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油的生理功能及其制备新技术

微生物油的生理功能及其制备新技术

一、微生物油生理功能及制取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贤[1](2013)在《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制备油脂的研究》文中认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是当前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些废水如果不进行合理化的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环境中,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潜在的和前途的治理这种废水的方法。本文研究了以四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包括味精废水、啤酒废水、马铃薯淀粉废水和大豆蛋自废水为发酵培养基,利用斯达氏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进行摇瓶培养研究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重点考察了碳源浓度和种类、氮源浓度和种类、培养时间、通氧量、接种量大小、初始的pH等影响因素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生长和油脂蓄积的影响,并利用气质联用色谱仪分析菌体油脂脂肪酸组成。利用产油微生物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不仅可降低处理废水的成本和困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水的资源化的回收和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微生物油脂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了味精废水,其发酵产油最佳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80g/L,初始pH为5.0,接种量为10%,培养96h。在此条件下,生物量、油脂产量、油脂含量、蛋白质和COD的降解率分别达4.61g/L、1.14g/L、24.73%、7860%和74.96%。利用气质联用仪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主要成分为油酸(C18:1)35.85%,棕榈酸(C16:0)19.91%,棕桐油酸(C16:1)16.03%和肉豆蔻酸(C14:0)17.65%。(2)以啤酒废水为发酵培养基,探讨了碳源种类、氮源种类、初始pH值、接种量和培养时间对细胞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其结果为:葡萄糖作为最佳碳源,(NH4)2SO4作为最佳氮源,初始pH值为5.0左右,以25%的接种量,摇床发酵培养时间为4天。在此条件下,生物量、油脂产量和汕脂含量分别达7.05g/L、0.39g/L和5.53%。(3)以斯达氏油脂酵母为菌株,微生物发酵处理了马铃薯淀粉废水。通过摇瓶培养,探讨了碳源种类、葡萄糖浓度、氮源种类、(NH4)2SO4浓度、接种量和培养时间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条件如下:120g/L的葡萄糖作为最佳碳源,3.0g/L(?)(NH4)2SO4作为最佳氮源,10%的接种量,培养发酵4天,得到菌体生物量和油脂含量为2.59g/L和8.88%。(4)以大豆蛋白废水为发酵培养基进行了斯达氏油脂酵母产油脂的摇瓶培养,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调节葡萄糖和氮源浓度、初始pH值、接种量大小和通氧量。结果表明:其适宜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浓度60g/L,NH4Cl浓度1.0g/L,废水pH7.0,接种量10%,通氧量90mL。最终,生物量、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达到5.68g/L、7.74%和0.44g/L.

万吉林[2](2013)在《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油脂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γ-亚麻酸(GLA)属于十八碳三烯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目前市面上的γ-亚麻酸大部分来源于植物提取,因γ-亚麻酸来源及产量的局限性,导致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低成本生产γ-亚麻酸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及热点。本文在现有的实验室摇床研究结果基础上,重点展开菌株FR3在10L发酵罐和5t发酵罐中的发酵工艺、菌丝体油脂亚临界萃取工艺与GLA的理化性质及油脂抗氧化等研究。旨在利用廉价的土豆打浆液培养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编号FR3)低成本获取GLA。对菌株FR3在10L发酵罐中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搅拌转速为100r/min,发酵pH为5.0,培养温度为25℃,通气量为500L/h;从第三天开始连续补加30%葡萄糖溶液,使第七天发酵结束时总糖量达到5%。通过上述参数控制,最终获得菌丝体生物量为34.64g/L,油脂产量为10.86g/L,GLA产量为1270mg/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5.10%、35.54%、71.16%。进一步在5t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工艺研究,研究结果为:最适通气量为180m3/h;控制50L种子罐和500L扩增罐的初始pH为5.0;利用液体过滤器从开始连续补加20%葡萄糖溶液,使第七天发酵结束时总糖量达到5%。通过上述5t发酵罐发酵参数控制,最终获得菌丝体生物量为32.54g/L,油脂产量为10.45g/L,GLA产量为1236mg/L,基本达到了10L发酵罐的发酵水平。对从发酵罐中收获的菌丝体进行了丁烷亚临界萃取工艺研究,获得了最佳提取工艺:(1)热压预处理工艺:热压温度70℃,菌丝体含水率8.36%,油饼厚度控制2mm;(2)亚临界萃取工艺:萃取温度44℃,料液比0.075,萃取时间11.3h。在上述提取条件下,GLA提取得率达到32.56mg/g干菌丝体。对获得的GLA进行稳定性及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紫外线和光照对油脂中GLA均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天然抗氧化剂VC和迷迭香提取物对油脂的氧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发现在国家标准规定用量范围内,抗氧化剂用量越大,其抗氧化效果越好。通过本文研究,在反应器水平上实现了廉价原料的微生物发酵生产GLA,为GLA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工艺参数。

宋洁琼[3](2013)在《蜡梅籽中油及生物碱的提取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蜡梅种籽富含多种化学成分,为将来对蜡梅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课题以蜡梅籽为研究对象,(1)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蜡梅籽油溶剂萃取法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溶剂萃取法提取蜡梅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蜡梅籽粉碎过40目筛,以石油醚(30-60℃)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75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可达到34.0%。(2)开展了蜡梅种籽油的理化特性研究,主要采用油脂检测的相关国家检验标准和《中国药典(2010版)第二部附录Ⅷ H》方法,并采用GC-MS测定甲酯化后蜡梅籽油中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溶剂提取法和压榨法提取蜡梅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达80%以上;两者均属于不干性油脂,具有较高利用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广阔。(3)蜡梅籽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采用了硅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对蜡梅籽中的生物碱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蜡梅籽中分离所得的生物碱单体的纯度进行初步测定。分离得到了一种纯度较高的生物碱单体,通过解析生物碱的相关核磁共振图谱,推断出该生物碱为山蜡梅碱(Chimonanthine)。

