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络动态休眠通信协议研究

无线传感网络动态休眠通信协议研究

论文摘要

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近年来随着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网络及微机电系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技术。大量具有感知、计算和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节点形成自组织网络,协作地实时感知、采集和处理监测对象的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军事部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与传统无线网络相比,传感节点的能量非常有限,而且常常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而无法得到补充,网络寿命直接受到节点能量的影响。如何使用有限的能量来最大限度地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是无线传感网络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在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No.2005BB2198)的资助下,论文研究了无线传感网络的节能机制,提出了一种低能耗、低时延、低占空比的动态休眠节能MAC协议——LD3-MAC(Low Dissipation, Low Delay, Low Duty cycle MAC),实现了节点的动态休眠协调;为其设计了相应的介质访问机制;并基于LD3-MAC提出了简单高效的跨层路由机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传感节点各组成在不同工作状态的能耗情况,结果表明休眠是降低节点能耗的重要措施;阐述了现有节能机制的思想,分析比较了各种节能机制的特点;深入研究了休眠节能的原理、典型休眠节能协议的算法及思路。研究表明,休眠协议可以大大延长传感网络的寿命。但休眠导致多跳时延加大,重负载下吞吐量降低,因此必须解决节点的休眠协调问题。提出了LD3-MAC同步机制,实现了节点的休眠协调。休眠不仅大大降低了空闲监听能耗和不必要的“偷听”能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冲突和干扰。然而节点关闭射频导致它不能感知周围的通信,因此必须对相邻节点的休眠进行同步。在分析现有同步机制原理、特点及低占空比MAC协议同步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无线传感网络静态数据采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休眠MAC的同步机制LD3-MAC同步机制。采用单向同步和全局计划,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网络流量开销,提高了系统的节能效果;采用逐层扩散和相对同步,保证了同步精度,提高了同步的可扩展性,加速了同步过程的收敛;采用交错休眠和周期同步,降低了转发时延,使同步机制具有良好的拓扑自适应性。仿真及性能分析表明,LD3-MAC同步机制实现了全网休眠的协调,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闲监听,减少了转发时延,降低了冲突概率,提高了数据发送的成功率。深入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MAC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休眠MAC协议的特点,确定了LD3-MAC的介质访问机制。分析比较了RTS/CTS和虚拟载波侦听解决隐藏终端问题的效果,确定了LD3-MAC的握手机制。在分析数据链路重发机制的基础上,选择了LD3-MAC的重发机制,并确定了最佳帧长。深入研究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BEB(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及其改进算法的优缺点,确定了LD3-MAC的回退机制。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最大吞吐量与竞争窗口的关系,确定了LD3-MAC的竞争窗口。针对重负载下LD3-MAC同步机制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动态休眠机制。传感网络的不同应用数据流速率差异很大,而且传输具有突发性。采用固定的休眠计划,当数据负载突然增大时,大量数据包将在靠近基站的节点处由于休眠延迟而发生拥塞。如果不能有效处理拥塞,节点随后发送的数据将使拥塞更为严重并最终导致缓存溢出,大量数据被丢失,包丢失引起的重传反过来使网络时延急剧增大,吞吐量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动态监听和动态占空比机制。动态监听通过有限竞争和快速发送,降低了数据突发时的转发时延和冲突;动态占空比机制根据流量调整节点的常规监听周期,提高了信道的空间利用率。实现了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具有动态休眠机制的LD3-MAC在保证高效节能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重负载下休眠MAC协议时延大、吞吐量低的问题。休眠MAC协议引起的高时延也对上层的路由协议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目前的许多节能路由协议是以持续监听的MAC作为基础研究,路由信息的收集、路由建立等过程的数据收发定时器设计都基于低时延。当负载较重时,休眠MAC的高时延会造成定时器触发紊乱从而导致路由协议失效。另外,现有的节能路由协议与节能MAC协议很少统一考虑,路由开销较大。论文在研究无线传感网络节能路由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D3-MAC的跨层路由协议。不需要发送专门的路由包,利用MAC层的同步信息建立、更新路由,路由算法简单,其存储、通信和计算开销都很小;采用随机方式确定下一跳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负载均衡,降低了重负载下的时延。实现了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基于LD3-MAC的跨层路由协议在继承动态休眠LD3-MAC优异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休眠节点的自组网功能。论文研究表明,休眠是降低节点能耗,延长网络寿命的有效措施;LD3-MAC将休眠同步与介质访问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动态监听和动态占空比机制,实现了传感节点的动态休眠,在节能的同时降低了休眠协议的多跳时延,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基于LD3-MAC的的跨层路由协议充分利用同步过程提供的信息选择路由,简单高效地实现了休眠节点的自组网功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 1.2.1 无线传感网络的结构
  • 1.2.2 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
  • 1.3 研究现状
  • 1.4 休眠协议研究的必要性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6 关键问题及研究思路
  • 2 节能机制及休眠通信协议研究基础
  • 2.1 传感节点能耗分析
  • 2.1.1 能耗影响因素
  • 2.1.2 能耗分析
  • 2.2 无线传感网络节能机制
  • 2.2.1 功率控制
  • 2.2.2 休眠节能机制
  • 2.2.3 数据融合过滤
  • 2.3 节能机制分析
  • 2.4 典型休眠节能协议
  • 2.4.1 基于TDMA 的低占空比MAC 协议
  • 2.4.2 基于竞争的低占空比MAC 协议
  • 2.4.3 基于拓扑控制的休眠协议
  • 2.4.4 休眠节能协议分析
  • 2.5 小结
  • 3 LD3-MAC 同步机制
  • 3.1 无线传感网络时间同步
  • 3.1.1 时间同步的挑战及要求
  • 3.1.2 时间同步原理及同步机制
  • 3.1.3 同步机制分析
  • 3.2 问题分析
  • 3.3 LD3-MAC 同步机制
  • 3.3.1 单向同步,全局计划
  • 3.3.2 逐层扩散,相对同步
  • 3.3.3 交错休眠,周期同步
  • 3.4 性能评估及分析
  • 3.4.1 实验设置
  • 3.4.2 性能评估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4 LD3-MAC 介质访问及动态休眠机制
  • 4.1 无线传感网络MAC 评价指标
  • 4.2 无线传感网络MAC 协议关键技术问题
  • 4.2.1 降低能耗
  • 4.2.2 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
  • 4.2.3 信道访问公平性
  • 4.2.4 节能与其它性能的平衡
  • 4.3 LD3-MAC 介质访问机制
  • 4.3.1 握手机制
  • 4.3.2 重发机制
  • 4.3.3 回退机制
  • 4.3.4 竞争窗口
  • 4.4 LD3-MAC 动态休眠机制
  • 4.4.1 动态监听
  • 4.4.2 动态占空比
  • 4.5 性能评估及分析
  • 4.5.1 实验设置
  • 4.5.2 性能评估
  • 4.5.3 实验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5 基于LD3-MAC 的跨层路由协议
  • 5.1 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
  • 5.1.1 特点及要求
  • 5.1.2 协议分类
  • 5.1.3 典型路由协议
  • 5.1.4 路由协议分析
  • 5.2 问题分析
  • 5.3 基于LD3-MAC 的跨层路由协议
  • 5.3.1 路由建立及维护
  • 5.3.2 路由选择
  • 5.4 性能评估及分析
  • 5.4.1 实验设置
  • 5.4.2 性能评估
  • 5.4.3 实验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无线传感网络动态休眠通信协议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