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孔隙度下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深水气田区,区域孔隙度下限,测试法,最小孔喉半径法
孔隙度下限论文文献综述
柴愈坤,刘伟新,戴宗,王华,冯沙沙[1](2017)在《深水气田区域孔隙度下限多方法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深水气田的特殊性及勘探开发的局限性,其单个气田钻井及基础资料往往较少,给孔隙度下限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孔隙度下限是确定储层有效厚度的关键参数之一,是储层评价及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要准确求取孔隙度下限,需综合单个相邻相似气田的资料,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区域孔隙度下限研究。综合运用传统方法、辅助方法——测试法和最小孔喉半径法及新方法——储层质量指数法对珠江口盆地5个深水气田进行区域孔隙度下限研究,探讨了测试法、最小孔喉半径法思路上的改进,使其更适合深水气田区的孔隙度下限研究,最终得出珠江口盆地深水气田区的孔隙度下限为10%,可以为邻近或相似的、基础资料少的单个深水气田下限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7年01期)
夏小勇,李辉,丁一,王小明,吴剑锋[2](2015)在《低渗透储层孔隙度计算与物性下限确定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储层,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精确计算难、物性下限确定难一直是制约该油田测井解释符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充分利用大量岩心薄片分析、常规物性、压汞、试油等资料,多视角探索低渗透储层孔隙度计算及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寻找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对试油层位有效选择、保障储量上交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5年16期)
公言杰,柳少波,朱如凯,刘可禹,唐振兴[3](2015)在《致密油流动孔隙度下限——高压压汞技术在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四段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斜坡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致密层密闭取心井30块样品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压压汞实验和氦气测定孔隙度,以及含油饱和度数据分析,确定其致密油流动孔隙度下限及流动孔隙度控制因素。将油藏条件毛管压力与压汞实验得到的毛管压力进行换算,可计算不同油藏注入压力条件下的流动孔隙度,通过求取含油样品流动孔隙度最小值与不含油样品流动孔隙度最大值,确定研究区含油样品的流动孔隙度下限为3.2%,对应油藏条件下注入压力为0.35 MPa,高于此注入压力致密油可发生有效流动与聚集。致密层流动孔隙度与孔喉比呈负相关,储集层孔喉连通性变差时,需要更高注入压力流动孔隙度才能达到3.2%;流动孔隙度达到3.2%所需注入压力与储集层质量系数呈较好负相关性,随着储集层质量系数增加,流动孔隙度达到3.2%需要的注入压力有降低趋势。基于致密油流动孔隙度下限和油藏条件下注入压力,建立了致密油有效聚集判别图版。(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5年05期)
刘伟兴,尹玲玲,杨钰,胡瑨男,周素彦[4](2015)在《孔隙度分布趋势曲线确定歧北深层气孔隙度下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层岩心资料有限和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前提下,基于同一沉积体系内相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基本相同和不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相近的规律,通过对歧口凹陷深层气层孔隙度分布趋势和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到了一种既方便又简单的孔隙度下限值求取方法,应用孔隙度分布趋势曲线和孔隙度累计贡献曲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深层气储层孔隙度下限值。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参数求取、准确性及效果检验。应用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张海涛,时卓,钟晓勤,刘天定,杨小明[5](2014)在《靖边气田低孔隙度碳酸盐岩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储层孔隙度下限是确定有效厚度的核心,尤其对于低孔隙度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储层。靖边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1+2段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及微裂隙相对发育,随着储层改造工艺技术的提高,低于原下限标准的储层测试获得一定产能,储层下限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通过确定与储层储集能力和气水产出密切相关的喉道半径、含水饱和度等参数,重新标定有效储层下限,马五1+2储层孔隙度下限由2.5%降低至1.5%,为靖边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提交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吴俊晨[6](2013)在《用压汞资料计算储层孔隙度下限和原始含油饱和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M油田4口井同一层组的26块岩心的压汞与物性分析资料为基础,总结了利用压汞曲线,应用J函数、purcell思想计算储层孔隙度下限和等效高度法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的过程,通过与阿尔奇公式计算得到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对比,该方法应用效果良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解释结果。(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3年06期)