石婷婷[4](2012)在《产油脂微生物菌株的选育》文中指出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是指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原料,在体内合成的油脂且其含量达细胞干重的20%以上,通常又称单细胞油脂。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油脂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油脂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开辟一种新的油脂资源——微生物油脂,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油脂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索氏提取法和酸热法提取油脂进行了比较,确定酸热法为筛选高产油脂菌株的油脂提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酸热法提取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提取工艺条件为:干菌体0.5g,盐酸用量7mL,热处理8min,无水乙醇5mL,乙醚-石油醚20mL,振荡萃取22min。以Cryptococcus SP-1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紫外线—氯化锂单独和复合诱变,筛选获得一株油脂产量高且遗传稳定的菌株Cryptococcus ULi5-2。该突变株的生物量、油脂含量和油脂得率分别为19.12g/L,11.09g/L,58.01%,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1.71%,49.06%,22.54%。经气相色谱分析,菌株Cryptococcus ULi5-2产生的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其油脂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近似。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菌株Cryptococcus ULi5-2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菌株ULi5-2的产油脂培养基组成(g/L):葡萄糖140,甘油0.5,柠檬酸钠2,玉米浆3,KNO31,K2HPO4.3H2O2,MgSO4.7H2O1,MnSO4..H2O0.002,CaCl20.0003,FeSO4.7H2O0.0025,ZnSO4.7H2O0.0008;最佳发酵条件:种龄24h,接种量为10%,起始pH7,装液量30mL/250mL,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周期96h。菌株ULi5-2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体的生物量、油脂得率及含量分别为30g/L,60%,18.36g/L,比优化之前分别提高了56.90%,3.43%,65.55%。在5L发酵罐上,对产油脂隐球酵母菌株Cryptococcus ULi5-2分批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及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采用OriginPro8.0软件进行模型求解,对实验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模型的理论计算值与分批发酵的实验值拟合的较好,所建模型能较好的描述产油脂菌株CryptococcusULi5-2发酵过程中的参数变化。

赵檀,张丽,冯成江,张国甲[5](2011)在《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制备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叙述了第二代生物柴油三种主要生产工艺,即油脂直接加氢脱氧工艺、加氢脱氧临氢再异构工艺和柴油掺炼工艺,归纳了3种工艺的优缺点,指出了第二代生物柴油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向,并对第三代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了综述与讨论。

赵檀,张全国,孙生波[6](2011)在《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三代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及发展现状,叙述了第一代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第二代生物柴油的主要制备工艺及优缺点,介绍了第三代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赵春海[7](2011)在《产油脂酵母菌的遗传改良和油脂的发酵生产》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研究表明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能源,现在的引擎无需改造就可以直接使用生物油脂作为燃料,并且产生更少的有害气体,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使得生物柴油备受关注。目前生物油脂的高额成本是其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障碍。寻求廉价原料是降低生物柴油成本的关键。我们实验室以前的研究中发现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TJY15是一种产油脂酵母菌。以胶红酵母(R. mucilaginosa)为实验菌种,菊粉水解液为原料,分批培养时该酵母细胞干重和油脂的含量分别为14.8g/L和48.8%;以菊芋根块的水解液为底物分批发酵和分批补料发酵时该酵母细胞干重和油脂的含量分别为14.4 g/L、48.6%和19.47g/L、52.2%。对所产脂肪酸分析表明C16:0, C18:1和C18:2含量较高,三者之和占总脂肪酸的87.6%,说明以菊芋原料经过该酵母转化产生的油脂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类似。为了建立直接转化菊糖生产油脂的工艺,把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M-30细胞进行固定化,固定化的突变株M-30细胞与游离的胶红酵母细胞混合培养,研究结果发现适合季也蒙毕赤酵母M-30包埋的最佳条件是:聚乙烯醇7%、海藻酸钠1.4%、pH8.0、氯化钙3%。季也蒙毕赤酵母M-30在固定化培养中酶活达到169.3% U/mL,对照游离细胞酶活只有124.3 U/mL。胶红酵母和季也蒙毕赤酵母M-30联合培养,以菊粉、菊芋提取物为底物,经过48h混合培养,胶红酵母油脂和细胞干重分别为53.16%、12.24g/L;55.43%、12.83 g/L。经过48h发酵罐混合培养,胶红酵母油脂产量达到最高值56.57%,细胞干重达到19.64 g/L,发酵培养的胶红酵母细胞中的C16:0, C18:1 ,C18:2这三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0.0%。为了建立一步发酵菊糖产生油脂的工艺,将来源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mum)CBS 6556的酶基因INU1在产油脂解脂亚罗威亚酵母中表达:首先将菊粉酶基因INU1与表达质粒pINA1317连接,并在产油脂解脂亚罗威亚酵母(Y. lipolytica) ACA-DC50109中进行了功能表达,得到了重组子Z31。Z31培养72 h经测定粗酶液酶活力为41.7±0.4 U/mL。优化了Z31的产油脂条件,选择5%糖(菊芋)为碳源,氮源选择硫酸铵和酵母膏,且C/N为350,即硫酸铵0.017%和酵母膏0.0355%,发酵78 h油脂达到峰值,油脂和细胞干重分别为46.3%和11.6 g/L。通过2-L发酵罐分别以菊粉和菊芋提取物为底物发酵78h菌体产油量分别为48.3%和50.57%,菌体干重分别达到13.3 g/L和14.63 g/L, C16:0, C18:0 ,C18:1这三种脂肪酸占总脂肪的91.5%。重组油脂酵母产油与单独培养红酵母产油、固定化联合培养产油相比,产油含量和细胞干重相似,从而建立了利用重组油脂酵母菌一步转化菊糖和菊芋根块提取液产生油脂的工艺,大大简化了上述的油脂生产工艺。

