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应力比论文-罗承昌,丁美英,王靖涛

主应力比论文-罗承昌,丁美英,王靖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应力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等主应力比,应力路径,本构方程,数值建模

主应力比论文文献综述

罗承昌,丁美英,王靖涛[1](2006)在《等主应力比路径砂土的弹塑性本构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模拟填土工程中土体的变形,需要建立在等主应力比应力路径下的本构模型.采用数值建模方法建立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砂土的弹塑性本构方程.该模型能够反映填土施工中应力路径的影响.通过可视化,绘出了整个应力场中的叁维变形曲面.通过与CTC路径下的变形曲面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别,验证了应力路径对本构关系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期刊2006年S1期)

罗承昌[2](2006)在《等主应力比路径砂土的弹塑性本构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土的本构关系是岩土数值分析及工程设计的基础,一直以来,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大量的本构关系模型,力图反映土体的实际特性。然而,土介质的实际性状是十分复杂的,具有压硬性、剪胀性、应力路径相关性,并且随着加载条件的不同其性状有很大变化。传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塑性势理论和一些经验假设归纳出土的本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对于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岩土介质,这样的解析表达式是难以找到的。反问题理论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岩土本构建模实质上就是一个反问题,在各种复杂加载条件下获得的试验数据中已蕴藏着材料大量的应力应变关系信息,从大量数据中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建立其本构关系,可以充分反映土体的实际特性。为了模拟填土工程中土体的变形,需要建立在等主应力比应力路径下的本构模型。基于反问题理论的岩土本构关系数值建模方法,进行了一组8个试样的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的叁轴试验,建立了砂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为计算填土的应力应变提供了可能。根据叁轴试验结果,利用反演拟合的方法获得了整个(p, q)应力场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并进行了可视化,绘出了应力应变关系的叁维曲面和相应的屈服轨迹。通过与CTC路径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面的对比,发现两种应力路径下的曲面存在显着差别,说明应力路径对本构关系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基于CTC路径下的邓肯-张模型模拟填土的变形是不准确的。将建立的本构模型带入到有限元程序中进行计算,并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合理的描述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传统的建模方法相比,本文的数值建模模型简单,实用性强,而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岩土材料复杂的本构关系特别是应力路径的影响:(1)模型可以反映出压硬性和应力路径相关性,并且可以扩展到其它应力路径,为模拟土体实际的应力路径提供了有效的方法;(2)直接从试验曲线中提炼出等主应力比路径的应力应变关系,便于实际工程应用,应用范围更为广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6-04-01)

任青阳,王靖涛[3](2005)在《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数值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数值建模理论,建立了砂土在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给出了塑性体应变和塑性剪应变两组屈服轨迹,模型的建立为工程提供了一个符合土体中实际发生的应力路径的本构方程.同时,通过与常规叁轴压缩路径和等p路径(TC)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面和屈服轨迹的对比,发现叁者之间存在着显着差别,证实了应力路径对本构关系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张于龙[4](1997)在《平面应变条件下膨胀土等主应力比卸荷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膨胀土原状土样,在室内进行了平面应变状态下的等主应力比卸荷试验,目的在于模拟边坡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应力~应变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呈双曲线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性状。(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1997年02期)

主应力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土的本构关系是岩土数值分析及工程设计的基础,一直以来,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大量的本构关系模型,力图反映土体的实际特性。然而,土介质的实际性状是十分复杂的,具有压硬性、剪胀性、应力路径相关性,并且随着加载条件的不同其性状有很大变化。传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塑性势理论和一些经验假设归纳出土的本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对于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岩土介质,这样的解析表达式是难以找到的。反问题理论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岩土本构建模实质上就是一个反问题,在各种复杂加载条件下获得的试验数据中已蕴藏着材料大量的应力应变关系信息,从大量数据中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建立其本构关系,可以充分反映土体的实际特性。为了模拟填土工程中土体的变形,需要建立在等主应力比应力路径下的本构模型。基于反问题理论的岩土本构关系数值建模方法,进行了一组8个试样的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的叁轴试验,建立了砂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为计算填土的应力应变提供了可能。根据叁轴试验结果,利用反演拟合的方法获得了整个(p, q)应力场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并进行了可视化,绘出了应力应变关系的叁维曲面和相应的屈服轨迹。通过与CTC路径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面的对比,发现两种应力路径下的曲面存在显着差别,说明应力路径对本构关系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基于CTC路径下的邓肯-张模型模拟填土的变形是不准确的。将建立的本构模型带入到有限元程序中进行计算,并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合理的描述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传统的建模方法相比,本文的数值建模模型简单,实用性强,而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岩土材料复杂的本构关系特别是应力路径的影响:(1)模型可以反映出压硬性和应力路径相关性,并且可以扩展到其它应力路径,为模拟土体实际的应力路径提供了有效的方法;(2)直接从试验曲线中提炼出等主应力比路径的应力应变关系,便于实际工程应用,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应力比论文参考文献

[1].罗承昌,丁美英,王靖涛.等主应力比路径砂土的弹塑性本构方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

[2].罗承昌.等主应力比路径砂土的弹塑性本构方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任青阳,王靖涛.等主应力比路径下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数值建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

[4].张于龙.平面应变条件下膨胀土等主应力比卸荷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1997

标签:;  ;  ;  ;  

主应力比论文-罗承昌,丁美英,王靖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