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944年以前罗马尼亚一直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但是1944年以后经过三次政府更迭后,开始明显往亲苏方向发展,并最终被纳入苏联式的发展轨道。由于罗马尼亚在这一时期的政局变动十分复杂,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轨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对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政党和共产党力量消长的研究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段历史,同时也对研究现在罗马尼亚的局势有所助益。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本文试图根据相关的外文材料以及近年来解密的苏联历史档案,研究当时罗马尼亚政局变动的具体情况以及英美苏三国对罗马尼亚的政局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苏联是怎样一步步将罗马尼亚拉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罗马尼亚在1944年以前的历史概况,主要的几个政党的基本发展状况、政治派别以及政治倾向,以及美苏英三国对罗马尼亚的态度。第二部分交代了1944年塞纳特斯库政府的建立与大国的最初立场和控制。1944年的“八·二三政变”后,成立了以塞纳特斯库为总理的联合政府。民族农民党和民族自由党占据着一切要职,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只各占一席。罗马尼亚停战协定在莫斯科签订后,罗马尼亚国内政治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国际上,英国虽然一开始介入罗马尼亚事务,但为了换取苏联在希腊问题上的谅解,丘吉尔与斯大林秘密地达成了“百分比协定”,使苏联在罗马尼亚获得了90%的控制权。美国一开始对英苏这种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感到不满,但为了盟国的团结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英美苏三大国出于对战时局势的考虑,在罗马尼亚问题上暂时达成了共识。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勒德斯库政府以及雅尔塔会议前后大国对罗马尼亚的态度。勒德斯库政府时期,罗马尼亚国内党派斗争相当激烈,各派都在积极寻求大国的支持。雅尔塔会议以前,苏联对罗马尼亚的资产阶级仍采取宽容的态度。因为当时共产党的实力还比较弱小,党内斗争也比较激烈,无法在罗马尼亚建立一个共产党占主导地位的政府。另外,苏联还需要维持同英美的同盟,稳定罗马尼亚政局以保证停战协定能够顺利执行。雅尔塔会议后,苏联从国家安全利益的角度出发,开始支持罗马尼亚共产党,打击资产阶级党派,扶植格罗查政府。美国认为格罗查政府是在苏联的压力下建立起来了,因而联合英国抵制格罗查政府。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第四部分交代了格罗查政府的建立以及大国在波茨坦和三国外长会议上对罗马尼亚问题的争论。1945年7月17日波茨坦会议上,英美苏三国领导人就东欧问题初步达成协议,决定召开外长会议磋商签订和约的细节。在伦敦召开的第一次外长会议上,由于双方都不肯让步,没有达成任何共识。莫斯科外长会议上,迫于形势,美英最终与苏联达成了协议:美英承认格罗查政府,但格罗查政府中须容纳民族农民党和自由党各一人,这个协议对罗马尼亚的资产阶级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946年2月,英美相继承认格罗查政府。11月19日,罗马尼亚举行了议会大选,在格罗查政府的操纵下,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阵线获得了巨大的胜利。第五部分交代了罗马尼亚并入苏联轨道的情况。随着冷战的爆发,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1947年11月底,国家农民党和自由党的成员被清除出格罗查政府,12月30日上午,国王米哈伊签署了退位书。晚上,众议院举行会议,宣布罗马尼亚为人民共和国,1948年2月21日-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召开合并大会,决定建立罗马尼亚工人党,这成为罗马尼亚政权中的领导力量。第六部分总体评价了罗马尼亚在这一时期政局变动以及大国争夺的特点,由于美英当时最主要的利益范围并不是在罗马尼亚,因而在谈判中总是被其它要优先考虑的利益所干扰,而苏联出于安全利益的考虑,希望在罗马尼亚建立一个对苏友好的政府,并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这场争夺中占据了绝对优势。罗马尼亚也从此走上了苏联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