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及其上游双向启动子的生物学特性

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及其上游双向启动子的生物学特性

论文题目: 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及其上游双向启动子的生物学特性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预防兽医学

作者: 丁家波

导师: 崔治中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基因,转录子,双向启动子,反式作用因子

文献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是一种对鸡群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高度致肿瘤性的疱疹病毒。与MDV 致肿瘤相关的pp38 是一个独特的基因。迄今为止,在其它疱疹病毒以及其它生物体中均未发现与其有同源性的基因。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pp38 与维持MDV 诱发的肿瘤细胞的转化状态、MDV 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和淋巴细胞的溶细胞感染相关,但对其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未见任何报道。在pp38 基因和另一个与肿瘤相关的1.8-kb mRNA 家族转录子基因间有一大小仅为300-bp 左右的双向启动子,但其核酸序列中却含有多个增强子元件,并且包含了MDV 基因组DNA 复制的原点。已有报道发现与MDV 感染相关的某些因子参与了该双向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但这些因子的性质还不清楚。在以上背景下,本研究就该双向启动子的结构与转录活性的关系,pp38 与该双向启动子在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及其对MDV 复制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不仅积累了一些数据,还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些新的观点: 1.比较了不同致病型MDV 毒株和野毒株pp38 上游双向启动子的序列。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了9 株不同致病型MDV 毒株双向启动子序列。这些毒株包括:弱毒疫苗株CVI988 和814,强毒参考株GA,超强毒参考株RB1B、Md5 和Md11,特超强毒参考株648A 及2 个中国野毒株GD2 和J-E。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毒株间双向启动子的同源性大于95.9%,突变主要发生在MDV 复制原点附近。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CVI988 和814 两个弱毒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但是在强毒株、超强毒株及特超强毒株间没有显示出与致病型相关的规律性同源关系。CVI988 株的双向启动子有5 个核苷酸(5′-AGCCG-3′)缺失,从而导致一个sp1 位点的破坏。根据CVI988 双向启动子的5-bp 缺失区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建立了能区分CVI988 疫苗株和其它MDV 毒株的PCR 诊断方法。2.以pp38 自身为报告基因,在细胞转染试验中证明了该双向启动子在二个方向的转录活性。将MDV pp38 基因插入到pUC18 质粒中,构建质粒pUC-pp38。再将包含双向启动子的长度为789-bp的核酸序列,分别按正、反两个方向克隆到pp38基因的上游,获得重组质粒pP(pp38)-pp38 和pP(1.8kb)-pp38。用这2 个重组质粒分别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 24h 和48h 后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pp38 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P(pp38)-pp38 和pP(1.8kb)-pp38 在

论文目录:

本论文中构建并用于转染的24个质粒一览表

英文缩写注释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 言

一、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研究进展

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一)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二)马立克氏病病毒结构蛋白及相关基因

(三)马立克氏病病毒致肿瘤基因研究

(四)肿瘤发生过程中马立克氏病病毒与宿主相互关系的研究

(五)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衍化及毒力相关基因研究

(六) 马立克氏病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一 、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基因和 1.8-kb mRNA转录子间核酸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二、区分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株 CVI988 与其它毒株的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三、 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基因上游双向启动子的体外活性及其精确位点的锚定

四、 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基因和 1.8-kb mRNA转录子之间双向启动子结构与启动子活性的研究

五、 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基因产物对其上游双向启动子活性的增强作用

六、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和 pp24聚合体结构的研究

七、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pp24 聚合体的反式作用因子活性研究

八、 pp38/pp24 聚合体与双向启动子结合位点的锚定及pp38 基因对马立克氏病病毒复制速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2: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11

参考文献

  • [1].拟南芥双向基因对AtUCH4/AtPTP1共转录调控及在盐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D]. 刘石娟.山东大学2015
  • [2].共表达不同外源基因的重组弱毒Ⅰ型马立克氏病毒的构建和生物学特性比较[D]. 张振杰.山东农业大学2014
  • [3].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的遗传调控元件识别及算法研究[D]. 张绍军.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 [4].水稻组织特异型合成启动子的构建、双向启动子的鉴定及OsPGIP1在抗纹枯病中的功能研究[D]. 王睿.华中农业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GX0101及其基因敲除株BAC克隆生物学活性的比较研究[D]. 孙爱军.山东农业大学2009
  • [2].马立克氏病病毒meq基因缺失株生物学特性及其免疫效果研究[D]. 李延鹏.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 [3].马立克氏病病毒gB、gI、pp38基因的原核系统表达及其特异性单抗的研制和初步应用[D]. 韩凌霞.扬州大学2001
  • [4].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和pp24基因的表达及序列测定与分析[D]. 姜世金.中国农业大学2003
  • [5].表达血清1、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gB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CVI988病毒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D]. 张雪莲.南京农业大学2003
  • [6].马立克氏病病毒meq基因功能的研究[D]. 韦平.扬州大学2002
  • [7].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gl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D]. 陈志琳.扬州大学2002
  • [8].我国近年来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张志.山东农业大学2004
  • [9].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表达及其重组马立克氏病毒的构建[D]. 刘红梅.扬州大学2005
  • [10].不同毒力的MDV引起的端粒酶活性变化及MDV特异序列在宿主细胞的定位研究[D]. 韩烨.吉林大学2005

标签:;  ;  ;  ;  ;  

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及其上游双向启动子的生物学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