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赋学思想研究

刘勰赋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文心雕龙》的赋学思想集汉魏六朝赋论之大成,在此基础上独出机杼、推陈出新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其深刻性、系统性、全面性在中国赋学史上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诠赋》篇为立足点,拟对刘勰的赋学思想进行全面的阐释。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刘勰赋学思想研究现状。这一部分在广泛搜集刘勰赋学思想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梳理,力求准确概括出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刘勰赋论思想的研究状况,并对研究的成果作出总结。第一章:刘勰赋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本章分三部分,前两部分主要探讨刘勰的理论体系是以外儒家内释老的理论思想以及唯务折衷的方法论来建构的。前者使刘勰不仅重实用、功利、内容,而且重“自然”与“真”,要求自然的文采,从自然之道出发,而最终归结于儒家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后者使他的文论思想采取了一种兼收并蓄,又不失批判的眼光,既看到事物不同乃至对立因素各自的合理性,又把这些合理之处集中并协调统一,以获取公允之论。为赋论的深入探索指明了方向。后一部分主要从史的角度诠释刘勰赋论的生成因素。在对刘勰之前赋论资料整理归纳的前提下,参照前代赋论,比较异同,为刘勰赋论的产生提供理论背景。第二章:刘勰赋学思想。这一部分从五个方面阐释刘勰的赋论观。一是对赋的源流、发展演变的探讨。刘勰对赋的起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多源头说,认为赋不仅由古诗发展演变而来,并且指出了楚辞与赋的渊源关系,肯定了民间文学形式“隐语”作为赋的源头之一,并注意到了纵横家说辞与赋的关系。从赋与其它各种文体的联系中,进行了多元性的考察。二是体制类别划分。比较刘勰与《汉书》、扬雄、挚虞、葛洪以及其稍后萧统《文选》对赋的类别划分的不同,论证刘勰就繁于简将赋划分为“鸿裁”与“小制”的客观合理性。同时指出,刘勰总结赋前冠序,赋末系乱的结构方式,在赋学史上是第一人。三是诠释赋的本质特征。此节,从对具体作品内容、风格的分析中,考辨“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具体含义,从对文本的分析中,阐释刘勰关于赋的本质认识的独特之处,从而揭示了他强调形式美与内容美并重的观点,是对辞赋艺术的精确概括,是“衔华佩实”文艺思想的体现,是唯务折衷方法论的发挥。四、五两节分别概括刘勰关于赋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创作原则建立在“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的基础上,要求物与情、情与辞的统一,并从创作经验出发,总结出了“写物图貌”、“体物写志”、“理贵侧附”三种写作方法。在“赋的批评论”中,从分析赋家赋作入手,提出了赋的批评标准——丽词雅义。这一标准重视赋体文学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兼顾了文学的艺术属性,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发展,也为扭转齐梁以来绮靡文风所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由此,见出刘勰赋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理论魅力。第三章:刘勰赋论的贡献及影响。其贡献主要表现在理论体系完备以及开启了意境理论的生成。他的影响是深远的,后世论者始终在他赋论体系的笼罩之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刘勰赋学思想研究状况
  • 第一章 刘勰赋论产生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第一节“外儒家而内释老”的文学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唯务折衷的方法论
  • 第三节 刘勰之前赋论梳理
  • 第二章 刘勰赋论
  • 第一节 赋的源流演变
  • 第二节 赋的体制分类
  • 第三节 赋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赋的创作论
  • 第五节 赋的批评论
  • 第三章 刘勰赋论的贡献及影响
  • 第一节 刘勰赋论的贡献
  • 第二节 刘勰赋论对后世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承续·深化·拓展·新趋——21世纪以来赋学研究的回顾及省思[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煌煌之巨制,泱泱之赋薮——《历代赋学文献辑刊》之观感[J]. 中国韵文学刊 2019(02)
    • [3].踪凡教授《赋学文献论稿》评介[J]. 天中学刊 2018(06)
    • [4].新世纪15年中国大陆古代赋学研究巡礼[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5].历代赋学文献的变迁、类型与研究[J]. 求索 2017(03)
    • [6].风谏、讽谏与风兴——论“风”义流转与赋学变迁[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 [7].新世纪以来赋学研究的开拓与反思[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8].于繁盛之时注目——新世纪15年古代赋学研究学术图景[J]. 中文论坛 2017(02)
    • [9].以真心话赋心——读许结先生《赋学讲演录》[J]. 阅读与写作 2011(01)
    • [10].美国汉学家海陶玮赋学研究述评[J]. 人文丛刊 2016(00)
    • [11].清末民初赋学刍议[J]. 中国文学研究 2018(03)
    • [12].韩国赋学三题[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3].刘师培的赋学思想[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4].刘向、刘歆赋学批评发微[J]. 文学遗产 2010(02)
    • [15].“骈四俪六”与元明清赋学批评的演变[J]. 云梦学刊 2019(03)
    • [16].清代赋学特征三论[J]. 天中学刊 2019(05)
    • [17].赋学义理批评谫论[J]. 文学遗产 2018(02)
    • [18].论明代赋学批评之演进[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9].元嘉赋学批评:沉寂中的渐变与拓展[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0].冬笋抽芽 小荷露角——评胡大雷《中古赋学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 [21].康雍年间赋选赋学思想论[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2].当代赋学经典略述[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3].浅谈饶宗颐开阔的赋学视野——以一场赋学演讲为例[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 [24].刘勰的赋学思想述论[J]. 学习月刊 2011(06)
    • [25].赋中论赋:汉代赋学批评的另一种形式[J]. 文学遗产 2008(03)
    • [26].论明代的赋学理论[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 [27].民国期刊赋作文献述略[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8].民国赋学批评新史学观念影响论[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9].采铜于山 集腋成裘[J]. 中国出版 2018(20)
    • [30].论唐代帝国图式中的赋学思想[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7(01)

    标签:;  ;  ;  

    刘勰赋学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