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论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论文摘要

本文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统一、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相一致的原则,综合运用系统抽象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基本范畴的探讨,集中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论证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社会的主体是人,而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核心,它与需要、交往、意识四要素的统一构成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也是生产的主体。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是生产的根据,它的集中发挥构成生产力的内容。但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和发挥,又受到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的制约,即受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制约。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基本点是权利,在经济上,就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两个权利是劳动者经济地位的标志。而由所有权派生的民主权,又是劳动者政治地位的标志。 经济的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技能的提高。经济是以劳动有意识地在交往中满足需要的社会过程,经济发展是人本质各要素的矛盾运动进程,经济发展的根本是劳动者素质技能,劳动者素质技能的程度和发挥又取决于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是经济发展的根据与内容,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又受其社会地位的制约,因此,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其社会地位的矛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指在中国处于少数人口的55个民族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是对除了汉族以外的中国各民族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和在这些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的高度概括。少数民族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必须坚持这种一般与特殊的结合才能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劳动者素质技能相对低下是少数民族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只有确立并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提高素质技能才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经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就是在确立和保证民族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确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社会主义制度为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发展开辟了

论文目录

  • 前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劳动者素质技能是经济发展的根据
  • 第一节 劳动者—社会和生产的主体
  • 一、劳动是人本质的核心要素
  • 二、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并应成为社会主体
  • 三、劳动历史观是劳动主体对社会历史的基本认识
  • 四、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的经济观
  • 第二节 经济与经济发展
  • 一、经济是以劳动有意识地在交往中满足需要的社会过程
  • 二、经济发展是人本质各要素的矛盾运动进程
  • 第三节 劳动者素质技能
  • 一、身体素质、技能素质、文化精神素质
  • 二、劳动者素质技能三要素的内在统一
  • 第四节 劳动者素质技能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 一、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而非占有物
  • 二、劳动者素质技能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 三、劳动者不是“生产要素”、时下兴起的“经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提法不确切
  • 第五节 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的辩证关系
  • 一、劳动者素质技能对其社会地位的作用
  • 二、主体意识的提升
  • 三、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是劳动者社会地位的保证
  • 第六节 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制约其素质技能的提高和发挥
  • 一、劳动者社会地位的确定最终要落实在权利上
  • 二、劳动者社会地位对素质技能的促进与阻碍作用
  • 三、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七节 社会主义是确立劳动者主体地位,提高并发挥其素质技能的理论与制度
  • 一、社会主义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社会主义理论是劳动者解放的意识形态
  • 三、社会主义运动是劳动解放的组织和社会行动
  • 四、社会主义制度是劳动解放的法权保证与社会形态
  • 五、社会主义是理论、运动与制度的统一
  • 第二章 确立和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主体地位,提高其素质技能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 第一节 中国经济改革的意义、原则、目标
  •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意义
  •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和目标
  •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 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体制改革的一般性
  • 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 二、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构成及分布的基本特征
  • 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概念规定
  • 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点
  • 五、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 六、经济全球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 第四节 劳动者素质技能相对低下是少数民族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
  • 一、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现状分析
  • 二、云南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受教育状况分析
  • 三、制约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 四、劳动者素质技能相对低下直接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 第五节 确立并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提高其素质技能
  • 一、进一步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少数民族劳动者地位的规定
  • 二、政府为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创造社会条件
  • 三、发动少数民族劳动者提高素质技能的主动性
  • 四、社会力量共同帮助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
  • 第三章 在改革中促进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是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途径
  • 一、社会主义制度为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
  • 三、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应当随着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而变革
  • 四、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于保障少数民族劳动者以不断提高的素质技能进行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宗旨和主要目标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的区别: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为宗旨,还是以追求利润为宗旨
  • 二、确立并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权利,促进其素质技能的提高
  • 三、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
  • 四、以切实的经济、政治权利作为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依据
  • 第三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
  • 一、以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并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
  • 二、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促进
  •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要注重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
  • 第四节 经济改革要为少数民族劳动者发挥其素质技能创造必要条件
  • 一、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与发挥的内在统一
  • 二、少数民族劳动者发挥其素质技能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 三、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在发挥与提高的统一中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 第五节 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是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据
  • 一、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上的落后
  • 二、工业化是现阶段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
  •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是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据
  • 四、为少数民族的地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条件
  • 第六节 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的过程中调整少数民族经济结构
  • 一、确立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在少数民族经济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 二、调整少数民族经济结构要围绕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展开
  • 三、少数民族经济中的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
  • 四、少数民族经济结构系统全面的调整
  • 五、优化少数民族经济的运行机制
  • 第四章 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社会条件和措施
  • 第一节 坚持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劳动者社会地位的保证
  •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
  •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 第二节 加强少数民族教育
  • 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的基础
  • 二、少数民族的教育滞后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教育体制的创新
  • 一、端正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教育的战略地位
  • 二、改革开放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战略
  • 三、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
  • 五、切实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
  • 六、加强领导和考核,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落到实处
  • 第四节 强化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 一、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要方式
  • 二、少数民族劳动者职业教育的现状
  • 三、增加国家对少数民族劳动者职业教育的投入和管理
  • 四、鼓励引导一切社会力量兴办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 五、扩大和深化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培训
  • 第五节 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文化条件和因素
  • 一、文化精神素质是劳动者素质之一
  • 二、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分析
  • 三、以现代化观念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 四、由社会主义文化导引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
  • 结束语:自强不息—少数民族劳动者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 附件一:农村精神交化调研报告
  • 附件二:关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扶贫问题的调研报告
  •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 附件三: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基本情况
  • 云南省民委经济发展处
  • 附件四: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各民族人口受教育情况
  • (一)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各民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 (二)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各民族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人口状况
  • (三) 全国少数民族在校学生
  • (四) 全国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全国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困境[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1)
    • [2].中外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3)
    • [3].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启示探究[J]. 现代商业 2019(04)
    • [4].“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探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2)
    • [5].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权内涵的变迁[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6].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点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6(11)
    • [7].自然资源对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J]. 山西农经 2016(14)
    • [8].习近平少数民族经济思想探析[J]. 人民论坛 2016(02)
    • [9].分析少数民族经济的地域特色[J]. 商场现代化 2016(02)
    • [10].自然资源对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J]. 当代经济 2016(10)
    • [11].试论生态文化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蒙古族生态文化为例[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13)
    • [12].茶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J]. 福建茶叶 2016(11)
    • [13].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08)
    • [14].新形势下环北部湾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5].对少数民族经济共性特征及发展思路的分析[J]. 知识经济 2015(11)
    • [16].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18)
    • [17].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 品牌 2015(09)
    • [18].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 商业故事 2015(27)
    • [19].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我国的贡献[J]. 智富时代 2015(03)
    • [20].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散居区经济合作发展机制研究——以陕西、宁夏少数民族经济合作为例[J]. 《资本论》研究 2013(00)
    • [2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发展出路研究综述[J]. 现代商业 2019(23)
    • [22].论旅游对少数民族经济的影响[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13)
    • [23].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J]. 经济管理文摘 2019(18)
    • [24].以信息化建设助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建设[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7)
    • [25].高校资助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 [26].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困境[J].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2)
    • [27].民族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导引——以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村土家族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6)
    • [28].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 现代商业 2014(15)
    • [29].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以武陵山地区少数民族经济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8)
    • [30].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探讨[J]. 新西部(理论版) 2013(Z2)

    标签:;  ;  ;  ;  ;  

    论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