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的理论,是人类逐步认识客观世界和认识人类自身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学说。人类在认识整个世界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客观到主观、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人类对自身学习的认识以及形成的理论学说也是如此。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认知学习理论,从图式学习理论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路发展下来,使人类对自身学习的本质有了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认识。目前,在外语教学以及研究方面,特别是在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外语教学和研究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十分流行。大多数人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网络多媒体教育技术方面,每当谈到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必然提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然而,也有人士有不同见解。他们都以其各自不同视角,表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质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作用。本文依据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从剖析语言、知识、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本质入手,重新审视外语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关系。首先,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一般认为语言是一套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号系统,也是思维工具,同时又是“存在之家”。语言的特性和功能使之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之物。其次,谈到知识的内涵。知识以其复杂和不同而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型。各类知识在头脑中以不同方式表征。知识分类不同,其理解、学习和掌握的次序和方式也会不同。第三,涉及人类对学习的认识。不同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具有不同的见解,但都认为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习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思维过程,或者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行为过程。第四,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文章分析并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个体以语言为基础,进行积极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个体的语言活动是整个过程的纽带,所有活动均由外在语言——交互活动和内在语言——思维活动所联系。可以这样认为意义建构的核心是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意义建构。语言是意义建构的基础,也是意义建构的材料,甚而可以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工具。第五,论述外语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建构主义的主观倾向和外语教学目的语的客观性,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的“动态意义建构”与外语教学内容有着本质上的矛盾;语言特性决定了人对语言的依赖性,“人活在语言中”,人类的学习活动自然必须依靠语言。因此,语言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外语教学中目的语言的词汇等方面的欠缺是不能够进行意义建构的主要原因之一;外语教学中一味强调意义建构只会引起母语的负迁移;外语教学不同于其他知识技能学习,有其特殊性,外语教学是学习使用语言的过程而其他学科的学习是运用语言进行学习的过程,无法以意义建构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外语教学学习课堂不同于其它学习为目的而伴随有语言活动的课堂。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适合外语教学。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语言论文; 知识论文; 学习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