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学难点;递进设疑;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沈文洁,任教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递进设疑”法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从设计学生熟悉的化学情境开始,逐步改变化学情境,推出递进式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在新课开头处递进设疑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新课开头处递进设疑,能让学生带着疑问很快参与到新课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如在氯气的性质和制法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两个事件:①“非典期间,广州一家庭主妇在打扫卫生,把家用84消毒剂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发生氯气中毒事件。”②某天,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周围庄稼被氯气熏得发黄,抢救人员用烧碱对泄漏氯气进行处理。
然后,针对上述事件围绕氯气的性质,笔者进行了如下递进设疑:①消毒剂、洗涤剂、浴液和洁厕灵等洗涤用品混合使用,怎么会产生氯气?②氯气为什么会使人中毒?③抢救人员为什么用烧碱对泄漏氯气进行处理?④氯气为什么能把周围庄稼熏得发黄?⑤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⑥据说自来水、游泳池是用氯气消毒的,我们为什么没有中毒?
这样的设疑,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笔者抓住这一契机,顺利导入新课:“学完这一课后,你们就会得到上述问题的满意答案。”受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提问积极,产生各种假设,最后通过探究实验,自主得出结论,不仅掌握了氯气的相关性质,而且学会了氯气的制法,体会到量变会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认识到物质本身没有是非功过,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它,提高了学习化学的自觉性。
二、在知识关键处递进设疑
“学则须疑”,课堂上教师设疑要抓住时机,设疑在知识的关键处。在关键处递进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帮助学生把握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理解和深化新知识扫清思维障碍。
例如,在复习CO2性质时,笔者从初中课本的八圈图入手,归纳CO2与水、碱、碱性氧化物和盐的反应,有的学生不以为然,心想这早在初中就滚瓜烂熟了,正当学生思想松懈的时候,笔者进行了如下递进设疑,令学生措手不及:
1.CO2通入Ca(OH)2溶液中会出现沉淀,通入CaCl2溶液中为什么没有沉淀?请从CaCO3的形成条件描述现象差异的原因。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平衡移动与溶液pH有关的结论。
2.真的能用CaCl2溶液鉴别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吗?
3.NaHCO3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你能利用CO2和NaCl溶液制备NaHCO3吗?
4.在制备NaHCO3时,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CO2还是先通NH3?为什么?
5.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6.固态的二氧化碳称为干冰,在每个干冰的晶胞中,与每个CO2分子最接近的CO2分子有多少个?
在处理这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更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在知识的“无疑”处递进设疑
教师不仅要学会在关键处设疑,更要善于在看似十分简单、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来。学生往往因粗枝大叶或未发现什么问题而表现出漫不经心,思维处于“低谷”状态。这时,教师应投石激浪,做“激疑”工作。巧妙设疑会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对课堂气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积极思考。
例如,在刚学习电解时,笔者问道:CuSO4和H2O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学生“胸有成竹”地答到“肯定不会”。这似乎无疑可言!这时笔者满怀激情地说出一句哲理名言:“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取一个地球,如果给我一个条件,我就能使这个反应发生!”随后学生亲眼见到硫酸铜溶液在通电时一极产生气泡,另一极产生红色的铜,这“出乎意料”的现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笔者趁热打铁地设置如下疑问:①硫酸铜溶液在通电时为什么会产生气泡和红色的金属呢?②这种气泡和红色的金属是什么物质?③它们是怎样生成的呢?④化学方程式怎样写?⑤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也会发生反应吗?
通过这样的设疑,促使学生对问题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既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问题强烈的探索欲望。
四、在教学重难点处递进设疑
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应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材的重点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和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复习氯气时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首先,用知识网络的形式归纳总结氯气表现强氧化性的全部反应(氧化金属、氧化非金属、氧化化合物等);
然后,选取重点反应进行思维训练。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递进设疑:
1.为什么可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2.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新制氯水中HClO的浓度?
3.向NaOH酚酞溶液中滴加氯水,开始时红色不褪,氯水过量后红色褪去,请同学们探究红色褪去的可能的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若此时反滴NaOH未见红色,请问是什么微粒使红色褪去?ClO-能使红色褪去吗?
4.向氯气中加浓HCl,平衡如何移动?请写出NaClO和浓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向含100ml1mol/L的FeBr2溶液分别通入①少量或足量Cl2②0.05molCl2③0.2molCl2④0.1molCl2⑤0.125molCl2分别写出它们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整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步步设疑、循循善诱下,学生演算推导、相互讨论,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可见,在突出重难点处设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处”设疑,利用知识的“增长点”架设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在课堂小结处递进设疑
课堂小结时设疑,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
例如实验复习中,笔者复习到SO42-的检验时,首先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同学们交流讨论:
1.试液少许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能证明含有SO42-吗?
2.试液少许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能证明含有SO42-吗?
3.取试液少许加入HNO3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能证明含有SO42-吗?
4.如何检验SO42-呢?
笔者一边点评,一边小结以下结论(大多数教辅用书都以此形式出现!):
试液少许无沉淀产生有沉淀产生,证明含有SO42-
然后笔者反问道:上述结论一定严密吗?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SO32-、NO3-而没有SO42-,是不是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对上述结论应如何更正?最后,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一致同意并把SO42-的检验更正为:
试液少许无明显现象有沉淀产生,证明含有SO42-;
这种“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设疑,不仅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总结,深化对新知识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紧扣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切忌问题过难或过易。同时,设疑还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给予及时评价,这样,就可使教师的设疑艺术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叶建农.谈化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J].化学教学,2006(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邮政编码: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