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里海叠合含油气盆地地质特征及东部盐下成藏规律研究

滨里海叠合含油气盆地地质特征及东部盐下成藏规律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CNODC)在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拥有肯基亚克、让纳若尔油田的开发权益,两个油田原油剩余可采储量约1.2亿吨、原油年产量近700万吨;另外拥有盆地东缘中区块的勘探权益,区块面积3262.3km~2。中哈输油管道铺设终点为本区的肯基亚克油田,届时本区将提供1000万吨/年的原油。 通过对滨里海盆地进行区域构造研究,划分出该盆地的四个演化阶段,提出了该盆地为裂谷—坳陷改造型叠合盆地的观点。对盐下和盐上两套复合型含油气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次研究的重点是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含油气系统,最终目的是为中区块勘探项目的钻探部署提供地质依据。 利用岩心、油样进行生油研究,结合地质分析,认为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盐上和盐下油气藏同源,主要来自中下石炭统碳酸盐岩,明确了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含油气系统。确定了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成藏组合,划分出了三个成藏带,确定中部成藏带为研究重点。 目前东部地区为盐下油气勘探阶段,由于普遍发育一套下二叠统孔谷阶盐岩层,盐体本身和下覆地层在常规地震处理中出现畸变是含盐油气盆地勘探的首遇难题。利用变速成图、定量分析、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识别与盐构造有关的假构造、落实真构造。 利用地震、测井、地质资料进行沉积相研究,建立了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盐下海相层系的沉积模式,否定了前苏联对该区石炭系发育生物礁的观点;利用地震相研究手段并结合地震反演等储层预测技术,完成中区块盐下碳酸盐岩的储层预测,确认了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否定了前苏联学者认为该区块为低孔低渗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的观点。 通过以上研究,明确了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含油气系统特征,形成了一套针对巨厚盐岩发育区碳酸盐岩的勘探方法,对滨里海盆地中区块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发现了乌姆扎克油田,提高了中国石油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丰富和发展了含盐油气盆地碳酸盐岩勘探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海内外同类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学科前沿进展
  • 1.2.1 叠合盆地的概念内涵与研究现状
  • 1.2.2 含油气系统的由来及研究进展
  • 1.2.3 含盐油气盆地勘探现状与前景
  • 1.3 滨里海盆地及东部地区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
  • 1.3.1 滨里海盆地的研究现状
  • 1.3.2 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研究现状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 1.5 资料情况及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
  • 1.7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构造与演化特征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基底岩系构造特征
  • 2.3 构造区带划分
  • 2.3.1 西北及北部断阶带(西北及北部盆地边缘)
  • 2.3.2 滨里海中央坳陷带
  • 2.3.3 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
  • 2.3.4 东南坳陷带
  • 2.4 构造演化特征
  • 2.4.1 整个盆地的构造演化
  • 2.4.2 东部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 3 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
  • 3.1 地层特征
  • 3.1.1 盐下层系(前孔谷期沉积层)
  • 3.1.2 盐岩层系(下二叠统孔谷阶)
  • 3.1.3 盐上层系(上二叠统-第四系)
  • 3.2 滨里海盆地东部沉积环境
  • 3.2.1 区域沉积背景
  • 3.2.2 东部沉积演化特征
  • 4 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
  • 4.1 盐上含油气系统
  • 4.1.1 烃源岩特征
  • 4.1.2 储层特征
  • 4.1.3 盐上构造圈闭特征
  • 4.1.4 油气主要成藏期及运移聚集特征
  • 4.1.5 盐上油气藏类型
  • 4.1.6 盐上成藏规律
  • 4.2 盐下含油气系统特征
  • 4.2.1 烃源岩特征
  • 4.2.2 储层特征
  • 4.2.3 盐下构造圈闭特征
  • 4.2.4 盐下层系生储盖组合特征
  • 4.2.5 盐下层系油气运移、聚集期
  • 4.2.6 盐下油气藏特征
  • 4.2.6 盐下油气藏特征概述
  • 4.2.7 盐下成藏规律规律
  • 5 东部地区含油气系统研究
  • 5.2 烃源岩特征
  • 5.3 储层特征
  • 5.3.1 储层分布及特征
  • 5.3.2 影响因素
  • 5.3.3 疏导体系及保存条件
  • 5.4 成藏组合
  • 5.4.1 下二叠统亚丁-萨克马尔阶成藏组合
  • 5.4.2 上石炭统隔热尔阶-中石炭统莫斯科上亚阶(KT-I)成藏组合