杨悦[8](2010)在《桑树内生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产油脂发酵条件优化及利用淀粉厂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树内生菌是生存于健康桑树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间隙或细胞内,并与宿主之间建立起和谐互作关系的一类微生物,一些内生菌在与宿主桑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产生丰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但目前尚未见关于桑树内生真菌所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及相关的应用研究报道。桑树内生菜豆壳球孢菌MOD-1(Mulberry endophyte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是本实验室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内生产油真菌(GenBank注册号为EU250575),经测定菌体含油量达22.72 %。本论文以MOD-1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其产油脂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并探讨以淀粉厂废水为培养基质,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的最佳产油脂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最佳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筛选法,确定了发酵培养基配方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金属盐离子为氯化锰;运用均匀设计法,最终确定该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5 g/L,蛋白胨1.1 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铵0.3 g/L,硫酸镁0.32 g/L,氯化锰4.9 nmol/L。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法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0,温度26℃,转速190 r/min,装液量100 m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6 d,菌体生长量(干质量)高达41.852 g/L,油脂产量达到25.511 g/L。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别测定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产生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前者检测出9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7.92 %;后者检测出7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32 %。优化后的MOD-1菌株油脂产量升高,组成简单,易于纯化,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3.以淀粉厂废水为发酵基质,利用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研究表明,此菌株能有效利用不外加任何营养物质的玉米淀粉厂废水合成油脂,菌体生长量(干质量)达到2.218 g/L,菌丝体中油脂产量为1.005 g/L,油脂含量达到45.33 %,COD去除率达到30.68%。通过添加碳源-可溶性淀粉来调整淀粉废水培养基中的碳氮比,以达到提高菌株MOD-1菌体油脂产量的目的。在最佳的发酵C/N为50:1时,菌株MOD-1的菌体生长量(干质量)、油脂产量、油脂含量和COD去除率分别为35.773 g/L、19.532 g/L、54.60 %和54.40 %。此发酵条件下产生的油脂共检测出7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823 %,研究表明在资源化利用淀粉厂废水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同时还能降低废水COD值。

张芹[9](2010)在《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链延长酶与去饱和酶进化分析及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相关基因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鱼油主要成分的EPA和DHA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s),是胎、婴、幼儿的视网膜与大脑皮层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对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起重要作用。它们的保健功能已得到人们广泛认识。通常人体合成的EPA和DHA能够满足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但是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疾病患者需要饮食中补充部分EPA和DHA。目前,LCPUFA主要来源于海洋野生鱼和单细胞微藻。由于海洋野生鱼资源日益枯竭,其产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这类鱼油不适于孕妇和婴幼儿食用,而通过单细胞微藻发酵途径提炼鱼油成本太高。因此寻找能够持续、经济、安全的EPA和DHA生产替代来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代谢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通过转基因技术在油料作物中生产LCPUFA提供了可能。最近,已从微藻中克隆、鉴定了一些LCPUFA合成过程中的链延长酶和去饱和酶基因,并在油料作物中成功表达,合成了EPA和DHA,但合成水平远远低于克隆这些基因的野生微藻。解决转基因植物中LCPUFA合成水平低的方法除优化基因表达、选择合理的合成代谢途径外,克隆超表达活性的基因显然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LCPUFA合成代谢过程中的链延长酶和去饱和酶,除保守区的少数几个氨基酸高度保守外,同源性很低,造成该类新基因克隆困难。目前,主要是通过cDNA文库杂交筛选和规模化测序相结合来筛选、克隆该类新基因,比较费时费力,成本高。近年来,公共生物信息数据库中有关各种生物的核酸、蛋白序列信息已呈爆炸式增长,为分析和鉴定某类基因提供了强大的信息资源支持。本研究拟用已知功能的LCPUFA合成代谢途径中的链延长与去饱和酶氨基酸序列在NCBI上进行PSI-BLAST搜索,一方面系统搜索整理功能已鉴定或已预测的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另一方面,对搜寻到的一些未知同源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初步筛选、鉴定可能的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的进化树,绘制这些酶基因的生物详细分布表,为克隆、鉴定该类新基因提供全面系统的参考指引。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如下:1、共从NCBI数据库中搜索到功能已鉴定的267个去饱和酶和243个链延长酶,功能已预测未鉴定的107个去饱和酶和389个链延长酶,同时新分析预测了近400个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类似基因。2、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了由532个去饱和酶构成的无根进化树,进化树共有6个骨干分枝,显示去饱和酶在进化早期就分化为6个不同亚家族。其中4个大亚家族分别为(1)First Desaturase、(2)Omega Desaturase、(3)Front-End Desaturase和(4)Sphingolipid Desaturase,与现有去饱和酶分类标准相符;另外一个是在进化起源上很古老的亚家族,仅由来源于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的3去饱和酶构成,在进化树中位置独特;还有一个由来源于不同生物的11个去饱和酶构成的小亚家族,后两个小亚家族成员不适于现有去饱和酶分类标准分类。3、同样方法构建了由871个链延长酶构成的无根进化树,进化树共有2大支,显示链延长酶在进化早期就分化为2个不同亚家族:(1)S/MUFA链延长酶,(2) PUFA链延长酶。2个亚家族间有1个共同保守的氨基酸框,意味着所有的链延长酶可能起源相同,不同功能的分化可能是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4、对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进化树研究分析表明,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在功能进化上至少是通过两个时期来完成的。第一个时期,这些蛋白分化成不同的亚家族,其中去饱和酶分化成6个亚家族,而链延长酶分化成2个亚家族,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底物特异性。第二个时期,每一个独特的亚家族又发生了底物专一性和未知特异性的分化,使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之间脂肪酸种类也出现了不同。即第一个时期限制了具有这些酶的功能范围,第二个时期则是在这些范围内发生了不同功能的分化。5、比较分析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进化历程发现,去饱和酶在进化起源上很古老,在去饱和酶进化历程中的第一次功能分化时期就已形成,而链延长酶是在进化历程经历多次功能分化时期才形成的。表明来源于同一生物中同一代谢途径中的两种酶的进化历程可以不同。鉴于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EPA合成途径中的去饱和酶在进化历程中的独特性,我们决定优先对预测到的来源于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的3个去饱和酶和4个链延长酶类似基因进行克隆,并通过酵母表达系统进行功能鉴定。一方面是为了检验我们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另一方面是为了克隆鉴定一些超标达活性的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基因,提高转基因油料作物中EPA和DHA的生产水平,结果如下:1、RT-PCR克隆到1个长度为911bp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是一个新的链延长酶类似基因PinE4,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产物,可将外源底物C18: 2(?9,12)脂肪酸转变成C20: 2(?11, 14)脂肪酸,表明其具有?9链延长酶活性。2、RT-PCR克隆到1个长度1013bp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是一个含有2个内含子的新链延长酶类似基因PinE3,去内含子后,获得全长741bp的编码片段;同样的方法分别克隆到另外2个新的类似链延长酶基因PinE1(1022bp)和PinE2 (1044 bp)及1个新的类似去饱和酶基因PinD1 (1374bp)。本研究新预测了约400个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类似基因,分别绘制了迄今为止包含数目最多的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进化树,不但系统揭示了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的进化历程,也为这些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提供了参考指引,同时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EPA合成过程中的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也为在转基因作物中生产鱼油提供了新的基因。

