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

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

论文摘要

朝鲜半岛被美、苏分裂后,美国军政府在朝鲜半岛南部地区保留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法律和条例,并依靠右翼和亲美势力制定了韩国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民族主义精神,但在政治制度上却是模仿了欧美宪法,是一部“混血”式的宪法。六十余年间,九次修改宪法,使韩国终于踏上了民主化的轨道。韩国宪法修改频率之高,内容变化之多,对政局的影响之深,在世界宪政史上实属罕见。韩国的宪政大致经历了如下历程:“5·10”总选和建国宪法的制定:“6·25”战争与3年非常戒严;“拔萃宪法”的通过与两院制国会的开始;“3·15”违法选举与“4·19”民众抗争:执政党的分裂与张勉内阁政党政治的失败:“5·16”军事政变与《国家再建非常措施法》的实施;“10·17”非常措施的公布与维新宪法的确立;朴正熙被刺与全斗焕的军事政变;“6·10”民众抗争与朝野合议的修宪;政权和平交替与后续政府的改革。韩国宪政史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韩国九次修宪期间,国民在多次抗争中,取得了两次胜利;3次军事政变,3次中止原宪法:国会3次被强行解散;7次间选和10次直选选出10人为17届总统,其中1人亡命海外,1人被刺身亡,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人被弹劾;国会院制由一院制到两院制最终被确定为一院制;13次宣布戒严,时间长达1 825天:军事政变当局违宪过渡机构存续1 234天,处理2 121件议案,制定或修订了1 467部法律。在九次修宪中,有三次修宪使得韩国政体发生重大变化:第四次修宪改总统制为议院内阁制,第五次修宪将议院内阁制重新改为总统制,第九次修宪又将总统中心制改为权力分立、权力制衡的政体,为建立民主政治体制提供了法律保障;九次修宪中,前三次修宪案由国会通过,后六次修宪案则是由国民投票通过的:九次修宪中,有两次属正常修改,即第四次和第九次修宪。一次修宪程序不够完整,即第三次修宪违背修宪程序,实际上是执政的民主党一个政党的修宪。其余六次修宪的目的都不纯正,第一次、第二次、第六次、第七次修宪的目的是为了总统连任。第五次、第八次修宪的目的是军部势力为夺取最高权力;多次修宪案的起草过程、通过环境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次、第四次、第七次、第八次修宪案是在戒严状态中通过的,第一次、第二次、第六次修宪是在执政党或总统采取违宪手段的情况下才得以通过的,这类修宪严重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在韩国宪政史上留下了很不光彩的印迹。韩国宪政史呈现的特点是:修宪权几乎都被总统或者执政党掌控,修宪的焦点基本集中在总统连任和总统选举方式上,国民投票充当了总统连任和新政冶势力将夺取的政权加以正当化的工具。纵观韩国九次修宪和政治制度变迁的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民主政治在九次修宪中艰难曲折地向前发展,民众的抗争促进了权威主义独裁统治的垮台与政治民主的转型。不正当的修宪案通过环境,由违宪过渡机构通过修宪案,都侵害了国家立法权,贻误了民主政治转型。行政与立法关系的错位、有名无实的宪法监督机构和司法审查的地位、权威主义独裁统治的横行,同样耽搁了民主的发展。韩国修宪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历程,不仅给韩国宪政史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也为世界宪政发展史贡献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教训。总之,在世界民主化运动潮流的影响和国民抗争的推动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放的深入和文化的提升,韩国实现了从权威主义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转型。在后期政府的政治改革中,民主化不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总统与国会权力失衡、政党政治制度不够成熟等问题亟待解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论文结构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朝鲜半岛的分裂与大韩民国宪法的确立
  • 第一节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朝鲜半岛的分裂
  • 一、雅尔塔体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 二、美、苏对朝鲜半岛的进军与占领
  • 三、“四国托管”的破产与南北分治局面的形成
  • 第二节 美国军政时期朝鲜半岛南半部的立法制度
  • 一、驻朝美军军政的实施与人民的反抗运动
  • 二、过渡立法议院的成立和朝鲜问题“联合国化”
  • 三、美军政时期南半部的立法制度
  • 第三节 第一共和国的成立与大韩民国宪法的诞生
  • 一、朝鲜半岛的分裂及其影响
  • 二、大韩民国当代宪政史的开始
  • 三、大韩民国第一部宪法的特点及评价
  • 第二章 李承晚统治体制的确立与围绕修宪的斗争
  • 第一节 第一共和国的内外方针和围绕修宪的政党斗争
  • 一、大韩民国首届政府的保守性和对美依附性
  • 二、大韩民国建国初期的政治斗争
  • 三、围绕修宪和国家政权的政党斗争
  • 第二节 李承晚修宪案的通过与总统连任
  • 一、政府和国会的对立与李承晚修宪案的通过
  • 二、“拔萃宪法”的通过与李承晚的连任
  • 第三节 李承晚的第二次修宪与独裁政府的垮台
  • 一、战后初期的政党斗争与第二次修宪案的提出
  • 二、“四舍五入”宪法的通过及其主要内容
  • 三、李承晚再次连任总统与第一共和国的终结
  • 第三章 第二共和国的两次修宪与政党政治的失败
  • 第一节 第二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 一、过渡政府的成立与围绕修宪展开的政党斗争
  • 二、第二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 第二节 民主党的分裂与第二共和国的终结
  • 一、民主党新旧派势力的斗争
  • 二、第二共和国的修宪及宪法的主要内容
  • 三、国民运动的高涨与第二共和国的困境
  • 第四章 军人独裁政府的建立与围绕总统制的修宪
  • 第一节 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与第五次修宪
  • 一、第二共和国的解体与军人政治统治的建立
  • 二、“国家再建最高会议”的修宪
  • 三、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军事政权的宪政与朴正熙总统的连任
  • 一、军事政权的“民政移让”与立法
