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影响因素及其评估模型

论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影响因素及其评估模型

论文摘要

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加剧,技术转移不仅要转移显性的技术知识如操作性技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转移那些更具挑战性的、难以模仿的原理性技术知识和管理性技术知识。在实际的技术转移活动中,技术提供方只提供技术产品的图纸等外观性尺寸和生产相关的部分显性知识类技术资料,这是远远不够的。挖掘关键产品部件的研发原理、研发人员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隐藏在研发员工头脑中的技术诀窍类隐性知识,充分发挥这些隐性知识的作用,才是提高技术转移效果的关键。本文在隐性知识管理理论以及技术转移理论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技术转移的有效实现取决于隐性知识转化,并全面地分析了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认为评估体系是管理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隐藏在人们的头脑、组织文化中的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进行管理,难度较大且难以把握,因此,一个企业要提高其技术转移项目的水平,需要关注此过程中影响隐性知识转化的因素,更要找到隐性知识转化中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时采取预防或补救措施,使隐性知识转化达到最佳状态。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系统性评估方法,这对更好地把握、控制此类知识转化以及技术转移项目有效实现是有重要意义的。由此,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影响因素的评估并建立了评估模型,利用模型中所建立的评估体系,试图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重要性排序,从而对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影响度大小进行评估。在案例分析中对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以及评估模型进行检验和结果解释,并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为隐性知识管理的背景下对技术转移的探索提供理论和工具支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2 隐性知识转化与技术转移的理论研究
  • 2.1 隐性知识及其管理
  • 2.2 技术转移理论
  • 2.3 隐性知识与技术转移的相关性
  • 2.4 隐性知识转化对技术转移的意义
  • 3 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技术提供方的影响因素
  • 3.2 技术转移平台的影响因素
  • 3.3 技术接受方的影响因素
  • 3.4 转移载体的影响因素
  • 3.5 技术转移所处环境的影响因素
  • 4 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影响因素的评估模型
  • 4.1 技术转移要素与隐性知识转化诸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分析
  • 4.2 研究方法
  • 4.3 模型的建立
  • 4.4 模型的分析
  • 5 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影响因素评估的案例分析及思考
  • 5.1 一个典型案例
  • 5.2 该案例的判断矩阵及其权重确定
  • 5.3 该案例中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5.4 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估
  • 5.5 一些思考:促进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若干措施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其局限性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本选题相关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2 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影响度的调研结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科院泰州中心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J]. 泰州科技 2011(08)
    • [2].药品技术转移过程中工程和设备方面的几点思考[J].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9(06)
    • [3].广西技术转移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高新科技 2019(23)
    • [4].新“千克”的技术转移[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9(12)
    • [5].探索区域先进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以上海市长兴岛先进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为例[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9(12)
    • [6].技术转移经济学:基于新中国70年发展的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我国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9(12)
    • [8].新“千克”的技术转移[J]. 中国计量 2020(01)
    • [9].开启破冰之旅汽车技术转移要过三道坎[J]. 汽车零部件 2019(11)
    • [10].发挥上海优势,打造“技术转移之都”[J]. 民主 2020(02)
    • [11].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科技传播 2020(05)
    • [12].构建广东技术转移体系的经验借鉴——以江苏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07)
    • [13].高校技术转移对科研产出的影响效应研究——科研资助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J]. 科研管理 2020(05)
    • [14].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评估研究与实践[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0)
    • [15].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云南分中心正式挂牌[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06)
    • [16].关于我国技术转移现状与缺陷的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20(06)
    • [17].做好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科技中国 2020(08)
    • [18].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加速推进高校技术转移转化 解读《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J]. 中国科技产业 2020(08)
    • [19].河北省技术转移人才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0].河南省技术转移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 创新科技 2018(11)
    • [21].开源情报在国防技术转移中的应用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12)
    • [22].浅谈双创教育背景下高校技术转移的新模式[J]. 中外企业家 2018(27)
    • [23].国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企业技术开发 2018(11)
    • [24].中外技术转移问题研究新进展[J]. 财经界(学术版) 2019(03)
    • [25].四川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座谈会顺利召开[J]. 内江科技 2019(02)
    • [26].改革开放40年: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之路[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4)
    • [27].河南省技术转移市场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6)
    • [28].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01)
    • [29].关于英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体系的学习与思考[J]. 机电工程技术 2019(04)
    • [30].技术转移中怎样保护知识产权[J]. 社会主义论坛 2019(06)

    标签:;  ;  ;  ;  

    论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影响因素及其评估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