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收犯罪愈来愈多,偷税罪也已成为目前经济犯罪领域中最为常见、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涉税犯罪。刑法对偷税罪的立法规定过于僵化,存在诸多偏颇与不足,导致税收法律、法规的适用陷入困境;偷税罪发生领域、手段行为的多样化、复杂化又使得偷税罪难以认定。本文针对偷税罪立法规定的缺陷及在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借鉴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突出实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偷税罪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完善我国刑法对偷税罪的立法上提出了采取非完全列举和以偷税数额为主要指标、偷税比例为辅助指标、适度提高偷税认定标准等建议;对代征人、税务代理人、非法经营者等能否构成偷税罪的主体作了认定;在偷税罪的一罪与数罪及罪与非罪方面立足税收实务对一些有争议问题作了定性分析,阐述了个人观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税款委托代征人的责任[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03)
- [2].后“营改增”时期税款委托代征规范化研究[J]. 税收经济研究 2016(05)
- [3].税收委托代征低效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框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2)
- [4].偷税罪主体探微[J]. 企业导报 2009(11)
- [5].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税局关于《福建省地方税款委托代征管理办法》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8(15)
- [6].论委托课税风险的防范机制[J]. 税务研究 2016(11)
- [7].探索企业纳税实务的真谛[J]. 企业导报 2009(09)
- [8].最新法规[J]. 税收征纳 2013(09)
- [9].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委托代征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J].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3(22)
- [10].认定偷税罪的几个疑难问题[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1)
- [11].从织里事件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