚论文; 加味痛泻要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