  • 5.4.3 中石炭统莫斯科上亚阶-下石炭统维宪下亚阶(KT-II)成藏组合
  • 5.4.4 中泥盆统-下石炭统中维宪成藏组合
  • 5.5 成藏带划分
  • 5.5.1 成藏带划分依据
  • 5.5.2 成藏带划分
  • 5.5.3 成藏带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 5.6 东部盐下成藏规律及潜力
  • 6 盆地东缘中区块勘探实例
  • 6.1 勘探历史
  • 6.2 盐构造研究
  • 6.2.1 盐丘特征
  • 6.2.2 盐上构造特征
  • 6.2.3 盐下构造特征
  • 6.3 储层特征
  • 6.3.1 储层物性分析(以科扎赛油田为例)
  • 6.3.2 储层测井解释
  • 6.3.3 储层预测
  • 6.4 构造脊
  • 6.5 碳酸盐岩成藏主控因素及目标优选
  • 7 结语
  • 致谢
  • 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与研究方法[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24)
    • [2].四川盆地是“超级”的含油气盆地吗?[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3].含油气盆地不同时期断裂划分特征与控藏作用研究[J]. 石化技术 2016(07)
    • [4].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含油气盆地地质信息系统研究[J]. 测绘地理信息 2020(02)
    • [5].含油气盆地的动态聚类算法[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04)
    • [6].《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一书出版[J]. 石油实验地质 2010(05)
    • [7].《国外含油气盆地丛书》书评[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5)
    • [8].试析叠合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的相关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21)
    • [9].中西部含油气盆地前陆盆地油气综述[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11)
    • [10].世界主要深水含油气盆地储层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05)
    • [11].含油气盆地构造学课程特征与教学方法探讨[J]. 内江科技 2010(04)
    • [12].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综述[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5)
    • [13].陆相含油气盆地地层沉积相与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10)
    • [14].中国含油气盆地最终定型期——第四纪——兼论与油气的关系[J]. 特种油气藏 2008(06)
    • [15].日本地区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与油气成藏组合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2)
    • [16].《中国含油气盆地动态分析概论》一书出版[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04)
    • [17].改造型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研究进展[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1)
    • [18].《中国海域含油气盆地群和早期评价技术》简介[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05)
    • [19].基于WebGIS的海外含油气盆地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 数字石油和化工 2009(05)
    • [20].《中国近海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与烃源条件》出版[J]. 古地理学报 2009(05)
    • [21].含油气盆地矿产资源规划研究的思考——以M沉积盆地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07)
    • [22].浅谈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及勘探潜力[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02)
    • [23].俄罗斯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模式[J].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5)
    • [24].《前陆类含油气盆地共性及案例分析》出版[J]. 石油实验地质 2008(01)
    • [25].揭开油盐共生的奥秘[J]. 石油知识 2016(02)
    • [26].中国石油2015年十大科技进展[J]. 石油机械 2016(02)
    • [27].吉参1井开钻,拟在石炭系海相含油气盆地寻求突破[J]. 新疆石油地质 2009(04)
    • [28].欧洲地区主要含油气盆地资源潜力评价[J]. 地学前缘 2014(03)
    • [29].含油气盆地剥蚀厚度恢复研究进展[J]. 地下水 2013(02)
    • [30].俄罗斯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组合及资源潜力[J]. 地学前缘 2014(03)

    标签:;  ;  ;  ;  ;  

    滨里海叠合含油气盆地地质特征及东部盐下成藏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