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人临床观察

浅谈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人临床观察

杨鑫华张世兴黄阳芳王训怡(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671000)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029-02

【摘要】目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腰椎单侧或双侧局限性酸胀疼痛,并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有固定压痛点为特征的骨伤科疾病,探讨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一般治疗效果不佳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行小针刀闭合松懈术且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60例患者,治愈5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小针刀疗法具有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关键词】小针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封闭

临床观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是疗效均不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年龄31~66岁,平均48岁。其中男36例,女24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6年,平均3年5个月。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38例,从事其他工作者22例;以腰痛为主要症状、不伴放射痛者32例,伴有明显的下肢及会阴放射痛者28例。以上患者均曾接受过局部封闭、理疗、药物等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1.2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病史或受寒史;常发于青壮年;(2)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单侧或双侧有明确的敏感压痛点,并可触及活动的肌肉痉挛结节状物;(3)臀中肌外缘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压痛;(4)腰部活动受限。(5)CT或X线检查可见患侧横突明显过长且肥大,或左右不对称或可见明显异常。纳入标准:(1)患者均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腰痛,伴或不伴下肢及臀部疼痛,放射痛至窝以上;疼痛不因腰压增高而加重;(2)腰背强直,不能弯腰,不能久坐、久站,严重者行走困难,站立时常以双手扶腰部;(3)经对症治疗或长时间休息后可缓解,但是活动后疼痛又可加重;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4)CT或X线检查符合以上标准。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结核、肿瘤、妊娠妇女、精神病及不愿手术者。

1.3手术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掌握好手术禁忌证。患者取俯卧位,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即疼痛敏感点)做标记,常规消毒术区皮肤,铺无菌洞巾后,在压痛点用穴位注射2%的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1ml(500ug)+地塞米松5mg,行局部麻醉,即在手术过程中将营养、消炎、止痛的针水直接注射到病变的疤痕粘连组织中。术者左手拇指找到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并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刀,紧贴左手拇指在压痛点垂直进刀,切口线与患者脊柱平行,快速刺入皮肤后,持针刀垂直进刀,到达横突尖部骨面或接触到病灶区域时,患者可有明显的酸胀感,此时即可用针刀以横行剥离法向外侧剥离黏连的软组织,当感到软组织与横突尖部骨面有松动感时,说明黏连的软组织已松懈,此时可快速拔出针刀,术毕。覆盖刀口并指压刀口2min以防出血。术后嘱患者在24h后做适度的弯腰屈背活动防止术区再次黏连而影响疗效。1次未愈者,1周后可行第2次松懈术,但是最多不可超过3次。

1.4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各种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活动自如,可参加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显效:腰腿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腰及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或仅在劳动及受凉后感到局部酸胀不适;无效:各种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注意事项

2.1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

2.2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

2.3注意无茵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2.4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

2.5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2.6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式、工作姿式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3结果

本组60例患者,治愈5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

4讨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因急性损伤后或慢性劳损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使横突软组织神经末梢受到化学刺激而引起疼痛及肌肉痉挛,变性痉挛的软组织压迫周围神经时,出现不同的神经压迫症状。第三腰椎横突位于腰部中段,较其他腰椎粗且长,在活动和体力劳动时较其他腰椎承受更多的压力和摩擦;第三腰椎横突尖部为腰背筋膜中叶向上、向外和向下的三个应力集中处,附着其上的软组织受损伤的机会也较其他部位软组织大。当腰部做过多的屈伸运动时,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就会摩擦腰背深筋膜和骶棘肌,造成肌纤维的损伤和断裂,局部软组织出血和水肿,肌紧张和肌痉挛造成对经过此处的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的压迫和刺激,引起严重的疼痛症状;软组织反复受损、修复,造成与周围组织的黏连,瘢痕组织增生并伴有局部钙化,最终造成腰部活动受到限制,导致内动态平衡失调,形成疼痛和功能障碍。当通过充足的休息后,局部水肿可缓解,此时临床症状出现好转,但是局部黏连并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因此保守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手术多采用广泛软组织松懈术,损伤大,手术复杂,并发症多。现代研究表明,机体慢性软组织损伤形成的黏连瘢痕结构,不能通过自身机制或常规治疗方法消除和吸收。小针刀起源于古代“九针”,又吸收了许多现代医学的元素,是毫针与手术刀的完美结合。是一种施行闭合性手术的微型手术器械,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方面的新手段。其治疗机制是通过小针刀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与腰背筋膜、骶棘肌之间直接剥离黏连瘢痕组织,松懈横突与软组织之间的黏连,使神经根内的高压得到立即解除,从而改善其微循环,使神经根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根本上恢复了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到达最终的治疗目的。追踪2年无复发。说明用小针刀施行的闭合性手术操作简单可靠,近期效果好,不易复发,且费用低廉,是一种比较科学、见效快、疗效确切、能根治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标签:;  ;  ;  

浅谈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人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