陈汀汀[10](2010)在《黑核桃内生真菌HJ1油脂转化生物柴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黑核桃内生真菌HJ1为原料,旨在开发一种富含油脂的微生物资源来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HJ1发酵培养条件、HJ1油脂提取工艺、HJ期油脂降酸处理及其制备生物柴油反应条件的研宄,并对所得产品HJ1油脂及生物柴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摇床发酵培养,HJ1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15d、搅拌速率150r/min。在该培养条件下,HJ1的菌体产量可达12g/L以上。2.采用索氏连续回流提取法,HJ1油脂最佳提取工艺条什为:以石油醚(b.p.60~90℃)为提取剂,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4h、料液比1:6。在该工艺条件下,HJ1油脂的得率较高,可达22%以上。3.本试验提取得到的HJ1油脂的酸值为7.25 mgKOH/g,需要降酸处理。以无水甲醇作溶剂萃取HJ1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可将HJ1油脂的酸值从7.25mgKOH/g降到1.07mgKOH/g,完全可以达到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对原料油品酸值的要求。4.利用GC-MS分析了HJ1油脂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HJ1油脂中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此外,含有少量的棕榈油酸、硬脂酸和亚麻酸。与植物油脂类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但可以替代植物油脂生产食用油,还可以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油源。5.以处理好的低酸值HJ1油脂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催化剂浓度1.O%、醇油脖尔比8:1。在此条件下,产品生物柴油得率可达66%以上,其脂肪酸甲酯的总含量高达98%以上。并利用GC-MS对生物柴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生物柴油己达到柴油替代品的要求,故HJ1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可替代矿物柴油。

二、微生物油生理功能及制取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油生理功能及制取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制备油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特点、种类及危害
    1.3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物理处理技术
        1.3.2 化学处理技术
        1.3.3 物化处理技术
        1.3.4 生物处理技术
        1.3.4.1 好氧生物法
        1.3.4.2 厌氧生物法
    1.4 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制备油脂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器材及试剂
        2.1.1 实验菌株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1.3 实验试剂
    2.2 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2.2.1 YEDP(酵母膏胨葡萄糖)斜面培养基(g/L)
        2.2.2 种子培养基(g/L)
        2.2.3 发酵产脂培养基(g/L)
        2.2.4 摇瓶培养
    2.3 分析检测方法
        2.3.1 菌体生长(生物量)的测定
        2.3.2 油脂的提取
        2.3.3 残糖量(还原糖)的测定
        2.3.4 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
        2.3.5 COD的测定方法
        2.3.6 pH值的测定
        2.3.7 油脂成分分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第三章 斯达氏油脂酵母菌处理味精废水产油脂的研究
    3.1 碳源浓度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3.2 初始pH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3.3 接种量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3.4 培养时间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3.5 油脂成分的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斯达氏油脂酵母菌处理啤酒废水产油脂的研究
    4.1 最佳碳源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4.2 最佳氮源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4.3 接种量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4.4 pH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4.5 培养时间对发酵产油脂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斯达氏油脂酵母菌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产油脂的研究
    5.1 碳源种类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5.2 葡萄糖浓度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5.3 氮源种类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5.4 硫酸铵浓度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5.5 接种量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5.6 培养时间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5.7 小结
第六章 斯达氏油脂油脂酵母菌处理大豆蛋白废水产油脂的研究
    6.1 碳源浓度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6.2 氮源浓度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6.3 接种量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6.4 通氧量(DO)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6.5 pH对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油脂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GLA 的结构,性质及生理功能
    1.2 GLA 生产现状
    1.3 微生物法生产 GLA 的研究现状
    1.4 油脂的氧化机理及抗氧化剂抗氧化机理研究
    1.5 GLA 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本文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2 GLA发酵放大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
3 亚临界萃取菌丝体GLA油脂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4 GLA稳定性及抗氧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论文所用主要药品及设备目录

