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

一、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1](2020)在《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伴急性肾损伤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发生在慢性肝病患基础上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综合征。病情复杂多变,恶化迅速,短期病死率极高。在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流行区,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成为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肝衰竭类型。作为肝衰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的急性肾损伤(AKI)也越来越受到关注,AKI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大大增加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显着提升了肝衰竭患者的治疗难度。本文研究目的旨建立在HBV-ACLF患病人群基础上,进行HBV-ACLF合并AKI的研究,能更加系统多层面、多角度了解HBV-ACLF合并AKI患者临床特点、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以及AKI转归的重要风险因素等,为早期识别HBV-ACLF患者中AKI的发生,早期预警治疗以解决肝衰竭合并AKI高病死率的难题。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组对象分别来自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七家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住院治疗的921例ACLF的患者进行入组筛选分析,最终543例患者符合HBV-ACLF诊断标准进入本项研究。其中,符合AKI诊断的HBV-ACLF患者为120例。通过对HBV-ACLF伴AKI组和非AKI组以及AKI进展和AKI好转患者之间基线资料的比较,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两组患者之间的90天和最终生存率比较。其次,针对HBV-ACLF患者A、B、C三型合并AKI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三型伴AKI和不伴AKI进行短期和长期生存率的比较。最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得出HBV-ACLF以及HBV-ACLF伴AKI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给出HBV-ACLF合并AKI的独立危险因素;HBV-ACLF合并AKI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HBV-ACLF伴AKI的患者共120例,占22.1%,AKI在ACLF患者A、B、C三型中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与423例不伴AKI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提示:在人口统计方面,与非AKI组患者比较,AKI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 Cr)更高;在肝衰竭的诱因方面,AKI组感染的诱因高于非AKI组患者,尤其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为诱因的患者;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慢性肝衰竭联盟-器官功能衰竭评分(CLIF-OFs)、慢性肝衰竭联盟-器官功能衰竭评分(CLIF-C ACLFs)、乙型肝炎相关性序贯器官衰竭评估(HBV-SOFA)评分和中国重症乙型肝炎研究小组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OSSH-ACLFs)各评分均在AKI组患者中显着升高;AKI组患者肝衰竭分级在2、3级患者居多,器官衰竭2个以上的患者比例高于非AKI组患者;在治疗方面,两组间应用核苷(酸)类似物以及人工肝治疗均无统计学差异。2.120例HBV-ACLF伴AKI患者中,AKI好转组为67人,AKI进展组共53人。其中AKI好转患者与伴AKI进展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显示:AKI进展组患者的年龄、BUN、s Cr和白细胞明显高于AKI好转组患者;但是,钠和氯在AKI进展组均明显下降;AKI进展组患者的MELD评分、CLIF-C ACLFs、HBV-SOFA评分和COSSH-ACLFs高于好转组;而AKI好转组患者在肝衰竭分级0和1级的患者居多。3.HBV-ACLF伴AKI的患者90天的生存率(41.67%vs.70.69%,P<0.001)以及总生存率(31.67%vs.63.36%,P<0.001)明显低于HBV-ACLF不伴AKI患者;AKI好转组的患者和AKI进展组的患者90天的病死率分别为35.82%和86.79%,AKI进展组患者的总病死率远远大于AKI好转组(50.75%vs.90.57%,P<0.001)。HBV-ACLF患者中A、B、C三型患者90天病死率分别为26.92%、32.93%、44.09%,呈依次升高趋势,同样地,A、B、C三型的总病死率分别为32.05%、41.92%、53.18%。根据Kaplan-Meier生存分析无论哪个型中均是AKI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非AKI患者。4.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性别、TBil、BUN、感染以及肝衰竭的分级2、3级为并发AKI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基线CLIF-C ACLFs、HBV SOFA评分和BUN是AKI进展的危险因子。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除了CTP评分、CLIF-C ACLFs、基线TBil、肝衰竭分级2、3级HBV-ACLF患者是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外,AKI也是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HBV-ACLF伴AKI的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是AKI进展、CLIF-C ACLFs以及白细胞,而长期预后的独立风险是AKI进展、CLIF-C ACLFs。研究结论:HBV-ACLF患者容易合并AKI,一旦肝衰竭基础上伴随AKI出现,对于不同分型的患者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均会显着升高,AKI进展的患者病死率会明显增加。AKI是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KI转归是HBV-ACLF伴AKI患者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重视早期识别预警以及积极治疗AKI对于HBV-ACLF患者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楠,黄娇凤,李建英[2](2017)在《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根据制定的检索策略收集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对照研究,以Jadad和NOS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在Meta分析中应用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处理相关数据。检索时间选取1997年1月至2015年12月。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患者总数为802例。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病死率[RR=0.32,95%CI(0.23,0.42),P=0.000]、肝癌发生率[RR=0.33,95%CI(0.19,0.58),P=0.000]、ChildPugh评分[MD=-3.10,95%CI(-4.53,-1.68),P=0.000]显着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MD=-65.26U/L,95%CI(-104.33,-26.49)U/L,P=0.001]、血清总胆红素(TBIL)[MD=-36.87μmol/L,95%CI(-51.94,-21.80)μmol/L,P=0.000]明显降低,而血清白蛋白(ALB)[MD=8.16 g/L,95%CI(5.99,10.33)g/L,P=0.000]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BV-DNA转阴率[RR=5.57,95%CI(2.71,11.47),P=0.000]、HBe Ag转阴率[RR=3.54,95%CI(1.27,9.89),P=0.020]、HBe Ag血清转换率[RR=6.74,95%CI(1.31,34.73),P=0.020]显着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能使患者的病死率、肝癌发生率和Child-Pugh评分明显降低,同时能使AL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和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等病毒学指标明显改善。

