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走现代化之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自鸦片战争以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摆脱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上下求索,前仆后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真正找到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那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初步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为寻找适合中国特点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当然,由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更没有现存的道路可走,难免有些失误、走了弯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立足国情,从战略高度为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新目标;全面改革,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大胆探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处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担负着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共同历史使命,在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承前启后,一脉相传,却又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高度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巨大成就,“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括和高度评价,本文在体例上以此张目,展开研究。同时,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明确提出的重大目标,并且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过显著成就。邓小平当时作为该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中国现代化远远不限于此,但比较毛泽东、邓小平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在章节安排上,将工业、农业的现代化单列出来,与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形成章节,进行比较研究,也正是基于这个考虑。而在民族政策、统一战线等方面,相对而言,继承的多些,创新的少些,从章节的篇幅考虑,没有单列成章论述,只在相关章节里进行比较。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为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奠基者、开拓者,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形势喜人,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读书缘起
  • 题缘起
  • 论题特色
  • 第一章 现代化——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 第一节 只有现代化才能使中国免于落后挨打
  • 一、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提出
  • 二、"五四"以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执着追求
  • 第二节 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 一、三种不同道路取向的比较
  •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第三节 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变
  • 一、工作重心转移思想提出的始末
  • 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阶段
  • 第二章 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贡献
  • 第一节 毛泽东——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奠基者
  • 一、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 二、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 三、初步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 四、为寻找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 第二节 邓小平——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
  • 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二、着眼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 三、立足国情,从战略高度为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新目标
  • 四、全面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 五、大胆探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第三章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艰辛探索
  • 第一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商品经济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认识问题
  •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
  • 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问题
  • 四、关于从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问题
  • 第二节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飞跃
  • 一、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二、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 三、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四章 从走工业化道路到工业现代化的光辉历程
  • 第一节 毛泽东对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艰辛探索
  • 一、突破传统工业化模式
  • 二、确立农轻重序列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
  • 三、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 第二节 邓小平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 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 二、企业经营制度的改革
  • 三、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 四、建立和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系
  • 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与政府转变管理职能
  • 第五章 从农业合作化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
  • 第一节 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艰难探索
  • 一、农业合作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前提
  • 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三、人民公社的"大试验"及其教训
  • 第二节 邓小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胆创新
  • 一、由"包"字迈开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
  • 二、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促进社会化生产
  • 三、意外的收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第六章 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 第一节 毛泽东的国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 一、国防建设的理论贡献和原则创新
  • 二、国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 三、军事理论现代化的卓越贡献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国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一、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
  • 二、现代化、正规化——军队建设新目标的确立
  • 三、百万大裁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 四、高、精、尖——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 五、由"消费型经济"向"增值型经济"转变——军队建设的新观念
  • 第七章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理论现与实践
  • 第一节 毛泽东对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探索
  • 一、一定要抓技术革命
  • 二、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 三、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 第二节 邓小平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一、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技术不行
  • 二、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发展高科技,抢占制高点
  • 第八章 教育文化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毛泽东教育文化思想
  • 一、认真办好教育事业
  • 二、重视思想和道德的建设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 四、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五、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
  • 第二节 邓小平教育文化思想
  •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 四、把人口众多的劣势变成人才优势
  • 五、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六、培养"四有"新人,造就一代英才
  • 七、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第九章 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一节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
  • 一、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 二、中国的现代化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 三、对外交往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四、学习外国,坚持分析
  • 五、打破封锁,争取外援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国际交往思维
  •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 二、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 三、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为我所用
  • 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五、坚持和平共处,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
  • 六、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 第十章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保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是一个奇迹
  • 二、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四、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第二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
  • 一、要搞法治,不搞人治
  • 二、加快立法步伐,维护社会稳定
  • 三、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
  • 四、从"八字方针"到"十六字方针"
  • 第十一章 执政党的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 第一节 毛泽东的党建思想
  • 一、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 二、从思想上建党
  • 三、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 四、高度重视"三大作风"建设
  •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
  • 一、高度重视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
  • 二、明确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
  •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 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 五、关于党的作风建设
  • 六、正确处理党际关系
  • 七、执政党建设道路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周恩来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依靠力量的论述[J]. 觉悟 2008(02)
    • [2].中国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和启示[J]. 观察与思考 2020(01)
    • [3].世俗化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J]. 社会科学文摘 2020(05)
    • [4].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科学定位数字政府[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06)
    • [5].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现代化建设[J]. 福建林业 2020(03)
    •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11)
    • [7].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引[J]. 国家治理 2019(41)
    • [8].“四个自信”: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密码[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 [9].试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民性特质[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11)
    • [10].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J]. 南方农机 2018(18)
    • [11].浅谈邓小平现代化建设目标思想[J]. 党史文苑 2016(22)
    • [12].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目标导向[J]. 社会治理 2017(06)
    • [13].湖北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21)
    • [14].从税收角度促进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 江南论坛 2016(02)
    • [15].艺术与科学专业委员会简介[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07)
    • [16].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6(25)
    • [17].农发行现代化建设的探讨[J].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5(08)
    • [18].推进山西农发行现代化建设的路径[J].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5(10)
    • [19].略论我国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理念体系[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 [20].现代化建设的条件、挑战及实现路径[J]. 山西青年 2020(16)
    • [21].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J]. 今日财富 2018(23)
    • [22].征稿启事[J]. 中国教师 2008(11)
    • [23].依法治理宗教 促进社会进步发展[J]. 山西青年 2016(24)
    • [24].中国战略走向牵动世界的关注[J]. 中国战略报告 2016(01)
    • [25].西部大开发[J].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17(07)
    • [26].美学者认为美陆军必须抓住现代化建设主动权[J]. 防务视点 2016(12)
    • [27].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11)
    • [28].历史时事的复习(三)[J]. 时事(高中) 2016(06)
    • [29].如何培养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J]. 考试周刊 2017(36)
    • [30].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浅析新时期我国的民生问题[J]. 科学中国人 2017(08)

    标签:;  ;  ;  ;  ;  ;  

    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