(3)蜡梅籽中油及生物碱的提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蜡梅种子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3 植物油的提取方法概述
        1.3.1 传统提取方法
        1.3.2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
        1.3.3 水酶法萃取技术
        1.3.4 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
        1.3.5 微波萃取技术
        1.3.6 膜分离技术
        1.3.7 分子蒸馏技术
    1.4 常见植物油脂的成分
    1.5 脂肪酸的营养价值与功能
    1.6 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1.6.1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来源
        1.6.2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来源
    1.7 脂肪酸的分析方法
    1.8 生物碱基本概述
        1.8.1 生物碱的定义和分类
        1.8.2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9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概述
        1.9.1 酸水提取法
        1.9.2 醇类溶剂提取法
        1.9.3 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法
        1.9.4 水蒸气蒸馏法
    1.10 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方法
        1.10.1 有机溶剂萃取法
        1.10.2 树脂吸附法
        1.10.3 硅胶柱色谱法
        1.10.4 氧化铝柱色谱法
        1.10.5 高速逆流色谱法
    1.11 生物碱的结构解析方法
    1.12 生物碱抗菌性研究进展
    1.13 蜡梅种籽生物碱的研究现状
    1.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14.1 研究目的
        1.14.2 研究内容
        1.14.3 研究意义
第2章 蜡梅籽油的提取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仪器与试剂
        2.2.1 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蜡梅籽原料预处理
        2.3.2 蜡梅籽油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工艺流程
        2.3.3 提取溶剂的选择
        2.3.4 料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2.3.5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2.3.6 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提取溶剂的选择
        2.4.2 料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2.4.3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2.4.4 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2.4.5 有机溶剂萃取法工艺条件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蜡梅籽油的理化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3.2.1 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试剂
    3.3 研究方法
        3.3.1 蜡梅籽油的甲酯化处理
        3.3.2 GC-MS条件
        3.3.3 蜡梅籽油的理化特性参数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3.4.2 相对密度
        3.4.3 折光率测定
        3.4.4 皂化值
        3.4.5 碘值
        3.4.6 酸值
        3.4.7 过氧化值
    3.5 脂肪酸组成测定
    3.6 与常用食用油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蜡梅籽中生物碱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4.2.1 材料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3 实验试剂
    4.3 研究方法
        4.3.1 蜡梅籽原料预处理
        4.3.2 蜡梅籽中生物碱提取工艺流程
        4.3.3 溶液的配制
    4.4 研究方法
        4.4.1 蜡梅籽中总生物碱的提取
        4.4.2 蜡梅籽中总生物碱的定性检测
        4.4.3 总生物碱的纯化和生物碱单体的制备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生物碱指示剂定性检测生物碱
        4.5.2 薄层层析法(TLC)检测生物碱
        4.5.3 生物碱单晶的得率
        4.5.4 TLC法检测生物碱单体的纯度
        4.5.5 HPLC法检测生物碱单体的纯度
        4.5.6 纯生物碱组分的核磁波谱解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蜡梅籽油的提取方法研究
    5.2 蜡梅籽油的理化特性研究
    5.3 蜡梅籽中生物碱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参考文献
致谢

