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 ——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为例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 ——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为例

论文摘要

《聊斋志异》作为古代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吸引了众多文坛名士的评点。在诸家评点中,以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对后世影响最大。四家之中,王评过于简略,何评流于泛泛,但评则大多为文本细读,唯冯镇峦的评点理论特质最为鲜明。他“有意作文”的评点立场、简练含蓄的评点话语、着眼整体的结构意识、参照历史的宏观视角等批评方法,对古代小说理论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冯氏评点还具有一个鲜明特点,即以“追忆”为特征的理论批评模式。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归纳梳理,可以按具体内容将冯氏评点分为古代名作之叙事艺术的追忆、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古典诗词的追忆以及注释性的考据、旁证式追忆四种类型。这种类型交织的追忆网链,将《聊斋》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连接成统一的整体,有效地提升了《聊斋》的文学品位及冯氏评点的理论价值,使冯评《聊斋》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诸家评点的独特风貌。以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研究为起点,将“追忆”现象放置于中国古代文论及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中,可以进一步思考其文化价值。这种批评模式一方面作为权威确证与后世认同的具体方式,表征了古代文化秩序的作用原则和“向后看”的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作为后世僭越权威、证明自我的必要途径,又反映出儒家知识分子追求“不朽”的身份焦虑。同时,西方的“互文性”理论对理解“追忆”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便在历史的追溯与理论的对话中显示出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历史坐标
  • 2.1 《聊斋志异》评点——从四家评谈起
  • 2.1.1 王士禛
  • 2.1.2 何守奇
  • 2.1.3 但明伦
  • 2.2 冯镇峦及其《聊斋志异》评点
  • 2.2.1 冯镇峦其人
  • 2.2.2 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
  • 2.2.3 “冯、但”并举的普遍提法
  • 2.2.4 《聊斋》冯评有待发掘的独特价值
  • 2.3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特征
  • 2.3.1 “有意作文”的评点立场
  • 2.3.2 “文法”、“笔法”的篇章分析
  • 2.3.3 简练含蓄的评点话语
  • 2.3.4 着眼整体的结构意识
  • 2.3.5 参照历史的宏观视角
  • 3 冯镇峦“追忆”批评的理论贡献
  • 3.1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追忆”
  • 3.1.1 古典文学中的“追忆”现象
  • 3.1.2 古代文论中的“追忆”模式
  • 3.2 “追忆”批评举证及研究现状
  • 3.2.1 “追忆”批评的典型例证
  • 3.2.2 “追忆”批评的现有研究
  • 3.3 “追忆”的类型及批评效果
  • 3.3.1 古代名作之叙事艺术、字法句法的追忆
  • 3.3.2 古代文学作品或现实中人物、事件的追忆
  • 3.3.3 古典诗、词、赋的追忆
  • 3.3.4 注释性的考据、旁证式追忆
  • 3.3.5 追忆评点的批评效果
  • 4 冯镇峦“追忆”批评的文化价值
  • 4.1 权威确证与后世认同:古代文化秩序的表征模式
  • 4.1.1 先秦时期的权威确立
  • 4.1.2 理论批评的自觉认同
  • 4.1.3 文化秩序的显现方式
  • 4.2 权威遮蔽与自我实现:“立言不朽”的精神传统
  • 4.2.1 权威遮蔽的价值焦虑
  • 4.2.2 自我实现的有效手段
  • 4.2.3 立言不朽的精神传统
  • 4.3 批评搭构的文本网链:“追忆”批评的互文性特征
  • 4.3.1 “互文”与“追忆”的相通之处
  • 4.3.2 文学生成方式的反思
  • 4.3.3 作品意义空间的拓展
  • 4.3.4 批评网链的折射作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 ——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