王彦先[3](2016)在《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228例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6例患者采用常用保肝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11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100 mg,1次/日。患者病程均在2年,通过临床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血清肝功能指标、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变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肝脏彩超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HBV得到转换,HBV DNA定量转阴显着,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明显下降,彩超项目相对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胃镜等方面也得到一定改善。然而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和对症以及支持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夫米定治疗乙肝后失代偿性肝硬化效果明显,能够抑制HBV快速复制,阻止乙肝后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肝功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失代偿性肝硬化向肝衰竭趋势蔓延,防止患者出现恶性病变,对于乙肝后失代偿性肝硬化有显着的临床疗效。

李保欣,李俊红,张丽霞,马文波,郭力红,申伟,佟立新[4](2015)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讨论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联用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病中心自2011-01/2013-12收治的68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治疗之后,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水平变化(t=18.615,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t=13.385,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16.521,P<0.05)及不良反应几率(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延缓患者肝硬化的速度,切实提升患者的肝功能与睡眠质量,降低肝癌的发生几率,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承岭,吕述华[5](2014)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加用拉米夫定100 mg/d,每日1次,和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在加用拉米夫定100 mg/d,每日1次,分别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复查肝功能、HBV-DNA定量。结果治疗4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ALT、AS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ALB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ALT、AST、ALB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显着(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BV-DNA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着(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廖运范,Jia-HorngKao,Teerha Piratvisuth,Henry Lik Yuen Chan,Rong-Nan Chien,Chun-Jen Liu,Ed Gane,Stephen Locarnini,Seng-Gee Lim,Kwang-Hyub Han,Deepak Amarapurkar,Graham Cooksley,Wasim Jafri,Rosmawati Mohamed,Wan-Long Chuang,Laurentius A.Lesmana,Jose D.Sollano,Dong-Jin Suh,Masao Omata,刘颖,徐莹,李芸,黄祖雄,樊蓉,李小溪,吕国涛,周彬,孙剑,侯金林[6](2012)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2012最新版)》文中指出自2008年至今,有大量关于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和治疗的最新数据不断涌现。其中包括慢性HBV感染的无症状感染者,以社区为基础的队列研究,HBV基因型的作用,非药物诱导的自然HBV变异型毒株,无创性肝纤维化评估方法的应用,HBsAg定量在临床中的应用,更有效的新治疗药物和新治疗方案等等。来自亚太地区的专家审查和评估了相关数据,并共同商讨了近年来报道的最有意义的发现,基于此,对2008年版的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进行修订,同时对2008年版治疗指南定义的关键词组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指南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般治疗,肝纤维化评价适应证,何时开始治疗或停药,初始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如何监测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患者。关于特殊人群的治疗建议中包括了对妊娠妇女,已发生耐药,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肝功能失代偿,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化疗,肝移植或肝细胞癌患者的具体治疗建议。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7](2011)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

徐玉敏,谢青[8](2010)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当前指南综合解析》文中研究指明

王贵强[9](2009)在《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终末期肝病的抗病毒治疗》文中研究指明 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包括失代偿性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等,是HBV所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这些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但因为肝移植供体严重缺乏,且费用高,所以大部分HBV所致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没有机会接受肝移植。随着抗病

王贵强[10](2009)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终末期肝病的抗病毒治疗》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包括失代偿性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等,是HBV所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这些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但因为肝移植供体严重缺乏,且费用高,所以大部分HBV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没有机会接受肝移植。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开发,部分HBV所致终末期肝病的病情进展得以有效控制。