(4)产油脂微生物菌株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1.1.1 国外的研究进展
        1.1.2 国内的研究进展
    1.2 微生物油脂的组成及结构
        1.2.1 微生物油脂的组成
        1.2.2 微生物油脂的结构
    1.3 油脂微生物
        1.3.1 产油脂细菌
        1.3.2 产油脂酵母菌
        1.3.3 产油脂霉菌
        1.3.4 产油脂藻类
    1.4 微生物油脂的生物合成
        1.4.1 乙酰-CoA 的来源和转运
        1.4.2 脂肪酸的合成
        1.4.3 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1.4.4 甘油三酯的合成
    1.5 影响微生物油脂合成的因素
        1.5.1 碳源的影响
        1.5.2 氮源的影响
        1.5.3 C/N 的影响
        1.5.4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影响
        1.5.5 培养温度的影响
        1.5.6 pH 值得影响
        1.5.7 培养时间的影响
        1.5.8 通风量的影响
        1.5.9 其他添加物的影响
    1.6 微生物油脂的应用
        1.6.1 食品工业的应用
        1.6.2 医药方面的应用
        1.6.3 化工方面的应用
        1.6.4 生物柴油方面的应用
    1.7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8.1 微生物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
        1.8.2 产油脂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
        1.8.3 产油脂酵母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1.8.4 产油脂酵母菌株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第2章 微生物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种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4 培养基
        2.2.5 试剂的配制
        2.2.6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2.3.2 酸热法油脂提取工艺的优化
        2.3.3 正交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产油脂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出发菌株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4 培养基
        3.2.5 试剂配制
        3.2.6 实验方法
        3.2.7 出发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3.2.8 诱变方法
        3.2.9 高产油脂菌株的筛选
        3.2.10 高产突变株遗传稳定性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出发菌株的生长曲线
        3.3.2 紫外线诱变处理
        3.3.3 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
        3.3.4 UV-DES 复合诱变处理
        3.3.5 UV- LiCl 复合诱变处理
        3.3.6 高产油脂酵母突变株 Cryptococcus ULi5-2 选育谱系
        3.3.7 突变株 Cryptococcus ULi5-2 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3.3.8 菌株 Cryptococcus ULi5-2 产生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菌株 Cryptococcus ULi5-2 产油脂发酵条件的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4 培养基
        4.2.5 试剂配制
        4.2.6 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种龄对菌株 ULi5-2 产油脂的影响
        4.3.2 接种量对菌株 ULi5-2 产油脂的影响
        4.3.3 溶氧对菌株 ULi5-2 产油脂的影响
        4.3.4 温度对对菌株 ULi5-2 产油脂的影响
        4.3.5 起始 pH 对对菌株 ULi5-2 产油脂的影响
        4.3.6 葡糖糖浓度对菌株 ULi5-2 产油脂的影响
        4.3.7 氮源对菌株 ULi5-2 产油脂的影响
        4.3.8 无机盐对菌株 ULi5-2 产油脂的影响
        4.3.9 特殊添加物对菌株 ULi5-2 产油脂的影响
        4.3.10 菌株 Cryptococcus ULi5-2 最优发酵条件的确定
        4.3.11 菌株 Cryptococcus ULi5-2 条件优化后的发酵进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菌株 Cryptococcus ULi5-2 发酵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5.2.4 培养基
        5.2.5 发酵装置
        5.2.6 测定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3.2 模型参数求解
        5.3.3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微生物油脂提取方法的确立
        6.1.2 通过诱变选育出高产油脂突变株
        6.1.3 突变株 Cryptococcus ULi5-2 的发酵条件的优化
        6.1.4 菌株 Cryptococcus ULi5-2 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第二代生物柴油的机理分析及生产工艺
    1.1 机理分析
    1.2 主要生产工艺
2 第三代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2.1 微生物油脂技术
    2.2 生物质气化技术
3 结语

(6)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第一代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技术
2 第二代生物柴油及生产工艺
    2.1 油脂直接加氢脱氧工艺
    2.2 加氢脱氧再异构工艺
    2.3 石化柴油掺炼工艺
3 第三代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3.1 微生物油脂技术
        3.1.1 产油酵母和真菌
        3.1.2 产油微藻
    3.2 生物质气化技术
4 结语

