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

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

论文摘要

司法过程是法学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它的复杂性使得法官在裁判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法律解释中“服从”与“创造”矛盾便是其一。法官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法官应严格服从法律还是可以创造性地解释法律,这是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 在司法过程中,对法官而言,服从法律是其职责所在,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则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表达了对法官服从法律的要求。与此相适应,传统的法律解释客观性理论也要求法官在解释过程中严格服从法律,并为此提供了一系列解释方法,如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法意解释等等,以此来约束法官,避免司法的臆断。这种理论随着概念法学的发展走到了到极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客观性理论自身的机械、僵化等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实在法存在着缺漏已经被司法实践所证实。面对法律的漏洞,法官不能选择拒绝审判,因此法官想要胜任裁判的职责就必须通过创造性的解释对法律漏洞进行弥补。其实,人们对法律漏洞的承认也就等于认可了法官创造性解释法律的权力。对于漏洞的填补,法官通常可以借助于类推、目的性扩张与限缩以及价值衡量等方法来实现,对于纯粹的“超越法律”的“造法”笔者认为不应该属于法律解释的权限。进一步说,在哲学诠释学那里,理解过程中的创造性得到了更充分的肯定。以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观点看来,所有的解释都包含了创造性的因素,被理解对象的意义是要通过理解的过程才得以完成,因此创造性的存在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地存在于一切理解之中。在司法过程中,法官的创造性解释实现了个案正义也发展了法律。但是,创造性解释大大增加了司法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如果这种权力不受限制而任意发展,就可能造成司法专断,法律解释的结果完全依赖于法官的主观因素,这对于法治理论将是彻底的颠覆。 由此,便产生了法律解释中“服从”与“创造”的矛盾。在理论上,“服从”与“创造”的矛盾是源于哲学诠释学与严格法治理论及传统客观性理论的冲突,它是自始存在的;而在司法实践中,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于疑难案件中;而且,具体案件的法律解释中,有时很难划分“服从”与“创造”,因此与其说两者性质不同不如说是程度不同。在普遍意义上,“服从”与“创造”的矛盾也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但是法律作为一种实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本文的基本立场和思路
  • 第一章 法律解释及其难题
  •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 二、法律解释的难题
  • 第二章 服从性法律解释:法治的基本要求
  • 一、法官服从法律的法治理论基础
  • 二、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法官服从法律的方法论原理
  • 三、“服从”理念下的法律解释方法
  • 四、服从性解释的优势与局限
  • 第三章 创造性法律解释:司法过程的实质
  • 一、创造性法律解释的理论基础
  • 二、创造性法律解释的方法论原理
  • 三、“创造”理念下的法律解释方法
  • 四、创造性解释的优势与局限
  • 第四章 “服从”与“创造”矛盾的协调
  • 一、真理的非绝对性:哲学诠释学带来的启示
  • 二、达致共识:矛盾协调的可能性分析
  • 三、法律论证:矛盾协调的方法
  • 结语: 在服从中创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法律解释制度中的法院角色[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法律解释的功能分析——以罗马法律解释为视角[J]. 南海法学 2019(01)
    • [3].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及进路[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 [4].法律解释在司法实务中的选择探究[J]. 法制博览 2019(22)
    • [5].法律解释的必要性与局限性[J]. 法制与社会 2018(11)
    • [6].浅析法律解释的目的与功能[J]. 经贸实践 2018(07)
    • [7].法律解释的有效性问题探析[J]. 法制博览 2018(25)
    • [8].法律解释主体间配合关系的反思与重构[J]. 学术探索 2018(09)
    • [9].方法论意义下的法律解释目标[J]. 法制博览 2017(11)
    • [10].误判是比赛的一部分吗?——一个足球界问题的法律解释学解读[J]. 法制博览 2017(30)
    • [11].对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思考与研究[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4(03)
    • [12].法律解释还是法律解释的证立?[J]. 求是学刊 2014(06)
    • [13].论疑难案件的法律解释[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0)
    • [14].法律解释的必要性以及其运用幅度的限制[J]. 法制博览 2015(10)
    • [15].法律解释中的词义[J]. 法律方法 2019(01)
    • [16].浅议中国法律解释制度[J]. 学周刊 2011(36)
    • [17].浅论我国的法律解释制度[J]. 祖国 2017(21)
    • [18].法律解释“方法”的非自足性[J]. 法律方法 2016(02)
    • [19].法律解释的方法性原则——对四种法律解释方法性原则之方法属性的辩驳与重构[J]. 人大法律评论 2016(03)
    • [20].从许霆案谈法律解释的目的[J]. 山西青年 2017(12)
    • [21].法律解释的价值导向思维[J]. 法律方法 2017(01)
    • [22].“法律解释”的制度设计与功能优化[J]. 法律方法 2017(01)
    • [23].论民国统一解释法令制度及其历史启示[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 [24].法律解释客观性之考究——有感于《法学方法论》[J]. 长江丛刊 2017(30)
    • [25].论法律解释之本质[J]. 法律史评论 2012(00)
    • [26].法律解释的立场之辨——就《法律解释的范式批判》与姜福东商榷[J]. 法律方法 2012(00)
    • [27].权威的解释与解释的权威——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秩序的和平革命延展至法律解释共同体的司法姿态[J].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2010(00)
    • [28].法律解释的目标[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2)
    • [29].目的主义对文本主义的优位性:中国前气候变化立法时代的法律解释路径[J]. 世界环境 2020(01)
    • [30].“非法占用耕地罪”的法释辨析[J]. 中国土地 2019(06)

    标签:;  ;  ;  ;  ;  ;  

    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