严丽[7](2012)在《长兴组礁滩相储层有效孔隙度下限标准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兴组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如何确定其物性下限,一直是储量参数研究的难题之一。结合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物性特征,提出应用产能模拟法和最小喉道半径法,几种方法相互补充与验证来求解储层物性下限值。产能模拟法是指在实验室利用井下岩心,在全模拟地层的条件下,用不同生产压差与储层厚度研究地层产能,采用极限生产压差下产量与孔隙度的关系来确定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方法。最小喉道半径法是依据储层的物性与孔喉大小相关性的原理,利用压汞资料,建立储层孔隙度与喉道半径的关系式,其最小喉道半径所对应的孔隙度即为有效储层的孔隙度下限值。两种方法求取的孔隙度下限为2.0%,与测试法、孔饱交会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天然气技术与经济》期刊2012年03期)
王勇,刘建波,王文权,范玲玲,王姝[8](2012)在《利用水膜厚度确定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下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今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下限确定的不准确性,本文从孔隙结构和常规物性两个方面来研究,并通过水膜厚度最终确定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下限。孔隙结构参数是描述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定量指标,以此来研究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在低渗透砂岩储层中,孔隙吼道参数与水膜厚度在同一数量级上,利用水膜厚度,结合压汞资料,做出孔隙度和大于0.195μm孔喉体积百分数图版,确定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下限。(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2年06期)
潘高峰,刘震,赵舒,王菁[9](2011)在《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成藏孔隙度下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段现今含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分别为4%和0.03×10-3μm2,属于特低孔低渗油藏。主成藏期、成岩作用、埋藏史及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致密油藏缘于成藏后储层致密化。传统方法是通过统计现今含油物性下限作为成藏物性下限,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成藏后再致密油藏的研究。以现今储层含油物性下限为切入点,利用砂岩孔隙度演化规律,对现今储层含油物性下限进行成藏后孔隙度损失量补偿,从而求取油气成藏孔隙度下限,利用该方法得出镇泾地区长8段石油成藏孔隙度下限为10.5%。研究表明成藏物性下限是镇泾地区长8段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只有成藏期孔隙度大于成藏孔隙度下限时油气才可能进入圈闭成藏。(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1年02期)
王娟,刘学刚,崔智林[10](2010)在《确定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的几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确定储集层孔隙度及渗透率下限值,是识别油气层、计算储量必需的参数,介绍了经验统计法、储集层喉道下限法、相渗曲线法和试气法等4种常用储集层孔渗下限的计算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B井区石盒子组盒8段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下限值进行了确定,其储集层孔隙度下限值确定为6.25%,渗透率下限值确定为0.1×10-3μm2.(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0年02期)
孔隙度下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S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储层,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精确计算难、物性下限确定难一直是制约该油田测井解释符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充分利用大量岩心薄片分析、常规物性、压汞、试油等资料,多视角探索低渗透储层孔隙度计算及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寻找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对试油层位有效选择、保障储量上交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孔隙度下限论文参考文献
[1].柴愈坤,刘伟新,戴宗,王华,冯沙沙.深水气田区域孔隙度下限多方法研究及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17
[2].夏小勇,李辉,丁一,王小明,吴剑锋.低渗透储层孔隙度计算与物性下限确定方法探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
[3].公言杰,柳少波,朱如凯,刘可禹,唐振兴.致密油流动孔隙度下限——高压压汞技术在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四段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
[4].刘伟兴,尹玲玲,杨钰,胡瑨男,周素彦.孔隙度分布趋势曲线确定歧北深层气孔隙度下限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2015
[5].张海涛,时卓,钟晓勤,刘天定,杨小明.靖边气田低孔隙度碳酸盐岩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J].测井技术.2014
[6].吴俊晨.用压汞资料计算储层孔隙度下限和原始含油饱和度[J].科技资讯.2013
[7].严丽.长兴组礁滩相储层有效孔隙度下限标准的确定[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2
[8].王勇,刘建波,王文权,范玲玲,王姝.利用水膜厚度确定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下限[J].石油化工应用.2012
[9].潘高峰,刘震,赵舒,王菁.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成藏孔隙度下限研究[J].现代地质.2011
[10].王娟,刘学刚,崔智林.确定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的几种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