(7)产油脂酵母菌的遗传改良和油脂的发酵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状况
        1.1 国内有微生物产生的油脂研究进展
        1.2 国际微生物油脂研究生产状况
        1.3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开发主要方向
    2 产油微生物
        2.1 产油脂微生物必备条件
        2.2 微生物发酵产油脂的优势
        2.3 产油脂微生物种类
    3 微生物油脂的组成和应用
        3.1 产油脂微生物的油脂组成特点
        3.2 微生物油脂的应用
    4 微生物油脂生物合成途径及调节机理
        4.1 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CoA 和NADPH
        4.2 脂肪酸的胞内合成
        4.3 真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4.4 甘油三酯的生物合成
    5 影响微生物油脂合成的因素
        5.1 菌种
        5.2 碳源对油脂积累的影响
        5.3 氮源对油脂积累的影响
        5.4 培养基碳氮比对油脂积累的影响
        5.5 温度对油脂积累的影响
        5.6 pH 值对油脂积累的影响
        5.7 通气量对油脂积累的影响
        5.8 培养时间对油脂积累的影响
        5.9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油脂积累的影响
        5.10 其他因素对油脂合成的影响
    6 生产微生物油脂的基本工艺
        6.1 微生物油脂的生产原料
        6.2 微生物发酵产油的培养方法
        6.3 菌体的预处理及油脂提取
    7 固定化技术
        7.1 固定化技术的概述
        7.2 固定化细胞特性和不足
        7.3 固定化细胞的几种方式
        7.4 固定化细胞载体材料
        7.5 固定化细胞的成型
        7.6 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8 菊粉酶研究和其基因克隆表达
        8.1 菊粉酶
        8.2 产菊粉酶的微生物
        8.3 菊粉基因大小和特性
        8.4 菊粉酶基因表达研究
    9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9.1 本论文研究意义
        9.2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胶红酵母发酵菊粉水解产物产油脂条件的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
        2.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及仪器
        2.3 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胶红酵母菌株TJY15a 生长曲线
        3.2 不同碳源及其浓度对菌体生长和油脂合成的影响
        3.3 菊芋的成分分析
        3.4 不同氮源对菌体生长及油脂合成的影响
        3.5 不同接种量对菌体生长及油脂合成的影响
        3.6 菊芋和菊粉水解液分批发酵
        3.7 菊芋水解液为碳源补料分批发酵
        3.8 以菊芋水解物为碳源在发酵罐分批和补料发酵实验
        3.9 脂肪酸组分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用游离产油脂酵母和固定化产菌粉酶酵母联合培养直接转化利用菊糖产油脂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
        2.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单因素实验:
        3.2 成球稳定性实验
        3.3 甲壳素实验
        3.4 不同包埋量结果
        3.5 固定化培养产酶曲线
        3.6 菊粉为原料固定化联合培养
        3.7 菊芋水解液固定化培养发酵
        3.8 菊芋水解液发酵罐实验
        3.9 脂肪酸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菊粉酶基因在油脂酵母中的表达及油脂生产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质粒和菌株
        2.2 培养基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质粒pMD18-T 提取
        3.2 菊粉酶基因的克隆与检测
        3.3 NOT I 酶切PINA1317-INU1 转化质粒
        3.4 解脂亚罗威亚酵母突变株的筛选
        3.5 重组子筛选及验证
        3.6 转化子产酶和产油曲线
        3.7 转化子Z31 碳源的选择
        3.8 转化子氮源的选择和C/N 确定
        3.9 转化子在产油培养上生长和产油曲线
        3.10 以菊粉和菊芋提取物为原料发酵实验
        3.11 油脂的脂肪酸分析
    本章小结
总结与创新点
    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8)桑树内生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产油脂发酵条件优化及利用淀粉厂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1.1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1.2 产油微生物的种类
        1.2.1 酵母菌和霉菌
        1.2.2 藻类
        1.2.3 细菌
        1.3 真菌油脂的组成及性质
        1.3.1 真菌油脂的组成
        1.3.2 真菌油脂的性质
        1.4 微生物油脂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节机制
        1.4.1 乙酰-CoA 的形成
        1.4.2 脂肪酸的合成
        1.4.3 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和去饱和
        1.4.4 甘油三酯(TAG)的合成
    2 影响微生物油脂合成的因素
        2.1 碳源和氮源
        2.2 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2.3 温度
        2.4 pH 值
        2.5 溶氧
        2.6 接种量
        2.7 培养时间
    3 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策略
        3.1 非统计优化技术
        3.1.1 单因素试验
        3.1.2 单纯型法
        3.2 统计优化技术
        3.2.1 Plackett-burman 设计法
        3.2.2 部分因子设计法
        3.2.3 中心组合设计法
        3.2.4 Box-behnken 设计法
        3.2.5 均匀设计法
    4 淀粉厂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4.1 淀粉厂废水的成分组成
        4.2 淀粉废弃物及其应用
        4.2.1 生产单细胞蛋白(SCP)
        4.2.2 生产食用菌菌丝体
        4.2.3 其他
    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5.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5.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桑树内生真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 产油脂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1.3 培养基
        1.2 方法
        1.2.1 菌丝体的培养和收集
        1.2.2 油脂提取
        1.2.3 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1.2.4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析
        1.2.5 MOD-1 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1.2.5.1 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5.2 不同氮源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5.3 发酵培养基的均匀设计优化
        1.2.5.4 无机盐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6 MOD-1 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的优化
        1.2.6.1 菌种种龄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6.2 接种量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6.3 发酵时间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6.4 初始pH 值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6.5 发酵温度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6.6 装液量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6.7 摇瓶转速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1.2.7 优化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培养条件的验证实验
        1.2.8 培养基成分优化后和发酵条件优化后产生的油脂脂肪酸的GC-M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MOD-1 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结果
        2.1.1 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1.2 不同氮源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1.3 发酵培养基的均匀设计优化结果
        2.1.4 无机盐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2 MOD-1 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
        2.2.1 菌种种龄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2.2 接种量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2.3 发酵时间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2.4 初始pH 值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2.5 发酵温度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2.6 装液量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2.7 摇瓶转速对菌体生长量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2.3 优化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培养条件的验证性结果
        2.4 菌株产脂条件优化过程中油脂脂肪酸的GC-MS 分析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桑树内生真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 利用淀粉厂废水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1.1.4 培养基
        1.2 方法
        1.2.1 MOD-1 菌株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1.2.2 淀粉厂工业废水水质特征的测定
        1.2.2.1 pH 值测定
        1.2.2.2 可溶性总糖测定
        1.2.2.3 还原糖含量测定
        1.2.2.4 总氮量测定
        1.2.2.5 COD 测定
        1.2.3 MOD-1 菌株利用淀粉厂废水发酵产油脂
        1.2.4 改变淀粉厂废水不同碳氮比对MOD-1 菌株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1.2.5 淀粉厂废水最佳碳氮比时MOD-1 菌株产生油脂脂肪酸的GC-MS 分析