  • 二、围绕总统竞选的政党斗争与朴正熙的连任
  • 三、违法选举行为的发生与第六届国会的产生
  • 第三节 第三共和国初期政治与朴正熙的“三选改宪”
  • 一、朴正熙的强权政治与对民主运动的压制
  • 二、第六届总统选举与第七届国会不法选举
  • 三、“三选改宪”案的通过与朴正熙的三次连任
  • 第五章 维新宪法的确立与国民反对维新体制的斗争
  • 第一节 “非常事态宣言”与《七·四南北联合宣言》的发表
  • 一、《特别措施法》的实施
  • 二、朴正熙的统一主张与《七·四南北联合声明》的发表
  • 三、独裁政权反共方针和经济发展面临的危机
  • 第二节 维新宪法的制定及其对政治局势的影响
  • 一、朴正熙的自我政变与维新宪法的产生
  • 二、第八届总统选举与国民反对维新体制的斗争
  • 三、违宪机构的立法及对宪政的影响
  • 第三节 国民抗争的升级与朴正熙政权的崩溃
  • 一、总统紧急措施令的实施与对国民抗争的镇压
  • 二、朴正熙连任总统与第十届国会的产生
  • 三、民众抗争的高涨与维新体制的崩溃
  • 第六章 新军部独裁统治的结束与民主政治转型
  • 第一节 维新体制的延长与民主化运动的失败
  • 一、维新国会的修宪与军部新势力的政变
  • 二、军部新势力的第二次政变与对民主运动的镇压
  • 三、光州武装起义与军部新势力统治体制的确立
  • 第二节 第五共和国宪法与全斗焕的独裁统治
  • 一、全斗焕的修宪与独裁体制的建立
  • 二、围绕修宪的政党斗争与全斗焕的投降
  • 三、民主宪法的确定及权威主义宪政向民主化的转型
  • 四、政治改革的深入与民主化的巩固
  • 第三节 九次修宪和民主政治转型的总结
  • 一、国民抗争和公正修宪推动了民主化
  • 二、九次修宪促进政治转型的经验与教训
  • 三、九次修宪和民主化转型的教训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政治制度解读及相关问题探讨[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0(09)
    • [2].法国社会文化对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其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启示[J]. 商 2016(23)
    • [3].赋税制度与欧洲政治制度的演进[J]. 史学理论研究 2014(02)
    • [4].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影响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7)
    • [5].以柔性执政化解政治制度的刚性化[J]. 探索与争鸣 2015(11)
    • [6].英国政治制度演进的二元特性[J]. 传承 2015(10)
    • [7].培育家国情怀 提升文化自信——“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教学设计与实施[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7(16)
    • [8].约旦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治制度的比较[J]. 山西青年 2018(04)
    • [9].政治文化发展与政治制度创新关系论析[J]. 学术论坛 2013(09)
    • [10].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J]. 希望月报(上半月) 2008(06)
    • [11].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优势的源泉[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06)
    • [12].中国崛起的政治、经济逻辑[J]. 理论参考 2018(01)
    • [13].廉政的政治制度基础研究——以新加坡财产申报制度为例[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04)
    • [14].共商合作 共促民主 共谋发展[J]. 杭州(周刊) 2016(06)
    • [15].从瑞士政治制度的独特性看民主的判定标准[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13)
    • [16].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当代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依据[J]. 民族论坛 2014(12)
    • [17].毛泽东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建立的伟大贡献[J]. 理论建设 2015(03)
    • [18].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制度安全问题[J]. 教学与研究 2015(09)
    • [19].浅谈元朝政治制度的变革[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5(11)
    • [20].专题一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J]. 试题与研究 2010(26)
    • [21].政治制度成功的五大标准[J]. 党政干部参考 2011(04)
    • [22].理性看待我国的政治制度[J]. 晚霞 2011(14)
    • [23].法的正确实施必须有政治制度的保障[J]. 探索与争鸣 2013(10)
    • [24].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以特别行政区制度为侧重[J]. 学习与探索 2012(01)
    • [25].从政治制度看中国为什么总会成功[J]. 人民论坛 2011(06)
    • [26].政治制度成功的五大标准[J]. 人民论坛 2011(06)
    • [27].特别行政区制度已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J]. 政治与法律 2011(04)
    • [28].怎样评价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制度[J]. 新视野 2010(01)
    • [29].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与资源基础分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06)
    • [30].发展民主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文明的现代政治制度[J]. 科学社会主义 2010(06)

    标签:;  ;  ;  ;  

    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