二、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伴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数据采集
        1.1.3 研究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HBV-ACLF 全体入组患者基线资料
        1.2.2 HBV-ACLF伴AKI的患者与不伴AKI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3 HBV-ACLF伴AKI的患者与不伴AKI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
        1.2.4 HBV-ACLF患者短期与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1.2.5 HBV-ACLF患者伴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1.2.6 HBV-ACLF 伴 AKI 好转患者与伴 AKI 进展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7 HBV-ACLF 伴 AKI 好转组患者与 AKI 进展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
        1.2.8 HBV-ACLF伴 AKI患者短期与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1.2.9 HBV-ACLF伴 AKI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1.2.10 HBV-ACLF中 A、B、C三型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11 HBV-ACLF伴 AKI在 A、B、C三型中的生存曲线比较
    1.3 讨论
        1.3.1 HBV-ACLF的研究背景和基线特征
        1.3.2 HBV-ACLF合并AKI的人口基线特征
        1.3.3 HBV-ACLF合并AKI患者与诱因感染的关系
        1.3.4 HBV-ACLF合并AKI患者与肝衰竭危重程度的关系
        1.3.5 HBV-ACLF中不同AKI的分型的比较
        1.3.6 HBV-ACLF合并AKI的治疗
        1.3.7 HBV-ACLF合并AKI能否恢复的因素
        1.3.8 HBV-ACLF合并AKI的预后
    1.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肾损伤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方法
    1.4 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情况
    2.2 Meta分析
        2.2.1 病死率
        2.2.2 肝癌发生率
        2.2.3 Child-Pugh评分
        2.2.4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2.5 血清总胆红素(TBIL)
        2.2.6 血清白蛋白(ALB)
        2.2.7 HBV-DNA转阴率
        2.2.8 HBe Ag转阴率
        2.2.9 HBe Ag血清转换率
    2.3 发表偏倚
        2.3.1 病死率比较的发表偏倚
        2.3.2 肝癌发生率比较的发表偏倚
    2.4 病毒学突破和生物化学突破情况
3 讨论

(3)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背景资料
同行评议者
研发前沿
相关报道
同行评价

(5)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比较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6)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2012最新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背景知识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自然史
    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HCC) 的发生
    旧生物标记的新应用:HBs Ag的定量检测
    HBV基因型和自发突变的临床意义
    无创检查在评估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中的作用
    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合并其他病毒感染
    慢性HBV感染的治疗目标
    现有的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
    普通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PEG-IFNα)
    胸腺肽α1
    免疫调节剂:总结
    核苷 (酸) 类药物治疗
L-核苷类似物
    拉米夫定
    替比夫定
无环磷酸化核苷酸类似物
    阿德福韦酯
    替诺福韦酯
    环戊烷类
    其他直接抗病毒药物
    初始直接抗病毒药物的联合治疗
    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总结
特殊患者群体
    妊娠
    合并HCV、HDV或HIV感染的患者
    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
    存在耐药的患者
    免疫抑制或化疗的患者
    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移植
    HCC局部治疗或治愈前/后的抗病毒治疗
    议题和推荐
    一般管理
    治疗适应证 (ⅡA)
    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图1~3)
    如何监测
    何时停止治疗?
    特殊情况患者处理
        育龄妇女
        合并HIV感染的患者
        合并HCV或HDV感染的患者
        失代偿性肝病患者
        耐药患者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疗的患者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
        肝癌患者在接受全身或局部治疗前和 (或) 后的处理

(8)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当前指南综合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指南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指征
三、目前指南关于肝活检的指征 (见表5)
四、目前指南关于初始治疗核苷类药物的选择 (见表6、表7)
五、指南关于核苷类药物治疗监测及耐药的处理
六、目前指南关于核苷类药物治疗疗程的建议

四、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伴急性肾损伤的研究[D]. 刘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2]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Meta分析[J]. 林楠,黄娇凤,李建英. 中国临床研究, 2017(02)
  • [3]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 王彦先. 中国处方药, 2016(02)
  • [4]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J]. 李保欣,李俊红,张丽霞,马文波,郭力红,申伟,佟立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21)
  • [5]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J]. 刘承岭,吕述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4(27)
  • [6]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2012最新版)[J]. 廖运范,Jia-HorngKao,Teerha Piratvisuth,Henry Lik Yuen Chan,Rong-Nan Chien,Chun-Jen Liu,Ed Gane,Stephen Locarnini,Seng-Gee Lim,Kwang-Hyub Han,Deepak Amarapurkar,Graham Cooksley,Wasim Jafri,Rosmawati Mohamed,Wan-Long Chuang,Laurentius A.Lesmana,Jose D.Sollano,Dong-Jin Suh,Masao Omata,刘颖,徐莹,李芸,黄祖雄,樊蓉,李小溪,吕国涛,周彬,孙剑,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2(08)
  • [7]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1(02)
  • [8]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当前指南综合解析[J]. 徐玉敏,谢青. 肝脏, 2010(04)
  • [9]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终末期肝病的抗病毒治疗[J]. 王贵强.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25)
  • [10]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终末期肝病的抗病毒治疗[A]. 王贵强. 第五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

标签:;  ;  ;  ;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