        1.2.6 菌丝体的培养和收集
        1.2.7 油脂提取
        1.2.8 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1.2.9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MOD-1 菌株的α-淀粉酶活性
        2.2 淀粉厂工业废水的水质特征
        2.3 不同发酵体系对淀粉厂工业废水的降解及产油脂情况
        2.4 改变淀粉厂废水中不同碳氮比对 MOD-1 菌株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2.5 淀粉厂废水最佳碳氮比条件下 MOD-1 菌株产生油脂脂肪酸的 GC-MS分析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9)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链延长酶与去饱和酶进化分析及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相关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物信息学的概况
        1.1.1 生物信息学的定义
        1.1.2 生物信息学所用的方法和技术
        1.1.2.1 数学统计方法
        1.1.2.2 动态规划方法
        1.1.2.3 模式识别技术
        1.1.2.4 数据库技术
        1.1.2.5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1.1.2.6 分子模型化技术
        1.1.2.7 Internet 技术
        1.1.3 进化树
        1.1.3.1 序列进化树
        1.1.3.2 进化树搜索
        1.1.3.3 确定树根
        1.1.3.4 评估进化树和数据
        1.1.3.5 结构进化树
    1.2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1.2.1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
        1.2.2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1.2.3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1.2.4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1.2.5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合成
    1.3 脂肪酸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
        1.3.1 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1.3.2 脂肪酸链延长酶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软件和网络资源
        2.1.2 真菌材料
        2.1.3 质粒、菌株及培养条件
        2.1.4 实验引物
        2.1.5 工具酶和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2.1.6 溶液的配制
        2.1.7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Clustal 的使用
        2.2.2 Phylip 系统发育树
        2.2.3 Mega4.0 构建系统发生树的方法
        2.2.4 本地BLAST 方法
        2.2.5 Phytophthora infestans 脂肪酸成分测定
        2.2.6 总RNA 的提取及检测
        2.2.7 反转录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2.2.8 目的基因全长cDNA 的获得
        2.2.9 各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3 结果与分析
    3.1 去饱和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1 去饱和酶基因的搜索
        3.1.2 去饱和酶进化树的构建
        3.1.3 去饱和酶进化树的分析
        3.1.3.1 Pinfestans 亚家族在进化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3.1.3.2 Front-end 去饱和酶亚家族进化历程
        3.1.3.3 Omega 去饱和酶亚家族进化历程
        3.1.3.4 First 去饱和酶亚家族进化历程
        3.1.3.5 其它去饱和酶亚家族进化历程
    3.2 链延长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 链延长酶基因的搜索
        3.2.2 链延长酶进化树的构建
        3.2.3 链延长酶进化树的分析
        3.2.3.1 PUFA 链延长酶亚家族进化历程
        3.2.3.2 S/MUFA 链延长酶亚家族进化历程
    3.3 Phytophthora infestan 中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的进化历程比较
    3.4 Phytophthora infestans 中EPA 合成途径中的链延长与去饱和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3.4.1 Phytophthora infestans 脂肪酸成分的测定
        3.4.2 Phytophthora infestans 全长cDNA 的获得
        3.4.3 Phytophthora infestans 链延长与去饱和酶基因的RT-PCR 扩增
        3.4.4 各目的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3.4.5 各目的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3.4.6 各目的基因在酵母中的功能鉴定
        3.4.6.1 各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4.6.2 各目的基因的酵母转化
        3.4.6.3 各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分析
4 讨论
    4.1 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在进化历程中有两次主要分化
    4.2 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的进化特点
    4.3 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PinE3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4.4 Phytophthora infestans 中EPA 的合成水平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
    4.5 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EPA合成代谢途径
    4.6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黑核桃内生真菌HJ1油脂转化生物柴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油脂概述
        1.1.1 产油微生物的定义
        1.1.2 微生物油脂的定义
        1.1.3 微生物油脂的特点
        1.1.4 微生物油脂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1.1.5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1.1.6 利用微生物油脂制取生物柴油的意义
    1.2 内生真菌简述
        1.2.1 内生菌的定义
        1.2.2 内生菌的分类
        1.2.3 我国内生真菌研究概况
    1.3 生物柴油概述
        1.3.1 生物柴油的化学组成
        1.3.2 生物柴油原料来源
        1.3.3 生物柴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仪器及试剂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试剂
        2.2.3 培养基
    2.3 试验方法与设计
        2.3.1 培养条件对HJ1 菌体生长情况(菌体产量)的影响
        2.3.2 干菌体的预处理
        2.3.3 HJ1 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
        2.3.4 HJ1 油脂的精炼
        2.3.5 油脂的降酸处理
        2.3.6 油脂成分的分析
        2.3.7 生物柴油的制备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单因素对HJ1 菌体产量的影响
        3.1.1 培养温度对菌体产量的影响
        3.1.2 培养时间对菌体产量的影响
        3.1.3 搅拌速率对菌体产量的影响
        3.1.4 菌体培养的验证试验
    3.2 单因素对HJ1 菌体油脂得率的影响
        3.2.1 提取温度对菌体油脂得率的影响
        3.2.2 提取时间对菌体油脂得率的影响
        3.2.3 料液比对菌体油脂得率的影响
    3.3 HJ1 油脂提取工艺的优化
        3.3.1 正交试验
        3.3.2 极差分析
        3.3.3 验证试验
    3.4 HJ1 油脂成分分析与比较
        3.4.1 HJ1 油脂成分的分析
        3.4.2 HJ1 油脂成分与植物油脂成分的比较
    3.5 HJ1 油脂萃取降酸
    3.6 单因素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3.6.1 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3.6.2 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3.6.3 催化剂浓度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3.6.4 醇油摩尔比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3.6.5 酯交换验证试验
    3.7 HJ1 油脂生物柴油化学成分检测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5.1 主要创新点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微生物油生理功能及制取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制备油脂的研究[D]. 刘军贤. 山东大学, 2013(10)
  • [2]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油脂工艺研究[D]. 万吉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3]蜡梅籽中油及生物碱的提取与分析[D]. 宋洁琼.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4]产油脂微生物菌株的选育[D]. 石婷婷.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01)
  • [5]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赵檀,张丽,冯成江,张国甲. 现代化工, 2011(05)
  • [6]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进展[J]. 赵檀,张全国,孙生波.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1(04)
  • [7]产油脂酵母菌的遗传改良和油脂的发酵生产[D]. 赵春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8]桑树内生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产油脂发酵条件优化及利用淀粉厂废水的研究[D]. 杨悦.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9]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链延长酶与去饱和酶进化分析及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相关基因鉴定[D]. 张芹.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10]黑核桃内生真菌HJ1油脂转化生物柴油的研究[D]. 陈汀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微生物油的生理功能及其制备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