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炎症反应病因学机制的研究

呼吸道炎症反应病因学机制的研究

论文题目: 呼吸道炎症反应病因学机制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心血管内科

作者: 张华

导师: 温浩,韩德民,苏时务

关键词: 鼻炎,变应性,动物模型,卵清蛋白,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呼吸道,丙酸氟替卡松,一致性,上呼吸道,下呼吸道,鼻息肉,核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白介素

文献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世界性常见的鼻部过敏性疾病,其发病率高达10%~25%,有些国家高达50%,且有全球性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AR可引起多种合并症,如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BA。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A的发病率与A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是由于BA与AR在解剖、生理、病因等多个方面具有相似性。1997年Grossman提出“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强调了呼吸道炎症性疾病的整体性。 AR与BA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其是涉及多种炎性细胞的相互作用,诸多炎性介质、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等共同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是主要的效应细胞,可介导炎症反应,引起气道损伤。呼吸道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与EOS浸润程度有关。EOS来自骨髓的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释放入外周血,并选择性在呼吸道内聚集、活化、发挥生物学效应。Th2类细胞因子(如,IL-5,IL-13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等参与其中,并受到转录因子(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等)的调控。变应原引发的变态反应导致机体Th1/Th2失衡,Th2类细胞因子优势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5、IL-13均可促进EOS的生成、活化,并向气道内趋化和聚集,抑制EOS的凋亡。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EOS从骨髓趋化到呼吸道这一过程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otaxin的受体是CCR3,主要表达于EOS表面及部分Th2类细胞表面,变应原致敏后,机体eotaxin生成增加,诱导EOS募集。 近年来人们已开始从基因调控水平上认识呼吸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NF-κB是一种多功能的存在于多种类型细胞中的转录因子,激活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核因子-κB对变应性鼻炎大鼠呼吸道EOS浸润及Th2类细胞因子动态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鼠类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实验二 核因子-κB对变应性鼻炎大鼠呼吸道EOS浸润及eotaxin、IL-5、IL-13表达的动态调控作用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建立AR模型

1.3 标本制备

1.4 鼻粘膜、支气管肺组织切片行常规HE染色

1.5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粘膜、支气管肺组织中eotaxin、IL-5、IL-13的阳性表达

1.6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粘膜、支气管肺组织中NF-κB mRNA的阳性表达

1.7 结果判定

1.8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AR的实验研究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

1.2 造模方法

1.3 给药方法

1.4 标本采集

1.5 检测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相关性的研究及意义54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造模

1.3 标本制备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四部分 NF-κB在鼻息肉组织中对炎性细胞及相关因子的调控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NF-κBmRNA原位杂交实验检测

1.3 iNOS及IL-6的免疫组化检测

1.4 结果判定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综述一 呼吸道变应性炎症与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

综述二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其受体CCR3与呼吸道变应性炎症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6-02-08

相关论文

  • [1].黄芪脱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D]. 赵弦.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2].真菌变应原致变应性鼻炎豚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Eotaxin基因在上下呼吸道黏膜中的表达[D]. 张志明.中国医科大学2005
  • [3].变应性鼻炎基因表达谱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 余少卿.第二军医大学2005
  • [4].变应性鼻炎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蛋白检测的实验研究[D]. 郎军添.第二军医大学2005
  • [5].Eotaxin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 燕志强.第二军医大学2006
  • [6].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异同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D]. 张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7].变应性鼻炎iNOS-NO通路和外周血EOS-干细胞通路及其在药物治疗评价中的作用[D]. 张辉.山东大学2006
  • [8].鼻息肉组织Th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相关转录因子表达[D]. 程万民.复旦大学2007
  • [9].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最轻持续性炎症反应对鼻黏膜的影响[D]. 雷霏.吉林大学2008
  • [10].变应性鼻炎综合诊治研究[D]. 钱迪.重庆医科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呼吸道炎症反应病因学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